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家庭教育子女的体会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1960年到90年代初,我的家庭教育,以培养子女的道德修养为宗旨,以生活实践中的实例为教材,以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主要方式,家教成效显著:培育了四个子女成才,报效国家,孝敬父母;打造了一个和谐家庭,树立起美德家风,受到人们的称赞。在家教中我有以下体会:
  一、对家庭教育重要性认识是逐步深化的
  开展家庭教育,在认识上从肤浅到逐渐深入,再到重视狠抓,经过了几年时间。1955年,我家有四个子女(两儿两女),家境困难,面临着如何过好日子,改变命运的难题,无论从当时或长远来看,认为只有教育好子女才是唯一的出路。为此,我们夫妻二人下决心,除做好本职工作外,将全部心血投放在教育子女上。子女陆续上学后,靠学校教育,想松一口气,便放松了父母的责任。之后发现学校教育的“智育”为主,“德育”不足,担心指望子女的心愿有可能落空。而小学到中学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如错过机会,无法挽回。更何况子女不仅是我们的,他们也属于国家的,我们还负有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使命,不如趁此机会加强家庭教育,以补“德育”之不足,岂不更好?于是,我们就在家庭教育之“德育”上下功夫,以此为家教重点。如何着手呢?经认真琢磨,我认为家庭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子女放学后和节假日在家中,有着充分受教育的时间机会;父母对子女有血缘上特殊的感情,父母天生就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在生活中有丰富的“德育”教材,只要能精心组织,家庭就完全可以成为子女们校外的第二课堂。
  二、家庭教育几个实例
  决心下了,条件有了,我们就摸索家教实践。我们第一课先从抓孩子们的学习入手,与学校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态度,发现有的学习不认真时,及时端正。我的妻子对孩子说:“我和你爸从小都没娘,想上学去不了,妈妈念了半年书,爸爸念了五年书,因家穷他14岁到工作做工,因没文化人家看不起,也找不到好工作,吃了大亏,你们有条件上学,要好好学习……”。大女儿学习成绩好,是“三好”学生,又是班长,校学生会主席,我们就树立大女儿为榜样,让下边的弟妹三人向她看齐。一方面说:“你们同在一个学校读书,为什么落后?没有理由当不上三好学生。”另一方面,要求大女儿带好头,代替父母亲帮助三弟妹学习,检查作业。一个学期后,三个弟妹也都评上了“三好”学生,其中两个还当上了班长,学校领导高度赞扬,不少学生家长感到惊讶,追问他家是怎么教育的?其实,这就是家庭教育与学校紧密结合,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子女上学期间,正值我的家境非常困难时期。如何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是无法回避的难题。我们就这一现实,进行教育。俗话说“人穷志短”,人穷了,会在精神上懈怠,消沉下去。但事在人为,我们就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讲述父母从小在穷苦家庭中长大,经历过十多年凄惨的生活,没有被穷吓倒,也没有改变过我们立志向强的决心,讲述自己在穷苦中努力拼搏,从一名童工,一步步闯过来,成为国家干部,逐渐改善了生活,才有了今天。平时,我们过着低调的生活,伙食粗糙,衣着简朴,父母与子女患难与共,在物资十分匮乏的条件下,靠精神的力量冲淡生活的困苦,携同子女去捕捉家庭的温馨,去品味拼搏上进带来的甘甜。在这种氛围的影响熏陶下,从不叫苦,不埋怨,充分理解父母的难处,和睦相处。我妻子以身作则,劳累一天仍在夜里坚持自学文化,几个月后报考社会招工,当了一名保育员,每月收入24元,补贴家用,为缓解家庭的困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母亲的表率作用,也潜移默化,深深感动了子女们的心。1966年的一天,两个儿子要去市里玩儿,临走没吃早饭。他妈妈给了五毛钱,叮嘱饿了买点儿东西吃。到了市里,弟弟饿了要哥哥买吃的,哥哥舍不得花钱,找点水来让弟弟充饥,哥俩步行往返三十多里地回家后,又将五毛钱还给了他妈妈。此时此刻,当妈妈的潸然泪下,既为孩子受苦而感到痛心,又为孩子懂事了而感到欣慰,说:“今后要想过好日子,全靠你们了。”孩子答道:“不会让妈妈失望……”。子女们参加工作后,兑现了他们的诺言。
  孝敬父母是子女天经地义应尽的职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都应想方设法对父母尽到瞻养职责,不能让父母为生活操心窘迫,遇有危难之时,更需子女鼎力相助,尤其在精神层面上要做到理解、尊重、沟通、抚慰;在事业上社会中,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有了成绩和荣誉,父母会引以为荣感到自豪。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最好的慰藉。1962年,我的母亲病危,我借款800元从湖南赶往河北昌黎老家看望,尽管没能挽救老人的生命,但我尽了当儿子的孝心,问心无愧,留下债虽增加了困难,也是能克服的。这种表率作用的能量是巨大的,留给子女是无价的财富,会深深根植于子女的心间,影响其一生。以后,我的子女们都秉承了忠厚仁义的家风,孝敬出名,在其母亲病重期间,他们想方设法竭尽全力,抢着服侍照看身边,一片孝心深得医护人员和单位同事赞许。
