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案例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法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现行的案例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案例教学在案例选择、教学规模、教学方法、学生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误区。因此,需要从案例选择、案例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能力、案例教学组织等方面对经济学案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经济学 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Mistakes and Reform Proposals of Economics Case Study
ZHU Jinhe[1],CUI Dengfeng[1][2]
([1]College of Economy & Management,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3;
[2]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AbstractCase teaching has the incomparable advantage rel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s the current case study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there are some mistakes such as selection of case teaching, the size of case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student ability and so on.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and innovate case study by improving case selection, case teaching methods, case analysis ability, organization of case studies.
Key wordseconomics; case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1 案例教学法的优越性
案例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交流与讨论等活动,兼具启发性、引导性与参与性的互动式实践教学方法。①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案例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突出的优点之一在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案例角色扮演有了明显提高,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有所增强,开放性较强、不受单一所谓正确答案约束的案例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二,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从现实角度对案例进行充分认识与分析,并综合运用已有的各种技能和知识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不仅对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与形成健康科学的社会观有所裨益,还切实提高了学生立足实践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
第三,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素养与沟通能力,能够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学生的自信心在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有所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探索发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在案例讨论中得到了有效锻炼,团队合作精神也在小组案例讨论中得到增强与巩固。
2 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误区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兼具启发性、引导性与参与性的实践教学方式,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大力推广,但也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对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很多高校将案例教学法只看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认为与学校无关,无论是组织支持还是相应的人力投入与经费投入均严重匮乏,任课老师调查和编写案例耗费了大量的财力、时间与精力,却不被计入工作量,无疑将挫伤任课老师的教改积极性,无形中也对案例教学在经济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带来阻力。
误区二:案例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在课堂上,学生延续应试教育的学习思维与学习习惯,被动求知而非主动求知,创新能力和与社会实践能力不足;②教师不是学习的“教练员”或“引路人”,而是一言堂的演说家,简单地进行知识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才是目的。
误区三:案例教学的学生规模过大。案例教学中师生互动非常重要,学生规模过大会对课程纪律和学生注意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很难真正实现老师与学生的充分互动和沟通,大规模学生案例教学的参与度以及案例教学效果明显低于小规模学生的案例教学。
误区四:所选的案例针对性与目的性较弱。在经济学课程中实践案例教学时,应根据所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案例的收集和整理加工,根据具体教学环节选择适宜的案例,以助于学生领悟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实质,提高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能力。③如果案例偏离了课程目标培养和目标,案例即使再典型、再生动,其功效也将大打折扣。
误区五:以案例教学代替理论讲授。如果过多地重视案例而脱离其理论基础,只满足于为学生提供若干具体而欠缺深度、浮于表面的孤立情景与经验来替代系统的课堂讲授与理论学习,势必会造成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准备与储备不足,那么这种案例教学就会变得肤浅,应用的贡献难以得到肯定,经济学理论也得不到提高。
误区六:案例教学重讨论轻总结。有些老师在进行经济学案例教学时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却忽视了对案例的总结和归纳;或者有的老师只总结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态度、气氛等情况,仅对学生的讨论做简单综合、重复陈述,却忽视了对案例本身——案例的可行性、理论依据、启发、改进途径等方面的总结,未能帮助学生对案例讨论进行整理思路、理清脉络、形成见解,让学生撰写精确简练的案例分析报告,从而容易使案例教学流于形式和浮于表面。
3 经济学案例教学改革建议
