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说过:电影是实现梦想的载体。一位摄影师也说过:电影的推动力就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这两个观点很恰到好处地说出了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对电影着迷。但是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很多人都是停留在“影迷”阶段,而不敢轻易地涉足电影。但是DV技术和互联网突发猛进的发展让更多人有了用影像来展示自己的机会。由此“微电影”开始萌芽,随之蓬勃发展。
正名之说
“微电影”是一个已经被大众普遍接受的名称了。现在来大篇幅地分析阐述“网络电影”其实是有些言之过早的。因为这是一个新兴的媒体。在一件事物的发生阶段,谁也不能说出它以后的发展和即将有可能到达的最高点。所以今天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梳理一下网络电影的前世今生。
网络电影如今能够被大众感兴趣和接受,包括刚刚过去的大学生电影节为之专门开设独立的竞争单元,倒是要十分感谢DV的发明。最早网络电影的雏形就是DV短片,由此开始了数字化的进程,随之2001年网络的发展,让短片有了能够展示的空间。时间轴一直推算到2008年,专业的电影人开始进军网络电影领域,在随后的两年后,2010年就是网络电影在发生初期的小高潮,去年,也就是2011年,广告商这个第三方的植入,使得网络电影有了从量变到质变。其实从2005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种微电影雏形到2010年《老男孩》名声在外,再到如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首届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华谊兄弟的“H”计划,即华谊兄弟将与中国电信成为紧密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共同推出国内最大的付费“微电影微剧”发行平台。以及优酷网推出的“美好2012之大师微电影”和网易“微电影节”等等的名目繁多地为“微电影”而设计的奖项和比赛,都说明了微电影正在逐步占据着影视行业的半壁江山。微电影项目似乎已从民间起步,正式登堂入室,进入业界乃至学界的视野。微电影产业是否壮大到足够支撑起节庆活动?微电影如何摆脱商业宣传的身份,国内外微电影的发展状况如何?这都是由越来越多的微电影项目所催生的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层层剖析到最后,网络电影的目的就是一个,专门制作出来让大众观赏。这其中不像大银幕电影,中间涉及院线等诸多方面,所以这里不得不提到网络电影的一个重要的幕后推手,就是众多的4A广告公司。在很多大牌的、专业的导演介入到网络电影之前,或者说之所以有导演们愿意参与到网络电影中来,就是因为有广告公司这个强大的资金支持。但这其中的广告概念也是不可避免,不言而喻的。
再说到观众群体。今年来我国把投资的关注度极大地转移到了文化产业,这就使得各地的影院建设得到了极大的空间。但是进院线看电影是需要观众付费的,这就使得受众群体有了一定的范围和限制,但是网络电影根本就是基于为了增加受众而免费观看的这一个基础,所以网络电影的观众群体数量确实庞大,这是院线大银幕电影难以赶超的优势。这种差异不是内容造成的,而是互联网的发展所衍生的必然趋势。
全民参与
大银幕电影的制作成本之高也是普通人觉得制作电影难的门槛。但是网络电影的拍摄成本的相对低廉也催生了大量网络电影的出现,当然这其中的品质必然是良莠不齐,但是从整个局势角度看,毕竟能够全民参与的形式说明了网络电影普及的速度和亲民。
