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个叫索尔金的“小伙子”
19岁那年,一个叫阿伦·索尔金的小伙子刚刚从锡拉丘兹大学毕业,主修的是舞台剧,获得了艺术学位。即使在开放、发达、充满机遇的纽约,艺术专业毕业生一样意味着贫困和出路迷茫。
那时的索尔金寄居在女朋友付钱租来的一个小公寓里,每天就靠打打零工度日,曾经在百老汇门口卖门票,不对,确切地说是连卖门票都不够格,而是在门口发放门票的代金券,后来在一家叫博得威的影院的礼品商店里,卖电影主题T恤,当时练就叠T恤的本事,至今可以用折叠的T恤拼出各种电影图案,手头的活计又快又好;晚上,索尔金还会在酒吧当酒保,完全没可能步入他少年时憧憬的戏剧圈。
而与之相对应,家里的几个哥哥姐姐全部顺利从法学院毕业,当上了按小时计酬的律师,这都是按照家里同为律师的父母亲的意愿,扎实地过日子。全家人都觉得他疯了,是不幸生出来的“呆瓜”。
1983年的一个夜晚,索尔金所有的朋友都出门去“轰趴”了,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没有收到任何邀请。家里的电视坏掉了,钱包里空空如也,那时电脑和互联网也没有出现,除了喝啤酒实在是无事可做。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家里一台别人寄存的IBM打字机上,“不如写点什么”,心里一个声音在说。
随便找出一张纸塞到打字机里,于是索尔金的第一部舞台剧诞生了,主角其实就是他自己,故事讲的是一个在儿童剧院里郁郁不得志的小演员。就像在《新闻直播间》第一集中说的:“想象把三倍深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放进海里,填满水,底部挖个洞,压力使水奔涌喷出……”,此时索尔金压抑已久的倾诉欲喷泄而出,从此他当上了编剧,后来写出了《白宫群英》、《日落大道60号直播室》、《社交网络》、《史蒂夫·乔布斯传》等剧集和电影,个人风格也就此建立:台词永远像一架高压水枪,把人喷得站不稳脚。
多人对话剪辑
这就是HBO今夏新推的火爆电视剧《新闻直播间》背后的故事,这部电视剧讲的就是美国的电视新闻直播间里的故事,一票高智商的媒体精英试图拯救日渐被消费文化统治的新闻业。
今天,我们就趁热来熟悉一下美国电视剧的剪辑,顺便搞搞清楚索尔金这个编剧界摇钱树的独门法宝。我们都知道索尔金的特长就是台词多,一般美国的电视剧,每集大约60分钟,剧本会有100页左右,而索尔金平均每集都会写180页以上,就好像机关枪一样用台词冲击着观众。我们以第一集中一个多人对话的段落为例,看一下到底怎样剪辑大段的对白段落。
《新闻直播间》剪辑分析
1.整个段落从制片人JIM的一声敲门开始。他们在报道2010年著名的墨西哥湾BP石油公司深海油田漏油事件。
2.这时进到屋里,人物相对简单,属于两人间的对话,只有两人分别的过肩正反打对话镜头。主编WILL应门请进。
3. 4. JIM简单地说“出大事”了。而作为主播的WILL面对一个面容如此年轻的人,表现出的是一脸的不屑。
5.这时JIM继续着急地以快语速讲解自己对漏油事件的理解,全然不顾周围人的质疑眼光。
6.这时,同为制片人的DON紧随而入,他一直认为这个漏油事件刚刚开始,是个很小的新闻,不足大动干戈直接找到主播来定夺,于是进来干涉。
7.这时WILL打断DON,作为主播,他希望听一下这个新闻。
8.这时,新的人物加入,新到的女制片人Mac加入到讨论当中。
9.此时的对话,开始变成一对二,这时因为镜头中会出现两个人,因此当单人出现的镜头中,景别也会稍加扩大,这样观众的视觉连贯性更加舒服。
10.11.并且,在增加一人的对话场景中,就又增加了一组对话关系,这时对话的复杂程度开始上升,台词也会因为增加一人而更多。这时其实就不宜在新增的两人间再用正反打镜头,而代之以小全景来表现两人对话。不过为了增加画面的节奏,可以插入动作细部镜头,解决画面单调的问题。
12.13.14.这时为了解释清楚漏油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是让对话更激烈,索尔金把三人弄出了小房间,要引入更多的意见参与方,形成大讨论。
15.16.WILL起身走出小办公室,这是典型的一个节奏小停顿,为了让刚刚完成的大段对话有一个停顿,也让观众吸收消化一下刚才的信息量。
17.18.这时新引入的印度男生,开始讲解漏油的技术细节问题。因为是换了一个场景,并引入新的人物,这时的景别会从中景开始,画面中捎带着背景环境。这样观众对现场感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19.之后,画面景别再具体到人物脸部特写,突出严肃的表情。而且在讲解复杂的技术问题时,画面最好力争简练,这样图像信息量变得很少,观众才会留意台词里复杂的技术讲解。否则,如果背景里一会走过一个人,观众会分神,就容易漏掉重要的漏油技术细节。
