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是大学最重要的产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基础、最核心的要素。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根本内容,应从更新课程教学观念、重构课程结构与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入手。教师是课程优劣的决定因素,因此课程改革既要靠行政推动,更要靠教师自觉塑造角色品格。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师角色;自觉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追求办学效益的同时,高校能否保持高质量的教学,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高校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质量。高等教育改革,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经历了人事制度改革、后勤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等等,但它们都是外延/条件式的改革,真正属于高校自身、体现高校特征的改革是教学,而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根本内容。
一、高校课程与课程改革
课程是大学最重要的产品,是人才培养和教育过程中最基础、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学校的所有成员,共同制造了课程这一产品。它既是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一种环境,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双向互动的一种活动,是环境与活动的结合。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个学科及学校其他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学校呈现出来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课程的构成要素。我们常说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就是一种环境,是学校方方面面呈现出的一种风气、风度、风貌、风格,使置身其间的每一个人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狭义的课程一般指特定的某一学科的知识,这就导致学科知识之间的隔离,带来功利主义的专业化教育的弊端,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下降,学术视野短浅,不仅出不了大师,甚至难以承担综合性大科学的研究之任。
课程论理论认为,课程是课程动机、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方法与手段、课程评价的统一体。通俗地讲,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最佳的方法、手段传递并让学生接受这些内容。教师应该经常反思,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开了以后对学生有什么影响,开与不开有什么区别,它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让所有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通过这一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的转变过程。
二、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
事实上,现代大学的实质是把一群极具创新思维、独立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教师和一群极具创新天赋、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质的大学生放在一起,让他们互相激发、交流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学生产生终身受益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不再是作为人的发展手段,或者作为生产性的手段,而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过程和目标。在这种现代化教育范式之下,教育的对象——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被教育工具,或者作为教育的客体;而是教育的主体,是课程教学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不仅是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还是教育服务的使用者、参与者和共同生产者,因此,大学生参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是教育质量、效果和效率实现的关键[1]。归结起来,现在的课程重教师本位轻学生本位,重学科知识本位轻人本位、社会本位,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教书轻育人。在教学活动中,极少有教师反思,课程对于学生究竟意味着什么,教师只管能讲什么,不问学生需要什么。只管学科知识是不是系统、完整,而不论它对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社会各方面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质疑都能从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上找到源头,所以高校课程必须改革。以新世纪以来首次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外延发展,转向了质量提高、内涵发展。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并实现内涵发展,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角色自觉是最关键的因素。
三、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更新课程教学观念。新时期的高校课程改革,要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观念,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才的可能,才能有教无类。要树立多样化人才的观念,每一个学生的禀性、能力不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个人成才的目标也不一样,学校必须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在他自己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且是充分自由的发展。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信息化时代,没有一个人能够把他一生所需要的东西在有限的学校教育当中都学完,“活到老学到老”不再是一句口号。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包括学校内部院系之间在人才培养上的协同配合,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在今天所处的时代来看,落实到每个学校,落实到人才培养活动中,就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每一个体的全面,同时还要面向每一个体人生的全过程。
2.重构课程结构与内容。由于就业竞争激烈,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往往容易把专业与未来的职业挂钩。因此,那些看起来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就非常走俏,几乎没有人关心专业背后的课程体系及其结构。其实,专业是一个相对虚化的概念,课程才是构成专业的实体,真正支撑专业发展、体现专业特色、决定此专业非彼专业的正是它的课程体系。每个专业都是一个特定的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内部都有独特的结构形态,由不同的课程组成。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就决定了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课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大纲,并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因此,要摆脱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自由度比较大、因人设课的现象,并且课程内容在专注于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道德伦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沿袭“教师讲授+板书”式的传统方法,教师注重讲细、讲透、让学生听懂,而不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学目的以传授知识为主,强调如何学好和掌握知识,而忽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运用;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缺乏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单调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大学成为一个没有批判性、没有创造性的堡垒。