(1)慎重选择鲜活而适宜的教学案例。一方面,选择的案例要有实用性,可将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和学生普遍比较关心的制度问题加以提炼和总结,使学生掌握的制度相关知识有用武之地,使案例教学取得实效;另一方面,案例的选择与应用要保持动态性,使得案例教学真正能反映“真实的现实世界”。可以依据报刊杂志、新闻报道、电台录音和电视录像进行合理改写为新颖的案例,能使学生事半功倍地通过案例掌握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同时也要经常对已经使用过的案例进行筛选、提炼与更新,需要不断地试验——按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任意组合使用案例,不能躺在成功的案例设计桂冠下安享其成。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推进案例教学。在经济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应努力做到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形式的案例、交替选用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搭配采用大、中、小型案例。第一阶段主要就单一问题进行分析,教师可选择问题交叉少、结论较为肯定的短小经典和现实性案例,激发学生兴趣。第二阶段应侧重于多角度思维,可适当选用一些带有悬念与争议的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关注与深思社会焦点、热点及现实社会经济问题,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参与感的目的。第三阶段侧重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选择层次驳杂、容量大、线索繁复的中、大型综合案例以拓展思路;对于综合案例的分析应兼顾分析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甄别其各自的优劣,筛选出最好的方案。
(3)对案例教学要进行精心准备和周密组织。大量细致而组织周密的案例准备是教师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与保证,教师的作用贯穿于从案例的选取、形式的设计、场面的调度、活动的安排整个教学过程。任课老师课前应认真收集和选择案例及有关背景材料,讨论题的拟定、案例小级的分组以及学生案例调研都要作事先的统筹准备;教师在编写好案例材料的条件下,可提前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初步阅读和分小组讨论;教师在教学之初,可使用相对简单的案例,尽量减少可能的混淆,以便给初学者一种成就感;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为了展示案例,可以采用多种手段——书面形式、网上发布、影视资料、音像资料,通过视、听来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从而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
(4)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方法。课前,运用双向导入即承上启下的引导、典型案例引入两种方式以及开放式导入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诱发其学习动力,启发学生领悟教学内容;课中,教师采用“设疑提问——探究分析——发现问题”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④课后,通过“案例反思、作业设计及交流、导入下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来延伸、巩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基础知识,逐步积累有效的学习体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案例教学要与其他教学方法密切结合。任课老师应该加强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法实验和实践,通过团队演讲、角色扮演、课堂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活跃并丰富课堂教学,多用引疑释疑的方法制造学生内心中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等;⑤也可采用专题讲座法,多个教师沿着某一问题从深度与广度纵向展开,着重纵向知识链的传授,给学生展示该专题领域的深度与变迁;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安排一定量的社会实践环节,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达到培养学生发现和认识的现实制度、积极探求解决这些现实制度问题方案的能力的目的。
本文受到朱金鹤博士主持的石河子大学一类课程《新制度经济学》建设项目资助
注释
①D.R.Schoen.what is case method?”.The Case Method at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1980(6):78-79.
②丁红.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类学科中的运用的几点认识.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56-57.
③景维民,周立群.新形势下经济学课程设置思路的再思考.中国大学教育,2007(1):16-18.
④王文青,乔立娟,杜英娜.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4):59-65.
⑤杨进一.“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6(4):77-79.
关键词 经济学 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Mistakes and Reform Proposals of Economics Case Study
ZHU Jinhe[1],CUI Dengfeng[1][2]
([1]College of Economy & Management,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3;
[2]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AbstractCase teaching has the incomparable advantage rel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s the current case study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there are some mistakes such as selection of case teaching, the size of case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student ability and so on.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and innovate case study by improving case selection, case teaching methods, case analysis ability, organization of case studies.
Key wordseconomics; case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1 案例教学法的优越性
案例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交流与讨论等活动,兼具启发性、引导性与参与性的互动式实践教学方法。①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案例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突出的优点之一在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案例角色扮演有了明显提高,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有所增强,开放性较强、不受单一所谓正确答案约束的案例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二,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从现实角度对案例进行充分认识与分析,并综合运用已有的各种技能和知识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不仅对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与形成健康科学的社会观有所裨益,还切实提高了学生立足实践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
第三,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素养与沟通能力,能够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学生的自信心在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有所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探索发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在案例讨论中得到了有效锻炼,团队合作精神也在小组案例讨论中得到增强与巩固。
