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探索式搜索;感知认知示能性;SOR模型:学术信息搜索行为
在计算机广泛使用之前,传统媒介资源以图书、期刊、报刊文集等形式呈现,如果进行探索式学术信息搜索将难以有效处理复杂的学术信息需求,同时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随着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和随之而来的信息化革命,信息爆炸性增长与传播使得探索式学术信息搜索具有了实际可行性,但同时也产生了信息过载问题。Google的学者Aula A等认为如何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平衡探索式搜索方法与信息复杂性的关系成为一个新的问题。有些学者通过研究提高学术信息素养来应对这一问题,如:“定位科研资源”、“了解获取信息渠道”、“制定有效的检索方法”、“评价学术信息”,通过这些方法提高个体能力上限以达到优化搜索行为的目的.但是个人能力提升过程是边际效益递减的,存在提升极限。随着信息领域不断延展,信息繁多而认知有限的现象会愈加突出,近乎无限增长的信息量与用户有限的处理能力之间逐渐产生了矛盾。信息搜索行为不是一个简单的刺激(需求)一反应(搜索)过程而是包括认知活动,应该考虑到在需求一搜索之间用户主体本身对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这种主体影响主要体现在探索式搜索过程中用户对自我的“有限理性”认知,清楚地认识到什么程度的探索式搜索就可以使信息需求得到“满足”.进而产生符合现实的有限理性信息搜索行为。鉴于此,本文基于SOR理论框架并引入有限理f生理论,研究从信息维度和方法维度两个维度产生的复杂性刺激在用户感知认知示能性的调节下通过用户期望确认度对信息接收主体的探索式信息搜索行为产生的影响。
1理论回顾
1.1探索式信息搜索行为相关研究
在信息搜索中,由于知识量不匹配问题,用户往往无法有效表达他们的信息需求,因而只能在对不断获得的信息搜索结果进行思考后才会逐渐明晰思路。这种“先提交一个暂定的查询并从中获取信息,探索检索到的信息,有选择地寻找并被动地获取下一步搜索对象”的方式被称作“探索式信息搜索”。信息搜索任务一般偏向于探索式搜索.即使是任务导向的搜索也通常具有一些探索式的特征。尽管探索性搜索策略理论上能够使人们发现新的思想和知识类型.但这些东西通常会隐藏于复杂信息当中,并且因为用户对信息相关性的了解不足而无法轻易地识别出来。因此,探索式搜索过程中持续的自我信息修正与反馈显得格外重要。但在大多数情形下,用户实际上不使用自我反馈机制,这是因为用户识别单一的事物要比复杂的事物更简单,理解特定领域的相关信息要比理解新的孤立信息更容易,全面的认知新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可能要比重新选择方向进行搜索任务还要艰难。
许多学者都在探索如何减少不确定性信息对用户探索式信息搜索的阻碍。Marchionini G认为应该将人机交互和信息搜索相结合.探索式搜索是以学习和探究为基础,以用户浏览策略为辅助,有效地分析获得的信息可以更好地支持搜索行为。Leh-mann S等认为探索式信息搜索过程中应该注重信息可视化,交互式可视化可以有效改进导航和查找相关信息,降低用户认知决策壁垒。Ruotsalo T等提出要平衡信息利用与信息探索,用户必须能够专注于所需求的特定信息空间,并能够通过更广泛的领域探索来扩大他们的搜索范围。
学术信息搜索一般会经历从简单的信息查询到一系列复杂的信息搜索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探索式特征。一般用户特别是刚刚开始进行学术研究的人员,自身的能力还不足以形成一套明确的、广泛适用的信息探索體系,无法帮助自身在多种多样的信息搜索环境中采取最优的决策行为。而从文献回顾可知,不论使用哪种方式减少不确定信息的干扰,其本质都是用户本身的认知决策在影响,因此本文尝试探究用户主体本身如何影响探索式学术信息搜索行为。
1.2感知认知示能性
示能性最初发源于生态心理学,由Gibson J J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用来描述机体与行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Norman D A将其引入设计学领域提出设计者创造的物体应该能够映射用户的内心需求,Norman D A认为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面对的是真实、客观、符合初始设计理念的物体,而用户在使用阶段面对的是通过自己主观认知之后的现实物体,提出应该存在两种示能性:真实示能性和感知示能性,真实示能性是指物体本身的物理特性,是物体设计提供的功能;感知示能性是指物体的表现特性,是物体在用户感知器官中反映出来的能力。