  1968年“文革”期间,我妻子因我被关押监督劳动,驻厂工作队有意刁难她,先后两次逼迫她必须干完超负荷三倍工作量的任务和重体力活儿,这是她根本承受不了的事。同事们看到不公,工作队走后,大伙帮忙代替完成的。工作队无计可施,让我妻子单位的领导召开批斗会,单位领导对无理要求当面拒绝。工作队无奈,召集了上百人的围攻大会,企图以武力威胁,想从妻子口中得到我的“罪行”材料。妻子知道我是冤枉的,她不卑不亢,面对责问的种种问题,理直气壮地予以驳回。批斗会开了两个多小时,没达到工作队预想的目的,不了了之。散会后,周围观众无不叫好,不少人伸出大姆指贊扬妻子是女中豪杰。此事传出,震惊全厂。回家后子女们问:“妈妈为什么这么勇敢?为什么那么多群众都帮您,和您站在一起?”妻子就此机会告诉子女:“要做老实人,平时对人对事要尊重人,团结人,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在小事上讲风格,能忍则忍,能让则让;大事讲原则,绝不能含糊,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能屈服。这次大会批斗我,实在是欺人太甚,我就豁出来了,心一横,我看能把我怎么样!”妻子生动感人的榜样事实,给子女们上了一堂鲜活的道德修养课,子女们为有这样一位朴实无畏的妈妈感到十分自豪。   这些实例说明,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十分重要的,也十分有效。言传有理,使人认为应该去做,身教表率有力,使人觉得别人能做到自己也能做到,态度中期待有情不能不做。这样,有理,有力,有情,三者结合,从根本上征服了子女的心,达到了被教育者能够口服心服,言听计从的目的。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创新,也是独有的,天长日久, 子女们耳濡目染,思想上潜移然化,必然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为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参加工作后再受到单位组织上的教育和社会教育,就能够抵御腐朽污浊风气的侵蚀,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三、家庭教育中三个重要观念
  1.坚持正确的方向,鉴于社会上不少家庭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存在的偏颇和弊病,如撒手不管教,野蛮打骂,惯其任性等,造成的后果不仅贻害了子女,也苦了自己。我们坚持从严教管,手段文明,态度温和的方法,效果很好。具体的做法是:对子女不“宠”、不“骄”、不“惯”、不“打”、不“骂”、不“哄”、不“骗”,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鼓励进取心,上进要强心。教育以鼓励为主,有进步就表扬,有错误一般是批评,但要以理服人,允许申辩,一时想不通容许再想,严重的责其反省,不能因一时的错误否定全盘。如屡教不改,要从父母身上找原因,不能只怪孩子。父母对待子女必须保持态度一致,要求子女做的事,父母率先做好,不准子女做的事,父母首先绝对不做,言行一致,不能有双重标准。
  2.父母的表率作用是教育的关键。教育子女的过程也是父母自身修养的过程。“正人先正己”。父母为了教育好子女,严以律已,处处事事不忘记自身言行对子女的影响和榜样作用。我们在几十年漫长的岁月里,含辛茹苦,付出极大的心血。尤其是妻子本身就是一位贤妻良母,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核心作用,若没有她的辛劳努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后来,子女們陆续结婚成家,两个儿媳两个女婿融入到我们家,受此影响,同样严格律己,注重自身修养,为他们的子女树立榜样,进一步浓厚了和谐家庭的氛围,全家人文明、进取,奉献的意识进一步增强,道德水平得以提高,为良好家风的传承与弘扬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爱” 是家庭教育的灵魂。三十年来的家庭教育,靠什么力量支撑并执着前行?根本原因是父母的“大爱”所致。“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爱不是自私的爱,是融入了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爱,在今天看来,是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爱”。这种“爱”通过持之以恒的家庭教育达到预想的目的,再以得到升华的“爱”继续教育,如此反复,良性循环。“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爱心,就有了正确的方向,有了不竭的动力,也就会有不断创新的方法。我同妻子把两颗诚挚的爱心全部倾注到子女身上,使得子女们紧跟父母的脚步不断前行,第三代孙子也紧跟上来。最终构建起我们全家和谐幸福“满堂红”的格局。近三十年多,由于良好家风的熏陶影响 ,加之学校、工作单位的教育培养,我的子女、儿媳和女婿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是单位的骨干,有的成为专家,高校的教授,央企大厂的主要负责人。他们都为国家默默地奉献着。
其他文献
该校确定每年3月为开展“学雷锋”活动月,顺承把雷鋒精神散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一项重要的德育工作内容已延续多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有一支成立于1985年的“学雷锋红领巾爱心小队”,每逢双休日,这支红领巾爱心小队在学校青年教师志愿者带领下,活跃于社区、街道,照顾孤寡老人、关心留守孩,宣传交通安全、爱国卫生等知识,讲雷锋故事、雷锋事迹传递雷锋精神。每年腊月二十六这一天,“学雷锋红领巾爱心小队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新课标强调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新内容、新办法、新过程,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把握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凸现学生个性,彰显学生智慧,我们的课堂就会因“生成瞬间”而更加完美。  【关键词】抓住;生成;点燃;智慧火花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了一位教师执