事实上,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之间的一种融会、沟通的过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首先要改进课程教学方法,构建讲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讲授式教学重在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案例式教学重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重视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分析和处理问题,实行“以人为本”的差异化教育,使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弹性的交流活动,真正使大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2]。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力求使课程学习与交流技能相融合,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攻关能力[3]。其次,要通过交互式、开放式研讨教学,开阔视野、启发思考、激发灵感。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全美杰出教师奖”获得者,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教师”的雷夫?艾斯奎斯说:“最好的班级管理就是使你的课堂教学变得非常有趣,如果学生对老师的教学真正感兴趣的话,那些不良的表现就会消失。所谓管理,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4.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方式。如何评价教学效果?根本上是看学生是否受益,受益的程度跟培养目标的契合度、达成度究竟怎么样。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四、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角色自觉与角色品格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根本内容,既要靠行政推动,更要靠教师角色自觉。所谓教师角色自觉,就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理解、认识与感悟。没有教师的角色自觉,课程改革就无从谈起。教师角色自觉是一种觉悟,这种觉悟来自对这一角色的客观环境与主观条件的审视与认知,能够洞察教师角色的多元功能。教师角色自觉是一种途径,是一个在对教师角色自知的基础上求得自明的过程。教师角色自觉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角色适应的自主能力,进行正确、科学的角色选择。教师角色是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的统一体。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互为补充,唯有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一个真正的教师——一个能够担当“教育使命”的人[4]。
1.自觉地把教育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追求和理想。教育工作的价值就是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职业就是一种理想。教师要有自己的理想,它会激励师生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然而,一些教师受世俗化的影响,显得非常现实,告别三尺讲台,忙于争取科研项目和经费,导致当下教育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言必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其结果便是专注于社会对学校的淘汰选择作用,在市场面前学校成为被动的被改造对象。由于适应社会的功利性过强,一些高校、一些教师逐渐淡忘了育人之理想。教师应该自觉地把培养人才的追求和品德真正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和理想。
2.自觉地把教师定位于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应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掌握反思技术、善于合作、指导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这就要求教师自觉地把创造性思维和实践与先进教育理念联系起来。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同时要通过自己的高尚品格和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学者斯金纳曾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在多年以后仍然留下“那些本质的东西”,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比如我们学了数学,很多年以后也许公式忘记了,解不了复杂的方程式。但是如果数学课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数学的逻辑思维,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一种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那就是教育的本质。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在上海交通大学给本科生上课后说:“在我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曾经有很多非常好的教师给予过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之所以说他们非常好,并不是因为这些人自身在职业上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而是他们那种发自内心对学生成长和成才的热切关注。他们用行动深深影响了我,激发了我去帮助别人的强烈愿望,这也是我选择当一名教师的初衷。”
3.自觉地把关心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作为教师的职责,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需要,自觉地参与教育、研究教育,激发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使教育活动成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从这个角度说,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是教师自觉地把教育活动看作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这样,教师才可能成为真正的指导者、引路人。然而,当下部分教师不再是单纯为了追求真理,而是被功利所驱动。由于适应社会的事功性过强,大多数教师也不再具有坚定、坚韧地对知识、真理、学术观点进行坚守和维护的气节和风骨[5]。
4.自觉地把教师职业作为一门课程。教师要自觉地思考怎样做一个真正的、自主的、理性的、幸福的人,以什么样的态度直面学生、关注学生、培养学生。在市场环境下,要坚守做人的原则和教师的底线,信守教师品格。反之,如果教师自我要求很低,仅仅把教育建立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弃守做人的原则和底线,那么即使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渊博的学识知识,也会毁掉学生的前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要让学生做到,自己首先要做到。
5.自觉地把知识传授的有限性和教师对学生影响的无限可能性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中,知识传授的有限性与教师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影响的无限可能性相辅相成。教师的专业自觉,是自觉把专业活动当作研究对象,理性审视自身的专业水平与专业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水平,不仅表现在技能、能力与智慧上,而且涉及教师的内心世界,关系教师的心灵和精神。
6.自觉地认识课程是环境和活动相结合的艺术。课程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校园内所有人共同创造的环境和活动相结合的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只有充满创造的课堂,才是教育所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只有营造了这样课堂的教师才是真正优秀的教师,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最优质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巩建闽. 从“教书”到“教学”:转变的不仅仅是理念[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2):49-51.
[2] 朱欣.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审视与价值定向[J]. 现代教育管理,2012(4):6-9.
[3] 孙明英,陈伟. 体验教学的课堂定位与实现途径——以教师的生存意识和生命价值为视角[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73-175.
[4] 韩培花,朱国新,谢佳伟. 大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双重实践及其互动[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3-165.
