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浩如烟海,千变万化,深入研究,则其乐无穷,而考前复习,也是千头万绪,总有不知从何下手之感,同时数学又是中考科目中关键的学科。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从教十多年的经验,总结了历年组织备考复习的体会,个人以为中考数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掌握以下几点。
一、从课本着手
我们大家都知道,教师讲课的依据是教学大纲,而课本是教师上课的尺度,学生所学的知识绝大多数来源于课本,那么备考复习是否也要依据课本呢?解析近些年数学中考命题,虽然考查面广、题量大、难度也大,但是其中70%还是来源于课本基础题,另外20%中等难度的题,甚至10%的压轴难题,其形式贴近于生活,但也是基于“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的原则,由课本例题、习题的迁移、拓展,再联系实际而成。因此在复习时,我们应该依靠课本,全面复习,对典型的题目,弄清弄透。资料可精选,对质量不高的坚决摒弃。课本的知识才是最全面、最符合考纲要求的。通过复习,再次通读、精读课本,把知识进行纵向、横向总结,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立体化,形成知识结构网。书由厚变薄了,基础知识扎实了,能力增强了,这是任何复习资料都很难达到的效果。因此复习时应立足课本,从课本着手。
二、抓“双基”,抓方法
中考命题重视“双基”的考查,突出基本方法的测试。复习时,首先要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明确知识点、重点和难点,把握关键。看近些年中考题,无外乎要求学生掌握九大类知识点,其分别为:(1)实数:包括实数的有关概念及运算。(2)式:包括代数式、整式、分式、根式的概念、性质、运算以及因式分解等。(3)方程:有关方程(组)的概念及解法,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等。(4)不等式(组)的性质、解法及用数轴表示解集等。(5)函数:包括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函数的意义及四个简单的初等函数等。(6)统计初步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频率的求法,总体、样本的有关概念等。(7)直线形和圆的有关概念、性质、判定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论证,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解直角三角形等等。(8)基本作图。(9)圆柱、圆锥的侧面积、全面积的计算。
至于基本方法,初中阶段常用的一般有配方法、换元法、消元法、降次法、构造平行线法(包括中位线)、构造基本图形法、翻折法、等量代换法、参数法等等。另外还应该着重理解:特殊—一般—特殊、未知—已知、复杂—简单、数形结合、用字母表示数等这些基本思想。所有这些都存在于课本中。因此首先要吃透课本,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能力,举一反三地运用到其他问题中去,由已知去探索未知,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用课本内学到的有限知识去解决课外无限的新问题。
此外,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应注意总结积累,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一致肯定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的重大作用。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也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在系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主动、有效、独立地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优异成绩。在复习过程中不但要把知识纵向总结,更要把知识横向总结,明确各知识点与同一专题的关系。例如,在证明中常见证明比例式(或等积式)的问题,那么证明比例式的方法有哪些?一般先考虑什么方法?再考虑什么方法?另外,还经常遇到求比值问题,那么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又有哪些?等量关系在这里有何作用等等。通过复习,把这些解题方法整理出来。掌握了方法,一遇到这类问题就有了较多的途径和方法,这无疑是为自己插上了解题的翅膀。因此,抓“双基”,抓方法是复习过程的重要一环。
三、突出基本训练,突出重点
在复习中,如果只知道知识点,而不知道重点,则方向不明,效果也不会很好。因此在复习时,要突出重点。在上述所列的知识点中,实数的有关概念,如相反数、倒数、绝对值、数轴、科学计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实数的运算,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根式的概念及运算;方程的解的概念;整式方程、分式方程、无理方程的概念及解法;不等式(组)、方程组的解法;统计初步中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的求法;总体和样本的概念;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函数的性质及解析式。再有一些简单计算,如求线段长,求角度、弧度、弧长,求图形面积、周长,求比值、函数值等;简单的证明,如证明三角形全等、相似,证明比例式,证两直线平行、垂直,证明两条线段相等,证明两角相等,以及基本作图等等这些既属于基础知识又是重点,必须透彻理解,加强训练。但这并不是搞题海战术,不是单纯地为做题而做题,应该对题目分类整理,做到由一个题目的练习掌握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触类旁通,熟练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形成技能。
