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加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莫西沙星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32/4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的身体健康为(86.2±10.1)分,心理健康为(80.2±9.1)分,社会关系为(87.4±9.6)分,环境因素为(88.6±11.2)分;对照组的身体健康为(63.3±9.6)分,心理健康为(52.4±12.5)分,社会关系为(70.9±10.0)分,环境因素为(73.6±11.3)分,观察组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四项指标得分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讨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采取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加莫西沙星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521:R56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7-035-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目前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环境因素)和内因(个体易患因素)两类。外因主要包括吸烟、空气污染、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呼吸道感染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可能与居室拥挤、营养较差、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其他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相关联的因素有关)。内因主要包括气道反应性增高、遗传因素、在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儿童期由各种原因导致肺发育或生长不良的个体。肺结核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会使危害性增加,故必须加强治疗。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包括18例男患者,22例女患者,年龄在46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2.0)岁;对照组包括20例男患者,20例女患者,年龄在41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4)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都符合WHO制定的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③获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患者;②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③代谢紊乱、药物过敏者。
1.2研究方法:对照组采取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加常规基础治疗,抗生素治疗,平喘、解痉等药物治疗,静脉补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莫西沙星,0.4g/次,每天1次。
1.3观察项目和指标:①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其判定标准为:显效为呼吸困难、胸闷、喘息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呼吸困难、胸闷、喘息等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迹象;无效为呼吸困难、胸闷、喘息等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迹象,病情加重。②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2.0数据处理软件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用x±s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通过t检验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由表1可知,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P<0.05)。
2.2生存质量比较:由表2可知,观察组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四项指标得分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很多的致病因素,其中包括吸烟、职业性化学物质或粉尘的污染、空气污染、蛋白酶一抗蛋白酶失衡,此病的病情比较复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①慢性咳嗽:经常是此病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可终身不愈,晨间咳嗽比较明显,夜间常有有阵咳或排痰。当气道严重阻塞,通常仅有呼吸困难而无咳嗽;②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比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③气短或呼吸困:此病的主要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随后逐渐加重,在日常生活中或休息时也感到气短。由于个体差异常,部分患者可耐受;④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尤其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的;⑤其他:消瘦、疲乏、焦慮等常在此病病情严重时出现,但并非此病的典型表现。莫西沙星属于人工合成的喹诺酮类抗菌药之一,具有抗菌谱广、吸收良好、抗菌强、半衰期长、不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经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四项指标得分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由此可以看出,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加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采取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加莫西沙星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521:R56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7-035-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目前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环境因素)和内因(个体易患因素)两类。外因主要包括吸烟、空气污染、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呼吸道感染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可能与居室拥挤、营养较差、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其他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相关联的因素有关)。内因主要包括气道反应性增高、遗传因素、在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儿童期由各种原因导致肺发育或生长不良的个体。肺结核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会使危害性增加,故必须加强治疗。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包括18例男患者,22例女患者,年龄在46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2.0)岁;对照组包括20例男患者,20例女患者,年龄在41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4)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都符合WHO制定的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③获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患者;②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③代谢紊乱、药物过敏者。
1.2研究方法:对照组采取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加常规基础治疗,抗生素治疗,平喘、解痉等药物治疗,静脉补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莫西沙星,0.4g/次,每天1次。
1.3观察项目和指标:①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其判定标准为:显效为呼吸困难、胸闷、喘息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呼吸困难、胸闷、喘息等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迹象;无效为呼吸困难、胸闷、喘息等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迹象,病情加重。②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2.0数据处理软件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用x±s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通过t检验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由表1可知,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P<0.05)。
2.2生存质量比较:由表2可知,观察组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四项指标得分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很多的致病因素,其中包括吸烟、职业性化学物质或粉尘的污染、空气污染、蛋白酶一抗蛋白酶失衡,此病的病情比较复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①慢性咳嗽:经常是此病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可终身不愈,晨间咳嗽比较明显,夜间常有有阵咳或排痰。当气道严重阻塞,通常仅有呼吸困难而无咳嗽;②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比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③气短或呼吸困:此病的主要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随后逐渐加重,在日常生活中或休息时也感到气短。由于个体差异常,部分患者可耐受;④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尤其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的;⑤其他:消瘦、疲乏、焦慮等常在此病病情严重时出现,但并非此病的典型表现。莫西沙星属于人工合成的喹诺酮类抗菌药之一,具有抗菌谱广、吸收良好、抗菌强、半衰期长、不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经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四项指标得分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由此可以看出,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加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采取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加莫西沙星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