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医学生医德教育新模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德是医护与医护之间、医护与病患之间、医护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伴随着经济发展,医疗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的短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诉求之间的矛盾加深,医患关系紧张,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探索建立了“早期临床实践—师友沙龙—志愿服务—医患访谈”多位一体的“天使立德工程”,建立了医学生医德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医学生 医德 教育模式
  【基金项目】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SJB88001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课题(D/2016/01/09),2016年度南京医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专项(2017ZSY01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226-02
  医德是医护与医护之间、医护与病患之间、医护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医德具有阶级性、继承性、自觉性等特点。医德评价的主要标准为有利、自主、公正和互助等。加强医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最终实现的重要保证[1]。
  一、医德教育现状
  国外的医德教育注重课程内容设置、医德教育融于实践、提倡多学科合作等等。第一,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医德教育。医德教育是一门致力于培养医生价值观、社会观以及医疗行为中人际交往技巧的重要学科,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是成为一个合格医生的两大支柱[2]。注重人文课程的积极作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为医德医风培养注入新的活力已成为西方国家医德教育的共识。第二,注重实践中培养医德,避免空泛理论灌输。欧美医德教育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医德教育必须建立在临床实践基础之上,医德教育均以医疗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为切入点,设计医德教学案例浅显生动传授知识[3]。第三,注重多学科合作,提倡案例式教学。教学素材并不局限于单一学科,注重学科间的融通与合作,采取道德讨论、角色扮演、读书报告等方式,以医德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切入点,激发医学生讨论乃至于争论。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医院软硬件设施逐渐完善,社会整体医疗水平明显提升,医疗体制改革也进入深水区。但目前医疗环境略显恶劣,医患关系不容乐观,医德状况令人堪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高等医学院校扩招使得学生数激增,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相对偏少;加之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得医德教育产生偏移,医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医德教育,只注重临床诊治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良好的医德品质的养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到行、知行统一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涵盖了医学生对医德的了解辨认、主动内化、自觉调节等环节[4]。熊雄认为当前中国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含传统医德文化、医学伦理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素养、法律意识、校园文化等[5]。陈翔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人本理论”是医德教育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医德教育的方向,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核心内容[6]。一些学生者为应以课堂教学为主导,以师德建设为基础,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社会服务、网络媒体为平台,综合运用多种医德教育方法,如“引导反思”法、“榜样示范”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研讨会学习法、经验式学习理论法等,实现师生“认知-情感-行为-习惯”的双向互动[1,6]。
  二、构建医学生医德教育新模式:“天使立德工程”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有效治疗的保证,是医德医风的彰显,是社会稳定的标杆,是每一位医护工作人员与社会大众共同追求的目标。早在2005年,卫生部便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然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并没有伴随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舆论媒体的偏重报道更是加剧了医患关系的恶化,使得医学生对医疗环境、医患关系的认识产生偏差。因此帮助医学生建立正确医德观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南京医科大学着眼“和谐医患关系”,探索建立了“早期临床实践—师友沙龙—志愿服务—医患访谈”多位一体的“天使立德工程”医德教育新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尚医学职业道德、优良医学人文素养、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全面临床医学知识、较强人际沟通能力的医学人才,有效地提高了医学生医患沟通素质与能力,成为学校医德教育品牌工程,在师生中产生较大影响。
  “天使”是所有医护工作者的共同名片,在这之中医生更是承担着管理者、沟通者、照顾者、代言者、保护者及教育者等多重角色,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引领者,这要求医护工作者不仅要有高深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广博的人文素养。 “天使立德工程”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合热点时事,充分挖掘当前医患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展开讨论;二是引进导师排忧解惑,引领医德素质培养的正确方向;三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学生自主策划情景剧等方式,多角度呈现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从而掌握正确的医患沟通方法与技巧。
  (一)“医”事热点全面观: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院鼓励学生们多关注时事,尤其是医学方面的热点问题,并以班级为单位做好相应资料的搜集与保存;此外学院始终致力于“早期临床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学生们推向临床的同时,旨在培养学生们敏锐的医学观察能力,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随后每个班级根据本班同学关注的热点话题召开主题班会,同学们畅所欲言,在思想观念的碰撞中,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解析“医”事热点,深入剖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深层次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还养成了关注时事、全面思考的良好习惯,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
  (二)导师引领理性观:考虑到医学生刚刚进入医学领域,缺乏临床实践,对医疗行业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充分调动师资力量,从临床一线引进优质师资为同学们指引方向,保驾护航。为更好地催化“导师—学生”之间的化学反应,深度贯彻“请进来、走出去”的指导方针。“请进来”——师友沙龙,临床导师入校园。师友沙龙作为一项传统特色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着极大地作用。一方面同學们能够有机会与老师、学长进行细致沟通,就学业、生活、职业规划等问题向老师请教;而老师们也能够借此机会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更好地了解医学生。“走出去”——早期临床实践,低年级学生进临床。早期临床实践活动以“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和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引导同学们自主学习现代医学教育标准、医学人文及相关法规等,指导同学们全面观察医院与临床环境,观察医生诊疗过程,并参加适当的医务志愿服务,使同学们在低年级就感知医院环境、医务人员工作方式、医疗流程、患者就医状况和心理等,丰富同学们对医学和医疗的感性认识,激发同学们专业学习动力,促使同学们增强医学人文素质和人际交流能力。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学生亲临医疗环境,与老师们的亲密接触都促进其医学观的理性化发展,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创造条件。   (三)情景再现面面观:在理性认识医患关系、了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本要素后,同学们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关注“医”事热点,在早期臨床实践中搜集素材,潜心剧本创作,邀请SP老师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再现真实医疗过程。情境剧形式新颖、题材多变,寓教于乐、师生共建,是同学们学习医患沟通方法与技巧的良好平台。通过自身的演练与老师的教授,把握沟通要领,并在早期临床实践中敢于沟通、善于沟通。
