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雅各布森在翻译理论研究中引入符号学,尤其是皮尔士的符号与意义的理论。他认为对词义的理解取决于翻译,不应该像罗素所说的经验决定对词义的理解,认为“没有符号就没有意义”。由此,他提出了翻译的三种类型: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1
语内翻译,即在同一语言内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例如日常生活中的转述,或者在民族文化中,不同时代对传统进行阐释赋予其时代意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典籍占有相当的分量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按照文化学、民族学以及人类学的理解,在中华民族文化系统中各种民族语言对民族典籍的互译也构成了语内翻译。
1原诗: 译诗:
青青子衿, 常使我念念在心的
悠悠我心; 是你素洁的青衿,
但为君故, 我尝夙夜不寐,辗转反侧,
沉吟至今。 反复沉吟着-你的姓名。
(曹操诗) (徐炼注译)2
译文采用跨行掉尾的手段,以现代诗歌精神,翻译古人的意境,实现了古典向现代的转换。
2.《格萨尔》是我国藏族和蒙古族共同创造的一部长篇英雄史诗。其基本的诞生和传播路线是从藏族到蒙古族地区,经过长期的民间创作和流传,形成多语种史诗版本的复杂格局。单就这部史诗的翻译而言,如今已经发现《格萨尔》有“民译”、“外译”、“往复译”和“回译”等多种复杂翻译现象和译本形态存在。这首史诗的“民译”便是语内翻译的具体体现。
语际翻译,即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是用一种语言解释另外一種语言”,即人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对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送友人 Farewell to a Friend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Blue mountains bar the northern sky;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White river girds the eastern town.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Here is the place to say goodbye;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You’ll drift like lonely thistle down.
With Floating cloud you’ll float away;
Like parting day I’ll part from you.
You wave your hand and go your way;
Your steed still neighs, “Adieu, adieu!” 3
符际翻译,也称“跨类翻译”,即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 把语言符号用手势、数学来表达。也可见于日常的交流,例如用文字解释提示标志:红灯代停止,绿灯代表行驶,公共场合的禁止停车等标志。4
1、 罗丹创作过一座叫《丑与美》的泥塑。泥塑所表现的老宫女,皱缩的皮肤像木乃伊的一样,她“对着自己衰颓的体格叹息。她俯身望视着自身,可怜的干枯的乳房,皱纹满布的腹部,比葡萄根还要干枯的四肢”。这座泥塑,可以说是对法国15世纪著名诗人维庸《美丽的老宫女》一诗的理想传译。5
2、在文学翻译中,符际翻译可以成为语际翻译的辅助手段。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t dusk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withered vine fly crows;
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6
原诗以十余个景物衬托游者思乡之情,而景物之间并无连接性词语,仅以意象的累加来营造氛围,如果在英译时,单纯把这些意象翻译出来,根本不能翻译,因此,需要借助符际翻译:首先把这些表达意象的文字翻译成一种“意境”,即在深秋时节,景物凄清,游子满目苍凉,想到日暮途远而倍加思乡。
在翻译实践中,实际上三种翻译并不能完全分裂开来。三种翻译类型互相补充配合,以适应多变的翻译类型。作为三种翻译类型,他们具有翻译的一些共性,都是在一定目的的指导下进行的交际活动。不同的标准决定了不同的翻译类型,但可以肯定的是,翻译是一种以语言(异语或者不同方言等)为中介的跨文化(不同文化或同一系统下的文化)交际活动,要充分发挥翻译在文化中的“桥梁”作用,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不同的翻译标准导致不同的翻译类型,就像翻译标准一样,企图定出一条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是不可能的,绝对适用所有翻译的翻译类型也不会出现。
参考文献:
[1]杨建华.西方译学理论辑要.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1
[2]王宏印.新译学论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
[3]何其莘仲伟合,许钧.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
[4]魏姝.国内符际翻译研究透视.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3(5):94-96.
[5]许钧.翻译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6]戴炜栋.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语内翻译,即在同一语言内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例如日常生活中的转述,或者在民族文化中,不同时代对传统进行阐释赋予其时代意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典籍占有相当的分量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按照文化学、民族学以及人类学的理解,在中华民族文化系统中各种民族语言对民族典籍的互译也构成了语内翻译。
1原诗: 译诗:
青青子衿, 常使我念念在心的
悠悠我心; 是你素洁的青衿,
但为君故, 我尝夙夜不寐,辗转反侧,
沉吟至今。 反复沉吟着-你的姓名。
(曹操诗) (徐炼注译)2
译文采用跨行掉尾的手段,以现代诗歌精神,翻译古人的意境,实现了古典向现代的转换。
2.《格萨尔》是我国藏族和蒙古族共同创造的一部长篇英雄史诗。其基本的诞生和传播路线是从藏族到蒙古族地区,经过长期的民间创作和流传,形成多语种史诗版本的复杂格局。单就这部史诗的翻译而言,如今已经发现《格萨尔》有“民译”、“外译”、“往复译”和“回译”等多种复杂翻译现象和译本形态存在。这首史诗的“民译”便是语内翻译的具体体现。
语际翻译,即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是用一种语言解释另外一種语言”,即人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对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送友人 Farewell to a Friend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Blue mountains bar the northern sky;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White river girds the eastern town.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Here is the place to say goodbye;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You’ll drift like lonely thistle down.
With Floating cloud you’ll float away;
Like parting day I’ll part from you.
You wave your hand and go your way;
Your steed still neighs, “Adieu, adieu!” 3
符际翻译,也称“跨类翻译”,即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 把语言符号用手势、数学来表达。也可见于日常的交流,例如用文字解释提示标志:红灯代停止,绿灯代表行驶,公共场合的禁止停车等标志。4
1、 罗丹创作过一座叫《丑与美》的泥塑。泥塑所表现的老宫女,皱缩的皮肤像木乃伊的一样,她“对着自己衰颓的体格叹息。她俯身望视着自身,可怜的干枯的乳房,皱纹满布的腹部,比葡萄根还要干枯的四肢”。这座泥塑,可以说是对法国15世纪著名诗人维庸《美丽的老宫女》一诗的理想传译。5
2、在文学翻译中,符际翻译可以成为语际翻译的辅助手段。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t dusk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withered vine fly crows;
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6
原诗以十余个景物衬托游者思乡之情,而景物之间并无连接性词语,仅以意象的累加来营造氛围,如果在英译时,单纯把这些意象翻译出来,根本不能翻译,因此,需要借助符际翻译:首先把这些表达意象的文字翻译成一种“意境”,即在深秋时节,景物凄清,游子满目苍凉,想到日暮途远而倍加思乡。
在翻译实践中,实际上三种翻译并不能完全分裂开来。三种翻译类型互相补充配合,以适应多变的翻译类型。作为三种翻译类型,他们具有翻译的一些共性,都是在一定目的的指导下进行的交际活动。不同的标准决定了不同的翻译类型,但可以肯定的是,翻译是一种以语言(异语或者不同方言等)为中介的跨文化(不同文化或同一系统下的文化)交际活动,要充分发挥翻译在文化中的“桥梁”作用,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不同的翻译标准导致不同的翻译类型,就像翻译标准一样,企图定出一条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是不可能的,绝对适用所有翻译的翻译类型也不会出现。
参考文献:
[1]杨建华.西方译学理论辑要.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1
[2]王宏印.新译学论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
[3]何其莘仲伟合,许钧.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
[4]魏姝.国内符际翻译研究透视.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3(5):94-96.
[5]许钧.翻译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6]戴炜栋.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