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与传统教育相比,其理念上有了新的飞跃,而且在课程实施中要倡导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源泉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在课堂中运用直观形象的具体材料设置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1/3,老二分到这块地的2/6,老三分到这块地的3/9。老大和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吵了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大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人就停止了争吵。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笑,他和三兄弟讲了哪些话呢?同学们都很想知道答案,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我让学生把长方形的纸折一折,再量一量,发现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一样长。把正方形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或斜对折两次,四条边重合。用直尺量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充分的参与中去感悟,去发现数学的奥秘,来享受获取知识的快乐,教师适时加以指导,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充分得到体现,学生在主动探究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学习内容。
二、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一把开启数学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学生一旦科学地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便大大增强,他们就可以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的“武器”,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
1. 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往往容易满足于学生的正确答案,一个问题一个学生答对了,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但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有学生答对时,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你怎么知道的?你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地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且还可以在全班学生面前起到交流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善于在学习中反思。
2. 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每个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不尽相同,在同一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也互不相同。引导学生交流和总结学习过程,不仅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而且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进行教学小数乘法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每个练习本1.50元,三个练习本一共多少钱?”有的学生运用学过的小数加法1.50+1.50+1.50算出需要的钱数;有的学生把1.50元变成15角,用15×3算出之后再把单位换算成元;还有的学生已经事先预习过了,所以就直接用1.5×3……通过这几种方法的展示以及学生的介绍,然后我再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最简便,这样的交流让学生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
3.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数学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所以我在课堂上积极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但由于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合作意识淡薄,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造合作学习的时机,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自发地进行合作交流。所以,在分组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性格等因素,让他们明白“合作”的意义,明白自己的职责。这样,再布置具体任务,让学生有的放矢,同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以积极的状态参与进来。可以说,小组学习能使每个学生的思想绽放出火花来,我们作为引导者,应该不断地探索新的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开发出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诱导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进而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课堂才会更加充满活力,学生们的素质才会不断地提高。
一、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源泉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在课堂中运用直观形象的具体材料设置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1/3,老二分到这块地的2/6,老三分到这块地的3/9。老大和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吵了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大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人就停止了争吵。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笑,他和三兄弟讲了哪些话呢?同学们都很想知道答案,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我让学生把长方形的纸折一折,再量一量,发现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一样长。把正方形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或斜对折两次,四条边重合。用直尺量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充分的参与中去感悟,去发现数学的奥秘,来享受获取知识的快乐,教师适时加以指导,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充分得到体现,学生在主动探究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学习内容。
二、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一把开启数学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学生一旦科学地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便大大增强,他们就可以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的“武器”,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
1. 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往往容易满足于学生的正确答案,一个问题一个学生答对了,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但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有学生答对时,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你怎么知道的?你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地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且还可以在全班学生面前起到交流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善于在学习中反思。
2. 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每个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不尽相同,在同一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也互不相同。引导学生交流和总结学习过程,不仅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而且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进行教学小数乘法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每个练习本1.50元,三个练习本一共多少钱?”有的学生运用学过的小数加法1.50+1.50+1.50算出需要的钱数;有的学生把1.50元变成15角,用15×3算出之后再把单位换算成元;还有的学生已经事先预习过了,所以就直接用1.5×3……通过这几种方法的展示以及学生的介绍,然后我再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最简便,这样的交流让学生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
3.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数学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所以我在课堂上积极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但由于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合作意识淡薄,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造合作学习的时机,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自发地进行合作交流。所以,在分组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性格等因素,让他们明白“合作”的意义,明白自己的职责。这样,再布置具体任务,让学生有的放矢,同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以积极的状态参与进来。可以说,小组学习能使每个学生的思想绽放出火花来,我们作为引导者,应该不断地探索新的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开发出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诱导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进而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课堂才会更加充满活力,学生们的素质才会不断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