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仙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悠然睁开眼睛时,身边的摆设既陌生又熟悉。一间不大不小的书房,书架上摆满古籍,桌上一方砚台,几张宣纸,简单素朴。
  悠然在纸上动不了,因为书生只画了一双眼睛便匆匆离去。都说画龙后点睛,可书生却偏偏先点睛。悠然有些期待书生会如何画自己的发髻与轻衫。
  有时也会苦恼,万一自己是男子该如何,又望了眼旁边“悠然”两字,如此温婉娴静的名字,若不是女子,未免太可惜。
  过了许久,书生回来了,满身酒气,却面色欢喜。他伏案提笔,为它添了如墨青丝,步摇,朱唇。
  书生已许久都未作画,眼下她除了一张算得上倾国倾城的容颜,什么也没有。寒冬时节,书生唤了几个好友一同温酒赋诗。
  酒足饭饱后,少不了要对悠然点评一番。有人要为悠然添上几笔,却被书生拦了下来,这才保住悠然的“清白”。
  客人散尽后,书生对着悠然叹了口气。提笔刚要蘸墨,却又放下。
  “悠然,我要进京赶考。你可知我有多不愿去京城。”他苦笑,随后缓缓睡去。见他如此难过,她的面颊亦滑过一丝冰凉。
  “你流泪了?”声音从墙角一幅泛黄的画中传出。话音刚落,屋内的画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这屋中有上百幅丹青,有花草,有人物,他们对她的动情皆感惊讶。
  然而在那一刻,她忽然懂了何为悲伤,却不知这复杂的感觉会伴随她一生。
  书生进京赶考,只带走了悠然。临行前她与众画一一告别,却唯独不敢靠近最古老的那幅。
  “我要走了。”她看着那幅画竟有些不舍。过了许久,那幅画才轻叹道:“你若见了我的容貌必会后悔。”年代久远,悠然已看不清它。
  悠然随着书生走过无数山河,一路上书生都未打开画卷。悠然再次见到书生已是数月之后。
  书生面色憔悴,衣衫褴褛,她心知他已落榜。书生提起笔,为悠然画了一身火红嫁衣。他抱着画一步步走向江边,“上穷碧落下黄泉,我定要与你相守!”
  说罢纵身一跃,水花四溅,不断下沉坠落,书生的意识渐渐模糊,任凭自己被江水吞没。
  突然,身后蓦地传来一股温暖的气息,而后身体被人向水面慢慢拖去。书生下意识回头,熟悉的苍白脸色和漆黑瞳孔映入眼帘。随后,黑暗接踵而来……
  直到一丝墨香弥漫开来,眼前渐渐有了光亮,他迷迷糊糊地坐起来,四处张望,眼前唯有一幅画。
  书生归乡后,画纸早已褶皱腐烂,他便把画埋在梨树下。悠然无法回到纸上,只能日日飘荡。红妆已花,嫁衣褴褛,她成了书房中众画的笑柄。
  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书生整日把自己关在房中,不分日夜地饮酒作画。悠然白日只能远远望着他,直到深夜才敢现身。
  她静静陪在书生身边,看着他清秀的侧颜出神。
  “你终究还是动情了。”黑暗中传来一声叹息,悠然转过身,震惊地看着从角落里走出的身影。那幅最陈旧的画中人竟和她拥有一模一样的相貌。
  女子走到铜镜前,嘴角划过一丝冷笑,“我们终究不过是纸上之物,永远不敌那个叫悠然的女子。”
  几年前,书生为富家千金画像,两人却日久生情,怎料女子双亲嫌贫爱富,棒打鸳鸯。书生沮丧之下,携着美人画像离开。本寄望于高中榜首便能迎娶美人,却不想名落孙山,又听闻悠然病逝,悲愤之下,抱着画卷投江。
  女子平静地讲完这个故事,眼中不带一丝情感,她是第一幅画,书生只用三日绘成,没有倾注感情的画注定无情无爱。
  “悠然啊悠然!”女子不停地念着这个名字,痛苦地闭上双眼,举起烛台,扔向角落里的画。此前她认为做一幅无情的画也无不可,可悠然的出现却让她觉得自己连替代品都算不上,若是这样,她宁愿结束这一切。
  火焰灼烧了一切,毁了女子的一切痴恋。悠然费尽力气才将晕厥的书生拖到屋外,看着书生沉静的容颜,她想以后就陪着一无所有的他好了,反正身为一幅画的自己也无处可去。
  天明时,书生缓缓醒来,发现身旁有一个人。“你是……悠然?”书生愣愣地看着她。
  “不是悠然,还会是谁?”她没给书生再说话的机会,只紧紧抱着他,“我并未死。”
  “你还活着,我就知道你活着,活着便好。”书生手中的温暖一点点落到她的心里。
  悠然望着眼前人一脸欣喜,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对,我还活着。”
  清秋时节,冷风带着丝丝寒意吹进尚书府,尚书夫人在花园内优雅地品着碧螺春,她缓缓放下茶杯,问道:“事情都办妥了?”