  这三大特色板块是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各有侧重,又密不可分。学生们在获取理论、形成认识后,迈向实践;在实践中践行理论,巩固知识。三个板块的实施让学生们认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患者的心灵是一张虚掩着的窗,良好的沟通是推开这扇窗的不二法宝。沟通不仅仅可以改善医患关系,更有助于患者的祛疑解惑,有助于安抚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有助于调动患者的抗病意志。与患者积极进行沟通,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们还认识到医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还是一门人文学科,找到了学习医学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三、结论
  “天使立德工程”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举办,学生们全身心投入,临床导师耐心保驾护航,活动成效卓著。在思想认识方面,学生们能够全面、正确、理性地认识当前的医患状况,能够不为舆论的偏失报道所影响、不为偏激的言语所左右,深刻理解医生的责任与担当,树立对医患关系与所学专业的信心,明确学习目标与职业规划。在面对具体事件时,学生们能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思考,养成换位思考的思维习惯,全面剖析医患矛盾的症结所在,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引导良好医患关系的创建。在临床实践方面,尤其是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主动迈向患者,敢于与患者沟通。充分利用在活动中收获的心理知识与沟通技能,从患者与医生的双重角度出发,了解患者心理、规范自身行为,获取患者的信任,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而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有利于学生们更快地融入临床、学习临床知识,更为学生们树立信心、创建良好的医患关系、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提供了可能。
  在以后的医德教育活动中,需要更加注重人文教育,重视实践教学,增强医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合理的医德评价体制,从制度上保障医德教育的不断发展,真正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肖纯凌.将医德教育贯穿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J].辽宁教育研究,2008,02:117-119
  [2]滕黎.英美两国医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81-2383
  [3]王昕,黄蕾蕾.英美医德教育模式对我国医德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2014,01:84-88
  [4]游元军,胡铭峡.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三个维度[J].医学与社会,2011,09:96-98
  [5]熊雄,傅琛. 医学生医德教育研究文献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4,03:11-13
  [6]陈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04:439-441
  作者简介:
  黄华兴,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外科教学方法与理论。
  封益飞,男,博士,讲师、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外科临床思维与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但是传统考试存在的弊端,与应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为实现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落实吉林省“十三五”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文件精神,高校应从考试内容到考试形式实施全方位综合改革,切实发挥考试的信息反馈功能,以考试改革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考试改革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
期刊
【摘要】国家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而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从而释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通过建设教学环境改善教学质量,受到了教学人员及社会愈加重视的问题。本文就围绕高校积极课堂环境的建设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等院校 积极课堂环境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教师职业共同目标,从强化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精神意识基础上来形成专业认同。独立学院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从构建独具特色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来打破师资结构瓶颈难题,构建多元化、特色化、协作化教师队伍,来提升独立学院的教育合力,达到人力资源共享、促进内外信息沟通的目的,增强院校竞争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师专业发展 共同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丽的种子”,这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开篇中的一句话。感触极深。在重视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和家长都意识到艺术教育对于开发幼儿的智力、陶冶幼儿的情操、激发幼儿的自信、锻炼幼儿的意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成长。  【关键词】指南 艺术兴趣 环境 生活 个性  【中图分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论述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思政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论述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思政建设的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土木工程 思政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239-01  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旨,是指通过结合、挖掘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客观科学的世界观,实现人文知识的内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小型志愿者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引入能够减少活动前后的负面能效,有助于活动的科学设置、资金优化、志愿文化传承以及志愿服务动力的保持。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小型志愿者服务 项目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018-01  随着近年来中国高职教育的大发展,使得在校高职学生已成为青年志愿者服务行动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力量之一
期刊
【摘要】传统的课堂一般只注重知识的讲解,缺乏创造性课堂的渗入,僵硬的课堂模式以及教学策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无法践行新课改下提出的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微课的出现打破这一局面,突破时空与地域的界限,创造出更加生动真实的情景,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欲,开启智力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调查与探索,首先介绍了
期刊
【摘要】目前,税收政策变化之快、幅度之大,大家深有感触,而因为税收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富兰克林曾说过,人的一生有两件事不可避免——死亡和纳税。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财会专业都开设了税法课程,财会专业的学生掌握税收技能已成为一种需要。但是,由于税种多、变化快、知识点多而具体,对税法课程的教与学都是一种挑战。为此,笔者经过不断的积累、反思、总结,针对税法课程的特点,提出优质税法课堂的实施建议。  【关键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和大量应用的今天,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已不再适合形势的发展要求,用《互联网》教程彻底取代老旧落后的《计算机网络》教程势在必行,必须用全新的互联网视角来重新审视和编排高校《互联网》的相关课程,并在高校各专业普及《互联网》相关课程的教育。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能力 协议 TCP/IP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035-01  教学目标:  1.诵读《渔歌子》,读出词的节奏、韵味,能有感情背诵。  2.通过以读代讲、读写结合等方式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  3.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自由、闲适的情感。  教學难点:体会诗人自由、闲适的情感。  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