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愈加细致,所以园林绿地也就成了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但是当前的风景园林规划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风景园林的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问题;对策
1. 风景园林规划的内涵
“风景”在《辞源》中有以下两种解释:一为“风光、景物”;二为“犹言风采”。“风光和景物”是指能够被人们所感知并能够产生情绪的事物,而“风采”则多指有关人或事物的特征和习惯。综合而言,“风景”可定义为:自然和人工的景物,但也蕴含了能够感受景物的人的行为表现,以及其各自或二者之间的发展规律。既有静态的形象,又有动态的变化,既有客观的表现形式,又有主观上的意识信念。
在我国,园林的称谓始于西晋,“园”指建筑、水池、山石和树木等的综合体,而“林”则指成片的林地。“园林”可定义为: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或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可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规划是按照人的意愿从宏观的方面来安排和创造新事物,以此来定义风景园林规划,可知:风景园林规划就是指按照人的要求,安排和建造具有风景意义的事物,即营造事物。而“景以境出,因借体宜”则是历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创作理念和方法的核心。
2. 风景园林规划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而在此进程中对自然界造成的破坏则必须通过人为的方法来进行补偿,作为改善环境最有效的风景园林行业,自然担起了这一重要任务,但我国风景园林起步较晚,在设计规划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2.1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我国古代园林艺术辉煌灿烂,享有盛名,但风景园林作为一门学科则还处于起步阶段,众说纷纭、观点各异就是当前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实际情况。要在实践中做到不断创新,就必须借助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但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一点做的并不到位,许多城市的景观似曾相识,而有的城市为了向“大众”靠拢,则不惜毁掉原有的自然景观,给当地的环境造成巨大损失。没有系统的理论做指导,“千城一貌”现象便不会终结。
2.2观念目标陈旧僵化。当前我国风景园林的规划在形象问题上,虽然吸收了不少西方的经验,但恰恰是由于这种经验,使得很多作品都在照搬模仿,忘记了中国元素的魅力所在。比如说,环境绿化设计中从属不清,西方的建筑较为现代化,对各类石料、花岗岩、不锈钢等金属材料运用较多,而中国的设计风格则历来讲求“天人合一”,喜好以自然风景穿插于建筑之中,如只是一味模仿,却置绿地草皮、树木花卉于从属地位,则失去了本身的中国特色,令人印象浅薄,这样的作品,并不能算做成功。
2.3人工景观堆砌。“生态”和“自然”这两个词大量出现在中国设计师的言谈话语和设计说明之中,但实际上人们对生态的认识却十分模糊,往往是将生态等同于园林绿地或营造湿地等等,同样,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很是肤浅,树木和湖泊河流在一定程度上就充当了自然的代名词。现在,“景观”一词被大量炒作,被看作是高于风景园林的设计范畴,但是在大多数设计师眼中,景观就等于园林绿化+硬质景观,从而造成设计作品中人工加工痕迹严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但没有“因地制宜”,反而使宝贵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2.4简单设计复杂化。设计不能一味追求奢华,而失掉了本身的质朴,朴素是种理念,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城市空地和街道的绿化设计只需简单即可,比如上世纪五十年代英雄纪念碑周边的油松,八十年代机场路边的杨林大道等,这些都是简单设计的典范,在今天看来也是值得称赞的经典作品。但现在的一些设计师,为追求所谓的“亮点”,恨不得把所有的元素都运用其中,但出来的作品却显得浮躁和大好喜功,失去了本色,作表面文章的居多。
3. 风景园林规划的建议措施
虽然目前中国的风景园林设计还不成熟,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未来我国风景园林的发展,既不能依赖于抄袭国际园林大师的作品,又不能生搬硬套我国古代的园林形式,而是应该深入研究其中研究本质,做到情景相依。
3.1确定合理的规划设计。设计师在创作之初,就要有一个鲜明准确的立意,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定位,针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尽可能多的找出解决方案,以寻求综合性的创作路线。首先是要考虑当地绿地的分布地和所占比例,最大限度的加以利用;其次是要善待园林建筑,由于建筑构筑物、雕塑等硬件往往是构成园林景致的要素,所以在园林设计中,要十分注意这些硬件的设计;最后是要注意园林的整体布局,从细微之处落手,从整体形象规划,为园林设计加分。
3.2“因地制宜”布局园林。结合国情,基于实践,是我国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本质所在。目前,在许多城市的发展规划中,都把风景园林的建设划为单独的一项,要使园林建设有自己的特色,最重要的当属“因地制宜”。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风景皆不相同,园林的建筑当然应该结合地区特色,比如说闻名于世的苏州园林,秀美绝伦,而坐落于北京的皇家园林则大气非凡,南北特色显著,现代的建筑也要注意体现这一特点,因为正是有了地方的差别,才使得园林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不至于产生审美疲劳,更重要的是,通过园林的展示,每一块土地都能展现出它独有的内涵与特色。