[5] 葛孝亿. 教师精神生态论的理论旨趣与学术意蕴[J]. 现代教育管理,2012(3):84-88.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师角色;自觉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追求办学效益的同时,高校能否保持高质量的教学,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高校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质量。高等教育改革,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经历了人事制度改革、后勤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等等,但它们都是外延/条件式的改革,真正属于高校自身、体现高校特征的改革是教学,而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根本内容。
一、高校课程与课程改革
课程是大学最重要的产品,是人才培养和教育过程中最基础、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学校的所有成员,共同制造了课程这一产品。它既是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一种环境,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双向互动的一种活动,是环境与活动的结合。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个学科及学校其他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学校呈现出来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课程的构成要素。我们常说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就是一种环境,是学校方方面面呈现出的一种风气、风度、风貌、风格,使置身其间的每一个人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狭义的课程一般指特定的某一学科的知识,这就导致学科知识之间的隔离,带来功利主义的专业化教育的弊端,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下降,学术视野短浅,不仅出不了大师,甚至难以承担综合性大科学的研究之任。
课程论理论认为,课程是课程动机、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方法与手段、课程评价的统一体。通俗地讲,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最佳的方法、手段传递并让学生接受这些内容。教师应该经常反思,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开了以后对学生有什么影响,开与不开有什么区别,它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让所有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通过这一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的转变过程。
二、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
事实上,现代大学的实质是把一群极具创新思维、独立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教师和一群极具创新天赋、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质的大学生放在一起,让他们互相激发、交流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学生产生终身受益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不再是作为人的发展手段,或者作为生产性的手段,而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过程和目标。在这种现代化教育范式之下,教育的对象——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被教育工具,或者作为教育的客体;而是教育的主体,是课程教学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不仅是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还是教育服务的使用者、参与者和共同生产者,因此,大学生参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是教育质量、效果和效率实现的关键[1]。归结起来,现在的课程重教师本位轻学生本位,重学科知识本位轻人本位、社会本位,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教书轻育人。在教学活动中,极少有教师反思,课程对于学生究竟意味着什么,教师只管能讲什么,不问学生需要什么。只管学科知识是不是系统、完整,而不论它对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社会各方面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质疑都能从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上找到源头,所以高校课程必须改革。以新世纪以来首次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外延发展,转向了质量提高、内涵发展。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并实现内涵发展,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角色自觉是最关键的因素。
三、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更新课程教学观念。新时期的高校课程改革,要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观念,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才的可能,才能有教无类。要树立多样化人才的观念,每一个学生的禀性、能力不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个人成才的目标也不一样,学校必须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在他自己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且是充分自由的发展。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信息化时代,没有一个人能够把他一生所需要的东西在有限的学校教育当中都学完,“活到老学到老”不再是一句口号。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包括学校内部院系之间在人才培养上的协同配合,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在今天所处的时代来看,落实到每个学校,落实到人才培养活动中,就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每一个体的全面,同时还要面向每一个体人生的全过程。
2.重构课程结构与内容。由于就业竞争激烈,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往往容易把专业与未来的职业挂钩。因此,那些看起来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就非常走俏,几乎没有人关心专业背后的课程体系及其结构。其实,专业是一个相对虚化的概念,课程才是构成专业的实体,真正支撑专业发展、体现专业特色、决定此专业非彼专业的正是它的课程体系。每个专业都是一个特定的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内部都有独特的结构形态,由不同的课程组成。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就决定了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课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大纲,并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因此,要摆脱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自由度比较大、因人设课的现象,并且课程内容在专注于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道德伦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沿袭“教师讲授+板书”式的传统方法,教师注重讲细、讲透、让学生听懂,而不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学目的以传授知识为主,强调如何学好和掌握知识,而忽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运用;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缺乏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单调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大学成为一个没有批判性、没有创造性的堡垒。
