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型口述体文献纪录片《大鲁艺》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引起强烈反响。该片以百位平均90高龄的耄耋老人深情口述为线,真实再现了难忘的延安岁月,生动反映了延安鲁艺的成立、发展过程及其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本文从传播理念和创作特点上对该片进行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纪录片;《大鲁艺》;口述体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74-02
2012年5月,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70周年,中央电视台从19日开始在晚上黄金时段热播了5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大鲁艺》。该片以百位平均90高龄的耄耋老人深情口述为线,真实再现了难忘的延安岁月,生动再现了延安鲁艺的成立、发展过程及其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并以独到、新颖的视角,全面、准确、深刻地反映了毛泽东同志《讲话》的历史背景、主旨和精神。作为主流媒体纪录片创作“大视野、大手笔、高投入、好效果”的典型代表,《大鲁艺》在传播理念和创作特点上呈现了“史实准确、内涵厚重、风格创新、价值独特”的品格。以下从该片所展现出的具体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多维影像震撼呈现
就《大鲁艺》而言,视觉影像是以“多维”的形式呈现的,从切身感受说归结为一个词,那就是“震撼”。它所呈现的影像至少有三种是值得记忆的,那就是“纪实影像”、“历史影像”和“艺术影像”。
(一)历史影像:真实可信
历史影像就是在当时历史环境下所摄制的珍贵影像。大型纪录片如果没有历史影像的重新修整和记录,其历史纵深感会大打折扣。《大鲁艺》里有许多多非常珍贵的历史镜头,很多文献资料细节捕捉得恰到好处,令人拍案叫绝。据说摄制组在中央电视台资料库中下载了18小时46分的视频资料,并在每一次的采访中收集第一手素材,抢救性地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相片和视频。
例如在第二集《延河春晓》中介绍了当时延安困难生活的珍贵影像,还有,介绍毛泽东思考“陕甘宁边区和中国文化发展究竟如何走”和“新民主主义论演讲”“毛泽东给鲁艺学院讲课”、“抗战艰苦时期鲁艺师生坚守理想和信念”、“丁里带学生写生”等珍贵历史影像都真信可靠的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大大地增加了影片的历史厚重感。
(二)纪实影像:发掘内涵
纪实影像是纪录片在创作中为了需要所拍摄的真实影像,纪实影像能够拍摄一些时空环境的细节很好的再现峥嵘岁月中的人和事。《大鲁艺》中的纪实影像在很好的说明问题上是下了功夫的。据《大鲁艺》总导演闫东介绍,摄制组奔赴全国各地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并着重对革命圣地延安的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等标志性地点进行了全新视角的拍摄。如:介绍延安桥儿沟的哥特式教堂、鲁艺学院当年生活过的窑洞、朝阳和夕阳中的宝塔山、鲁艺音乐系旧址等等,这些纪实影像的拍摄与恰当组接在画外音的配合下很好的还原了过去,对于人物、事件和一些细节具有很好的发掘创作意义。
(三)艺术影像:为表现服务
艺术影像又叫做“纪实的升华”,它指的是在纪实的基础上对画面有所设计,或是通过音乐、文字、旁白等方式予以辅助,从而使影像更具美感和冲击力。如:当孟于老人介绍最美好的时候“延河散步”时,随着老人的深情演唱“延水浊,延水清,情郎哥哥去当兵……”出现了当年延安生活的场景,真实的镜头印证了诗人何其芳“我想,延安的人们那样爱唱歌,大概由于延安生活太苦,然而我错了,刚刚相反的是由于生活太快乐”。还有介绍歌曲《延河颂》郑律成和莫耶的创作过程时所呈现的影像,延河的纪实影像、郑律成指挥的历史影像在解说、音乐、象征图片的配合下,型、光、声、色、景、物、人浑然一体整合有致,呈现出令人震撼的影像效果。