四、攻破难点
中考命题,重视双基考查,更突出能力测试,注意基础知识,更强调知识的迁移和拓展。“迁移和拓展”就形成了“深、杂、难”,而成了难题,其主要题型有: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的综合题以及它们与函数、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函数与函数的综合,函数与面积、周长、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的综合,三角函数与方程、四边形、圆的综合,还有就是复杂的计算和证明等,都包含了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是对知识和能力的测试,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要解决这些难题,首先要对知识从精、深、透上下工夫。其次,平时训练要精选、巧选练习题,变多练为精练、巧练,跳出题海。而题型则侧重典型性、综合性、灵活性、新颖性。对于这些题,我们应理顺脉络,揭示本质,找到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明确联系的桥梁或支点,把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构成块,从而掌握解决综合题的思想和方法。
五、辨别知识误区
解决数学问题时,由于对概念理解不透,对运算法则不清,对方法不熟,或考虑问题不同而出错是常事。为了避免这些失误,最好在复习时准备一本错题集,将平时作业、小测、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不断地“复习”这些错误,不断纠正脑子里的错误概念和错误的思考方法,辨清知识误区,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缜密性,避免产生会而不全,懂而出错造成的失分。
六、考试技巧
考场是展示考生学识水平的竞技场,也是考生心理素质的较量。为了使自己所学知识在考场上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不至于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失分,考出好成绩,学生就要学习一定的考试技巧。
1.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考试中保持良好心态。
2.做好答卷计划。接到试卷,不要急于马上答卷,应该首先简单地浏览一下试卷,对试题类型、难易程度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按先易后难,同等难度先高分后低分的原则安排答题顺序,把握解题的节奏和速度。
3.避免与难题纠缠,遇到难题,要大胆地绕过去,改变角度,调换方法,灵活求解。
4.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
孟子曰:“锌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中考复习的最佳方法最终还得靠自己平时的点滴积累。
一、从课本着手
我们大家都知道,教师讲课的依据是教学大纲,而课本是教师上课的尺度,学生所学的知识绝大多数来源于课本,那么备考复习是否也要依据课本呢?解析近些年数学中考命题,虽然考查面广、题量大、难度也大,但是其中70%还是来源于课本基础题,另外20%中等难度的题,甚至10%的压轴难题,其形式贴近于生活,但也是基于“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的原则,由课本例题、习题的迁移、拓展,再联系实际而成。因此在复习时,我们应该依靠课本,全面复习,对典型的题目,弄清弄透。资料可精选,对质量不高的坚决摒弃。课本的知识才是最全面、最符合考纲要求的。通过复习,再次通读、精读课本,把知识进行纵向、横向总结,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立体化,形成知识结构网。书由厚变薄了,基础知识扎实了,能力增强了,这是任何复习资料都很难达到的效果。因此复习时应立足课本,从课本着手。
二、抓“双基”,抓方法
中考命题重视“双基”的考查,突出基本方法的测试。复习时,首先要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明确知识点、重点和难点,把握关键。看近些年中考题,无外乎要求学生掌握九大类知识点,其分别为:(1)实数:包括实数的有关概念及运算。(2)式:包括代数式、整式、分式、根式的概念、性质、运算以及因式分解等。(3)方程:有关方程(组)的概念及解法,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等。(4)不等式(组)的性质、解法及用数轴表示解集等。(5)函数:包括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函数的意义及四个简单的初等函数等。(6)统计初步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频率的求法,总体、样本的有关概念等。(7)直线形和圆的有关概念、性质、判定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论证,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解直角三角形等等。(8)基本作图。(9)圆柱、圆锥的侧面积、全面积的计算。
至于基本方法,初中阶段常用的一般有配方法、换元法、消元法、降次法、构造平行线法(包括中位线)、构造基本图形法、翻折法、等量代换法、参数法等等。另外还应该着重理解:特殊—一般—特殊、未知—已知、复杂—简单、数形结合、用字母表示数等这些基本思想。所有这些都存在于课本中。因此首先要吃透课本,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能力,举一反三地运用到其他问题中去,由已知去探索未知,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用课本内学到的有限知识去解决课外无限的新问题。