Gibson J J定义的示能性更多的是描述物体客观存在的能力,而Norman D A认为物体示能性将依赖用户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等个人能力,提出应该更加关注用户的主观感知而非物体的客观属性。Hartson H R对真实示能性的概念进行拓展并将其划分为物理、认知、感官和功能示能性,赵宇翔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感知示能性分为感知物理示能性、感知认知示能性、感知情感示能性和感知控制示能性,其中感知认知示能性是用户对于物体认知示能性存在或缺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1.3有限理性理论
决策者决策行为模型往往使用“强”理性假设.即决策者最大化某种单一或多重属性效用函数.Simon H A认为缺乏证据表明在任何复杂选择中人类都有能力计算出最大效益,因为一个特定行为的结果,不仅仅取决于当前的决策,还取决于之前与之后的决策.所以如果从一开始就要寻找最优决策,就需要不断的迭代测试,这种要求超过了决策者的计算能力。如果设机体为完全理性的,那么许多本身要解决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这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初衷不符,而有限理l生理论认为机体具有有限知识和能力,则更加接近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在一般决策行为中往往会给决策者附加严格的前提或者要求以达到效用最大化,而有限理性观的核心是“满意原则”即效用函数只用得出达到满意结果的备选决策方案.这对决策行为的信息收集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满意的选择较容易被认知时,机体会考虑缩小搜索范围提高信息搜索针对性.当难以认知到满意的选择时.机体就会拓宽搜索范围增加信息的广泛性,决策者通过这种反馈机制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并达到使用标准的信息,而不是一味追求信息收集行为效用最大化。 2模型与假设
刺激一机体一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理论框架是由Mehrabian
在计算机广泛使用之前,传统媒介资源以图书、期刊、报刊文集等形式呈现,如果进行探索式学术信息搜索将难以有效处理复杂的学术信息需求,同时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随着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和随之而来的信息化革命,信息爆炸性增长与传播使得探索式学术信息搜索具有了实际可行性,但同时也产生了信息过载问题。Google的学者Aula A等认为如何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平衡探索式搜索方法与信息复杂性的关系成为一个新的问题。有些学者通过研究提高学术信息素养来应对这一问题,如:“定位科研资源”、“了解获取信息渠道”、“制定有效的检索方法”、“评价学术信息”,通过这些方法提高个体能力上限以达到优化搜索行为的目的.但是个人能力提升过程是边际效益递减的,存在提升极限。随着信息领域不断延展,信息繁多而认知有限的现象会愈加突出,近乎无限增长的信息量与用户有限的处理能力之间逐渐产生了矛盾。信息搜索行为不是一个简单的刺激(需求)一反应(搜索)过程而是包括认知活动,应该考虑到在需求一搜索之间用户主体本身对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这种主体影响主要体现在探索式搜索过程中用户对自我的“有限理性”认知,清楚地认识到什么程度的探索式搜索就可以使信息需求得到“满足”.进而产生符合现实的有限理性信息搜索行为。鉴于此,本文基于SOR理论框架并引入有限理f生理论,研究从信息维度和方法维度两个维度产生的复杂性刺激在用户感知认知示能性的调节下通过用户期望确认度对信息接收主体的探索式信息搜索行为产生的影响。
1理论回顾
1.1探索式信息搜索行为相关研究
在信息搜索中,由于知识量不匹配问题,用户往往无法有效表达他们的信息需求,因而只能在对不断获得的信息搜索结果进行思考后才会逐渐明晰思路。这种“先提交一个暂定的查询并从中获取信息,探索检索到的信息,有选择地寻找并被动地获取下一步搜索对象”的方式被称作“探索式信息搜索”。信息搜索任务一般偏向于探索式搜索.即使是任务导向的搜索也通常具有一些探索式的特征。尽管探索性搜索策略理论上能够使人们发现新的思想和知识类型.但这些东西通常会隐藏于复杂信息当中,并且因为用户对信息相关性的了解不足而无法轻易地识别出来。因此,探索式搜索过程中持续的自我信息修正与反馈显得格外重要。但在大多数情形下,用户实际上不使用自我反馈机制,这是因为用户识别单一的事物要比复杂的事物更简单,理解特定领域的相关信息要比理解新的孤立信息更容易,全面的认知新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可能要比重新选择方向进行搜索任务还要艰难。