总之,三种影像的完美呈现构成了电视纪录片的“立体化影像”,经纬交织、纵横交错,极大地丰富了片子的感染力、表现力和艺术魅力。多维影像以“真实的身份、真挚的情感、真诚的态度、真切的语气”完美呈现,强化了媒体的导向和服务意识,让人们在流动的时空中,在不知不觉的声画观赏中品读主流媒体传播带给我们的震撼,不仅体现了纪录影像的“真实”本质更感受到了主流媒体话语的“真诚”。
二、叙事视角创新独特
(一)老人口述——“真实”
为了最真实地还原历史,《大魯艺》采用口述历史的纪录方式。为了给老百姓真实,在长达10个月的创作期间,摄制组在全国各地艰难地找到了80多位耄耋老人,老人们的口述增强了片子的“厚重感”,老人们一出现就很有“气场”,拉近了艺术作品与广大观众的距离。他们饱含深情的讲述让70年前的历史骤然生动起来,那一字一句都是他们的青春过往,那一颦一笑都勾起了最美好的回忆,老人们是历史的最好见证。不仅如此,还有华君武等20多位已故的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珍贵影像也被集中再现。最终,个体的故事构成了一部鲜活的集体记忆,使作品丰满厚重、真实可信。
(二)百姓评价——“公平”
该纪录片的独特视角还体现在对普通百姓的采访上,这种艺术特性可以归结为一个“公”字。当地老人采访中流露出了“平和心态、平实语言、平民视角”,如老人们介绍的“鲁家秧歌”和“版画系学院土窑遗址”、“秧歌剧的排演情况”、“版画阴阳脸不接受情况”等使纪录影像更加的公正可信,道出了人民对艺术的理解与期待。俗语讲“旁观者清”,在纪录影像叙述中引入了旁观者的叙述话语,能够大大的增强可信度与参与度,无论是从受众互动接受层面还是宣传导向方面都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三)策划编播——“巧妙”
从采访策划来看,对百位耄耋老人采访的成功与前期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精密思考提炼问题不无关系。此外,从电视台导向和引领的角度来看,该片的编排播出策略是很巧妙的,重视故事情节理念、节奏感和观众接收心理。片子的每一集在主题的限定下先使观众“入境”,随后在老人的讲述中慢慢展开对当年生活的追忆,每一集都是一个整体,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静静的欣赏接受,叙事中重视故事情节设置,如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和张鲁创作《白毛女》时采用故事化的手法,节奏上非常流畅,头尾呼应高潮迭起。 三、技术艺术高度融合
在制作上,动画特技内涵丰富且具有特色。《大鲁艺》的片头,随着一道木刻线的有力延伸,一幅生动的延安风情画卷徐徐展开,众多当年的人物和景物以版画的形式呈现,那些都是鲁艺美术家的作品,红黑的色调之下,当年的鲁艺美术大师们和当今的电视工作者们,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这种动画效果长达1分钟,把鲁艺成立的历史背景、名字渊源、发展历程、主要贡献等都生动的有力呈现。这种动画的高科技运用不是“为技术而技术”,而是紧紧的为“内容服务”、为“艺术表现”服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透析技术影像使我们深刻反思艺术文化素养在高科技影像创作中的重要意义。片尾在白云飘过的晴空下宝塔山静静的矗立守望,色彩宁静而肃穆,别有一番象征韵味。该片使用了大量的动画制作,占全片总时长的五分之一,有和老资料相得益彰的效果。其中,一段命名为《红唇绽放》的动画汇集了多幅当年的老照片,风格鲜明,引人关注。这些特技的使用不是追求感官刺激、不单一追求读图时代的“炫目”,而是真真正正地为艺术表现服务,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融合。
四、视听元素厚重和美
从纪录片的画面来看,光线、色彩、景深、影调、构图、拍摄角度、静止与运动摄像均能够很好表现。如采访老人画面的设计、桥儿沟教堂内钟的特写与柳条相映影像的“虚实”表现、窑洞内的运动摄像、俯视拍摄地貌的大场面、空镜头的象征意义、不同光线下的延河和宝塔山等等,这些艺术化处理使普通事物增色,给观众带来了“陌生”感,“真实”与“假定真实”“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再创造体现了电视艺术的独特魅力。
