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立足于历史事实,并结合笔者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对古人基于人性的理解,围绕《告子篇》的一些言论观点,来进行剖析探讨。以探索古人对人性善恶的真实理解,希望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告子的思想,以及他的才华学识。并丰富国内相关的哲学研究理论。
关键词:告子篇;人性;善惡;哲学研究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侩炙人口的三字经真言,出自于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学家孟子。自古以来便深入人心,流芳百世。无论古人或现代人,对它皆是朗朗上口,以至于流传千古,成为现代教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经典佳句。然而,告子是与孟子同时代的著名儒家学者,却对孟子的观点抱有出入,他认为,“人性本无善也无恶”,这一观点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他与孟子之间的辩论,也一直成为古今辩点。但是,直至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告子的学说观点,仍然有极大的不熟知与不认同。
一、关于告子其人
所谓《告子篇》,主要出自于孟子的论著《孟子.告子篇》,并分为上下两篇。在里面,主要撰录了孟子与告子的一些辩论。两人可谓观点各异,辩议精彩纷呈。无论是在古代社会,或是在现代社会,都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也一直古今学术界难以渗透,并提出精辟专业见解的难点。
而要细说《告子篇》,首先,我们就先要对告子本人做出一翻了解。在历史上,告子其人并非知名学者,甚至真名也难以考究。有人认为,他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游历各国的学者,并且是墨子的学生;有的人则认为他是孟子的学生,《告子篇》便是与孟子的师生交流及辩论所出的产物。更有人认为,历史本并没有告子这个人,《告子篇》仅是一些后人的杜撰而已。
但是,无论告子是否真有其人,至少《告子篇》历史上,是真实存在过的,并且数千年以来,一直对人们的思想带来极大的启示与冲击影响。更何况《告子篇》也是真真实实地收录在孟子的著作当中。笔者认为,如果真没有告子这个人物,那么,孟子又何以收录两人的辩论对谈呢?孟子的学生又何以对两人的交谈做收集、整理,让《告子篇》流传于千古后世呢?孟子做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没必要杜撰出告子这个人物,以此来欺骗世人,并且所收录的观点还是反驳他的人。
综上,笔者认为,告子在历史上,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只不过他并非像孔子、庄子、孟子这些名家一样,在古代社会上有极大的名气,更加没有自己的言论和著作。而让他得以让世人熟知的,还是他与孟子之间精辟的辩论。
据《墨子·公孟篇》的记载,告子其人是真实存在的,并与当时的墨家学派代表墨子有交触。墨子的学生对告子抱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告子这个人只有言论,但自身没有修为,行为极其恶劣,建议墨子将告子开除。但墨子认为,“能够称誉我的言论,而不学我的行为,总要比一无是处要强”。也即他认为,告子即使在他人眼中并没有修为,但他并没有诋毁墨子的言论,为人仁义,也很明辩是非。由此可见,墨子对告子的个人才华和品德,是颇为认同和赞赏的;
另有学生认为:“告子能胜任行仁义的事。”对此,墨子又认为,虽然告子能行仁义之事,但自身一定要实行它,才能让德行相匹配。他认为告子虽然口能称道,但在政治才学方面,只付诸于言论的抱负,而没做出真正有意义的实践。因此,他认为告子的言论与他本身的行为自相矛盾的,也则担心告子行仁义的行为无法持久,所以,他便建议告子先调整好自身的矛盾,再来谈论政治。
二 、关于《告子篇》的思想价值
关于《告子篇》中,告子所提出的“性无善无不善也”言论,是反驳孟子的“性本善”论,以及“性本恶”论的。这在当时,对这两位知名的思想学家,是极大的不敬,且存在根本上的思想对立。因为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自出生之始,他们的本性都是善良无害的。对此笔者认为,这主要与孟子出生于好仁礼的鲁国有关,鲁国不倡议战乱,而主张行礼仪之乐,因此,故孟子有性本善之说;而荀子则出生于战乱动荡的赵国,赵国连年征战,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故有性本恶的感叹。
