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8届高三“一诊”作文试题解析与导练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简介
  王升允,任教于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全国百强中学、全国教育系统优秀集体——河南省实验中学,《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特约编辑。曾在多家CN刊物上发表十余篇论文,作为副主编编著《高考作文必备考题》《全国各省高考优秀作文速递》等6部高考作文CN专刊,多次获得市、区优质课一等奖,主持或参加的省级课题均顺利结项并多次获得一等奖,数次获得市、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表彰。
  试题展示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①2017年11月12日,成绩优异的湖南高三学生小罗因成绩波动被批评并要被通如家长,在办公室将班主任刺死。
  ②小罗(同上文)的成绩足以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但他只想考取一所二本学校。他的解释是:“我只想过轻轻松松的生活。”
  ③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中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
  ④宁吃高考苦,不留终身憾!(某校高考励志口号)
  ⑤我是教师/我拒绝把我比作灵魂的工程师……不要给我戴上神圣的光环,再用世俗的眼光把我的人格蔑视贬低……(网络流行诗《我是教师,我拒绝》)
  ⑥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
  读了上面六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在文中合理引用或适时联系,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写作导引 >>
  这道题目要求“以其中两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在文中合理引用或适时联系”。不少考生容易忽略关键词,不去真正读懂六则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只从某一则材料中拽出某个观点,就此阐述想法,最终导致立意跑偏。细细分析六则材料,可以得出如下立意来:
  1. 结合材料①、材料③,可谈学校教育、师生关系等。
  2. 结合材料②、材料④,可谈人生价值、人生追求、奋斗、拼搏等。
  3. 结合材料③、材料⑤,可谈对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认识。
  4. 结合材料①、材料⑥,可谈家庭教育。
  当然,也可以结合三则材料来立意阐释,只是难度上会有所增加。
  从这道题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的影子。近些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三个特点:①关注现实问题,关注社会进步,传播正能量。②注重批判性思维,倡导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现实中的一些问题。③针对性强,尽量指向对某个具体的现实问题或现象的思考和认识,形成对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具有较强的评论色彩。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议论说理能力:学会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把是非曲直及原因说清楚,说透彻,切忌脱离材料泛泛而论、简单罗列事例、胡乱排比、堆砌華丽词句,学会如何就事论事、即事说理、充分论证、逻辑严密、有理有据(不主张堆砌论据),学会联系社会现实、发现共性问题(由“一个”到“一类”,由“现象”到“本质”)、多角度思考原因(联系事件、现象、文化、心理、制度等),学会围绕中心、紧扣中心,不要东拉西扯。
  近些年高考作文防押题倾向明显,因此不宜押题。新材料作文的训练是高考复习备考的重点,但训练时要注意材料的多种类型。就内容说,要重视时事材料兼顾其他材料,像故事材料、名言材料、漫画材料等;就形式说,单则材料和复合型材料(注意多则材料的对比或类比关系)都需要练习。需要强调的是,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增加了任务驱动的导向,不少题目都要求学生在一个具体明确的任务范围内来写作,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
  建议考生进行规范写作训练。一是写文章一定要点明中心。建议考生写明白文,开头或结尾要点明中心,如运用抒情句或议论句点明中心。二是各种文体都要练一练,尤其要加强议论文的规范写作训练。选例要准确、典型、多样、新鲜;叙例要简明概括、角度适当、倾向鲜明;学会议例和扣题。三是文章结构要完整,要懂得“凤头、猪肚、豹尾”等写作常识。四是注意积累素材,把课文和时事作为积累素材的契机。五是要着意训练、改进书写,使卷面美观(书写情况往往影响得分档次),力求表达规范。
  佳作展评 >>
  教育三境界
  文/郑州一考生
  德国教育家雅尔贝尔斯在《教育的意义》一书中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教育事业距离灵魂的高度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每个人都如一颗珍珠,而教育应让它焕发出莹润珠光,照亮生命。
  明析教育的标准,为第一境界。
  何为上品明珠?非视其色、抚其质、量其大小,而应视其莹润之本质也。高考是现今中国教育的最大分水岭,有了高考的漂亮成绩、体面的大学与专业,“宁吃高考苦,不留终身憾”之类的口号也就层出不穷了。然而把上大学看作人生最大的理想,则太过短视,教育的目的绝非分数。哲人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教育的成功标准应是人格的塑造,是生命的深远与丰富。评判教育,浅薄的升学率与就业率不足为据,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应以人为本。
