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收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ARDS患者44例,根据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组,分别监测入院后24、48、72 h段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肺损伤评分(LIS)、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中指标及其他临床指标并进行组间EVLWI、PVPI及氧合指数(OI)等的相关性分析;再将死亡组与存活组进行组间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EVLWI、PVPI、APACHE Ⅱ评分、LIS及乳酸纳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对预后进行评价。
结果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LIS及乳酸均逐渐增加,轻、中、重度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PACHE Ⅱ评分亦逐渐增大,仅轻、重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重度组ARDS患者分别死亡1、6、9例,入院后28 d病死率逐渐增加,轻、重度组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例ARDS患者在24 h段及72 h段随着ARDS的严重程度增加,OI逐渐下降,EVLWI、PVPI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VLWI、PVPI与OI呈显著负相关(r=–0.666、–0.763,均P<0.01),且EVLWI与PVPI、APACHE Ⅱ评分、LIS均呈显著正相关(r=0.929、0.895、0.661,均P<0.01)。OI为预测ARDS的保护因素,乳酸、EVLWI及PVPI等为ARDS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VLWI及乳酸均为ARDS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EVLWI及乳酸的估计比值比(OR)值均>1,为危险因素,其95%CI分别为1.071~5.201及1.162~99.852(均P<0.05)。
结论EVLWI、PVPI与ARDS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EVLWI可作为预测ARDS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EVLWI和PVPI可提高预测ARDS死亡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