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分析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nwei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技工院校中的非常重要的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必修课。对于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来说,他们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应用技术和检测方法。因此,教师对于《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使学生在掌握传感器理论的基础上并能很好的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培养学生理论应用实践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一体化教学 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18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伴随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前传感器在各个领域里都发挥作用,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自动化产业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为自动控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检测是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检测的精度要求也更高,现阶段能达到的检测的精度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的高度。也就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约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同时为检测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提供了新的方法。
  一、传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中的弊端
  (一)有限的课时与复杂课程之间存在矛盾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是在数、模、电等相关专业整合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因此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学生必须对各个专业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掌握,才能够高效展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学习。但是相关院校在展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时,通常拥有固定的课时,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全面学习数、模、电等相关专业知识,课时与复杂性较强的课时之间存在严重冲突,通常情况下,学生无法对大量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和记忆,更无法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无法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相关专业教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转变这一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将理论知识教学同实践教学进行紧密的结合,将各个专业知识之间充分的内容省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合理的进行教材内容的调整,通过详细的章节划分,将各个专业知识灵活的融合在一起,为高效展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具有重复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实际教学中,实验教学至关重要。传统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即教师给出特定的电路图和实验设备,学生按照已经设计好的流程展开操作,并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观察和记录即可。这一实验教学模式,仅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重复再现,并没有将实验教学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功能发挥出来。
  (三)课程要求与考核方式之间存在矛盾
  目前,我国多数院校在积极开展《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将卷面考试作为学生考核的关键方式,但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卷面考核方式,仅能够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水平进行检验,但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无法得到检验的。因此,课程要求同考核方式之间存在矛盾。针对传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中的弊端,现阶段我国相关院校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落实了一体化教学模式,极大的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的任务与要求
  对于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来说,《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他们必须完成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傳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教学任务来说,就是教师要让学生在传感器技术的学习方面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掌握传感器的知识理论体系,并将学习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让学生对现代化生产中重要的传感器设备的结构、原理、功能和应用要弄清楚,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娴熟的应用检测技术。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传授传感器的选用、测量、安装方法的教学为主,由浅入深,让学生真正能够学会每种传感器的测量、调试、安装的方法以及明白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学会传感器的操作技能和应用方法,从而让学生彻底的弄懂工业生产的自动控制的过程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关于传感器的技术应用情况,并能对传感器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索,提出有效的、合理的解决方案[1]。
  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传感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传感器的检测技术有了全面的认知,对于机电一体化最重要的课程进行了解,从而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常用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从而根据控制要求来对传感器的使用原则进行选择,对被测的物件的灵敏度和精度等标准进行选择,对传感器的输出形式和接线方式需要弄清楚并掌握,尤其是开关式传感器,一定要弄清楚对开关传感器的控制装置的连接方式和安装方法,根据学到的传感器知识对其自动检测系统要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故障排查能力。对于大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未来的职业去设计传感器的可能性不高,大多还是从事对传感器的应用和检测技术方面工作及对测量数据的精度性方面工作[2]。
  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由多种学科的技术的知识组成,其中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广,具体包括物理学、电子技术电工学、机械工程、化学、生物学、封装技术、材料科学等技术知识,是一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验性的课程,近些年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教授工作一直是技工院校教师感到比较复杂的课程,同时也让学生的学习起来感到困难的一门课程。之所以让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感到困惑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较强的物理性,主要体现在每种传感器的测量方法都是依照物理效应来进行的,每一种传感器又分出很多种传感器,每种新派生出的传感器的测量方法都有一种物理量,也可以用多种传感器基于物理效应采取测量,使得传感器测量工作呈现一种纵横交错态势,对于物理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技工院校、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容易出现厌学的情况。二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课程内容比其它课程内容要分散些,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对于压力、温度、位移量等这些物理概念所使用的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不使用这些物理参数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有区别,通过测量后的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具有信息量大和涉及范围广的特点,而且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彼此独立,对于教学经验较少的教师来说,教学工作的压力比较大。三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过程中,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与传感器的选择、安装与连接方式等方面因素有关。因此,只有通过实践的操作,自己亲自动手使用传感器,才能了解传感器与控制电路连接的方式,进而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但是对于大多数技工院校来说,通常是在理论课学完,对学生进行实验的安排,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同时也是对学习的理论进行巩固,从而让掌握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加深传感器理论的记忆,从而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对于大多数实验的安排一般都是对传感器参数的验证和演示,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和发挥传感器的功能作用并没有进行,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常见的工程问题,往往没有通过实验的演示来体现,因此,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就缺少相应的措施。去年年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管司对一些技工院校进行评估,专家现场听取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虽然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学习兴趣强烈,但是专家仍然提出一些意见,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掌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职业的技能,这种课程应该设置在工厂自动生产线实验室里进行,要让学生真实的触摸到传感器。教师要让学生学好这门专业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技工院校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师们肩负的责任[3]。   四、《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分析
