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广东水运营运组织与地缘关系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onee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广东素以水运发达而著称.明中叶,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水上运输愈加发展.关于广东水运史的问题,迄今为止尚乏人作系统的专门研究.王洗教授编著的交通海运丛书,也只着重论述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招商局建立后所开创的近代航运业的情形.在此之前的水运虽有提及,但未加详论.有鉴以此,1985至1987年间,笔者与同事谭棣华、罗一星先生曾着力搜集鸦片战争前广东水运史的有关资料,并亲往珠江水系的干流及沿海各港口作实地考察,搜集有关文物和口碑资料,我们已将初步的研究成果,由笔者任主编,写成《广东航运史》(古代编)一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出版)这里仅就远洋贩运、沿海与内河贩运和短途水上运输三个方面,分别考察水运的经营组织,并对它与地缘的关系作一初步的探讨.
其他文献
利用相干态正交化展开法研究非旋波近似下Tavis-Cummings模型的定态能谱,以及模型中原子初态和耦合强度对系统纠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的基态是非简并的,对应于两原子处于
<正> 旨在扩大地方工业产品的影响,提高产品知名度,促进工业生产和流通的“饶平县工业产品展览馆”举办于县工商联大厦,今年国庆前夕开馆.参加该馆产品展览的县国营、集体、个体和“外资”企业共163家,展出的工业产品有纺织、服装、工艺、食品、医药、陶瓷、化塑、建材、包装、机械、家电和文体用品等1261个品种规格.笔者认为,这些产品的展出,正是反映饶平县工业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应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技术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当前,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的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展开,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占较大份额的公有制医院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已成为当务之急。
文章将遏制与防治艾滋病的社会动员方式分为两类性质,四种形式:一类是组织化动员方式,包括政策动员与组织动员,即利用政治体制的力量去动员国家垄断的那部分资源;另一类是市场化动
中央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以及体现这一构想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举世瞩目.本刊创刊号发表了周毅之、施汉荣合写的《从香港问题看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文,对“一国两制”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理论根据,作了初步的探讨,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随着形势的发展,人们迫切要求加深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认识,进一步弄清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对“一国两制”构想作深入的理论性探讨,成了摆在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为此,本刊编辑部同《南方经济》编辑部于10月24日在广州联合举行了“一国两制”构想研讨
1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由卫生事业的性质决定的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
<正> 近三四十年来,香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经济成就,她的发展经验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经济发展与政治密不可分,探索香港经济起飞的奥秘常常要涉及到香港的政治状况.而且,香港的社会与政治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亦吸引了政治学、社会学以及研究现代化问题的学者们的学术兴趣,近二三十年,西方和香港本地学者对香港政治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发表了一批值得重视的论著.进入八十年代,随着香港九七过渡期的迫近和人们对香港政治前途的关注,香港政治更成为学者、政论家及其他有关人士关注和考察的热点,讨论香港政治的文章在香港的中
<正> 康熙二十年(1681年),刚在平定“三藩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浙江布政使司(后又一度调任江西巡抚)李士桢,风尘仆仆地出任广东巡抚.李士桢,字毅可,原东莱都昌(今山东昌邑县)人,本姓姜,于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归旗辽左,继正白旗佐领李西泉,即始姓李.李士桢曾任盐运使、知府、太守、布政使司等职,以善于理财闻名当世,也深得康熙帝的赏识.从康熙二十至二十七年(1681~1688年),李士桢出任广东巡抚,除弊兴利,为清代广东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某些开创性的贡献.研究李士桢抚粤的政绩
介绍了Gires-Tournois镜的基本结构,运用薄膜光学理论计算了Gires-Tournois镜的色散,分析了各个组成部分对Gires-Tournois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反射膜堆的选择影响Gires-T
<正> 一、广东乡镇企业发展的成就和特点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工业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一项根本措施.广东乡镇企业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措施的正确性.1979—1990年的十二年期间内,广东乡镇企业的总产值平均增长幅度高达32.12%,其中工业产值的增长幅度达到31.33%(均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出口产品总值的增长幅度更大,达到年均51.36%的增幅.1979年以来,广东乡镇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从13.99亿元(1978年),增加到306.32亿元(1990年),年均增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