很多新事物的崛起都是从年轻一代开始的,他们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和速度是非常超乎想象的。而互联网文化从某种角度就是青年化和全球化的结合。有两个年轻人的案例很说明问题。在安徽芜湖这样一个二线城市,某大学男生找了当地一个超市,要了2000元的赞助,联合了同学和当地老乡,自己用DV拍摄了一部短片,然后他跟当地的一个比较知名的酒吧合作,将这部片子在酒吧里面播放,而为他提供场地的酒吧老板则是每个来看片子的人收取10元的饮料费用,这种粗糙而简陋的院线影片雏形居然酒吧老板在一个下午收入了将近4000元,而短片的拍摄者也取得了相当的心理满足,超市花费了2000元,也为自己做了一个小型的广告。在这个事件中,反映出了年轻人对于拍摄影视作品的爱好,也反映了一种基础的循环模式。而在北大,一个学习电气化工程的男生完全处于对电影的热爱,自己找学校租借了一台摄影机,打算自己拍摄一部电影短片,结果在拍摄过程中,为了实现自己对拍摄的种种要求,他开始不断地尝试各种拍摄方式和技术,用老师的话说,就是再现了整个电影技术的发展历史。这个男生的拍摄说明除了对电影的热爱之外,技术确实是推动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网络电影让这两个年轻人的理想都有了可以实现和发挥的载体。
再说到这次专门为大学生所打造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微电影节。这个微电影节由中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联盟作为主办方之一,联合多家视频门户网站,吸引了全国百所高校的支持与参与。单单从这种规模就能看出,主办方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大学生当中。可见大学生这个群体是微电影蓄势待发的后备团队。这届微电影节将历时7个月,并联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共同主办第九届“中国大学生一分钟影像大赛”,横店影视城也在微电影节中设置了横店之翼“金手指”最佳剧本奖项,整个活动同时涵盖对上届获奖作品、本届参赛入围作品进行全国范围内50所高校的巡映,并开设中国微电影光影艺术系列讲座以及中国微电影投融资会暨产业高峰论坛等内容。其中的“公益微联盟计划”是由中国高校创意联盟发起,倡导通过微电影这一新文化载体打造公益微联盟,联合多家NGO机构、社会知名人士、有深度影响力的媒体以及被选拔出来的公益人士,携手打造系列公益微电影计划。
而优酷提出的“美好2012之大师微电影”虽然吸引眼球靠的是大导演,但是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将背后一批相当有实力的“草根”导演介绍出来,这种大师带动草根的模式鼓舞了那些仍然蛰伏的创作者们,也是为了中国的网络电影打开一片天。
北大的陈宇认为年轻的群体是文化的原动力,但是绝对不是经济实力的话事人。他也看到民间力量都在层出不穷地做微电影,包括很多有梦想但没有资金支持的学生、年轻的自由职业者。既然不掌控着经济大权,那么只有从微电影这种投入成本相对较低的形式中寻找一条出路。有很多愿意尝试网络电影的权威导演看到了这种蓬勃发展的趋势,也逐渐参与到网络电影的创作中来,所以在互联网上,陆川、许鞍华、顾长卫、金泰勇等知名导演的电影短片一经推出,就轻易地把网络电影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厂商和广告客户也认可这种形式,于是,资金、技术、平台都解决了,收益的就是互联网的用户。而对视频网站而言,自己是意外地赶上了一波新浪潮,这种互惠互利的事情大概就是一项新事物快速崛起的标志。 全球化接轨
中国在电影发展方面,与好莱坞这种早已形成完善产业模式的电影工厂相比,永远是落后一个台阶的。但是唯独在微电影方面,中国站在了全球化的起跑线上,并且一路领先。悲观的人会认为,介于技术的发展,网络电影终有一天也会被外来的网络电影大片所吞没。这种看法或许是一种无谓的担忧。既然中国的网络电影已经领先,就不会再中途被外来文化侵袭。因为鉴于文化差异、语言、民族背景、风土民情等种种方面,人永远是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来的兴趣大。
不妨用印度的宝莱坞做个说明。在《阿凡达》全球票房都独霸鳌头的时候,独独在印度吃了败仗。在《三个傻瓜》上映之后,《阿凡达》被打得片甲不留。这就说明了,只要做得好,本土的一定超越外来的,有自己便宜的,好看的又贴近生活的电影看,谁会去关注大洋彼岸的喜怒哀乐?看电影本来就是一项全民娱乐。
在年轻的群体中所作的调查和优酷、土豆等网站做所的调查排名都不难看出,在网络电影方面,中国的观众也是一样,对本国的作品关注度要远远高于外来的影片,有个如此强大的观众基础,中国网络电影的未来可想而知。
