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元文化是目前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之间存在诸多精神批判、价值选择的不同,同时也对于教师职责的转换以及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等方面形成了诸多的要求。大学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文化的转型已经成为了必然要求之一。基于多元文化的视野,探讨师生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旨在寻求解决师生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使师生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融合,以创建和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师文化;精神特质;价值选择;教师职责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5-0167-01
引言
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凸显出来,对教育活动产生严重影响。而社会中存在的不同文化塑造着不同的人群,教师与学生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使得他们成为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两个不同的群体。因此,从师生冲突及特征入手,探讨师生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明晰师生文化冲突产生的影响,旨在寻求解决师生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使师生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融合,以创建和谐教育的发展。
一、师生冲突及表征
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在多元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往往成为不同文化主体的承担载体,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在他们身上体现为不同的价值观、知识结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师生文化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教师的思想态度、价值行为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往往视教育为传授知识的过程,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器具;而学生文化更倾向于接受外来新颖的文化。 “师生文化冲突”正是师生文化差异所致,是师生文化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摩擦和碰撞等不和谐的现象。师生文化冲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显性的对抗性冲突,师生公开诋毁或攻击,教师难以控制。另一种是隐性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师生关系的疏远。这种冲突潜藏在中小学课堂中,往往是因为师生习惯被动地接受强加于他们身上的东西,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思维态度去看待,毫未察觉课堂中引发冲突的因素。在教育活动的交往互动过程中,所代表的不同文化主体极易发生冲突和矛盾,由此导致师生之间的文化冲突。由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所以这种冲突往往具有隐蔽性和持久性,又因为这是发生在教育活动主体双方间的冲突,因此又具有双向性[1]。
二、师生冲突产生的原因
(一)文化多元发展的大环境。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已发生了深刻变动,社会多元化的思想文化竞相登台,加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各种文化、思想充斥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为人们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得人们的思想更为活跃,选择更加自由,这样的大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多样文化的机会,自由的环境,学生可以随意的去接受他所感兴趣的文化,对于厌倦的,讨厌的,学生则敢于向家长、教师说“不”。
(二)教师与学生文化认同观念上的差异。
多元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开放的社会中充斥着体现各种价值的文化,青年学生生活在各种传播媒体的笼罩下,他们的思想观念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中,极易接受新文化、新思想,而教师群体则是代表着国家、社会、学校的主流文化,体现着主流的价值观,他们长时间的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文化形态,他们对于非主流文化所体现的价值很难认同。
(三)制度規定下地位与身份的差异。
教师与学生,由明文规定的身份地位,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自然而然的产生一道鸿沟。而学生,在文化多元发展的大环境下,他们渴求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自己所赞同的文化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而这种自由化的倾向往往会挑战到教师的权威地位。
三、化解师生冲突的策略
(一)建立协商对话,创建文化共同体。
创建一个属于师生双方共同的时空区域,使师生双方能够实现对话与沟通,为创建文化共同体提供可能性。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理解和尊重差异,彼此平等,和谐共存是其核心理念,因此教师需要端正态度,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发现与学生之间存在文化冲突,就要抓住冲突,以文化冲突为中心逐渐晕染,进行追问、交流从而进一步解决矛盾。从而慢慢走进彼此为之神往的文化内核,最后再利用协商的补充作用,最终建立一个开放、和谐、平等有序的文化共同体。
(二)求同存异,优化组合。
文化多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应当意识到要打破一元文化价值观,由封闭走向开放。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师生之间在建立文化共同体的时候,要以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与学生有广泛的交流,在整体性观念的基础上整合其他要素,实现各种要素的最优化的组合[2]。
(三)自我更生,重塑形象。
教师应当运用多元文化的视角,来看待当今学生文化现象。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环境下,教师应当不断地更新自己原有的文化观念,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需要,而不是固守原有的文化,止步不前。文化具有传承性,但文化同样是具有生命的系统,文化的基因从一代传递到另一代,才使得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那些不能顺应时代的将会被遗弃,新的会产生,文化生命力的延续就在于拥有一种这样的自我更生机制。教师文化在自我更生的同时,还应当改变自己原有文化权威的形象,转变观念,不再用原有固守的文化去压制与灌输学生,而应尊重学生,去了解与接纳学生文化,师生在彼此了解、接纳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四、结语
在多元环境之下,研究师生之间存在的文化冲突以及促进师生文化的融合,能够不断地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还能够不断地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贾海丽,范树成. 利益多元化视角下师生关系功利倾向探析[J]. 教育探索,2018(04):22-23.