那么,告子何以认为“性本无善也无恶”呢?反观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之说,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并没有就人性的善恶,做出深入的详谈。他仅仅强调,人们的性情是可以相似、接近的,但是,习惯则可以有很大的不同。有现代学者甚至认为,孔子实在称得上为精明的思想家,话只留三分,他抛出了问题,却不指出问题的本质,让自己陷入纠纷,但反而,以让后人对人性的本质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和异议。
综上,如果仅以人性之善、之恶,来解释和区分人性,是较为概要和片面的。试问人性若无向善之心,何以谈爱?国家与人民又谈何发展?更别说建立和平之邦了。因此不难解释,何以孟子的性善论,更能得到人们的支持和喜爱。但是,无论是孟子或是荀子,他们都是祟敬和发扬孔子儒家学说的后人,在自己的论著与学说方面,也有极大的造诣,对世人的教化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只不过,基于年代不同,处境不同,对人性之善恶这两种各异的观点,并不能说两位学者就全面解释了人性的全面。
反观告子的“性本无善也无恶”,笔者反而认为,这番学说更为客观和独到。这便是告子留给世人的争议所在。《告子篇》中,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也。”
以上,告子主要认为,人性就像水的流势一样,遇到缺口和压力,自会随之流动。在观点上,他是偏向于认为,人本来是没有与生俱来的善良、邪恶的,但是,如若遇到险恶的境遇或形势变化,这才会使他们的内心发生变化,从而引发了行为的变化;而孟子的理解,他并不一定是全然否定告子的观点,他仅在告子的观点上加以澄清,则他认为,人的善恶就像水的流向一样,本来就是没有固定的形状和走向的,但是,如果受到外力的拍打而发生变化,使它倒流,那这能说是水的本性吗?它是受形势的压迫才如此的,同样,如果一个人受到威胁导致他违逆了自己的本意,去做一些自己不愿做的坏事,那么,他本身的善良和本意发生了变化,也同样是这样的道理。 客观来说,上述的观点,孟子并非全盘否定告子,甚至是赞同和认可告子的。只不过,他更具有深意,在告子的本意上加上了诠释,则他同样是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无对错。但是,如果遇到形势的逼迫,你难道还认为,一个人变得邪恶,去做一些他本来不想做的坏事,故意改变的吗?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一切都是源于外界的压力和破坏啊。
鑒于以上,《告子篇》告子的言论,被收录于孟子的著作当中,并一直流传至今。告子与孟子之间的精采辩言,表面上看,人们认为他存在不敬,是不尊重前辈的行为,是在挑战前辈的学说。实际上,这是对他的不公平,也容易使后人误认为,孟子十分反对告子的言论。事实上,告子的言论观点,是极有思想内涵的,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才华、品质,以及对人性的客观理解,有他独到的思想文化价值,对身处当时时代的理解。因此,这对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及贡献价值的。
三、《告子篇》给现代人的思想冲击
一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告子的研究颇少,对告子其人的了解也知之甚少。这主要是告子并非知名名家,另也与不见其有知名著作流传的缘故,从而导致数千年以来,他的言论难以得到认可,更别说有专门的研究成果出现了。
《告子篇》中,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告子又答:“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孟子又说:“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欤?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告子答:“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孟子反问“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以上,告子认为,人肚子一饿,自然就想到食物,男女年纪一大,就会想到色。所以故有“食色,性也”之说。他又认为,仁是从心内发出,并非从外来,义是从外来并非心内出。
对他的言论,孟子反问道:“你如何将仁理解为内,义理解为外?”告子于是回答道,“我敬重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这是很自然的,就好像白的东西,当然认为他是白的,所以我说义是人外的。”孟于反驳道,“白马的白自然和白人是没有两样的,但不知敬老马之长与敬老人之长也是一样吗?再说因他年长才去敬他,还是我自心对长者起敬,是合义呢?”告子就说,“我的亲兄弟,我自然是亲近喜爱他的,但是对别人,我不会亲近他,因此,仁爱是发自我的内心,是出于内在的。敬重别人,只是因为他年纪大了,才会去敬重他,因此说义是在外。”孟子又反问道:“我爱吃秦人的食物和自己的食物,没有区别,道理是一样的,那么,喜爱食物的义理,也是在外的吗?”