期刊
【摘 要】通过对2015年绍兴市学业评价考试试题的分析,以求在教学中有所启发,从而让我们的教学更高效,真正实现轻负优质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毕业英语学业考试;命题意图;教学启示  英语学业考试在设计上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和准确,并充分发挥考试的鉴定功能和激励功能。2015年绍兴市学业评价考试试题力求反映初中毕业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本文就试图分析本次试题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对于班级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初中班级的学习氛围和班级文化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从文献调研、实地考察和工作经验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常见的几类问题,并制定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工作;常见问题;解决策略  近年来,随着农村学生人数的减少,很
期刊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歌声是实验小学道德讲堂的第一课堂,每个课间全校师生都能听着这首歌,轻唱着这首歌,让歌声飘进每个人的心中……  道德讲堂意在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宣传中华美德,褒扬社会上的好人好事,营造和谐有序,文明健康的社會氛围。为此,学校决定在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星期三下午队日活动时间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全校各班利用队日活动课的时间,分别举行了以“诚信在我心中”、“文明礼仪伴我行”、“身边的榜样”
期刊
为引导学生与书为友,该校将“经典诵读”引进校园,制订了《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古诗古韵考级方案》; 向学生推荐了百部好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引导他们读好书;设立“图书长廊”, 开展书的漂流活动,由学生各带一至两本好书在班级、班际漂流,开展新书介绍会、我与好书交朋友、好书伴我成长等促进好书的交互流通;利用黑板报、苗苗广播站开展读书交流、好书推荐等读书活动,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读书方面的知识;开展“爱
期刊
时光如白驹过隙,有时候快的分不清是现实还是在梦中,不再清晰,就像记忆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纱,就像第二天醒来,已分不清梦中的你和现实中的你。  此刻,我是多么的想见你。  离我们实现共同梦想的日子还有不过半年,最后分别的时候我们正在互相逗着,突然我哭了,我害怕分别,害怕没有你在的日子。那天月台上,我们对彼此许下承诺,承诺研究生一定要在同一座城市读,然后共同努力组建我们的幸福家庭。从那以后,为了我们彼此的
期刊
【摘 要】鲁讯先生说过:爱是教育的源泉,爱心是教育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教育成功的动力。所以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枯竭。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如何让秉性调皮捣蛋、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性格叛逆的中职学生更好更健康成长、成才更是一个慢活儿、细活。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分析我总结出了用关怀的爱、欣赏的爱、包容的爱、等待的爱浇灌他们,顺应他们自身发展规律,定将开出美丽的花儿。  【关键词】中职学生;爱;发展规
期刊
《钢琴课》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代,艾达自从6岁起就拒绝说话,只用钢琴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她带着9岁的私生女和心爱的钢琴坐海船颠簸着去和父亲许配的素未谋面的未婚夫一起生活。但是未婚夫是一个自私而实际的人,因为路途不便、遍地沼泽和稀泥,即使艾达据理力争,他还是狠心地把艾达心爱的钢琴遗弃在海滩上。举行婚礼仪式时下起倾盆大雨,艾达一直担心着遗留在海滩上的钢琴。后来,艾达哀求邻居贝恩斯带她和女儿到海边看
期刊
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之一,它既是文化交往的工具,具有实用价值,也是一门独放异彩的艺术而富有欣赏价值。发扬书法这一优良传统,普及汉字书法知识,这对于建设精神文明,增强青少年文化修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汉字书法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升华。几千年来,它除了承载文字交流作用之外,它那独特的线条之美,又表达了多少人的思想感情,甚至成了人格的标志。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书法的重要性越来越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