声音角度上,片头伴着男声小合唱沙可夫、吕骥创作的鲁艺校歌“我们是艺术工作者,我们是抗日的战士。用艺术做我们的武器,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争取中国解放独立,奋斗到底!”激情流放,唱出了鲁艺的灵魂,声画和谐、赏心悦目有历史的厚重感。原创音乐也成为了该片的亮点,《陕北情》、《陕北高原》等长达一个小时的9首原创乐曲和《延安颂》《五月的鲜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若干首作为配乐的经典老歌作为背景音乐,突出了主题、渲染了感情。解说创作注重口语化交流感、注重故事情节发掘的创新特点是本片声音表现的一大特色,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主持人赵忠祥为《大鲁艺》进行了旁白解说,70岁的赵忠祥用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深情配音给片子增色不少。他亲切细腻、儒雅大方、深沉厚重、自然洒脱的播音风格集中体现在片子里,他以讲述的口吻让人们在美的欣赏中关照历史与现实。
总之,《大鲁艺》在恰当的时候播出,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很多观众评价最大的缺点就是“太短”了。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从纪录片创作层面提出了“三力”“三个台阶”衡量标准。他強调,“三力”第一是“说服力”,即纪录片的真实性,片中事实要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第二是“感染力”,包括故事情节的感染力和情感的感染力;第三是“震撼力”,指的是思想艺术层面的升华,能给观众以启迪。从战略层面来讲“三个台阶”,首先,纪录片要成为好的宣传品,对外展示国家形象;其次,再往上一个台阶,纪录片要成为好的作品,赢得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好口碑,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再次,在最高的台阶上,纪录片要成为好的产品,才会具有市场竞争力。我想,这些标准《大鲁艺》都做到了,这部纪录片不愧是“近年来反映延安文艺界最全面、最深刻、最丰富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并对当下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智锋.纪录片“澳门十年”的创作特点及传播理念[J].电视研究,2010(3).
[2]胡智锋.澳门回归的真情咏叹——评纪录片“澳门十年”[J].中国电视(纪录),2010(2).
[3]张同道.2011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现代传播,2012(3).
关键词:纪录片;《大鲁艺》;口述体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74-02
2012年5月,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70周年,中央电视台从19日开始在晚上黄金时段热播了5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大鲁艺》。该片以百位平均90高龄的耄耋老人深情口述为线,真实再现了难忘的延安岁月,生动再现了延安鲁艺的成立、发展过程及其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并以独到、新颖的视角,全面、准确、深刻地反映了毛泽东同志《讲话》的历史背景、主旨和精神。作为主流媒体纪录片创作“大视野、大手笔、高投入、好效果”的典型代表,《大鲁艺》在传播理念和创作特点上呈现了“史实准确、内涵厚重、风格创新、价值独特”的品格。以下从该片所展现出的具体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多维影像震撼呈现
就《大鲁艺》而言,视觉影像是以“多维”的形式呈现的,从切身感受说归结为一个词,那就是“震撼”。它所呈现的影像至少有三种是值得记忆的,那就是“纪实影像”、“历史影像”和“艺术影像”。
(一)历史影像:真实可信
历史影像就是在当时历史环境下所摄制的珍贵影像。大型纪录片如果没有历史影像的重新修整和记录,其历史纵深感会大打折扣。《大鲁艺》里有许多多非常珍贵的历史镜头,很多文献资料细节捕捉得恰到好处,令人拍案叫绝。据说摄制组在中央电视台资料库中下载了18小时46分的视频资料,并在每一次的采访中收集第一手素材,抢救性地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相片和视频。