从两位大家的辩论中,可以看出,告子认为“食色,性也”,人肚子饿了,自然会想要吃食物,这种本能是天生的。而人的性格,是源于后天形成的,所以有所区分,而无谓人性本来就存在善良或邪恶的说法。按这样的解释,是合乎情理和人性的,但孟子十分挑剔,或许他并不认为告子的解释算得上仁义,不理解告子的真正为人和才华,因此才说,敬重一个人,是发自内心的敬重,而不是因为他年纪大了,才刻意想起要去敬重,这比起你认为一个人老了,才会去尊重,更加合理。
且不管孟子是否对告子存在异议,但他的观点,也是十分牢固和合乎情理的。从两位学者的对立来看,笔者虽然认为,告子在学说方面,比不上孟子有高深的造诣。但如果说告子的观点和个人才华,是浅薄不具有文化内涵的,这未免太过武断。反而可思见,告子的确十分有才华,且不屈不挠,有敢于挑战大学者的气魄,以及文人那种不卑不亢的正直风骨。他并没有因孟子的发问和叼难而去学其他人一样,只一味奉承附就孟子的观点,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继续辩论列证。单凭这一点,就足于印证墨子对他的评价------“不诋毁他人,为人仁义,明辩是非”,他的胸怀十分坦荡的,对世人以及当时古代的社会风气,人情世故,也是十分了解的。因此,他才不赞成孟子所说的“人性本善”之学说。
岁月的光阴,几经流逝辗转,历史的车轮已来到21世纪的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人的性格习惯,也十分多变和多元化,现代社会之所以存在法律,强调政治、立法的重要性,旨在于约束人类的不良行为,维护社会的健康秩序,以避免出现动乱和违法事件,扰乱社会与大自然的的正常运作。
如果依照孟子的“人性本善”论的见解,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与社会,所有的事物应当是健康、文明、美好的。事实上,现代社会的一切秩序与运作,也远比远古的封建时代文明和先进,人们更加丰衣足食,更加讲文明,更加有上进奋发的精神,从而使各国的科技、经济、文明等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换而言之,法律为什么还存在?个别的违法犯罪行为,为什么还存在?因此,我们不能全面地认为孟子的“人性本善”,是正确的,是没有漏洞的,同理,荀子的“人性本恶”也一样。因此,更可以说告子的“人性无善也无恶”的说法,更能客观地解释了人性,能够立足于社会的发展和[2]。如果在古代,他的观点是代表异类,是一种新颖、得不到认同的存在,然而,在现代社会,却十分精辟和适用,这也可以印证他并非是一个不学无术,夸夸其谈的思想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多自古闻名海内外,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背景。它汇集了无数思想学家、教育学家的文化底蕴和思想精髓,而无论是孟子的性本善论,或是荀子所提的性本恶论,其本意,都是教导人类向善,修正齐身,礼仪仁爱的儒家学说[3]。
本文主要围绕《告子篇》的相关内容,结合告子与孟子的辩论,展开研究探讨,从而探讨古人对人性善恶的理解,以及《告子篇》对现代人所带来的思想冲击及影响。告子做为一个历史真名不详,不为人熟知的游走学者,其观点言论,十分鲜明独到,在古代也颇有争议。因此,对他的本人和学说观点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人们对人性有更全面的认知与了解。
参考文献:
[1] 方朝晖.《儒家修身九讲》(第二版)导言部分[A].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01
[2] 傅佩荣.《傅佩荣译解孟子》 [A].北京:线装书局,2006:203-227
[3]陈瑛,林桂榛. “人性”新探[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1):25-29.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
关键词:告子篇;人性;善惡;哲学研究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侩炙人口的三字经真言,出自于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学家孟子。自古以来便深入人心,流芳百世。无论古人或现代人,对它皆是朗朗上口,以至于流传千古,成为现代教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经典佳句。然而,告子是与孟子同时代的著名儒家学者,却对孟子的观点抱有出入,他认为,“人性本无善也无恶”,这一观点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他与孟子之间的辩论,也一直成为古今辩点。但是,直至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告子的学说观点,仍然有极大的不熟知与不认同。
