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重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机制分析

来源 :社科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内在机制在于文化的选择与重构。文化选择的依据是需要与价值的契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理想价值、社会政治价值和批判价值满足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和文化选择两难境地的需要。文化重构的结合点在于二者在学理上的相容性、相似性,文化重构的基础则是二者在思维方式上的互补性。正是在文化选择与重构的基础上,实现了两种文化的融合,最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其他文献
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体化平台。通过对甘肃省2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2008-2012期间CSSCI期刊载文总量、作者分布状况及学科综合指数的计量分析,以连
2001年7月18日是燕化公司化工一厂车队全体员工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们与自己为之奋斗、工作,甚至奉献了青春的"大家庭"--燕山石化公司协议解除了劳动合同.从此,"国企工
本文从我国铁矿石供需的实际状况出发;对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与进口价格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每增加一万吨铁矿石进口,每吨铁矿石进口价格将上升O.896美元.
我国近代教育先驱吴汝纶,其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优秀人物之一,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他认为要给中国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就要通过广译图书、兴办新式学堂等来加快西
“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无疑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我们理解“中国梦”的一种视角。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是以人为本的首要目标,内含着民生为先的政治取向与执政理念,彰
多年的工程实践证明对于受软弱结构面控制的边坡或坝基岩体的滑动破坏问题,混凝土置换洞是一种合理有效的加固方式,其能有效地从局部改变坝基和滑坡体的受力平衡,阻止坝基和
地下工程的项目施工一般具有投入资金多、工程复杂且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在实施地下工程过程中,是有一定的风险存在的,特别是有些风险是不容易被及时的发现,潜在存在于工程项目
建立和保持校园网络舆论影响力是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课题组调查显示理工科大学生有较高的参与网络舆论和网络行为的积极性,但校园网络吸引力不足,校园网络舆论未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