2 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误区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兼具启发性、引导性与参与性的实践教学方式,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大力推广,但也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对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很多高校将案例教学法只看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认为与学校无关,无论是组织支持还是相应的人力投入与经费投入均严重匮乏,任课老师调查和编写案例耗费了大量的财力、时间与精力,却不被计入工作量,无疑将挫伤任课老师的教改积极性,无形中也对案例教学在经济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带来阻力。
误区二:案例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在课堂上,学生延续应试教育的学习思维与学习习惯,被动求知而非主动求知,创新能力和与社会实践能力不足;②教师不是学习的“教练员”或“引路人”,而是一言堂的演说家,简单地进行知识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才是目的。
误区三:案例教学的学生规模过大。案例教学中师生互动非常重要,学生规模过大会对课程纪律和学生注意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很难真正实现老师与学生的充分互动和沟通,大规模学生案例教学的参与度以及案例教学效果明显低于小规模学生的案例教学。
误区四:所选的案例针对性与目的性较弱。在经济学课程中实践案例教学时,应根据所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案例的收集和整理加工,根据具体教学环节选择适宜的案例,以助于学生领悟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实质,提高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能力。③如果案例偏离了课程目标培养和目标,案例即使再典型、再生动,其功效也将大打折扣。
误区五:以案例教学代替理论讲授。如果过多地重视案例而脱离其理论基础,只满足于为学生提供若干具体而欠缺深度、浮于表面的孤立情景与经验来替代系统的课堂讲授与理论学习,势必会造成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准备与储备不足,那么这种案例教学就会变得肤浅,应用的贡献难以得到肯定,经济学理论也得不到提高。
误区六:案例教学重讨论轻总结。有些老师在进行经济学案例教学时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却忽视了对案例的总结和归纳;或者有的老师只总结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态度、气氛等情况,仅对学生的讨论做简单综合、重复陈述,却忽视了对案例本身——案例的可行性、理论依据、启发、改进途径等方面的总结,未能帮助学生对案例讨论进行整理思路、理清脉络、形成见解,让学生撰写精确简练的案例分析报告,从而容易使案例教学流于形式和浮于表面。
3 经济学案例教学改革建议
(1)慎重选择鲜活而适宜的教学案例。一方面,选择的案例要有实用性,可将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和学生普遍比较关心的制度问题加以提炼和总结,使学生掌握的制度相关知识有用武之地,使案例教学取得实效;另一方面,案例的选择与应用要保持动态性,使得案例教学真正能反映“真实的现实世界”。可以依据报刊杂志、新闻报道、电台录音和电视录像进行合理改写为新颖的案例,能使学生事半功倍地通过案例掌握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同时也要经常对已经使用过的案例进行筛选、提炼与更新,需要不断地试验——按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任意组合使用案例,不能躺在成功的案例设计桂冠下安享其成。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推进案例教学。在经济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应努力做到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形式的案例、交替选用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搭配采用大、中、小型案例。第一阶段主要就单一问题进行分析,教师可选择问题交叉少、结论较为肯定的短小经典和现实性案例,激发学生兴趣。第二阶段应侧重于多角度思维,可适当选用一些带有悬念与争议的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关注与深思社会焦点、热点及现实社会经济问题,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参与感的目的。第三阶段侧重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选择层次驳杂、容量大、线索繁复的中、大型综合案例以拓展思路;对于综合案例的分析应兼顾分析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甄别其各自的优劣,筛选出最好的方案。
(3)对案例教学要进行精心准备和周密组织。大量细致而组织周密的案例准备是教师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与保证,教师的作用贯穿于从案例的选取、形式的设计、场面的调度、活动的安排整个教学过程。任课老师课前应认真收集和选择案例及有关背景材料,讨论题的拟定、案例小级的分组以及学生案例调研都要作事先的统筹准备;教师在编写好案例材料的条件下,可提前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初步阅读和分小组讨论;教师在教学之初,可使用相对简单的案例,尽量减少可能的混淆,以便给初学者一种成就感;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为了展示案例,可以采用多种手段——书面形式、网上发布、影视资料、音像资料,通过视、听来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从而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
(4)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方法。课前,运用双向导入即承上启下的引导、典型案例引入两种方式以及开放式导入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诱发其学习动力,启发学生领悟教学内容;课中,教师采用“设疑提问——探究分析——发现问题”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④课后,通过“案例反思、作业设计及交流、导入下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来延伸、巩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基础知识,逐步积累有效的学习体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案例教学要与其他教学方法密切结合。任课老师应该加强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法实验和实践,通过团队演讲、角色扮演、课堂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活跃并丰富课堂教学,多用引疑释疑的方法制造学生内心中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等;⑤也可采用专题讲座法,多个教师沿着某一问题从深度与广度纵向展开,着重纵向知识链的传授,给学生展示该专题领域的深度与变迁;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安排一定量的社会实践环节,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达到培养学生发现和认识的现实制度、积极探求解决这些现实制度问题方案的能力的目的。
本文受到朱金鹤博士主持的石河子大学一类课程《新制度经济学》建设项目资助
注释
①D.R.Schoen.what is case method?”.The Case Method at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1980(6):78-79.
②丁红.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类学科中的运用的几点认识.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56-57.
③景维民,周立群.新形势下经济学课程设置思路的再思考.中国大学教育,2007(1):16-18.
④王文青,乔立娟,杜英娜.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4):59-65.
⑤杨进一.“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6(4):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