媒体导向
很多专业的电影人都乐于看到网络电影如此快速茂盛的生长,但是除了有乐观的态度之外,也不乏理性的声音。很多东西跑得太快了就容易摔跟斗,所以很多真正关心关注网络电影发展的人士是也希望中国尽快有相关的立法出现。因为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和大众参与,也催生了一系列不尽如人意的影片,互联网用户年龄层次非常复杂,而影片的不限制播出势必会对未成年人造成影响,另外有些影片的立意和鼓吹的观点也不能被公众所接受,所以视频网站在播放这些影片的时候,本身就要有个自我审查的过程。而身为媒体,也有责任对网络短片有正确的导向。
有导演在谈到自己拍摄的网络短片的时候,会着重强调自己的受众群体。某一类的影片就是为了某一类的人群服务而寻找共鸣。所以智商、情商和思想也如同大银幕电影一样,是需要深思熟虑的。
而媒体的导向也很容易让观众区分网络电影和一般的视频广告。不能否认网络电影背后和发展伊始都是为了厂商和产品服务的,但是这绝对不是网络电影的发展方向和拍摄目的。而如何界定和评定这个标准,只有靠媒体和立法实现。不过这点绝对不是网络电影发展的主要限制。大银幕电影也会有广告植入,而网络电影的出身就是广告片的出身,所以大可不必另眼看待。
目前微电影确实大多沦为广告宣传和商业诉求的载体,无论市场还是业界的认识都很不统一,制作力量非常庞杂,操作也不规范。陈宇导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认为有必要先推动这项产业的壮大,等到它足够壮大,自然会带动行业规范甚至进入政府规划的视野,也会最终突破目前明显的商业属性的局限。
由于微电影生产不用报备审批,市场规模无法精确计算,像学生、学校还有民间很多不知名的工作室,都在自发性地进行投资生产;大门户、视频网站和一些文化公司也都有微电影的生产计划,同时有很多专门从事微电影拍摄和制作的传媒机构也都陆续成立。看这些公司的投拍热情,就能看到产出的规模,从产量上看目前远高于传统影片的数量。
爱奇艺网公关总监冻千秋透露,去年其公司投拍的《城市映像》系列每部成本约100万元,营销和宣传占大部分。名人参与到微电影的制作成,可以让整个电影更加有“卖点”,针织可以带动整个项目和参与者的整体价值。
当然,吸引名人的显然不仅仅是参与微电影能带来的名,而名人们给为电影所带来也不能仅仅是名。正如某名文艺片导演为某网站拍摄的微电影,却被更广泛人群的网友诟病不已。其实网络电影还是网络电影,什么都没变,“微电影”只是一个重新的归类。放下浮躁的心,等待微电影的,将是一个美好的未来。
正名之说
“微电影”是一个已经被大众普遍接受的名称了。现在来大篇幅地分析阐述“网络电影”其实是有些言之过早的。因为这是一个新兴的媒体。在一件事物的发生阶段,谁也不能说出它以后的发展和即将有可能到达的最高点。所以今天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梳理一下网络电影的前世今生。
网络电影如今能够被大众感兴趣和接受,包括刚刚过去的大学生电影节为之专门开设独立的竞争单元,倒是要十分感谢DV的发明。最早网络电影的雏形就是DV短片,由此开始了数字化的进程,随之2001年网络的发展,让短片有了能够展示的空间。时间轴一直推算到2008年,专业的电影人开始进军网络电影领域,在随后的两年后,2010年就是网络电影在发生初期的小高潮,去年,也就是2011年,广告商这个第三方的植入,使得网络电影有了从量变到质变。其实从2005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种微电影雏形到2010年《老男孩》名声在外,再到如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首届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华谊兄弟的“H”计划,即华谊兄弟将与中国电信成为紧密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共同推出国内最大的付费“微电影微剧”发行平台。以及优酷网推出的“美好2012之大师微电影”和网易“微电影节”等等的名目繁多地为“微电影”而设计的奖项和比赛,都说明了微电影正在逐步占据着影视行业的半壁江山。微电影项目似乎已从民间起步,正式登堂入室,进入业界乃至学界的视野。微电影产业是否壮大到足够支撑起节庆活动?微电影如何摆脱商业宣传的身份,国内外微电影的发展状况如何?这都是由越来越多的微电影项目所催生的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层层剖析到最后,网络电影的目的就是一个,专门制作出来让大众观赏。这其中不像大银幕电影,中间涉及院线等诸多方面,所以这里不得不提到网络电影的一个重要的幕后推手,就是众多的4A广告公司。在很多大牌的、专业的导演介入到网络电影之前,或者说之所以有导演们愿意参与到网络电影中来,就是因为有广告公司这个强大的资金支持。但这其中的广告概念也是不可避免,不言而喻的。