[2] 李海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浅探[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3):67.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师文化;精神特质;价值选择;教师职责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5-0167-01
引言
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凸显出来,对教育活动产生严重影响。而社会中存在的不同文化塑造着不同的人群,教师与学生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使得他们成为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两个不同的群体。因此,从师生冲突及特征入手,探讨师生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明晰师生文化冲突产生的影响,旨在寻求解决师生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使师生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融合,以创建和谐教育的发展。
一、师生冲突及表征
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在多元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往往成为不同文化主体的承担载体,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在他们身上体现为不同的价值观、知识结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师生文化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教师的思想态度、价值行为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往往视教育为传授知识的过程,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器具;而学生文化更倾向于接受外来新颖的文化。 “师生文化冲突”正是师生文化差异所致,是师生文化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摩擦和碰撞等不和谐的现象。师生文化冲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显性的对抗性冲突,师生公开诋毁或攻击,教师难以控制。另一种是隐性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师生关系的疏远。这种冲突潜藏在中小学课堂中,往往是因为师生习惯被动地接受强加于他们身上的东西,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思维态度去看待,毫未察觉课堂中引发冲突的因素。在教育活动的交往互动过程中,所代表的不同文化主体极易发生冲突和矛盾,由此导致师生之间的文化冲突。由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所以这种冲突往往具有隐蔽性和持久性,又因为这是发生在教育活动主体双方间的冲突,因此又具有双向性[1]。
二、师生冲突产生的原因
(一)文化多元发展的大环境。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已发生了深刻变动,社会多元化的思想文化竞相登台,加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各种文化、思想充斥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为人们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得人们的思想更为活跃,选择更加自由,这样的大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多样文化的机会,自由的环境,学生可以随意的去接受他所感兴趣的文化,对于厌倦的,讨厌的,学生则敢于向家长、教师说“不”。
(二)教师与学生文化认同观念上的差异。
多元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开放的社会中充斥着体现各种价值的文化,青年学生生活在各种传播媒体的笼罩下,他们的思想观念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中,极易接受新文化、新思想,而教师群体则是代表着国家、社会、学校的主流文化,体现着主流的价值观,他们长时间的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文化形态,他们对于非主流文化所体现的价值很难认同。
(三)制度規定下地位与身份的差异。
教师与学生,由明文规定的身份地位,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自然而然的产生一道鸿沟。而学生,在文化多元发展的大环境下,他们渴求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自己所赞同的文化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而这种自由化的倾向往往会挑战到教师的权威地位。
三、化解师生冲突的策略
(一)建立协商对话,创建文化共同体。
创建一个属于师生双方共同的时空区域,使师生双方能够实现对话与沟通,为创建文化共同体提供可能性。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理解和尊重差异,彼此平等,和谐共存是其核心理念,因此教师需要端正态度,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发现与学生之间存在文化冲突,就要抓住冲突,以文化冲突为中心逐渐晕染,进行追问、交流从而进一步解决矛盾。从而慢慢走进彼此为之神往的文化内核,最后再利用协商的补充作用,最终建立一个开放、和谐、平等有序的文化共同体。
(二)求同存异,优化组合。
文化多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应当意识到要打破一元文化价值观,由封闭走向开放。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师生之间在建立文化共同体的时候,要以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与学生有广泛的交流,在整体性观念的基础上整合其他要素,实现各种要素的最优化的组合[2]。
(三)自我更生,重塑形象。
教师应当运用多元文化的视角,来看待当今学生文化现象。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环境下,教师应当不断地更新自己原有的文化观念,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需要,而不是固守原有的文化,止步不前。文化具有传承性,但文化同样是具有生命的系统,文化的基因从一代传递到另一代,才使得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那些不能顺应时代的将会被遗弃,新的会产生,文化生命力的延续就在于拥有一种这样的自我更生机制。教师文化在自我更生的同时,还应当改变自己原有文化权威的形象,转变观念,不再用原有固守的文化去压制与灌输学生,而应尊重学生,去了解与接纳学生文化,师生在彼此了解、接纳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四、结语
在多元环境之下,研究师生之间存在的文化冲突以及促进师生文化的融合,能够不断地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还能够不断地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贾海丽,范树成. 利益多元化视角下师生关系功利倾向探析[J]. 教育探索,2018(04):22-23.
[2] 李海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浅探[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