  坚守教育的底线,为第二境界。
  明珠之璀璨润泽,皆是沙粒痛苦转变的结果。教育有诸多方面,涵盖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等等,其范围之广难以一言蔽之。然而教育必须坚守的底线是对基本人格、品德的培养,道义是最高标准,守法是基本底线。湖南学生弑师案在社会上引发轩然大波,因老师的几句批评而以利刃杀人,可见小罗品德的缺失、人性的异化,教他考取重点大学,不如教他尊师重道、敬畏生命。古人程门立雪、视师如父,大儒宋濂对待老师“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而今却有学生弑师,两相对比,愈发鲜明。更加让人知道道德是人之基本准则,教育立本为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德之根必须扎牢扎深,教育底线必须坚守。
  探求教育的可能,为第三境界。
  明珠还未形成,便有无数可能。教育更高的要求是引导一双双懵懂迷惑的眼瞳探求生命的可能。韩寒的父亲曾“不靠谱”地带着一家人去西藏,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高原反应、一路险情让母亲与同行老人对他的“疯”埋怨不解。在韩寒长大后,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别样惊险的出游让世界在韩寒面前展开了一角画卷。他脱离束缚,看到了生命的丰富可能;一路求索,永葆天真自然和生命的纯粹质地。教育就应该让人看到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并鼓舞人们去探求、去实现。永远在路上、永远求知若渴、永远热泪盈眶。拓宽延展有限的生命,是教育永远应该探求的。
  教育三境界,要我们关注脚下,守住初心,不触底线,让行者无疆,可能无限!
  点评
  好题一半文,一个高度概括观点并且有艺术性的题目确实能够给文章增色很多,“教育三境界”这一标题言简意赅,化用活用,是一个好题目。同时,本文立意高远,如哲人俯瞰教育这一“大地”,统揽全收。由教育的三境界:教育的标准、底线、可能,进而论述守住初心,行者无疆,条理清晰明白,逻辑性强。语言精练晓畅,文白互用,流畅自然。
其他文献
或许是疼痛太过刻骨,从走进那里的一刻起,我就开始头晕.像落水一样,狼狈不堪,仿佛浑身气力都被抽去,心口生疼而发胀.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颁奖辞: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马旭,85岁,中国首位女空降兵。  1933年,马旭出生于黑龙江省木兰县。1947年,她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她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多次立功受勋,并在战场上结识了爱人颜学庸。1961年,中央军委命令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马旭作为军医担
期刊
修我戈矛,从王于师!  课桌间是精确到厘米的距离,头脑里是上下千万丈的思绪。雪白的试卷向后奔涌与翻滚,簌簌的声响四下跳跃与浮动。  如果说黑色墨水笔是锐不可当的倚天神剑,那透明刻度尺就是盛气逼人的屠龙宝刀;如果说方块橡皮是救人于水火的灵丹妙药,那修长圆规就是威震四方的方天画戟。  当我们横执屠龙刀、竖劈倚天剑,用灵丹改写历史,用画戟画地为王,考场就成了战场,试卷就成了江湖。  一张二十道大题的数学
本文对房屋墙体裂缝的种类进行了分析,并对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展开了论述,重点阐述了墙体裂缝的应时措施.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经典儿歌《一分钱》,是 “儿歌大王”潘振声1964年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组约稿,而作词作曲的一首儿童歌曲。这首歌告诉了孩子们一个朴素的道理: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哪怕是小小的一分钱,也绝不能据为己有。这首儿歌一经播放,便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几代人共同的儿时记忆。  然而,这
电容补偿就是无功补偿或者功率因数补偿.电力系统的用电设备在使用时会产生无功功率,而且通常是电感性的,它会使电源的容量使用效率降低,而通过在系统中适当地增加电容的方式
本文在分析车辙形成机理和分类的基础上,从沥青路线及路面设计、施工、交通环境治理及路面养护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车辙的技术措施.
文章讲述了俄国在18世纪中畜禽外科发展的一个过程,手术外科经过了无数科技人员的实践探索,摸索了一套方便科学的操作流程。
随着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对路面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路面平整度是路面使用性能一项关键指标,其指标是衡量高级路面运行质量好坏的直接体现.本文结合本地
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循。历史之于国家民族,犹如记忆之于个人。一个人若丢失了记忆,就丢失了自我;国家民族若丢失了历史,也就丢失了现实和未来的依凭。  主张“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告诫“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指出“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當下、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强调“要坚持正确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