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各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维护,三分靠技术,七分需管理。文章重点从管理员的工作记录、学生电教委的管理、售后商的联系,学校各部门的沟通四大方面阐述了如何轻松高效地实现班级多媒体设备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多媒体设备;管理;记录;电教委;反馈
中图分类号:G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8-0035-02
不少信息技术老师对班级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工作抱怨不已。即便是全新的设备,几个月下来问题也频出:鼠标不灵、投影机不亮、音响不响、显示器图案变色等等。因此常在课间、中午、甚至晚上都见老师们在不同教学楼间、不同楼层上下忙碌。往往一个半天就这样耗尽了。原本可以静心备课的时间没有了,原本可以反思科研的思路被打断了,更何况这边忙完不知哪里又会蹦出一些不可预期的故障报修。于是接着跑现场……
或许是长期理科思维的定性,信息老师更看重技术的应用,更看重现场问题解决的能力,结果就是维修技术在不断提高,但班级设备出问题的频率依旧没有减少。管理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只是“勤和精”是不够的,关键要求“巧”,投入精力少,现场依然运行正常、稳定才称之为高效。
下面笔者将与老师们分享自己在此方面的经验体会。
一、 日常检查的记录
班级多媒体设备的日常记录包括信息技术老师平日的不定期巡视记录。班级维修记录、电教委员工作管理的记录。
1.巡视记录
信息技术老师对班级设备使用的巡视,时间可定在大课间或中午。随机进班检查多媒体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多媒体讲台内的卫生,检查有无学生私自使用电脑、有无学生利用电源给移动设备充电等违规现象。将检查记录登记在册。如下表所示。
2.维修记录
以我校为例,我们有一个网上报修平台,如下图。平时班级电教委员都是自行报修登记,信息技术老师根据报修平台的记录去核实维修,后回复登记。一学年(或一学期)后,通过后台数据库可以统计出各班报修、各类设备的报修情况等,透过这些统计数据分析问题、总结经验。
如学校不具备这样的网上保修平台,手工记录也可。
3.电教委员管理工作的记录
要求电教委员每人有一记录本,记录班级设备出现状况的现象,同时也记录班级内私自动用设备的学生。同时,班级设备检修、故障排除以及设备升级改造等都要一一做好记录。
结合上述三方面的记录,学期末便有一份很细致的台账。这些台账并不是做给领导来检查的,而是为了全面及时地反映电教设备当前状况,保证设备的有效控制,同时为摸索总结设备维修经验,改进设备维护、维修方法提供依据。
二、 对班级电教委的管理
每个学校都有《班级多媒体设备管理条例》,有些学校还有《班级电教委员职责规定》。
往往这些条例仅仅是悬挂在墙,有制度却缺乏对执行制度的检查反馈,形成了制度的“一纸空文”。班级电教委员是最大的人力资源,对他们管理是否得要领,决定了信息技术老师的工作效率。
1.制定、宣传制度
制度条文的建立不在多,而在于可执行,易操作。
此外需要让年级主任、班主任群体先于学生知道管理制度。在一线老师层面开始宣传,使其具备电教设备合理使用的意识,做到“心中有规章”。
2.电教委员的培训
利用中午或者班会时间,召集各班级电教委员集中培训。培训要有效率,不能徒留形式。管理员老师事先要准备好每次培训的内容。包括多媒体设备使用的基本操作常识、设备使用常见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报修方式等,也可是某段时间内班级多媒体设备使用、维修情况、卫生情况的反馈。就个别现象和共同问题,提出避免此问题再次出现的注意事项。
培训次数不定,关键是效果。每次培训前,先通知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再让他们转达电教委。培训中做好电教委员的签到和培训学习情况的记录,做到培训出勤有签到,中途有考核,结果有反馈。在第二天及时将出勤率和培训情况反馈给各班老师。
3.跟进电教委员的监督评价
结合电教委员培训时的记录、平日工作表现,在学期末要综合性给出电教委不同等级的考核,以作为班级优秀班干部、三好生等评选的主要依据。
如此下来,从最初制度的制定到及时跟进,落实。班级电教委不再是形同虚设的职位。对担任此委员的学生,在工作中不仅极大锻炼了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管理的能力。电教委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被带动,便会主动负责,进而配合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将管理任务分散到个人,也是管理的细化。有一批得力小管理员各行其职,效率自然提高,总管理员负担便减轻。
