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实践课程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中一直是教师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实验实践课程的地位、具体的改进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习产出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众所周知,实验实践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必要补充,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发挥实验实践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主要涉及课程体系的选择、安排、实施等一系列的问题。
一、实验实践在教学中的地位
实验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科学合理的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对理论知识是一个必要验证与延伸,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从抽象走向具象的过程,从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1]。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引导后续的教学。
二、对实验实践课程进行改进
实验实践课程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对知识的验证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我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实践课程的作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的改进与完善。
(一)制定物联网专业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
基于对教师、学生、校友、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调查,结合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学校定位,来论证本专业的使命、愿景、目标以及实施这些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2]。在借鉴《CDIO能力大纲》确定专业层面的细化中可测评的预期“学习产出”(如图1所示)。
(二)设计与物联网专业培养标准相匹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围绕专业预期“学习产出”,逆向设计各门课程,明确各门课程对于实现预期“学习产出”的贡献及程度,实现一体化培养(如图2所示)。
(三)确定课程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及实现策略
专业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最终要落实到课程。教师要根据“学习产出”类型,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基于学习科学理论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有效而非表面上实现预期“学习产出”[3]。在课程层面,任课教师采用测验、问卷、项目、作业、报告等多样化评价方法,对学生实际“学习产出”进行总结性评估(如图3所示)。
(四)转变教育理念,拓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新领域,在时间、空间、环境、资源等方面找出突破口,积极开拓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在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分层次的“实践教学文档”。在专业层面,有《专业培养标准》和《课程匹配矩阵》;在课程层面,有《课程大纲》《學生评测方案》等;在项目层次,有《项目指导书》和《实验指导书》;在课堂层面,有详尽的教案[4]。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和智能终端设备,与学生实时交流、互动教学;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远程辅导、远程作业,为学生自主学习延长时间、拓宽地域。
(五)构建适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长效考核机制与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考核综合评定办法,统筹考核实训过程与实训结果,对学生的实践理论、基本技能、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建立和完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和质量保证机制,以确保实践教学理念的贯彻。
(六)搭建准企业环境的实训基地
实训平台可以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平台。校内实训平台主要利用校内产业孵化园以及各个专业实验室,进行资源整合,合理化、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搭建校外实训平台主要依托校企合作,建立创新产學研合作机制,扩大学校与社会的深度合作,激励教师深入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和针对性的技术开发,让学生参与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开发中来,促进实践教学和生产科技成果的相互转化[5]。
(七)建设一支精于、善于开展产学研的三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
对于教师需要形成一支三师型的师资队伍,以便根据工作需要,承担教学(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项目指导)、科研(包括教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 制造)任务。
三、项目化实验实践课程体系的特点
项目化实验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为课程的系统性、完善性以及科学性奠定了基础。形式上以项目化方式将整个大学四年的实验实践课程以模块化形式配置与各个学期,保证四年不断线的实践能力培养;环境上基于企业平台以及拟企业平台的实践氛围,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与企业人才需求进行无缝链接;内容上由浅入深地将专业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践课程的始末,辅之以小型案例,最后的成果是一个完整项目的研发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考核方式是以团队形式答辩,在团队中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的同时也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总结
实验实践课程体系以项目化形式开展,摒弃传统的单纯的知识验证性实验,从形式上、内容上、环境上以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调整与完善,更好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服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更好地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岑岗,等.自主开放型实验项目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1(05).
[2]陈洁,等.开放型项目学习促进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J].计算机时代,2007(08).
[3]刘景福,等.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
[4]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梁蓉.基于项目的网络学习平台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学习产出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众所周知,实验实践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必要补充,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发挥实验实践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主要涉及课程体系的选择、安排、实施等一系列的问题。
一、实验实践在教学中的地位
实验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科学合理的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对理论知识是一个必要验证与延伸,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从抽象走向具象的过程,从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1]。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引导后续的教学。
二、对实验实践课程进行改进
实验实践课程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对知识的验证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我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实践课程的作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的改进与完善。
(一)制定物联网专业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
基于对教师、学生、校友、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调查,结合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学校定位,来论证本专业的使命、愿景、目标以及实施这些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2]。在借鉴《CDIO能力大纲》确定专业层面的细化中可测评的预期“学习产出”(如图1所示)。
(二)设计与物联网专业培养标准相匹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围绕专业预期“学习产出”,逆向设计各门课程,明确各门课程对于实现预期“学习产出”的贡献及程度,实现一体化培养(如图2所示)。
(三)确定课程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及实现策略
专业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最终要落实到课程。教师要根据“学习产出”类型,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基于学习科学理论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有效而非表面上实现预期“学习产出”[3]。在课程层面,任课教师采用测验、问卷、项目、作业、报告等多样化评价方法,对学生实际“学习产出”进行总结性评估(如图3所示)。
(四)转变教育理念,拓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新领域,在时间、空间、环境、资源等方面找出突破口,积极开拓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在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分层次的“实践教学文档”。在专业层面,有《专业培养标准》和《课程匹配矩阵》;在课程层面,有《课程大纲》《學生评测方案》等;在项目层次,有《项目指导书》和《实验指导书》;在课堂层面,有详尽的教案[4]。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和智能终端设备,与学生实时交流、互动教学;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远程辅导、远程作业,为学生自主学习延长时间、拓宽地域。
(五)构建适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长效考核机制与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考核综合评定办法,统筹考核实训过程与实训结果,对学生的实践理论、基本技能、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建立和完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和质量保证机制,以确保实践教学理念的贯彻。
(六)搭建准企业环境的实训基地
实训平台可以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平台。校内实训平台主要利用校内产业孵化园以及各个专业实验室,进行资源整合,合理化、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搭建校外实训平台主要依托校企合作,建立创新产學研合作机制,扩大学校与社会的深度合作,激励教师深入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和针对性的技术开发,让学生参与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开发中来,促进实践教学和生产科技成果的相互转化[5]。
(七)建设一支精于、善于开展产学研的三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
对于教师需要形成一支三师型的师资队伍,以便根据工作需要,承担教学(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项目指导)、科研(包括教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 制造)任务。
三、项目化实验实践课程体系的特点
项目化实验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为课程的系统性、完善性以及科学性奠定了基础。形式上以项目化方式将整个大学四年的实验实践课程以模块化形式配置与各个学期,保证四年不断线的实践能力培养;环境上基于企业平台以及拟企业平台的实践氛围,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与企业人才需求进行无缝链接;内容上由浅入深地将专业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践课程的始末,辅之以小型案例,最后的成果是一个完整项目的研发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考核方式是以团队形式答辩,在团队中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的同时也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总结
实验实践课程体系以项目化形式开展,摒弃传统的单纯的知识验证性实验,从形式上、内容上、环境上以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调整与完善,更好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服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更好地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岑岗,等.自主开放型实验项目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1(05).
[2]陈洁,等.开放型项目学习促进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J].计算机时代,2007(08).
[3]刘景福,等.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
[4]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梁蓉.基于项目的网络学习平台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