20.技术细节讲完,这时画面就切换到大的景别,这时众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人认真认同,有人嘲笑,有人疑惑……这样一个大全的镜头,非常快速地用图像交代了众人的反馈,使剪辑叙事的节奏不至于被打断。
21.22.23.这时,注意在JIM继续补充说明时,依然用小景别突出他说话的内容,但众人反打的反应中,使用的是大景别,并留意背景中走入的电视台老板Skinner。这是一个镜头的铺垫。
24.之后镜头给到持反对意见的Don,他说这条新闻不重要,目前还是黄色预警级别(美国新闻报道中,会对突发新闻按颜色区分紧急级别,红色最好,橙色、黄色、蓝色依次次之)。
25.这时入画的老板Skinner说,“不是黄色,已经变成橙色了哦。”
26.27.这时加入众人环境镜头,交代众人的关系。明显老板是处在画面的重要位置,所说的话也更显威严。之后补充了一个秘书的小特写,她盯了一眼屏幕,确认现在是变成橙色了。
28.这时,持反对意见的Don从众人的讨论中抽身出来,自己在秘书的屏幕上确认预警级别。与此同时,画面的背景音还在继续,众人讨论的技术细节依然在讲解,这样的剪辑,等于是图像是一条线,背景声音是另外一条线,两条线的信息量同时推送给观众。这就是索尔金机关枪一样的大信息量风格,从剪辑手法上也可以体现出来。
29.这时画面背景音不间断,图像回归到说话人Jim,还是老样子,凡是讲解复杂难懂的技术细节问题时,画面力争简洁。
30.31.而因为他讲的话非常重要,便会插入一个同样特写景别的外人的反应镜头。听的人越专注,观众也会越更加留意讲话内容。
32.33.34.35.Jim继续讲漏油的情况,这时逐渐加入更多人的反应镜头。值得留意的是,这时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更复杂的一对多对话段落,不断有人提问,Jim不停地回答问题。这时如果仅仅还是做简单的一对多人的正反打镜头,观众很容易陷入问答的问题出不来,反而忽视了对话段落的重要性。这时剪辑非常巧妙,插入了一个在远处工作的人的全景反应镜头,表示他们的对话,已经重要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这就是剪辑上营造空间概念的重要意义。
19岁那年,一个叫阿伦·索尔金的小伙子刚刚从锡拉丘兹大学毕业,主修的是舞台剧,获得了艺术学位。即使在开放、发达、充满机遇的纽约,艺术专业毕业生一样意味着贫困和出路迷茫。
那时的索尔金寄居在女朋友付钱租来的一个小公寓里,每天就靠打打零工度日,曾经在百老汇门口卖门票,不对,确切地说是连卖门票都不够格,而是在门口发放门票的代金券,后来在一家叫博得威的影院的礼品商店里,卖电影主题T恤,当时练就叠T恤的本事,至今可以用折叠的T恤拼出各种电影图案,手头的活计又快又好;晚上,索尔金还会在酒吧当酒保,完全没可能步入他少年时憧憬的戏剧圈。
而与之相对应,家里的几个哥哥姐姐全部顺利从法学院毕业,当上了按小时计酬的律师,这都是按照家里同为律师的父母亲的意愿,扎实地过日子。全家人都觉得他疯了,是不幸生出来的“呆瓜”。
1983年的一个夜晚,索尔金所有的朋友都出门去“轰趴”了,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没有收到任何邀请。家里的电视坏掉了,钱包里空空如也,那时电脑和互联网也没有出现,除了喝啤酒实在是无事可做。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家里一台别人寄存的IBM打字机上,“不如写点什么”,心里一个声音在说。
随便找出一张纸塞到打字机里,于是索尔金的第一部舞台剧诞生了,主角其实就是他自己,故事讲的是一个在儿童剧院里郁郁不得志的小演员。就像在《新闻直播间》第一集中说的:“想象把三倍深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放进海里,填满水,底部挖个洞,压力使水奔涌喷出……”,此时索尔金压抑已久的倾诉欲喷泄而出,从此他当上了编剧,后来写出了《白宫群英》、《日落大道60号直播室》、《社交网络》、《史蒂夫·乔布斯传》等剧集和电影,个人风格也就此建立:台词永远像一架高压水枪,把人喷得站不稳脚。
多人对话剪辑
这就是HBO今夏新推的火爆电视剧《新闻直播间》背后的故事,这部电视剧讲的就是美国的电视新闻直播间里的故事,一票高智商的媒体精英试图拯救日渐被消费文化统治的新闻业。
今天,我们就趁热来熟悉一下美国电视剧的剪辑,顺便搞搞清楚索尔金这个编剧界摇钱树的独门法宝。我们都知道索尔金的特长就是台词多,一般美国的电视剧,每集大约60分钟,剧本会有100页左右,而索尔金平均每集都会写180页以上,就好像机关枪一样用台词冲击着观众。我们以第一集中一个多人对话的段落为例,看一下到底怎样剪辑大段的对白段落。
