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经验和分子对接技术的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医组方快速筛选模式及应用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73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2月中上旬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国并波及海外20余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还没有针对性的有效药物和疫苗.充分借鉴中医药防治SARS等重大疫病的理论和经验,利用现代生物医学知识和研究手段,快速形成有效的中医药防治方案,是中医药应对新突发传染病的重要使命和有力抓手.鉴于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的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且二者在致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方面也有较大的相似性,该团队探索建立了基于临床经验和分子对接技术的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医组方快速筛选模式(简称分子对接辅助中医组方),即组织临床小组和研究小组,分别采用不同策略和方法“背靠背式”筛选中医方药,然后对2组筛选结果进行比对和整合分析,优化形成中医药防治方案.结果 表明,研究小组从国家及各省市公布的中医药抗SARS和新型冠状病毒方案中,筛选发现46个能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与人体ACE2结合区域且具有较高结合能的中药活性成分,主要归属于金银花、桑叶等7味中药,与临床小组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所拟中医组方的主要药味具有较好的吻合度,这从治疗靶标分析角度为中医组方的科学性和潜在疗效提供了佐证.同时提示,中医组方除可能改善临床症状或证候外,还具有潜在的直接抑制病毒感染作用.在此基础上,该团队优化形成了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医组方“克冠1号”,在第一时间为该院防治新突发传染病提供了有一定临床经验和客观证据支持的中医方剂.该中医方剂与西医对症支持治疗联合用于临床救治,初步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该研究创新了中医药科学防治新突发传染病的临床科研一体化攻关模式和方法,对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应对重大疫情的快速响应机制、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新突发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是体内重要的生长因子,其由两种相关多肽组成:IGF-Ⅰ和IGF-Ⅱ。大量研究表明,它们对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机体的生长
评价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VI
为探讨我国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用药特点,提取2001-2016年全国33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的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疾病特征、证候分布、用药特点及治疗状况进
该实验基于植物代谢组学的思路,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对广枣果皮酿造的6批果醋和市场上购买的3个厂家的6批苹果醋样品的化学成
六味地黄丸是典型的“一品多家”品种,不同厂家的该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价格高低不一.该研究采用课题组前期建立的“以质量为核心的优质中成药评价标准”,从原料选材、生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