三、 与设备提供商的友好联系
1.保障售后服务
作为设备的提供商以及安装人员,他们更熟悉故障的排除和维修,甚至是更换。即便是过了质保期,作为厂家,他们需要与学校长期保持合作。因此售后服务态度还是不错的。与这些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联系,用他们的专长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更为可靠的技术保障。
2.扩大学习领域
售后人员,常年服务不同区域的不同学校,见多识广,无论是技术还是经验都胜于在学校内工作的老师。向他们学习无疑是一条高效的捷径。除了技术支撑,他们也会提供一些高效管理班级多媒体设备的极好方案。例如,通过设置班级电脑加电即可自动开机的方法,就可避免多媒体讲台柜门的长期打开,保持主机放置处的卫生及安全运行。
四、 与学校多部门的沟通
1.与学生处的密切配合
管理员需要与学生处商议,做好班级多媒体设备管理的后续评价。在班级每周常规检查项目中,增加班级电教设备管理的检查,包括讲台内卫生,班级电教设备维修情况。每次检查反馈的得分,会体现在班级每周常规检查中。
2.对学校管理层的宣传
借助学校班主任例会、领导干部行政会的时机,加大制度的宣讲,通过宣传,切实从领导、老师层面提高电教设备合理使用的意识。
管理员、学生电教委、售后人员、学校处室领导,如流水线般将管理工作串接,形成管理的制定、执行、监督、反馈评价一条龙。如此,大问题有设备提供商,小问题有班级电教委,需要信息技术老师亲力亲为的就在掌控之中。
信息技术老师,免不了承担一些管理事务,为了自身发展,我们不能被那些旁枝细干抢夺去“时间养分”。所以要使自己学会用管理的头脑去 “丢包袱”,能够把“时间养分”灌注在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比如教学。
这世间不少事情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整理、简化包括物品、工作方式、人际交往等各项可能影响我们工作的路径,才能寻找到轻松生活的高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树微.保障班级多媒体设备使用率的几点建议[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6.
[2]晓光.电教管理及多媒体设备应用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2.
(编辑:郭桂真)
关键词:多媒体设备;管理;记录;电教委;反馈
中图分类号:G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8-0035-02
不少信息技术老师对班级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工作抱怨不已。即便是全新的设备,几个月下来问题也频出:鼠标不灵、投影机不亮、音响不响、显示器图案变色等等。因此常在课间、中午、甚至晚上都见老师们在不同教学楼间、不同楼层上下忙碌。往往一个半天就这样耗尽了。原本可以静心备课的时间没有了,原本可以反思科研的思路被打断了,更何况这边忙完不知哪里又会蹦出一些不可预期的故障报修。于是接着跑现场……
或许是长期理科思维的定性,信息老师更看重技术的应用,更看重现场问题解决的能力,结果就是维修技术在不断提高,但班级设备出问题的频率依旧没有减少。管理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只是“勤和精”是不够的,关键要求“巧”,投入精力少,现场依然运行正常、稳定才称之为高效。
下面笔者将与老师们分享自己在此方面的经验体会。
一、 日常检查的记录
班级多媒体设备的日常记录包括信息技术老师平日的不定期巡视记录。班级维修记录、电教委员工作管理的记录。
1.巡视记录
信息技术老师对班级设备使用的巡视,时间可定在大课间或中午。随机进班检查多媒体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多媒体讲台内的卫生,检查有无学生私自使用电脑、有无学生利用电源给移动设备充电等违规现象。将检查记录登记在册。如下表所示。
2.维修记录
以我校为例,我们有一个网上报修平台,如下图。平时班级电教委员都是自行报修登记,信息技术老师根据报修平台的记录去核实维修,后回复登记。一学年(或一学期)后,通过后台数据库可以统计出各班报修、各类设备的报修情况等,透过这些统计数据分析问题、总结经验。
如学校不具备这样的网上保修平台,手工记录也可。
3.电教委员管理工作的记录
要求电教委员每人有一记录本,记录班级设备出现状况的现象,同时也记录班级内私自动用设备的学生。同时,班级设备检修、故障排除以及设备升级改造等都要一一做好记录。
