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程心理护理。结果:100例患者,治愈42例,显效38例,好转11例,治疗有效91例,占91%,患者满意度100%,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医疗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48-02
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1],临床研究表明,溶栓治疗是目前脑梗死早期获得再灌注以抢救濒死脑组织的有效方法[2],由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也可反应护理及治疗效果[3],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治疗的重要部分,愈来愈受到医护工作者的重视。如何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护理及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反应,促进早日康复,是实施心理护理的主要目标[4]。为此,我科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对100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患者进行全程心理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以上患者均符合1995年WHO的脑卒中(缺血性)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 43~75岁,平均60.2岁;发病时间2.5~6.0 h,平均4.5 h;以上患者均符合溶栓适应症,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等禁忌症,患者或家属签署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
1.2护理 所有患者常规进行生命体征监护、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全程心理护理。(1)溶栓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初步对患者做出心理评估。针对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礙,患者常会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护士应主动热情地做好安慰、解释工作。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使其尽快适应治疗环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通过与家属交谈、向家属介绍病情、提出指导性意见来稳定家属的心理状态。允许有家属陪伴[5],准许家属在任何时候探视患者,让他们在陪伴亲人时配合护士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2)溶栓过程中努力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和谐的医院治疗环境,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感受,用亲切和蔼的态度陪伴患者,多聆听患者倾诉,尽力满足患者合理的心理需求,积极和患者交流沟通,同时谈论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转移注意力,以消除患者担心自己今后可能瘫痪在床或出现并发症而引起的抑郁、恐惧的心理。(3)溶栓后24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呼吸、脉搏、体温情况,关注患者瞳孔、感觉功能、语言、运动的变化,护士和患者进行亲切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需求,使他们情绪保持稳定,避免出现紧张、恐惧等异常情绪,护士要心情平静的观察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头痛、呕吐症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患者积极掌握一些治疗方面的知识,密切与医务人员配合,使他们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
1.3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6],在用药开始时及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以自理,可下地行走;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患肢肌力提高2级以上;好转:患肢肌力提高1级以上,或失语偏瘫等症状好转;无效:指用药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患者满意度以问卷方式统计。
2结果
100例患者,治愈42例,显效38例,好转11例,治疗有效91例,占91%,患者满意度100%,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均得到有效控制。
3讨论
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7]。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该病患者逐年上升,溶栓治疗最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个重要课题,得到极大关注。心理状态作为影响疾病发生、转归和预后的动态因素,成为护理工作的热点之一,这要求护士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重视患者的权利,尊重患者的人格[8],使其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本组100例患者,有效91例,占91%,患者满意度100%,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均得到有效控制。研究表明,采取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患者焦虑症状,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及医疗质量,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刘萍,伊晶,李晓红,急性脑梗死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5):288.
[2]Alberts MJ.Genetics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roke,2004,35:342-344.
[3]李佳宁,马丽华,刘贺菊,等.老年高龄患者经膀胱镜前列腺电切术的整体护理[J].河北医药,2012,34(15):2391.
[4]方秀萍,心理干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焦虑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7,22(9):16.
[5]吴燕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当代护士[J].2008,1:48-49.
[6]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7]贾建平,神经病学.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5.
[8]王晖,李家新,妇科癌症患者化学治疗期间压力源及护理策略[J].当代护士,2005,5:7375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48-02
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1],临床研究表明,溶栓治疗是目前脑梗死早期获得再灌注以抢救濒死脑组织的有效方法[2],由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也可反应护理及治疗效果[3],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治疗的重要部分,愈来愈受到医护工作者的重视。如何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护理及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反应,促进早日康复,是实施心理护理的主要目标[4]。为此,我科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对100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患者进行全程心理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以上患者均符合1995年WHO的脑卒中(缺血性)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 43~75岁,平均60.2岁;发病时间2.5~6.0 h,平均4.5 h;以上患者均符合溶栓适应症,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等禁忌症,患者或家属签署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
1.2护理 所有患者常规进行生命体征监护、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全程心理护理。(1)溶栓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初步对患者做出心理评估。针对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礙,患者常会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护士应主动热情地做好安慰、解释工作。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使其尽快适应治疗环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通过与家属交谈、向家属介绍病情、提出指导性意见来稳定家属的心理状态。允许有家属陪伴[5],准许家属在任何时候探视患者,让他们在陪伴亲人时配合护士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2)溶栓过程中努力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和谐的医院治疗环境,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感受,用亲切和蔼的态度陪伴患者,多聆听患者倾诉,尽力满足患者合理的心理需求,积极和患者交流沟通,同时谈论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转移注意力,以消除患者担心自己今后可能瘫痪在床或出现并发症而引起的抑郁、恐惧的心理。(3)溶栓后24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呼吸、脉搏、体温情况,关注患者瞳孔、感觉功能、语言、运动的变化,护士和患者进行亲切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需求,使他们情绪保持稳定,避免出现紧张、恐惧等异常情绪,护士要心情平静的观察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头痛、呕吐症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患者积极掌握一些治疗方面的知识,密切与医务人员配合,使他们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
1.3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6],在用药开始时及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以自理,可下地行走;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患肢肌力提高2级以上;好转:患肢肌力提高1级以上,或失语偏瘫等症状好转;无效:指用药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患者满意度以问卷方式统计。
2结果
100例患者,治愈42例,显效38例,好转11例,治疗有效91例,占91%,患者满意度100%,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均得到有效控制。
3讨论
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7]。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该病患者逐年上升,溶栓治疗最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个重要课题,得到极大关注。心理状态作为影响疾病发生、转归和预后的动态因素,成为护理工作的热点之一,这要求护士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重视患者的权利,尊重患者的人格[8],使其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本组100例患者,有效91例,占91%,患者满意度100%,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均得到有效控制。研究表明,采取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患者焦虑症状,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及医疗质量,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刘萍,伊晶,李晓红,急性脑梗死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5):288.
[2]Alberts MJ.Genetics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roke,2004,35:342-344.
[3]李佳宁,马丽华,刘贺菊,等.老年高龄患者经膀胱镜前列腺电切术的整体护理[J].河北医药,2012,34(15):2391.
[4]方秀萍,心理干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焦虑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7,22(9):16.
[5]吴燕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当代护士[J].2008,1:48-49.
[6]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7]贾建平,神经病学.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5.
[8]王晖,李家新,妇科癌症患者化学治疗期间压力源及护理策略[J].当代护士,2005,5: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