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深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在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仍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要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需要不断进行的改革与创新。
为了深入研究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我们进行了“德育载体的研究和实验”的课题研究。所谓载体。在科学技术上是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它物质的物质。也泛指承载知识或信息的物质。德育载体则是指承载传导德育信息、内容,能为德育工作者所运用且德育工作者及其教育对象可借以相互作用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在学校内部,我们认为将德育载体可以划分为三大类:课外活动载体、课堂教学载体、环境创设载体。
二、研究与实验:
(一)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实施德育。
学生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因此,活动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载体。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寓教于活动中,这样更有利于德育的开展。
1、常规活动体现时代特征。
学校的常规活动是指那些形成传统、被固化下来的教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常规活动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和方法上要不断体现时代特征,这样才能容易被学生、教师及家长所接收和喜爱。
学校的升旗仪式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活动载体。随着学校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学校教育要更多的利用家庭及社会资源,让他们在学校教育的载体上充分发挥作用。在升旗仪式活动中,我们开展了“我与老师同升旗”、“我与家长同升旗”、“我与榜样同升旗”等系列活动。在“我与家长同升旗”这项活动中,学校聘请学生家长到校参加升旗仪式并讲话。形式上虽然有了小小的变化,但在学生及家长中却产生了良好的反映。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及家长的积极性,使学生及家长都能参与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家长的讲话内容广博,感情真挚,有的讲自己从小带上红领巾到长大后参加工作取得成绩的经历;有的讲从小到大所看到的祖国的建设事业发展和变化:有的则通过亲身经历教育同学要珍惜时间珍惜美好的生活。学生对家长的发言非常重视,反复叮咛家长千万不要迟到,升国旗时要服装整洁,严肃认真,行注目礼。家长说:这样的形式非常有实效,在升旗仪式的前前后后,孩子们的行动充分表明了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这样的活动受到了家长的支持,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评先进、树榜样是一种比较有效常规教育活动,但是,由于评选方式陈旧,学生对评选容易失去兴趣。为此,学校对评选方法进行了改革,在评选过程中借用星级宾馆的评选方法。制订定出一星、二星、三星三种不同的星级班标准,将标准发至每一位学生的手中,要求教师与每一同学都认真学习这个标准,在学生与教师共同商议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的实际,确定本班申报的星级班标准,学校将按照各班申报的级别定期组织由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验收团进行验收。在这项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评比,都以自己的行动维护班集体的荣誉。
2、模块式专题活动注重学生自我管理。
模块式专题活动是指那些具有明确的专题内容,目标指向。操作灵活多变,但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完整性的活动。这样的活动要使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形成内化。形成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活动中要引导每个学生直接的、民主的参与学校、班级、家庭和社会各领域的生活,既主动接受教育,又积极以自身的变化、发展去促进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为进一步的参与做准备。
学校进行的“五自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块式专题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寻找并发现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成为发现问题的主人。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机会,向全校公布自己提出问题内容。自己讨论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广泛的讨论,把讨论的权利交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自我管理:让学生用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发现并提出的很多切合实际而又有针对性的问题,例如“关于乱花零钱的问题”、“关于节约粮食的问题”、“关于期末复习的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对于讨论结果。学校定期让学生公布给大家,由于这项活动是学生的自主行为,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都是由学生自己总结的。因而贴近学生的实际,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树立了学生关心学校关心社会的意识,发挥了学生自我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在“不浪费粮食”的讨论中。有600名学生参加了讨论。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全校共推出22篇稿件,提出了很多好方法。例如:四一中队张浩同学就提出珍惜粮食的三条意见,第一是从自己做起,写一张不要浪费粮食的字条,贴在醒目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第二是同学组织监督小组进行监督,第三是提醒同学吃不了的食物要带回家去给家里的小动物吃。通过活动。同学们提高了认识,加强了自觉性,浪费粮食的现象得到了扭转。
(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德育。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的综合过程,高水平的教学必须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形成学生求真、行善、审美等价值观和相应的实践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是德育的重要载体。
1、注重师生交往,渗透德育内容。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往是必然要发生的。因此,教师要在各种交往过程中,要不断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受到教育。比如:倾听别人的发言就是进行德育的有利契机。学生能否认真的、全面的倾听完同学和老师的发言不仅仅是一种学习习惯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对他人是否尊重的一种表现。在课堂的师生交往中如果能善于抓住这些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发挥学科特点,实施学科德育。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在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深刻领会其中的教育意义。通过对文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主人公的思想境界,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了解为人处事的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让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知识,获得能力,接受教育。
