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科学、合理、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主体;健康发展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民主是最能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民主,平等地对待、关心每一位学生,强化新课改理念,坚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开创性地开展教学工作,那么体育教学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才能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反之,如果还是采用过去传统的“教师自我为中心”教学模式,那么教师在情感上、教学行为的各个环节中都会偏离新课改的基线,学生也会因没有得到老师的尊重与理解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势必会影响到整个体育教学的工作。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特定的转型发展时期,身体和心理各方面尚未成熟,个人主义比较突出,叛逆性强,情绪易激动等。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做到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学生,热心地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发挥其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课堂教学要在轻松和谐中进行,老师与学生要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老师只作为课堂一个引领者,要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作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其中,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自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向优质、高效、健康的课堂发展。
(2)教师不仅要修身、治学,还要追求育人的艺术化。在教育学生与处理问题时,措施要灵活得当,对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冷静、公正、合理地处理,避免主观、片面、不公正,甚至体罚学生。对于课中所出现的问题,可用眼神、肢体等适时提醒,对于个别问题严重的学生,可单独谈话,保留学生的面子。要根据事实与情况“宽严相济”或“说一不二”,这样既给教学工作赢得了时间,赢得了主动,也给学生足够时间与机会改正错误。教师不会因分心而耽误教学,学生不会因违纪而失脸面。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管理和被管理、教育和被教育的单一的传统师生关系下,我们根本无法谈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跟着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学生的行为主要靠外因起作用,真实的意愿始终处于被压抑的位置。只有建立新型合理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学为主动学。而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民主平等、相互尊重。教师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参谋、朋友。教师要博学多才,成为学生追求知识的楷模;要品德高尚,成为学生处世做人的榜样;要一心一意为学生好,做学生最贴心的人;要多平等谈心,“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教师与学生上课是师生情,下课则是朋友谊。
三、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而不是讲和练,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个班几十人,素质与性格各不相同,在教学中面面俱到不大可能,但可以尽可能做到以发展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尤其是对待中等生和后进生这些相对薄弱群体时,应该具有较强自我调控的能力和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厚爱,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素质的不同而掉队,让他们同样去感受,体会体育带来的快乐。
(1)在体育教学中,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同时,注意对学生的兴趣、习惯、意志品质的培养,力求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过程、内容难易程度,都做到充分考虑,使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并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而对于一小部分不好动、胆小害羞的学生,要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因材施教,适时适当地鼓励鼓舞。
(2)根据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改编或增加一些有生活性、社会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向上、进取的学习气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二度创作,使学生乐有所学,学有所获。体育教师应把培养他们从事体育锻炼的自信心和兴趣放在首位,使之常态化,久而久之,体育锻炼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只要能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变被学为好学、乐学,带来的不仅仅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而且体育教学工作也必将出现崭新的一面,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体育课教学必将会出现人人主动参与的良好局面,继而促进整个体育课教学持续健康地发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真正主人,从学生的思想层面到身体力行有一个彻底的改观,从而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体会到运动所带来的美的感受。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第一中学)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主体;健康发展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民主是最能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民主,平等地对待、关心每一位学生,强化新课改理念,坚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开创性地开展教学工作,那么体育教学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才能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反之,如果还是采用过去传统的“教师自我为中心”教学模式,那么教师在情感上、教学行为的各个环节中都会偏离新课改的基线,学生也会因没有得到老师的尊重与理解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势必会影响到整个体育教学的工作。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特定的转型发展时期,身体和心理各方面尚未成熟,个人主义比较突出,叛逆性强,情绪易激动等。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做到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学生,热心地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发挥其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课堂教学要在轻松和谐中进行,老师与学生要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老师只作为课堂一个引领者,要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作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其中,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自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向优质、高效、健康的课堂发展。
(2)教师不仅要修身、治学,还要追求育人的艺术化。在教育学生与处理问题时,措施要灵活得当,对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冷静、公正、合理地处理,避免主观、片面、不公正,甚至体罚学生。对于课中所出现的问题,可用眼神、肢体等适时提醒,对于个别问题严重的学生,可单独谈话,保留学生的面子。要根据事实与情况“宽严相济”或“说一不二”,这样既给教学工作赢得了时间,赢得了主动,也给学生足够时间与机会改正错误。教师不会因分心而耽误教学,学生不会因违纪而失脸面。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管理和被管理、教育和被教育的单一的传统师生关系下,我们根本无法谈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跟着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学生的行为主要靠外因起作用,真实的意愿始终处于被压抑的位置。只有建立新型合理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学为主动学。而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民主平等、相互尊重。教师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参谋、朋友。教师要博学多才,成为学生追求知识的楷模;要品德高尚,成为学生处世做人的榜样;要一心一意为学生好,做学生最贴心的人;要多平等谈心,“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教师与学生上课是师生情,下课则是朋友谊。
三、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而不是讲和练,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个班几十人,素质与性格各不相同,在教学中面面俱到不大可能,但可以尽可能做到以发展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尤其是对待中等生和后进生这些相对薄弱群体时,应该具有较强自我调控的能力和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厚爱,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素质的不同而掉队,让他们同样去感受,体会体育带来的快乐。
(1)在体育教学中,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同时,注意对学生的兴趣、习惯、意志品质的培养,力求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过程、内容难易程度,都做到充分考虑,使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并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而对于一小部分不好动、胆小害羞的学生,要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因材施教,适时适当地鼓励鼓舞。
(2)根据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改编或增加一些有生活性、社会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向上、进取的学习气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二度创作,使学生乐有所学,学有所获。体育教师应把培养他们从事体育锻炼的自信心和兴趣放在首位,使之常态化,久而久之,体育锻炼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只要能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变被学为好学、乐学,带来的不仅仅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而且体育教学工作也必将出现崭新的一面,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体育课教学必将会出现人人主动参与的良好局面,继而促进整个体育课教学持续健康地发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真正主人,从学生的思想层面到身体力行有一个彻底的改观,从而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体会到运动所带来的美的感受。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