再说到观众群体。今年来我国把投资的关注度极大地转移到了文化产业,这就使得各地的影院建设得到了极大的空间。但是进院线看电影是需要观众付费的,这就使得受众群体有了一定的范围和限制,但是网络电影根本就是基于为了增加受众而免费观看的这一个基础,所以网络电影的观众群体数量确实庞大,这是院线大银幕电影难以赶超的优势。这种差异不是内容造成的,而是互联网的发展所衍生的必然趋势。
全民参与
大银幕电影的制作成本之高也是普通人觉得制作电影难的门槛。但是网络电影的拍摄成本的相对低廉也催生了大量网络电影的出现,当然这其中的品质必然是良莠不齐,但是从整个局势角度看,毕竟能够全民参与的形式说明了网络电影普及的速度和亲民。
很多新事物的崛起都是从年轻一代开始的,他们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和速度是非常超乎想象的。而互联网文化从某种角度就是青年化和全球化的结合。有两个年轻人的案例很说明问题。在安徽芜湖这样一个二线城市,某大学男生找了当地一个超市,要了2000元的赞助,联合了同学和当地老乡,自己用DV拍摄了一部短片,然后他跟当地的一个比较知名的酒吧合作,将这部片子在酒吧里面播放,而为他提供场地的酒吧老板则是每个来看片子的人收取10元的饮料费用,这种粗糙而简陋的院线影片雏形居然酒吧老板在一个下午收入了将近4000元,而短片的拍摄者也取得了相当的心理满足,超市花费了2000元,也为自己做了一个小型的广告。在这个事件中,反映出了年轻人对于拍摄影视作品的爱好,也反映了一种基础的循环模式。而在北大,一个学习电气化工程的男生完全处于对电影的热爱,自己找学校租借了一台摄影机,打算自己拍摄一部电影短片,结果在拍摄过程中,为了实现自己对拍摄的种种要求,他开始不断地尝试各种拍摄方式和技术,用老师的话说,就是再现了整个电影技术的发展历史。这个男生的拍摄说明除了对电影的热爱之外,技术确实是推动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网络电影让这两个年轻人的理想都有了可以实现和发挥的载体。
再说到这次专门为大学生所打造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微电影节。这个微电影节由中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联盟作为主办方之一,联合多家视频门户网站,吸引了全国百所高校的支持与参与。单单从这种规模就能看出,主办方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大学生当中。可见大学生这个群体是微电影蓄势待发的后备团队。这届微电影节将历时7个月,并联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共同主办第九届“中国大学生一分钟影像大赛”,横店影视城也在微电影节中设置了横店之翼“金手指”最佳剧本奖项,整个活动同时涵盖对上届获奖作品、本届参赛入围作品进行全国范围内50所高校的巡映,并开设中国微电影光影艺术系列讲座以及中国微电影投融资会暨产业高峰论坛等内容。其中的“公益微联盟计划”是由中国高校创意联盟发起,倡导通过微电影这一新文化载体打造公益微联盟,联合多家NGO机构、社会知名人士、有深度影响力的媒体以及被选拔出来的公益人士,携手打造系列公益微电影计划。
而优酷提出的“美好2012之大师微电影”虽然吸引眼球靠的是大导演,但是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将背后一批相当有实力的“草根”导演介绍出来,这种大师带动草根的模式鼓舞了那些仍然蛰伏的创作者们,也是为了中国的网络电影打开一片天。