  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技工院校的教师的教学工作都是根据专家的建议和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的,比如有的技工院校的教师在学校现有资源基础上,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了一体化教学的方式。将该课程的课时设置为(80)左右,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安排(40)课时的教学,安排5—8个物理参数原理性验证实验的教学,剩余的时间就是进行课堂的教学。而且在课堂上采取了任务驱动式、项目式等方法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能够阅读到大量的传感器实物图片,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让学生触摸到真实的传感器以及掌握到传感器的各种物理参数的检测方法和传感器的应用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结合型的任务教学形式,教师提出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搭建实际应用的小型测量系统,比如,构建温度控制器的测量系统、位移的控制方法和力测量的系统等。通过实验的操作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常见工程的检测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营造实践工程的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就业导向,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按照课程的课时设置,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8-10个工作任务,一个工作任务安排8课时。在前两课时进行传感器基本理论的讲授,对检测电路的结构和传感器的选择方法及注意原则进行传授,其余的6课时留给学生,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并且留出最后的20分钟,进行点评和总结[4]。
  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任务,构建一个小型的和基础的测量系统。利用掌握的传感器的知识理论对传感器的测量和检测方法对电路进行控制,对某一执行机构的测量电路进行控制,比如对电机的运行情况,去驱动声光报警电路的运行情况,都可以通过构建的小型测量系统测量其物理参数。这些实验的设备不仅有传感器、检测电路,还有一些简单的执行元件,如继电器、电机等,这些常见的电器产品比较便宜而且不易损坏。
  教师也要为学生营造一些工程环境,比如对温度的测量要用到的加热器、对压力进行测量需要用到的压力腔等,这些实验素材通常都是要自己动手制作,但是制作过程简单而且成本较低。此外,讨论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要设置讨论课,在课堂上教师留给学生讨论工程有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提出一到两个实施方案,加上工程背景、预算和环境的要求,对提出的方案进行论证,进而确定一个可实施的方案。例如,教师给学生一个温度测量的课题,某工厂接到一批零件加工订单,提出精度高、材料硬度大两个需求,技术工小李要设计一个温度控制系统,加工温度高于66℃时,需开启备用冷却设备,维护机床正常运行,从而提高加工精度。让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一个实施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传感器的选择和应用技术加深了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5]。
  五、《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技工院校的教师一边在总结经验,一边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教师们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是在一体化教學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基于物理参数为主线,主要是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传感器的选择、测量方法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当下工业背景为前提,以完成测量任务为主线,将传感器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任务进行结合,让学生通过主动完成工作任务掌握传感器应用技能。二是该课程中涉及的各种传感器有独立性和相互联系性的特点,同一原理的传感器可以对不同的物理参数的传感器进行测量,通过设置讨论课,教师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将各部分知识串联起来,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水平。三是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每种传感器的测量方法都对应一种物理效应,课堂中要对物理概念进行解释,拓展学生物理知识面。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综上所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门课程是技工院校开设的重要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要给以重视,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提出实施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倢婷.《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一体化教学的实施[J].今日中国论坛,2015,06
  [2]卢翠珍.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改革[J].广西教育,2014,05
  [3]何用辉.高职院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14,11
  [4]农藩耿.《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
  [5]骆海艳.《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的教学改革初探[J].新课程学习(上),2015,06
  [6]吴迪.《传感器技术及应用》一体化教学思考与实践[J].无线互联科技,2015,06
其他文献
【摘 要】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棋书画是古代文人必须具备的技能,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弘扬与开发的不断加深,在教育领域书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书法公共课。虽然这对于书法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契机,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书法教学理论不够完善、书法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书法选贴临帖较为混乱、书法教学与其他教学割裂现象严重等问题。  【关键词】书法教学 选贴临帖
【摘 要】职高机械专业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着较高的要求,为此该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务必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础课程中所涉及的大量基础性概念和专业名词。本文就针对职高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有效教学方式展开谈论。  【关键词】职高机械专业 基础课程 有效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0.174  职高为
《金工实训》是院校机类和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是教学成效不甚明显,本文就如何提高《金工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浅层次的论述。
目的探讨正常青年前列腺大体形态和组织学特征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分泌蛋白94(PSP94)的表达。方法应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对4例正常青年前列腺的大体形态、各区的
【摘 要】从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入手,开展教学活动。这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基本点。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学习。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173  小学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其重要性对我们老师和学生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组教学的教学模式。与一般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但是它所带来的教学效率同样也是很高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分层教学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174  分层教学需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