《新闻直播间》剪辑分析
1.整个段落从制片人JIM的一声敲门开始。他们在报道2010年著名的墨西哥湾BP石油公司深海油田漏油事件。
2.这时进到屋里,人物相对简单,属于两人间的对话,只有两人分别的过肩正反打对话镜头。主编WILL应门请进。
3. 4. JIM简单地说“出大事”了。而作为主播的WILL面对一个面容如此年轻的人,表现出的是一脸的不屑。
5.这时JIM继续着急地以快语速讲解自己对漏油事件的理解,全然不顾周围人的质疑眼光。
6.这时,同为制片人的DON紧随而入,他一直认为这个漏油事件刚刚开始,是个很小的新闻,不足大动干戈直接找到主播来定夺,于是进来干涉。
7.这时WILL打断DON,作为主播,他希望听一下这个新闻。
8.这时,新的人物加入,新到的女制片人Mac加入到讨论当中。
9.此时的对话,开始变成一对二,这时因为镜头中会出现两个人,因此当单人出现的镜头中,景别也会稍加扩大,这样观众的视觉连贯性更加舒服。
10.11.并且,在增加一人的对话场景中,就又增加了一组对话关系,这时对话的复杂程度开始上升,台词也会因为增加一人而更多。这时其实就不宜在新增的两人间再用正反打镜头,而代之以小全景来表现两人对话。不过为了增加画面的节奏,可以插入动作细部镜头,解决画面单调的问题。
12.13.14.这时为了解释清楚漏油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是让对话更激烈,索尔金把三人弄出了小房间,要引入更多的意见参与方,形成大讨论。
15.16.WILL起身走出小办公室,这是典型的一个节奏小停顿,为了让刚刚完成的大段对话有一个停顿,也让观众吸收消化一下刚才的信息量。
17.18.这时新引入的印度男生,开始讲解漏油的技术细节问题。因为是换了一个场景,并引入新的人物,这时的景别会从中景开始,画面中捎带着背景环境。这样观众对现场感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19.之后,画面景别再具体到人物脸部特写,突出严肃的表情。而且在讲解复杂的技术问题时,画面最好力争简练,这样图像信息量变得很少,观众才会留意台词里复杂的技术讲解。否则,如果背景里一会走过一个人,观众会分神,就容易漏掉重要的漏油技术细节。
20.技术细节讲完,这时画面就切换到大的景别,这时众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人认真认同,有人嘲笑,有人疑惑……这样一个大全的镜头,非常快速地用图像交代了众人的反馈,使剪辑叙事的节奏不至于被打断。
21.22.23.这时,注意在JIM继续补充说明时,依然用小景别突出他说话的内容,但众人反打的反应中,使用的是大景别,并留意背景中走入的电视台老板Skinner。这是一个镜头的铺垫。
24.之后镜头给到持反对意见的Don,他说这条新闻不重要,目前还是黄色预警级别(美国新闻报道中,会对突发新闻按颜色区分紧急级别,红色最好,橙色、黄色、蓝色依次次之)。
25.这时入画的老板Skinner说,“不是黄色,已经变成橙色了哦。”
26.27.这时加入众人环境镜头,交代众人的关系。明显老板是处在画面的重要位置,所说的话也更显威严。之后补充了一个秘书的小特写,她盯了一眼屏幕,确认现在是变成橙色了。
28.这时,持反对意见的Don从众人的讨论中抽身出来,自己在秘书的屏幕上确认预警级别。与此同时,画面的背景音还在继续,众人讨论的技术细节依然在讲解,这样的剪辑,等于是图像是一条线,背景声音是另外一条线,两条线的信息量同时推送给观众。这就是索尔金机关枪一样的大信息量风格,从剪辑手法上也可以体现出来。
29.这时画面背景音不间断,图像回归到说话人Jim,还是老样子,凡是讲解复杂难懂的技术细节问题时,画面力争简洁。
30.31.而因为他讲的话非常重要,便会插入一个同样特写景别的外人的反应镜头。听的人越专注,观众也会越更加留意讲话内容。
32.33.34.35.Jim继续讲漏油的情况,这时逐渐加入更多人的反应镜头。值得留意的是,这时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更复杂的一对多对话段落,不断有人提问,Jim不停地回答问题。这时如果仅仅还是做简单的一对多人的正反打镜头,观众很容易陷入问答的问题出不来,反而忽视了对话段落的重要性。这时剪辑非常巧妙,插入了一个在远处工作的人的全景反应镜头,表示他们的对话,已经重要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这就是剪辑上营造空间概念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