此外,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应注意总结积累,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一致肯定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的重大作用。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也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在系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主动、有效、独立地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优异成绩。在复习过程中不但要把知识纵向总结,更要把知识横向总结,明确各知识点与同一专题的关系。例如,在证明中常见证明比例式(或等积式)的问题,那么证明比例式的方法有哪些?一般先考虑什么方法?再考虑什么方法?另外,还经常遇到求比值问题,那么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又有哪些?等量关系在这里有何作用等等。通过复习,把这些解题方法整理出来。掌握了方法,一遇到这类问题就有了较多的途径和方法,这无疑是为自己插上了解题的翅膀。因此,抓“双基”,抓方法是复习过程的重要一环。
三、突出基本训练,突出重点
在复习中,如果只知道知识点,而不知道重点,则方向不明,效果也不会很好。因此在复习时,要突出重点。在上述所列的知识点中,实数的有关概念,如相反数、倒数、绝对值、数轴、科学计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实数的运算,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根式的概念及运算;方程的解的概念;整式方程、分式方程、无理方程的概念及解法;不等式(组)、方程组的解法;统计初步中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的求法;总体和样本的概念;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函数的性质及解析式。再有一些简单计算,如求线段长,求角度、弧度、弧长,求图形面积、周长,求比值、函数值等;简单的证明,如证明三角形全等、相似,证明比例式,证两直线平行、垂直,证明两条线段相等,证明两角相等,以及基本作图等等这些既属于基础知识又是重点,必须透彻理解,加强训练。但这并不是搞题海战术,不是单纯地为做题而做题,应该对题目分类整理,做到由一个题目的练习掌握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触类旁通,熟练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形成技能。
四、攻破难点
中考命题,重视双基考查,更突出能力测试,注意基础知识,更强调知识的迁移和拓展。“迁移和拓展”就形成了“深、杂、难”,而成了难题,其主要题型有: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的综合题以及它们与函数、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函数与函数的综合,函数与面积、周长、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的综合,三角函数与方程、四边形、圆的综合,还有就是复杂的计算和证明等,都包含了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是对知识和能力的测试,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要解决这些难题,首先要对知识从精、深、透上下工夫。其次,平时训练要精选、巧选练习题,变多练为精练、巧练,跳出题海。而题型则侧重典型性、综合性、灵活性、新颖性。对于这些题,我们应理顺脉络,揭示本质,找到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明确联系的桥梁或支点,把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构成块,从而掌握解决综合题的思想和方法。
五、辨别知识误区
解决数学问题时,由于对概念理解不透,对运算法则不清,对方法不熟,或考虑问题不同而出错是常事。为了避免这些失误,最好在复习时准备一本错题集,将平时作业、小测、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不断地“复习”这些错误,不断纠正脑子里的错误概念和错误的思考方法,辨清知识误区,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缜密性,避免产生会而不全,懂而出错造成的失分。
六、考试技巧
考场是展示考生学识水平的竞技场,也是考生心理素质的较量。为了使自己所学知识在考场上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不至于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失分,考出好成绩,学生就要学习一定的考试技巧。
1.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考试中保持良好心态。
2.做好答卷计划。接到试卷,不要急于马上答卷,应该首先简单地浏览一下试卷,对试题类型、难易程度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按先易后难,同等难度先高分后低分的原则安排答题顺序,把握解题的节奏和速度。
3.避免与难题纠缠,遇到难题,要大胆地绕过去,改变角度,调换方法,灵活求解。
4.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
孟子曰:“锌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中考复习的最佳方法最终还得靠自己平时的点滴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