一、关于告子其人
所谓《告子篇》,主要出自于孟子的论著《孟子.告子篇》,并分为上下两篇。在里面,主要撰录了孟子与告子的一些辩论。两人可谓观点各异,辩议精彩纷呈。无论是在古代社会,或是在现代社会,都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也一直古今学术界难以渗透,并提出精辟专业见解的难点。
而要细说《告子篇》,首先,我们就先要对告子本人做出一翻了解。在历史上,告子其人并非知名学者,甚至真名也难以考究。有人认为,他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游历各国的学者,并且是墨子的学生;有的人则认为他是孟子的学生,《告子篇》便是与孟子的师生交流及辩论所出的产物。更有人认为,历史本并没有告子这个人,《告子篇》仅是一些后人的杜撰而已。
但是,无论告子是否真有其人,至少《告子篇》历史上,是真实存在过的,并且数千年以来,一直对人们的思想带来极大的启示与冲击影响。更何况《告子篇》也是真真实实地收录在孟子的著作当中。笔者认为,如果真没有告子这个人物,那么,孟子又何以收录两人的辩论对谈呢?孟子的学生又何以对两人的交谈做收集、整理,让《告子篇》流传于千古后世呢?孟子做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没必要杜撰出告子这个人物,以此来欺骗世人,并且所收录的观点还是反驳他的人。
综上,笔者认为,告子在历史上,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只不过他并非像孔子、庄子、孟子这些名家一样,在古代社会上有极大的名气,更加没有自己的言论和著作。而让他得以让世人熟知的,还是他与孟子之间精辟的辩论。
据《墨子·公孟篇》的记载,告子其人是真实存在的,并与当时的墨家学派代表墨子有交触。墨子的学生对告子抱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告子这个人只有言论,但自身没有修为,行为极其恶劣,建议墨子将告子开除。但墨子认为,“能够称誉我的言论,而不学我的行为,总要比一无是处要强”。也即他认为,告子即使在他人眼中并没有修为,但他并没有诋毁墨子的言论,为人仁义,也很明辩是非。由此可见,墨子对告子的个人才华和品德,是颇为认同和赞赏的;
另有学生认为:“告子能胜任行仁义的事。”对此,墨子又认为,虽然告子能行仁义之事,但自身一定要实行它,才能让德行相匹配。他认为告子虽然口能称道,但在政治才学方面,只付诸于言论的抱负,而没做出真正有意义的实践。因此,他认为告子的言论与他本身的行为自相矛盾的,也则担心告子行仁义的行为无法持久,所以,他便建议告子先调整好自身的矛盾,再来谈论政治。
二 、关于《告子篇》的思想价值
关于《告子篇》中,告子所提出的“性无善无不善也”言论,是反驳孟子的“性本善”论,以及“性本恶”论的。这在当时,对这两位知名的思想学家,是极大的不敬,且存在根本上的思想对立。因为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自出生之始,他们的本性都是善良无害的。对此笔者认为,这主要与孟子出生于好仁礼的鲁国有关,鲁国不倡议战乱,而主张行礼仪之乐,因此,故孟子有性本善之说;而荀子则出生于战乱动荡的赵国,赵国连年征战,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故有性本恶的感叹。
那么,告子何以认为“性本无善也无恶”呢?反观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之说,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并没有就人性的善恶,做出深入的详谈。他仅仅强调,人们的性情是可以相似、接近的,但是,习惯则可以有很大的不同。有现代学者甚至认为,孔子实在称得上为精明的思想家,话只留三分,他抛出了问题,却不指出问题的本质,让自己陷入纠纷,但反而,以让后人对人性的本质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和异议。
