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德育教育,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爱国主义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学科德育中,一般人可能认为文科比较容易渗透德育,而理科要渗透德育未免牵强。其实并非如此,学校德育不只是班主任和文科教师的任务,必须各科协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相应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始终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适时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时机,努力挖掘数学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数学的德育功能。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作一简要阐述。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阅读教材《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他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他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洲早1000多年。在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热爱数学,发展科学,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的进取精神。同时,这也为教育学生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为将来担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打下基础。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出现和发展本身就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恩格斯说:"数学是辨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这些都充满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对立统一(正与负,整与分,有理与无理,实与虚)、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3、美育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美"。数学确实是个最富有魅力的学科。它所蕴含的美妙和奇趣,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相比的。数学是科学的语言,十分简约明晰,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的叙述十分准确精辟,数学公式定理表达的非常简单明快,这些无疑都给人以一种简洁的美感。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愉悦和欢乐。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欢乐,这些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受知识阅历、审美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很难体会出数学美的真正含义。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运用美学原理,深入挖掘、精心提炼中学数学中蕴含的数学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例如,在介绍"黄金分割"的有关知识时,就可将实际运用中所遇到的数学美介绍给学生:乐器二胡的琴弦间滑动的"千斤"调动到黄金分割点时音乐最纯最美;像框的长宽比值为黄金分割时,给人的印象最协调......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不仅认识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也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接受了数学的美育,感悟了人文精神,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从而完善学生的道德体系。
4、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教师要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比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应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画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像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一般说来,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那就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名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再比如,在学习完函数图像后,通过对各类函数图像特征的总结,如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抛物线、有的是双曲线、有的是折线等,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函数图像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高潮迭起,有时低潮绵延,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参考文献
[1]王治伟.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实施初探[J].科学教育,2010,16(2):14-15
[2]童桂恒.略论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中学教研(数学),2005(10):27-29
[3]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1998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爱国主义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学科德育中,一般人可能认为文科比较容易渗透德育,而理科要渗透德育未免牵强。其实并非如此,学校德育不只是班主任和文科教师的任务,必须各科协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相应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始终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适时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时机,努力挖掘数学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数学的德育功能。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作一简要阐述。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阅读教材《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他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他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洲早1000多年。在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热爱数学,发展科学,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的进取精神。同时,这也为教育学生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为将来担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打下基础。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出现和发展本身就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恩格斯说:"数学是辨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这些都充满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对立统一(正与负,整与分,有理与无理,实与虚)、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3、美育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美"。数学确实是个最富有魅力的学科。它所蕴含的美妙和奇趣,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相比的。数学是科学的语言,十分简约明晰,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的叙述十分准确精辟,数学公式定理表达的非常简单明快,这些无疑都给人以一种简洁的美感。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愉悦和欢乐。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欢乐,这些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受知识阅历、审美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很难体会出数学美的真正含义。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运用美学原理,深入挖掘、精心提炼中学数学中蕴含的数学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例如,在介绍"黄金分割"的有关知识时,就可将实际运用中所遇到的数学美介绍给学生:乐器二胡的琴弦间滑动的"千斤"调动到黄金分割点时音乐最纯最美;像框的长宽比值为黄金分割时,给人的印象最协调......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不仅认识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也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接受了数学的美育,感悟了人文精神,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从而完善学生的道德体系。
4、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教师要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比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应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画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像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一般说来,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那就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名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再比如,在学习完函数图像后,通过对各类函数图像特征的总结,如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抛物线、有的是双曲线、有的是折线等,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函数图像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高潮迭起,有时低潮绵延,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参考文献
[1]王治伟.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实施初探[J].科学教育,2010,16(2):14-15
[2]童桂恒.略论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中学教研(数学),2005(10):27-29
[3]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