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组织中CD55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包头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原发胃间质瘤60例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55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55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内。CD55的表达与胃间质瘤大小、核分裂象数、2008 NIH分级以及初诊时有无肿瘤转移均密切相关(均P<0.05
【机 构】
:
01404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心医院普外3科,01404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心医院普外3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组织中CD55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包头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原发胃间质瘤60例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55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CD55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内。CD55的表达与胃间质瘤大小、核分裂象数、2008 NIH分级以及初诊时有无肿瘤转移均密切相关(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58.5个月,共14例患者出现肿瘤进展。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核分裂象数、2008 NIH分级、手术根治度、初诊时有无肿瘤转移以及CD55表达均为影响胃间质瘤无进展生存的重要因素(P<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HR 11.504,95% CI: 1.085~122.011,P=0.043)和CD55高表达(HR 11.819,95% CI:1.827~76.477,P=0.01)是影响胃间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CD55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促进胃间质瘤的发展及转移,并影响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治疗右肝巨大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近6年我院采用腹腔镜前入路行右半肝切除术治疗右肝巨大肿瘤10例患者(肿瘤平均直径8.2 cm),以及同期采用开腹前入路行右半肝切除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两组在术前一般状况以及围手术期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患者无中转开腹。两组患者在术前一般状况,手术切缘,术中输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96—2015年收治的17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0例患者中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球部14例(8.2%),降部144例(84.7%),水平部9例(5.3%),升部3例(1.8%),其中降部乳头区为106例,占总例数的62.4%。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腹痛、腹胀、恶心、呕吐。170例中获得明确肿瘤分期的125
目的探讨和总结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磁共振(MRI)特征,提高术前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ANT的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SANT的MRI表现为: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信号均低于脾脏,高于肌肉;病灶中央可见斑点状或星芒状低信号区,无坏死、囊变。DWI
目的评价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5年6月北京世纪坛医院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33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空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样肽水平。结果33例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平均空腹血糖为(11±3) mmol/L,术后平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血清维生素B12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及胃癌根治手术对其短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经病理确诊为胃癌并行胃癌根治术1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1个月时血清维生素B12水平的影响。结果本组18.6%的胃癌患者术前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于正常值。术前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6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6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男231例,女238例,中位年龄57岁。肿瘤发生于食管6例(1.3%),胃295例(62.9%),十二指肠23例(4.9%),小肠69例(14.7%),结直肠26例(5.5%),腹盆腔49例(10.5%),胰头1例(0.2%)
目的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壁间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近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2013年9月—2015年9月1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合并壁间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1处壁间动脉瘤,分别在发病时和发病后1、3、6和12个月复查主动脉CTA,观察壁间动脉瘤的变化情况和壁间血肿的吸收情况。结果随访1年,其中1例患者壁间动脉瘤扩大,2例合并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壁间血肿无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相关基因KIT、PDGFRA和DOG1突变的情况,探讨其在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组织标本,针对KIT、PDGFRA和DOG1 3个基因的外显子片段进行引物设计,扩增并测序,分析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组10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发现KIT基因
目的探讨腹腔内脏转位畸形对合并腹部疾患临床诊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3例腹腔内脏转位畸形案例的临床资料,评价腹腔内脏转位畸形对合并腹部疾病诊治过程的影响。结果经腹部CT确诊的腹腔内脏转位畸形共13例,占同期腹部CT检查者的比例为1.5/10 000,其中体检偶然发现6例,合并泌尿系统症状4例,消化系统症状3例。保守治疗或随诊8例,手术治疗5例,其中2例为肾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