许多学者都在探索如何减少不确定性信息对用户探索式信息搜索的阻碍。Marchionini G认为应该将人机交互和信息搜索相结合.探索式搜索是以学习和探究为基础,以用户浏览策略为辅助,有效地分析获得的信息可以更好地支持搜索行为。Leh-mann S等认为探索式信息搜索过程中应该注重信息可视化,交互式可视化可以有效改进导航和查找相关信息,降低用户认知决策壁垒。Ruotsalo T等提出要平衡信息利用与信息探索,用户必须能够专注于所需求的特定信息空间,并能够通过更广泛的领域探索来扩大他们的搜索范围。
学术信息搜索一般会经历从简单的信息查询到一系列复杂的信息搜索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探索式特征。一般用户特别是刚刚开始进行学术研究的人员,自身的能力还不足以形成一套明确的、广泛适用的信息探索體系,无法帮助自身在多种多样的信息搜索环境中采取最优的决策行为。而从文献回顾可知,不论使用哪种方式减少不确定信息的干扰,其本质都是用户本身的认知决策在影响,因此本文尝试探究用户主体本身如何影响探索式学术信息搜索行为。
1.2感知认知示能性
示能性最初发源于生态心理学,由Gibson J J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用来描述机体与行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Norman D A将其引入设计学领域提出设计者创造的物体应该能够映射用户的内心需求,Norman D A认为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面对的是真实、客观、符合初始设计理念的物体,而用户在使用阶段面对的是通过自己主观认知之后的现实物体,提出应该存在两种示能性:真实示能性和感知示能性,真实示能性是指物体本身的物理特性,是物体设计提供的功能;感知示能性是指物体的表现特性,是物体在用户感知器官中反映出来的能力。Gibson J J定义的示能性更多的是描述物体客观存在的能力,而Norman D A认为物体示能性将依赖用户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等个人能力,提出应该更加关注用户的主观感知而非物体的客观属性。Hartson H R对真实示能性的概念进行拓展并将其划分为物理、认知、感官和功能示能性,赵宇翔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感知示能性分为感知物理示能性、感知认知示能性、感知情感示能性和感知控制示能性,其中感知认知示能性是用户对于物体认知示能性存在或缺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1.3有限理性理论
决策者决策行为模型往往使用“强”理性假设.即决策者最大化某种单一或多重属性效用函数.Simon H A认为缺乏证据表明在任何复杂选择中人类都有能力计算出最大效益,因为一个特定行为的结果,不仅仅取决于当前的决策,还取决于之前与之后的决策.所以如果从一开始就要寻找最优决策,就需要不断的迭代测试,这种要求超过了决策者的计算能力。如果设机体为完全理性的,那么许多本身要解决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这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初衷不符,而有限理l生理论认为机体具有有限知识和能力,则更加接近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在一般决策行为中往往会给决策者附加严格的前提或者要求以达到效用最大化,而有限理性观的核心是“满意原则”即效用函数只用得出达到满意结果的备选决策方案.这对决策行为的信息收集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满意的选择较容易被认知时,机体会考虑缩小搜索范围提高信息搜索针对性.当难以认知到满意的选择时.机体就会拓宽搜索范围增加信息的广泛性,决策者通过这种反馈机制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并达到使用标准的信息,而不是一味追求信息收集行为效用最大化。 2模型与假设
刺激一机体一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理论框架是由Mehra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