北大的陈宇认为年轻的群体是文化的原动力,但是绝对不是经济实力的话事人。他也看到民间力量都在层出不穷地做微电影,包括很多有梦想但没有资金支持的学生、年轻的自由职业者。既然不掌控着经济大权,那么只有从微电影这种投入成本相对较低的形式中寻找一条出路。有很多愿意尝试网络电影的权威导演看到了这种蓬勃发展的趋势,也逐渐参与到网络电影的创作中来,所以在互联网上,陆川、许鞍华、顾长卫、金泰勇等知名导演的电影短片一经推出,就轻易地把网络电影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厂商和广告客户也认可这种形式,于是,资金、技术、平台都解决了,收益的就是互联网的用户。而对视频网站而言,自己是意外地赶上了一波新浪潮,这种互惠互利的事情大概就是一项新事物快速崛起的标志。 全球化接轨
中国在电影发展方面,与好莱坞这种早已形成完善产业模式的电影工厂相比,永远是落后一个台阶的。但是唯独在微电影方面,中国站在了全球化的起跑线上,并且一路领先。悲观的人会认为,介于技术的发展,网络电影终有一天也会被外来的网络电影大片所吞没。这种看法或许是一种无谓的担忧。既然中国的网络电影已经领先,就不会再中途被外来文化侵袭。因为鉴于文化差异、语言、民族背景、风土民情等种种方面,人永远是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来的兴趣大。
不妨用印度的宝莱坞做个说明。在《阿凡达》全球票房都独霸鳌头的时候,独独在印度吃了败仗。在《三个傻瓜》上映之后,《阿凡达》被打得片甲不留。这就说明了,只要做得好,本土的一定超越外来的,有自己便宜的,好看的又贴近生活的电影看,谁会去关注大洋彼岸的喜怒哀乐?看电影本来就是一项全民娱乐。
在年轻的群体中所作的调查和优酷、土豆等网站做所的调查排名都不难看出,在网络电影方面,中国的观众也是一样,对本国的作品关注度要远远高于外来的影片,有个如此强大的观众基础,中国网络电影的未来可想而知。
媒体导向
很多专业的电影人都乐于看到网络电影如此快速茂盛的生长,但是除了有乐观的态度之外,也不乏理性的声音。很多东西跑得太快了就容易摔跟斗,所以很多真正关心关注网络电影发展的人士是也希望中国尽快有相关的立法出现。因为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和大众参与,也催生了一系列不尽如人意的影片,互联网用户年龄层次非常复杂,而影片的不限制播出势必会对未成年人造成影响,另外有些影片的立意和鼓吹的观点也不能被公众所接受,所以视频网站在播放这些影片的时候,本身就要有个自我审查的过程。而身为媒体,也有责任对网络短片有正确的导向。
有导演在谈到自己拍摄的网络短片的时候,会着重强调自己的受众群体。某一类的影片就是为了某一类的人群服务而寻找共鸣。所以智商、情商和思想也如同大银幕电影一样,是需要深思熟虑的。
而媒体的导向也很容易让观众区分网络电影和一般的视频广告。不能否认网络电影背后和发展伊始都是为了厂商和产品服务的,但是这绝对不是网络电影的发展方向和拍摄目的。而如何界定和评定这个标准,只有靠媒体和立法实现。不过这点绝对不是网络电影发展的主要限制。大银幕电影也会有广告植入,而网络电影的出身就是广告片的出身,所以大可不必另眼看待。
目前微电影确实大多沦为广告宣传和商业诉求的载体,无论市场还是业界的认识都很不统一,制作力量非常庞杂,操作也不规范。陈宇导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认为有必要先推动这项产业的壮大,等到它足够壮大,自然会带动行业规范甚至进入政府规划的视野,也会最终突破目前明显的商业属性的局限。
由于微电影生产不用报备审批,市场规模无法精确计算,像学生、学校还有民间很多不知名的工作室,都在自发性地进行投资生产;大门户、视频网站和一些文化公司也都有微电影的生产计划,同时有很多专门从事微电影拍摄和制作的传媒机构也都陆续成立。看这些公司的投拍热情,就能看到产出的规模,从产量上看目前远高于传统影片的数量。
爱奇艺网公关总监冻千秋透露,去年其公司投拍的《城市映像》系列每部成本约100万元,营销和宣传占大部分。名人参与到微电影的制作成,可以让整个电影更加有“卖点”,针织可以带动整个项目和参与者的整体价值。
当然,吸引名人的显然不仅仅是参与微电影能带来的名,而名人们给为电影所带来也不能仅仅是名。正如某名文艺片导演为某网站拍摄的微电影,却被更广泛人群的网友诟病不已。其实网络电影还是网络电影,什么都没变,“微电影”只是一个重新的归类。放下浮躁的心,等待微电影的,将是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