综上,如果仅以人性之善、之恶,来解释和区分人性,是较为概要和片面的。试问人性若无向善之心,何以谈爱?国家与人民又谈何发展?更别说建立和平之邦了。因此不难解释,何以孟子的性善论,更能得到人们的支持和喜爱。但是,无论是孟子或是荀子,他们都是祟敬和发扬孔子儒家学说的后人,在自己的论著与学说方面,也有极大的造诣,对世人的教化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只不过,基于年代不同,处境不同,对人性之善恶这两种各异的观点,并不能说两位学者就全面解释了人性的全面。
反观告子的“性本无善也无恶”,笔者反而认为,这番学说更为客观和独到。这便是告子留给世人的争议所在。《告子篇》中,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也。”
以上,告子主要认为,人性就像水的流势一样,遇到缺口和压力,自会随之流动。在观点上,他是偏向于认为,人本来是没有与生俱来的善良、邪恶的,但是,如若遇到险恶的境遇或形势变化,这才会使他们的内心发生变化,从而引发了行为的变化;而孟子的理解,他并不一定是全然否定告子的观点,他仅在告子的观点上加以澄清,则他认为,人的善恶就像水的流向一样,本来就是没有固定的形状和走向的,但是,如果受到外力的拍打而发生变化,使它倒流,那这能说是水的本性吗?它是受形势的压迫才如此的,同样,如果一个人受到威胁导致他违逆了自己的本意,去做一些自己不愿做的坏事,那么,他本身的善良和本意发生了变化,也同样是这样的道理。 客观来说,上述的观点,孟子并非全盘否定告子,甚至是赞同和认可告子的。只不过,他更具有深意,在告子的本意上加上了诠释,则他同样是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无对错。但是,如果遇到形势的逼迫,你难道还认为,一个人变得邪恶,去做一些他本来不想做的坏事,故意改变的吗?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一切都是源于外界的压力和破坏啊。
鑒于以上,《告子篇》告子的言论,被收录于孟子的著作当中,并一直流传至今。告子与孟子之间的精采辩言,表面上看,人们认为他存在不敬,是不尊重前辈的行为,是在挑战前辈的学说。实际上,这是对他的不公平,也容易使后人误认为,孟子十分反对告子的言论。事实上,告子的言论观点,是极有思想内涵的,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才华、品质,以及对人性的客观理解,有他独到的思想文化价值,对身处当时时代的理解。因此,这对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及贡献价值的。
三、《告子篇》给现代人的思想冲击
一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告子的研究颇少,对告子其人的了解也知之甚少。这主要是告子并非知名名家,另也与不见其有知名著作流传的缘故,从而导致数千年以来,他的言论难以得到认可,更别说有专门的研究成果出现了。
《告子篇》中,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告子又答:“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孟子又说:“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欤?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告子答:“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孟子反问“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以上,告子认为,人肚子一饿,自然就想到食物,男女年纪一大,就会想到色。所以故有“食色,性也”之说。他又认为,仁是从心内发出,并非从外来,义是从外来并非心内出。
对他的言论,孟子反问道:“你如何将仁理解为内,义理解为外?”告子于是回答道,“我敬重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这是很自然的,就好像白的东西,当然认为他是白的,所以我说义是人外的。”孟于反驳道,“白马的白自然和白人是没有两样的,但不知敬老马之长与敬老人之长也是一样吗?再说因他年长才去敬他,还是我自心对长者起敬,是合义呢?”告子就说,“我的亲兄弟,我自然是亲近喜爱他的,但是对别人,我不会亲近他,因此,仁爱是发自我的内心,是出于内在的。敬重别人,只是因为他年纪大了,才会去敬重他,因此说义是在外。”孟子又反问道:“我爱吃秦人的食物和自己的食物,没有区别,道理是一样的,那么,喜爱食物的义理,也是在外的吗?”