(三)以环境创设为载体,实施德育。
环境创设是德育实施的载体,良好的 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创建适合学生的环境
适合学生的环境是指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学业发展水平,为学生喜爱但有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学校环境。在环境建设中,学校建立的“文化墙”。走进楼道,你会发现在楼道一侧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美文诗句,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楼道有不同的主题:有数字成语系列、有春夏秋冬系列、有梅兰竹菊系列、有成语故事系列、有龙文化系列、有唐诗宋词系列等等。中华文明五千年,全部都浓缩在精典的文章词句中,比如低年级的数字成语系列,零敲碎打、一心一意、两面三刀、三足鼎立、四通八达、五彩缤纷、六神无主、七手八脚、八仙过海、九死一生、十万火急、百里挑一、千辛万苦、众志成诚。反映出了成语的博大精深,孩子们遨游在这样的环境中,既学得了知识,同时又受到文化的熏陶。在楼道的窗户上还会看到中国的四大名著、文房四宝,这些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教育。
2、创建学生参与制作过程的环境
要使环境成为德育的有效载体,就要让学生融入到环境创设的整个过程中。学校要尽量创设学生可以参与设计和制作的环境。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例如:在文化墙的建设中,一个年级一个主题,在设计、制作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和同学们一块商量,一块确定内容。一块制作文字,一块贴字上墙。在贴字上墙的时候。你会看到楼道里全是学生,他们几人一组,相互分工,干得热火朝天,很多文章诗句都是同学们上网上、书店自己查询的,可以说设计制作的过程也是学生们受教育的过程。
三、实验效果:
1、德育工作,更具实效。
由于学校的德育工作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不断创建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载体,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的德育活动。
2、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学生的行为习惯、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改观,涌现了以北京市十佳少先队员韩含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方方面面的人士都对学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3、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学生在参与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断发展。学校的值周工作、班级的考核、重大活动的安排主要由学生担任,学生正逐步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四、问题的探讨:
1、由于学生的教育受到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共同影响,因此,在重视学校内部德育载体研究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的德育载体,家庭的德育载体的研究。
2、由于时代的发展。还会不断涌现新的德育载体,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关注时代发展,发现新鲜事务,实现德育载体的不断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深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在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仍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要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需要不断进行的改革与创新。
为了深入研究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我们进行了“德育载体的研究和实验”的课题研究。所谓载体。在科学技术上是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它物质的物质。也泛指承载知识或信息的物质。德育载体则是指承载传导德育信息、内容,能为德育工作者所运用且德育工作者及其教育对象可借以相互作用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在学校内部,我们认为将德育载体可以划分为三大类:课外活动载体、课堂教学载体、环境创设载体。
二、研究与实验:
(一)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实施德育。
学生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因此,活动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载体。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寓教于活动中,这样更有利于德育的开展。
1、常规活动体现时代特征。
学校的常规活动是指那些形成传统、被固化下来的教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常规活动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和方法上要不断体现时代特征,这样才能容易被学生、教师及家长所接收和喜爱。
学校的升旗仪式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活动载体。随着学校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学校教育要更多的利用家庭及社会资源,让他们在学校教育的载体上充分发挥作用。在升旗仪式活动中,我们开展了“我与老师同升旗”、“我与家长同升旗”、“我与榜样同升旗”等系列活动。在“我与家长同升旗”这项活动中,学校聘请学生家长到校参加升旗仪式并讲话。形式上虽然有了小小的变化,但在学生及家长中却产生了良好的反映。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及家长的积极性,使学生及家长都能参与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家长的讲话内容广博,感情真挚,有的讲自己从小带上红领巾到长大后参加工作取得成绩的经历;有的讲从小到大所看到的祖国的建设事业发展和变化:有的则通过亲身经历教育同学要珍惜时间珍惜美好的生活。学生对家长的发言非常重视,反复叮咛家长千万不要迟到,升国旗时要服装整洁,严肃认真,行注目礼。家长说:这样的形式非常有实效,在升旗仪式的前前后后,孩子们的行动充分表明了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这样的活动受到了家长的支持,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评先进、树榜样是一种比较有效常规教育活动,但是,由于评选方式陈旧,学生对评选容易失去兴趣。为此,学校对评选方法进行了改革,在评选过程中借用星级宾馆的评选方法。制订定出一星、二星、三星三种不同的星级班标准,将标准发至每一位学生的手中,要求教师与每一同学都认真学习这个标准,在学生与教师共同商议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的实际,确定本班申报的星级班标准,学校将按照各班申报的级别定期组织由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验收团进行验收。在这项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评比,都以自己的行动维护班集体的荣誉。
2、模块式专题活动注重学生自我管理。