例如在第二集《延河春晓》中介绍了当时延安困难生活的珍贵影像,还有,介绍毛泽东思考“陕甘宁边区和中国文化发展究竟如何走”和“新民主主义论演讲”“毛泽东给鲁艺学院讲课”、“抗战艰苦时期鲁艺师生坚守理想和信念”、“丁里带学生写生”等珍贵历史影像都真信可靠的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大大地增加了影片的历史厚重感。
(二)纪实影像:发掘内涵
纪实影像是纪录片在创作中为了需要所拍摄的真实影像,纪实影像能够拍摄一些时空环境的细节很好的再现峥嵘岁月中的人和事。《大鲁艺》中的纪实影像在很好的说明问题上是下了功夫的。据《大鲁艺》总导演闫东介绍,摄制组奔赴全国各地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并着重对革命圣地延安的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等标志性地点进行了全新视角的拍摄。如:介绍延安桥儿沟的哥特式教堂、鲁艺学院当年生活过的窑洞、朝阳和夕阳中的宝塔山、鲁艺音乐系旧址等等,这些纪实影像的拍摄与恰当组接在画外音的配合下很好的还原了过去,对于人物、事件和一些细节具有很好的发掘创作意义。
(三)艺术影像:为表现服务
艺术影像又叫做“纪实的升华”,它指的是在纪实的基础上对画面有所设计,或是通过音乐、文字、旁白等方式予以辅助,从而使影像更具美感和冲击力。如:当孟于老人介绍最美好的时候“延河散步”时,随着老人的深情演唱“延水浊,延水清,情郎哥哥去当兵……”出现了当年延安生活的场景,真实的镜头印证了诗人何其芳“我想,延安的人们那样爱唱歌,大概由于延安生活太苦,然而我错了,刚刚相反的是由于生活太快乐”。还有介绍歌曲《延河颂》郑律成和莫耶的创作过程时所呈现的影像,延河的纪实影像、郑律成指挥的历史影像在解说、音乐、象征图片的配合下,型、光、声、色、景、物、人浑然一体整合有致,呈现出令人震撼的影像效果。
总之,三种影像的完美呈现构成了电视纪录片的“立体化影像”,经纬交织、纵横交错,极大地丰富了片子的感染力、表现力和艺术魅力。多维影像以“真实的身份、真挚的情感、真诚的态度、真切的语气”完美呈现,强化了媒体的导向和服务意识,让人们在流动的时空中,在不知不觉的声画观赏中品读主流媒体传播带给我们的震撼,不仅体现了纪录影像的“真实”本质更感受到了主流媒体话语的“真诚”。
二、叙事视角创新独特
(一)老人口述——“真实”
为了最真实地还原历史,《大魯艺》采用口述历史的纪录方式。为了给老百姓真实,在长达10个月的创作期间,摄制组在全国各地艰难地找到了80多位耄耋老人,老人们的口述增强了片子的“厚重感”,老人们一出现就很有“气场”,拉近了艺术作品与广大观众的距离。他们饱含深情的讲述让70年前的历史骤然生动起来,那一字一句都是他们的青春过往,那一颦一笑都勾起了最美好的回忆,老人们是历史的最好见证。不仅如此,还有华君武等20多位已故的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珍贵影像也被集中再现。最终,个体的故事构成了一部鲜活的集体记忆,使作品丰满厚重、真实可信。
(二)百姓评价——“公平”
该纪录片的独特视角还体现在对普通百姓的采访上,这种艺术特性可以归结为一个“公”字。当地老人采访中流露出了“平和心态、平实语言、平民视角”,如老人们介绍的“鲁家秧歌”和“版画系学院土窑遗址”、“秧歌剧的排演情况”、“版画阴阳脸不接受情况”等使纪录影像更加的公正可信,道出了人民对艺术的理解与期待。俗语讲“旁观者清”,在纪录影像叙述中引入了旁观者的叙述话语,能够大大的增强可信度与参与度,无论是从受众互动接受层面还是宣传导向方面都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三)策划编播——“巧妙”
从采访策划来看,对百位耄耋老人采访的成功与前期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精密思考提炼问题不无关系。此外,从电视台导向和引领的角度来看,该片的编排播出策略是很巧妙的,重视故事情节理念、节奏感和观众接收心理。片子的每一集在主题的限定下先使观众“入境”,随后在老人的讲述中慢慢展开对当年生活的追忆,每一集都是一个整体,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静静的欣赏接受,叙事中重视故事情节设置,如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和张鲁创作《白毛女》时采用故事化的手法,节奏上非常流畅,头尾呼应高潮迭起。 三、技术艺术高度融合