3.3公众参与设计。设计师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另一方面,要欢迎公众参与到设计中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是为全民服务的,所以公众才是真正的使用者,而园林设计规划的合理与否,则将直接影响公众的生活质量。公众的参与能集思广益,使决策更为科学,增强设计项目的可操作性,避免设计师陷入自我陶醉之中,可以使园林的设计更加人性化,真正发挥为人民服务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进市民对城市景观的理解力的提高,懂得欣赏景观才更懂得生活,从实际意义上推动风景园林设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3.4法律法规的支持。以法律为后盾才是我国风景园林发展的终极保障。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国务院1985年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91年的《城市绿化条例》,还有建设部公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这些法规条例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我国的园林设计,但这并不完善,很多都是以前颁布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执行方面的问题尤为严重,不按章办事,缺乏监督,使得园林的建设仍停留在原地,进步缓慢,所以要注重法律,执行法律,以法律为保障,我国的园林事业才能真正取得进步。
4. 总结
风景园林是一个具备社会、自然、艺术等多元功能的综合体,既要满足生态、环保的社会功能,又要符合自然规律,当前我国的园林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只有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创造特色,才能使其在世界园林学科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重焕我国园林艺术的神韵和风采。
【参考文献】
[1] 吴小琼,秦华,杨棚淅. 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值得思考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9(13):346—347
[2] 夏立言,赵勤燕. 浅析我国城市园林的现状及未来发展[J].民营科技,2009(8):65
[3] 朱佩娜,崔世昌. 城市园林现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林业建设,2008(2):21—22
[4] 陈刚. 小议我國园林设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资讯,2007(25):152
[5] 王绍增. 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未来[J].风景园林论坛,2005(3):24—25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问题;对策
1. 风景园林规划的内涵
“风景”在《辞源》中有以下两种解释:一为“风光、景物”;二为“犹言风采”。“风光和景物”是指能够被人们所感知并能够产生情绪的事物,而“风采”则多指有关人或事物的特征和习惯。综合而言,“风景”可定义为:自然和人工的景物,但也蕴含了能够感受景物的人的行为表现,以及其各自或二者之间的发展规律。既有静态的形象,又有动态的变化,既有客观的表现形式,又有主观上的意识信念。
在我国,园林的称谓始于西晋,“园”指建筑、水池、山石和树木等的综合体,而“林”则指成片的林地。“园林”可定义为: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或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可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规划是按照人的意愿从宏观的方面来安排和创造新事物,以此来定义风景园林规划,可知:风景园林规划就是指按照人的要求,安排和建造具有风景意义的事物,即营造事物。而“景以境出,因借体宜”则是历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创作理念和方法的核心。
2. 风景园林规划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而在此进程中对自然界造成的破坏则必须通过人为的方法来进行补偿,作为改善环境最有效的风景园林行业,自然担起了这一重要任务,但我国风景园林起步较晚,在设计规划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2.1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我国古代园林艺术辉煌灿烂,享有盛名,但风景园林作为一门学科则还处于起步阶段,众说纷纭、观点各异就是当前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实际情况。要在实践中做到不断创新,就必须借助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但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一点做的并不到位,许多城市的景观似曾相识,而有的城市为了向“大众”靠拢,则不惜毁掉原有的自然景观,给当地的环境造成巨大损失。没有系统的理论做指导,“千城一貌”现象便不会终结。
2.2观念目标陈旧僵化。当前我国风景园林的规划在形象问题上,虽然吸收了不少西方的经验,但恰恰是由于这种经验,使得很多作品都在照搬模仿,忘记了中国元素的魅力所在。比如说,环境绿化设计中从属不清,西方的建筑较为现代化,对各类石料、花岗岩、不锈钢等金属材料运用较多,而中国的设计风格则历来讲求“天人合一”,喜好以自然风景穿插于建筑之中,如只是一味模仿,却置绿地草皮、树木花卉于从属地位,则失去了本身的中国特色,令人印象浅薄,这样的作品,并不能算做成功。