从两位大家的辩论中,可以看出,告子认为“食色,性也”,人肚子饿了,自然会想要吃食物,这种本能是天生的。而人的性格,是源于后天形成的,所以有所区分,而无谓人性本来就存在善良或邪恶的说法。按这样的解释,是合乎情理和人性的,但孟子十分挑剔,或许他并不认为告子的解释算得上仁义,不理解告子的真正为人和才华,因此才说,敬重一个人,是发自内心的敬重,而不是因为他年纪大了,才刻意想起要去敬重,这比起你认为一个人老了,才会去尊重,更加合理。
且不管孟子是否对告子存在异议,但他的观点,也是十分牢固和合乎情理的。从两位学者的对立来看,笔者虽然认为,告子在学说方面,比不上孟子有高深的造诣。但如果说告子的观点和个人才华,是浅薄不具有文化内涵的,这未免太过武断。反而可思见,告子的确十分有才华,且不屈不挠,有敢于挑战大学者的气魄,以及文人那种不卑不亢的正直风骨。他并没有因孟子的发问和叼难而去学其他人一样,只一味奉承附就孟子的观点,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继续辩论列证。单凭这一点,就足于印证墨子对他的评价------“不诋毁他人,为人仁义,明辩是非”,他的胸怀十分坦荡的,对世人以及当时古代的社会风气,人情世故,也是十分了解的。因此,他才不赞成孟子所说的“人性本善”之学说。
岁月的光阴,几经流逝辗转,历史的车轮已来到21世纪的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人的性格习惯,也十分多变和多元化,现代社会之所以存在法律,强调政治、立法的重要性,旨在于约束人类的不良行为,维护社会的健康秩序,以避免出现动乱和违法事件,扰乱社会与大自然的的正常运作。
如果依照孟子的“人性本善”论的见解,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与社会,所有的事物应当是健康、文明、美好的。事实上,现代社会的一切秩序与运作,也远比远古的封建时代文明和先进,人们更加丰衣足食,更加讲文明,更加有上进奋发的精神,从而使各国的科技、经济、文明等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换而言之,法律为什么还存在?个别的违法犯罪行为,为什么还存在?因此,我们不能全面地认为孟子的“人性本善”,是正确的,是没有漏洞的,同理,荀子的“人性本恶”也一样。因此,更可以说告子的“人性无善也无恶”的说法,更能客观地解释了人性,能够立足于社会的发展和[2]。如果在古代,他的观点是代表异类,是一种新颖、得不到认同的存在,然而,在现代社会,却十分精辟和适用,这也可以印证他并非是一个不学无术,夸夸其谈的思想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多自古闻名海内外,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背景。它汇集了无数思想学家、教育学家的文化底蕴和思想精髓,而无论是孟子的性本善论,或是荀子所提的性本恶论,其本意,都是教导人类向善,修正齐身,礼仪仁爱的儒家学说[3]。
本文主要围绕《告子篇》的相关内容,结合告子与孟子的辩论,展开研究探讨,从而探讨古人对人性善恶的理解,以及《告子篇》对现代人所带来的思想冲击及影响。告子做为一个历史真名不详,不为人熟知的游走学者,其观点言论,十分鲜明独到,在古代也颇有争议。因此,对他的本人和学说观点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人们对人性有更全面的认知与了解。
参考文献:
[1] 方朝晖.《儒家修身九讲》(第二版)导言部分[A].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01
[2] 傅佩荣.《傅佩荣译解孟子》 [A].北京:线装书局,2006:203-227
[3]陈瑛,林桂榛. “人性”新探[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1):25-29.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