结合上述三方面的记录,学期末便有一份很细致的台账。这些台账并不是做给领导来检查的,而是为了全面及时地反映电教设备当前状况,保证设备的有效控制,同时为摸索总结设备维修经验,改进设备维护、维修方法提供依据。
二、 对班级电教委的管理
每个学校都有《班级多媒体设备管理条例》,有些学校还有《班级电教委员职责规定》。
往往这些条例仅仅是悬挂在墙,有制度却缺乏对执行制度的检查反馈,形成了制度的“一纸空文”。班级电教委员是最大的人力资源,对他们管理是否得要领,决定了信息技术老师的工作效率。
1.制定、宣传制度
制度条文的建立不在多,而在于可执行,易操作。
此外需要让年级主任、班主任群体先于学生知道管理制度。在一线老师层面开始宣传,使其具备电教设备合理使用的意识,做到“心中有规章”。
2.电教委员的培训
利用中午或者班会时间,召集各班级电教委员集中培训。培训要有效率,不能徒留形式。管理员老师事先要准备好每次培训的内容。包括多媒体设备使用的基本操作常识、设备使用常见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报修方式等,也可是某段时间内班级多媒体设备使用、维修情况、卫生情况的反馈。就个别现象和共同问题,提出避免此问题再次出现的注意事项。
培训次数不定,关键是效果。每次培训前,先通知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再让他们转达电教委。培训中做好电教委员的签到和培训学习情况的记录,做到培训出勤有签到,中途有考核,结果有反馈。在第二天及时将出勤率和培训情况反馈给各班老师。
3.跟进电教委员的监督评价
结合电教委员培训时的记录、平日工作表现,在学期末要综合性给出电教委不同等级的考核,以作为班级优秀班干部、三好生等评选的主要依据。
如此下来,从最初制度的制定到及时跟进,落实。班级电教委不再是形同虚设的职位。对担任此委员的学生,在工作中不仅极大锻炼了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管理的能力。电教委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被带动,便会主动负责,进而配合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将管理任务分散到个人,也是管理的细化。有一批得力小管理员各行其职,效率自然提高,总管理员负担便减轻。
三、 与设备提供商的友好联系
1.保障售后服务
作为设备的提供商以及安装人员,他们更熟悉故障的排除和维修,甚至是更换。即便是过了质保期,作为厂家,他们需要与学校长期保持合作。因此售后服务态度还是不错的。与这些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联系,用他们的专长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更为可靠的技术保障。
2.扩大学习领域
售后人员,常年服务不同区域的不同学校,见多识广,无论是技术还是经验都胜于在学校内工作的老师。向他们学习无疑是一条高效的捷径。除了技术支撑,他们也会提供一些高效管理班级多媒体设备的极好方案。例如,通过设置班级电脑加电即可自动开机的方法,就可避免多媒体讲台柜门的长期打开,保持主机放置处的卫生及安全运行。
四、 与学校多部门的沟通
1.与学生处的密切配合
管理员需要与学生处商议,做好班级多媒体设备管理的后续评价。在班级每周常规检查项目中,增加班级电教设备管理的检查,包括讲台内卫生,班级电教设备维修情况。每次检查反馈的得分,会体现在班级每周常规检查中。
2.对学校管理层的宣传
借助学校班主任例会、领导干部行政会的时机,加大制度的宣讲,通过宣传,切实从领导、老师层面提高电教设备合理使用的意识。
管理员、学生电教委、售后人员、学校处室领导,如流水线般将管理工作串接,形成管理的制定、执行、监督、反馈评价一条龙。如此,大问题有设备提供商,小问题有班级电教委,需要信息技术老师亲力亲为的就在掌控之中。
信息技术老师,免不了承担一些管理事务,为了自身发展,我们不能被那些旁枝细干抢夺去“时间养分”。所以要使自己学会用管理的头脑去 “丢包袱”,能够把“时间养分”灌注在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比如教学。
这世间不少事情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整理、简化包括物品、工作方式、人际交往等各项可能影响我们工作的路径,才能寻找到轻松生活的高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树微.保障班级多媒体设备使用率的几点建议[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6.
[2]晓光.电教管理及多媒体设备应用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2.
(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