2.3人工景观堆砌。“生态”和“自然”这两个词大量出现在中国设计师的言谈话语和设计说明之中,但实际上人们对生态的认识却十分模糊,往往是将生态等同于园林绿地或营造湿地等等,同样,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很是肤浅,树木和湖泊河流在一定程度上就充当了自然的代名词。现在,“景观”一词被大量炒作,被看作是高于风景园林的设计范畴,但是在大多数设计师眼中,景观就等于园林绿化+硬质景观,从而造成设计作品中人工加工痕迹严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但没有“因地制宜”,反而使宝贵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2.4简单设计复杂化。设计不能一味追求奢华,而失掉了本身的质朴,朴素是种理念,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城市空地和街道的绿化设计只需简单即可,比如上世纪五十年代英雄纪念碑周边的油松,八十年代机场路边的杨林大道等,这些都是简单设计的典范,在今天看来也是值得称赞的经典作品。但现在的一些设计师,为追求所谓的“亮点”,恨不得把所有的元素都运用其中,但出来的作品却显得浮躁和大好喜功,失去了本色,作表面文章的居多。
3. 风景园林规划的建议措施
虽然目前中国的风景园林设计还不成熟,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未来我国风景园林的发展,既不能依赖于抄袭国际园林大师的作品,又不能生搬硬套我国古代的园林形式,而是应该深入研究其中研究本质,做到情景相依。
3.1确定合理的规划设计。设计师在创作之初,就要有一个鲜明准确的立意,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定位,针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尽可能多的找出解决方案,以寻求综合性的创作路线。首先是要考虑当地绿地的分布地和所占比例,最大限度的加以利用;其次是要善待园林建筑,由于建筑构筑物、雕塑等硬件往往是构成园林景致的要素,所以在园林设计中,要十分注意这些硬件的设计;最后是要注意园林的整体布局,从细微之处落手,从整体形象规划,为园林设计加分。
3.2“因地制宜”布局园林。结合国情,基于实践,是我国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本质所在。目前,在许多城市的发展规划中,都把风景园林的建设划为单独的一项,要使园林建设有自己的特色,最重要的当属“因地制宜”。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风景皆不相同,园林的建筑当然应该结合地区特色,比如说闻名于世的苏州园林,秀美绝伦,而坐落于北京的皇家园林则大气非凡,南北特色显著,现代的建筑也要注意体现这一特点,因为正是有了地方的差别,才使得园林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不至于产生审美疲劳,更重要的是,通过园林的展示,每一块土地都能展现出它独有的内涵与特色。
3.3公众参与设计。设计师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另一方面,要欢迎公众参与到设计中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是为全民服务的,所以公众才是真正的使用者,而园林设计规划的合理与否,则将直接影响公众的生活质量。公众的参与能集思广益,使决策更为科学,增强设计项目的可操作性,避免设计师陷入自我陶醉之中,可以使园林的设计更加人性化,真正发挥为人民服务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进市民对城市景观的理解力的提高,懂得欣赏景观才更懂得生活,从实际意义上推动风景园林设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3.4法律法规的支持。以法律为后盾才是我国风景园林发展的终极保障。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国务院1985年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91年的《城市绿化条例》,还有建设部公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这些法规条例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我国的园林设计,但这并不完善,很多都是以前颁布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执行方面的问题尤为严重,不按章办事,缺乏监督,使得园林的建设仍停留在原地,进步缓慢,所以要注重法律,执行法律,以法律为保障,我国的园林事业才能真正取得进步。
4. 总结
风景园林是一个具备社会、自然、艺术等多元功能的综合体,既要满足生态、环保的社会功能,又要符合自然规律,当前我国的园林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只有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创造特色,才能使其在世界园林学科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重焕我国园林艺术的神韵和风采。
【参考文献】
[1] 吴小琼,秦华,杨棚淅. 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值得思考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9(13):346—347
[2] 夏立言,赵勤燕. 浅析我国城市园林的现状及未来发展[J].民营科技,2009(8):65
[3] 朱佩娜,崔世昌. 城市园林现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林业建设,2008(2):21—22
[4] 陈刚. 小议我國园林设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资讯,2007(25):152
[5] 王绍增. 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未来[J].风景园林论坛,2005(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