模块式专题活动是指那些具有明确的专题内容,目标指向。操作灵活多变,但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完整性的活动。这样的活动要使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形成内化。形成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活动中要引导每个学生直接的、民主的参与学校、班级、家庭和社会各领域的生活,既主动接受教育,又积极以自身的变化、发展去促进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为进一步的参与做准备。
学校进行的“五自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块式专题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寻找并发现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成为发现问题的主人。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机会,向全校公布自己提出问题内容。自己讨论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广泛的讨论,把讨论的权利交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自我管理:让学生用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发现并提出的很多切合实际而又有针对性的问题,例如“关于乱花零钱的问题”、“关于节约粮食的问题”、“关于期末复习的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对于讨论结果。学校定期让学生公布给大家,由于这项活动是学生的自主行为,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都是由学生自己总结的。因而贴近学生的实际,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树立了学生关心学校关心社会的意识,发挥了学生自我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在“不浪费粮食”的讨论中。有600名学生参加了讨论。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全校共推出22篇稿件,提出了很多好方法。例如:四一中队张浩同学就提出珍惜粮食的三条意见,第一是从自己做起,写一张不要浪费粮食的字条,贴在醒目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第二是同学组织监督小组进行监督,第三是提醒同学吃不了的食物要带回家去给家里的小动物吃。通过活动。同学们提高了认识,加强了自觉性,浪费粮食的现象得到了扭转。
(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德育。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的综合过程,高水平的教学必须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形成学生求真、行善、审美等价值观和相应的实践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是德育的重要载体。
1、注重师生交往,渗透德育内容。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往是必然要发生的。因此,教师要在各种交往过程中,要不断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受到教育。比如:倾听别人的发言就是进行德育的有利契机。学生能否认真的、全面的倾听完同学和老师的发言不仅仅是一种学习习惯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对他人是否尊重的一种表现。在课堂的师生交往中如果能善于抓住这些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发挥学科特点,实施学科德育。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在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深刻领会其中的教育意义。通过对文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主人公的思想境界,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了解为人处事的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让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知识,获得能力,接受教育。
(三)以环境创设为载体,实施德育。
环境创设是德育实施的载体,良好的 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创建适合学生的环境
适合学生的环境是指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学业发展水平,为学生喜爱但有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学校环境。在环境建设中,学校建立的“文化墙”。走进楼道,你会发现在楼道一侧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美文诗句,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楼道有不同的主题:有数字成语系列、有春夏秋冬系列、有梅兰竹菊系列、有成语故事系列、有龙文化系列、有唐诗宋词系列等等。中华文明五千年,全部都浓缩在精典的文章词句中,比如低年级的数字成语系列,零敲碎打、一心一意、两面三刀、三足鼎立、四通八达、五彩缤纷、六神无主、七手八脚、八仙过海、九死一生、十万火急、百里挑一、千辛万苦、众志成诚。反映出了成语的博大精深,孩子们遨游在这样的环境中,既学得了知识,同时又受到文化的熏陶。在楼道的窗户上还会看到中国的四大名著、文房四宝,这些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教育。
2、创建学生参与制作过程的环境
要使环境成为德育的有效载体,就要让学生融入到环境创设的整个过程中。学校要尽量创设学生可以参与设计和制作的环境。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例如:在文化墙的建设中,一个年级一个主题,在设计、制作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和同学们一块商量,一块确定内容。一块制作文字,一块贴字上墙。在贴字上墙的时候。你会看到楼道里全是学生,他们几人一组,相互分工,干得热火朝天,很多文章诗句都是同学们上网上、书店自己查询的,可以说设计制作的过程也是学生们受教育的过程。
三、实验效果:
1、德育工作,更具实效。
由于学校的德育工作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不断创建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载体,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的德育活动。
2、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学生的行为习惯、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改观,涌现了以北京市十佳少先队员韩含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方方面面的人士都对学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3、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学生在参与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断发展。学校的值周工作、班级的考核、重大活动的安排主要由学生担任,学生正逐步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四、问题的探讨:
1、由于学生的教育受到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共同影响,因此,在重视学校内部德育载体研究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的德育载体,家庭的德育载体的研究。
2、由于时代的发展。还会不断涌现新的德育载体,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关注时代发展,发现新鲜事务,实现德育载体的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