事实上,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之间的一种融会、沟通的过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首先要改进课程教学方法,构建讲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讲授式教学重在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案例式教学重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重视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分析和处理问题,实行“以人为本”的差异化教育,使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弹性的交流活动,真正使大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2]。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力求使课程学习与交流技能相融合,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攻关能力[3]。其次,要通过交互式、开放式研讨教学,开阔视野、启发思考、激发灵感。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全美杰出教师奖”获得者,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教师”的雷夫?艾斯奎斯说:“最好的班级管理就是使你的课堂教学变得非常有趣,如果学生对老师的教学真正感兴趣的话,那些不良的表现就会消失。所谓管理,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4.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方式。如何评价教学效果?根本上是看学生是否受益,受益的程度跟培养目标的契合度、达成度究竟怎么样。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四、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角色自觉与角色品格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根本内容,既要靠行政推动,更要靠教师角色自觉。所谓教师角色自觉,就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理解、认识与感悟。没有教师的角色自觉,课程改革就无从谈起。教师角色自觉是一种觉悟,这种觉悟来自对这一角色的客观环境与主观条件的审视与认知,能够洞察教师角色的多元功能。教师角色自觉是一种途径,是一个在对教师角色自知的基础上求得自明的过程。教师角色自觉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角色适应的自主能力,进行正确、科学的角色选择。教师角色是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的统一体。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互为补充,唯有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一个真正的教师——一个能够担当“教育使命”的人[4]。
1.自觉地把教育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追求和理想。教育工作的价值就是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职业就是一种理想。教师要有自己的理想,它会激励师生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然而,一些教师受世俗化的影响,显得非常现实,告别三尺讲台,忙于争取科研项目和经费,导致当下教育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言必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其结果便是专注于社会对学校的淘汰选择作用,在市场面前学校成为被动的被改造对象。由于适应社会的功利性过强,一些高校、一些教师逐渐淡忘了育人之理想。教师应该自觉地把培养人才的追求和品德真正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和理想。
2.自觉地把教师定位于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应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掌握反思技术、善于合作、指导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这就要求教师自觉地把创造性思维和实践与先进教育理念联系起来。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同时要通过自己的高尚品格和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学者斯金纳曾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在多年以后仍然留下“那些本质的东西”,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比如我们学了数学,很多年以后也许公式忘记了,解不了复杂的方程式。但是如果数学课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数学的逻辑思维,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一种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那就是教育的本质。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在上海交通大学给本科生上课后说:“在我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曾经有很多非常好的教师给予过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之所以说他们非常好,并不是因为这些人自身在职业上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而是他们那种发自内心对学生成长和成才的热切关注。他们用行动深深影响了我,激发了我去帮助别人的强烈愿望,这也是我选择当一名教师的初衷。”
3.自觉地把关心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作为教师的职责,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需要,自觉地参与教育、研究教育,激发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使教育活动成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从这个角度说,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是教师自觉地把教育活动看作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这样,教师才可能成为真正的指导者、引路人。然而,当下部分教师不再是单纯为了追求真理,而是被功利所驱动。由于适应社会的事功性过强,大多数教师也不再具有坚定、坚韧地对知识、真理、学术观点进行坚守和维护的气节和风骨[5]。
4.自觉地把教师职业作为一门课程。教师要自觉地思考怎样做一个真正的、自主的、理性的、幸福的人,以什么样的态度直面学生、关注学生、培养学生。在市场环境下,要坚守做人的原则和教师的底线,信守教师品格。反之,如果教师自我要求很低,仅仅把教育建立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弃守做人的原则和底线,那么即使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渊博的学识知识,也会毁掉学生的前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要让学生做到,自己首先要做到。
5.自觉地把知识传授的有限性和教师对学生影响的无限可能性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中,知识传授的有限性与教师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影响的无限可能性相辅相成。教师的专业自觉,是自觉把专业活动当作研究对象,理性审视自身的专业水平与专业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水平,不仅表现在技能、能力与智慧上,而且涉及教师的内心世界,关系教师的心灵和精神。
6.自觉地认识课程是环境和活动相结合的艺术。课程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校园内所有人共同创造的环境和活动相结合的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只有充满创造的课堂,才是教育所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只有营造了这样课堂的教师才是真正优秀的教师,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最优质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巩建闽. 从“教书”到“教学”:转变的不仅仅是理念[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2):49-51.
[2] 朱欣.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审视与价值定向[J]. 现代教育管理,2012(4):6-9.
[3] 孙明英,陈伟. 体验教学的课堂定位与实现途径——以教师的生存意识和生命价值为视角[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73-175.
[4] 韩培花,朱国新,谢佳伟. 大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双重实践及其互动[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3-165.
[5] 葛孝亿. 教师精神生态论的理论旨趣与学术意蕴[J]. 现代教育管理,2012(3):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