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课堂结尾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awo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导入”、“中心”和“结尾”。在地理教学中,“导入新课”、“抓住中心”已被广大教师所重视,但对课堂的“结尾”却有所忽视,使课堂教学有时出现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的现象,影响了教学效果。其实,“结尾”和“导入”一样,都是至关重要的,好的结尾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紧凑、和谐、完美,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刻掌握知识要领和方法,使学生尝到掌握新知识后的愉悦感,从而诱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内动力。
  一、不同的结尾方式
  1.概括式
  所谓概括式,就是在新课学完之后,教师或学生,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将新授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总结知识结构,以达到及时系统地巩固、强化重点,明确关键,牵住主线的目的。例如:在学完“欧洲西部”第一课时后,我把这一节的知识概括为以下几句话:“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发达经济,温带海洋、地中海气,因地制宜、畜牧园艺。”学生读了这几句顺口溜后,很快就掌握了本区的人口、国家、气候、经济特点等知识,课堂教学顺利结束。
  2.悬念式
  悬念式结尾,就是课题学完之后,结合课题内容,利用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富有悬念的问题,并不作答,作为课堂的结尾。课堂教学可以由悬念开始,也可以由悬念而终,使其显得“完而未完,意味无穷”!一堂好课,并不是学完了就完了,而是词已尽,意未穷,以收引而不发、留下悬念之意,不仅开阔了学生思路,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了“日本”的自然地理后,我这样结尾:“日本是一个面积狭小、人口稠密的小国,而且矿产资源贫乏,多山地、丘陵地形,这对发展经济是不利的,可日本又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这是什么原因呢?日本究竟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这个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本节的内容,又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悬念”,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使课内课外揉合在一起,也为上好下节课打下了基础。
  3.激发式
  激发式结尾,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结尾,使知识得以升华。例如:在“地球自转”一节学完后,我向学生提问:“假设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北京和乌鲁木齐比较,谁先看到日出?”又如:教学“海陆的分布”一节后,我让学生思考:七大洲里为什么没有拉丁美洲?这样引导学生去探索,激发学生思考,有利于知识的深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激励式
  激励式结尾,就是一节知识学完后,教师提出一些相关的在科学上尚需继续探索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将来立志献身于某些科学领域。这对于上好地理课,效果也是明显的。例如:在学习了“中国的海洋资源”后,我向学生提出:“我国的海洋面积广大,海洋资源丰富,但目前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很不够,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向海洋进军的光荣使命就落到你们身上了!”
  5.比较式
  比较式结尾,是指讲完新课后,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表格和问题,让学生进行知识联系对比,找出共同规律,区分差异,以达到巩固知识,有效避免知识负迁移的目的。如:学习了“地球的公转”后,我设计了以下表格,让学生完成,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知识,而且系统地复习了上节的知识并区别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6.游戏式
  游戏式结尾是指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也可以是一节教学任务结束后,安排一些与该单元、该节内容相关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例如:“交通运输业”一节学完后,我让学生进行国内铁路旅游接力游戏。通过这一游戏,掌握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情况,学生的兴致都很高,效果明显。
  7.诗文式
  诗的语言优美、简练,用诗文结束课程,可以将学生带入如临仙境的优美意境,从而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学习了“黄河”后,我以下面一首小诗结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绿色的风不应只在梦里吹拂 我们早该放下手中的利斧
   拯救母亲河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我们不能再犯历史的错误 长风浩荡 追逐着春天的脚步 痛定思痛 让我们还母亲一个花团锦簇”
  8.音像式
  音像式结尾就是在学完新课后,放一段与当节内容相关的音乐、歌曲或视频材料,这样结尾,往往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和睦的民族大家庭”时,刚好是我国建国60周年大庆,我利用“大庆”中的民族舞蹈音像资料结束新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结尾应注意的问题
  1.结尾方式的选择要紧扣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设计,使得整节课自然、流畅、和谐。
  2.结尾应尽量达到精要、简练、抓住要害、画龙点睛,切忌拖泥带水,繁琐冗长。
  3.依据结尾方式的要求,可适当要求学生配合,师生共同小结,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上好一节课,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结尾。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结合所学的内容,精心设计结尾,决不能千篇一律、千佛一面。
其他文献
历史教材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一种粗糙的陈述,让学生无法感受到新鲜的味道,仿佛是一锅剩饭炒了又炒,重复的内容和繁琐的语言让中学历史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这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学所肩负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是我国教育根据时代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在培养目标上作出的重要调整,即既有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要求,也有关于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新要求、新目标,长期浸润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老师们感觉到了压力,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各个环节都显得无所适从。其实,新课程方案也是在传统课程模式的基础
在当前的思想品德政治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我们必须顺应各种形势的变化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政治学科改革,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其学校德育主阵地的作用。下面本人就结
一、拓展和深化历史知识中学历史教材对于历史的叙述基本上是纲领式的,限于授课时间,不可能就某些具体的历史问题展开叙述。为了使学生对历史现象有比较丰富的感性印象和更深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转变传统的灌输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观念。因此,新课程政治教学要求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不但呈现出概念多、原理多、规律多的特点,而且比较深奥、抽象和枯燥。为了能让学生乐于学习、易于理解、把握目标、凸显能力,笔者通过多年实践,认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一、立足问题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本文以川教版《世界历史》上册的内容为例,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一、认清“历史”概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历史价值观  川教版《世界历史》上册,引入了新的理念、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价值评价机制,是新时期编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教材。它在这方面有专门的体例,如印度的
民间文学无论作为文学还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其本体范畴无疑都应包括基于民间之上的审美性与展演性的文化品格,在此,民间是民间文学本体的基本范畴,其意义是相对于政治和知识权力
近代以来,随着清帝国的衰败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边疆地区普遍出现危机,边疆问题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从近代早期的龚自珍、魏源等著名士人到后来的左宗棠、岑春煊、赵尔巽、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服务理念下老年家庭肠内营养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将需要长期进行肠内营养的出院患者按出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9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的出院随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兼顾物价上涨、工资增长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根据我国现行养老保险政策,由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精算模型出发,推导出基本养老保险金正常调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