在制作上,动画特技内涵丰富且具有特色。《大鲁艺》的片头,随着一道木刻线的有力延伸,一幅生动的延安风情画卷徐徐展开,众多当年的人物和景物以版画的形式呈现,那些都是鲁艺美术家的作品,红黑的色调之下,当年的鲁艺美术大师们和当今的电视工作者们,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这种动画效果长达1分钟,把鲁艺成立的历史背景、名字渊源、发展历程、主要贡献等都生动的有力呈现。这种动画的高科技运用不是“为技术而技术”,而是紧紧的为“内容服务”、为“艺术表现”服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透析技术影像使我们深刻反思艺术文化素养在高科技影像创作中的重要意义。片尾在白云飘过的晴空下宝塔山静静的矗立守望,色彩宁静而肃穆,别有一番象征韵味。该片使用了大量的动画制作,占全片总时长的五分之一,有和老资料相得益彰的效果。其中,一段命名为《红唇绽放》的动画汇集了多幅当年的老照片,风格鲜明,引人关注。这些特技的使用不是追求感官刺激、不单一追求读图时代的“炫目”,而是真真正正地为艺术表现服务,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融合。
四、视听元素厚重和美
从纪录片的画面来看,光线、色彩、景深、影调、构图、拍摄角度、静止与运动摄像均能够很好表现。如采访老人画面的设计、桥儿沟教堂内钟的特写与柳条相映影像的“虚实”表现、窑洞内的运动摄像、俯视拍摄地貌的大场面、空镜头的象征意义、不同光线下的延河和宝塔山等等,这些艺术化处理使普通事物增色,给观众带来了“陌生”感,“真实”与“假定真实”“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再创造体现了电视艺术的独特魅力。
声音角度上,片头伴着男声小合唱沙可夫、吕骥创作的鲁艺校歌“我们是艺术工作者,我们是抗日的战士。用艺术做我们的武器,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争取中国解放独立,奋斗到底!”激情流放,唱出了鲁艺的灵魂,声画和谐、赏心悦目有历史的厚重感。原创音乐也成为了该片的亮点,《陕北情》、《陕北高原》等长达一个小时的9首原创乐曲和《延安颂》《五月的鲜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若干首作为配乐的经典老歌作为背景音乐,突出了主题、渲染了感情。解说创作注重口语化交流感、注重故事情节发掘的创新特点是本片声音表现的一大特色,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主持人赵忠祥为《大鲁艺》进行了旁白解说,70岁的赵忠祥用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深情配音给片子增色不少。他亲切细腻、儒雅大方、深沉厚重、自然洒脱的播音风格集中体现在片子里,他以讲述的口吻让人们在美的欣赏中关照历史与现实。
总之,《大鲁艺》在恰当的时候播出,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很多观众评价最大的缺点就是“太短”了。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从纪录片创作层面提出了“三力”“三个台阶”衡量标准。他強调,“三力”第一是“说服力”,即纪录片的真实性,片中事实要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第二是“感染力”,包括故事情节的感染力和情感的感染力;第三是“震撼力”,指的是思想艺术层面的升华,能给观众以启迪。从战略层面来讲“三个台阶”,首先,纪录片要成为好的宣传品,对外展示国家形象;其次,再往上一个台阶,纪录片要成为好的作品,赢得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好口碑,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再次,在最高的台阶上,纪录片要成为好的产品,才会具有市场竞争力。我想,这些标准《大鲁艺》都做到了,这部纪录片不愧是“近年来反映延安文艺界最全面、最深刻、最丰富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并对当下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智锋.纪录片“澳门十年”的创作特点及传播理念[J].电视研究,2010(3).
[2]胡智锋.澳门回归的真情咏叹——评纪录片“澳门十年”[J].中国电视(纪录),2010(2).
[3]张同道.2011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现代传播,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