  “办妥了,那书呆子听了夫人病逝的消息,早已一蹶不振,一门心思要寻死,如今下落不明。”下人如实回答。
  闻言,尚书夫人心中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想不到书生对自己用情竟如此之深,可她要的并非爱情,而是权力地位。若是让尚书大人知晓她与书生的旧情,那她夫人的位子必定难保。
  她抬起头,眼中闪过杀意,“我要的不是下落不明,而是斩尽杀绝。”
  “好一位贪慕虚荣的尚书夫人。”人未到,声先闻。
  两人四处张望,却望不见说话的人。直到悠然慢慢从树荫中走出,露出与尚书夫人一模一样的容貌后,下人却以为见了妖怪,撇下夫人仓皇而逃。只余两人互相凝视彼此的容颜,沉默不语。
  过了许久,尚书夫人颤抖着问:“你是何人?”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永远都不会是你。”她虽是画,可内心却那般高傲。
  悠然寻了她数月,不料寻来的却是这样的结局。她不愿告诉书生残忍的真相,只想陪着书生安稳度日……
其他文献
公元前494年春,夫椒之战越军大败的消息如箭镝袭来,越国苎萝村再无往日安宁。浣纱溪畔春深如许,却是西施临水浣纱的最后之春。  她来尘世一遭,像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情节。她的倾国绝色,连同苎萝山下的葳蕤草木,都蓄积着秘而不宣的妩媚,等待着越王勾践的召选令。  越王卧薪尝胆,谋划他日伐吴雪耻。大夫文种献伐吴九术,第四术为“遗之好美,以劳其志”,这条美人计被越王采纳。大夫范蠡受命在越国广选绝色佳人。  浣
期刊
天下势,合久分,分久合。曾盛世诗酒数风流,美人歌舞香盈袖,亦曾铁蹄踏长安,叶落一城秋。后来杀伐止歇,刀光剑影远去,也淡漠了那些鲜活的欢笑或哭声。多年以后,青史黯然发黄,青苔爬上倾颓的城墙,唯那朦胧一片月,望着百代繁华一朝都,寂寥无声。  卡修的《长安夜雪》,无他,唱的不过是亡国大势下,一个名唤徐恭的文臣最后的坚守。  国乱,江山沦陷,好友子珧将军率军抗敌,傲骨铮然,挽大厦于将倾。可世上没有神话,不
期刊
泉水潺潺,虫鸣鸟叫,田园风景如画,奈何行人无心欣赏,老臣颤巍巍地跟在青年身后,疲惫地擦了一把汗,说:“王,那个欧冶子不识相,天下的铸剑师不止他一位,您又何必亲自来请?”  青年撇撇嘴,道:“文师,你腿脚不好,就别跟着我了。我定要找到欧冶子,只有他才能锻造出最好的剑。”话音刚落,他就往前方奔去,转眼已不见人影。  大山深处,一位脸色苍白的男子坐在溪边,正敲打着什么。他察觉到一束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手上
期刊
读不完书中千业,绘不尽红尘若梦。如果能回到古代选择职业,我愿鲜衣怒马,仗剑天涯,快意恩仇一豪侠。抑或竹杖芒鞋,提酒吟歌,逍遥天下醉行者……古代职业风雅至极,坐上小恋的诺亚方舟,一起来穿越。  琴师&舞娘  我拂弦一曲醉,你一舞倾花容  捉妖师&杀手  我斩妖天地间,你杀人江湖远  风水师&插花师  红尘皆如我眼,百花因我逢春  大夫&酿酒师  我悬壶济世人,你梅花把酒酿  文官&隐士  我本文人雅
期刊
戏子,不知何时爱上这个词。又或许这不是一个词,是某个人,甚至是梨园世界里所有人的称谓。每次听到或想起,心中总会生出几许凄凉。仿佛他们注定了不合时宜,无论怎样努力,都是为别人做嫁衣。  戏子还叫伶人。我更喜欢这个叫法,似从遥远的秦汉走来,行经唐宋风雨,在乱世红尘里渐次消瘦。从开始那天,直到年华老去,一直演绎着别人的故事。  都说戏子薄情寡义,不知世人为何对戏子有如此深刻的误会。岂不知花团锦簇、似锦华
期刊
月光如水,洒在冰冷的宫墙上,琴女披一件白衣静坐案前。这一夜,注定无眠。宫人们匆匆的脚步声似在提醒她死亡的来临。陛下宾天,她身为琴师,逃不过殉葬的命运。  她抬起衣袖轻轻擦拭玉琴,沉思片刻,终于抚了一曲。音律回荡在咸阳宫中,宫人们放慢脚步,十七年了,他们以为永远不会再听到那熟悉又陌生的旋律。  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从她入宫那天起,便被人唤作“琴女”。乐师无须趋炎附势,只要拨弄琴弦便可,宫商角徵羽,
期刊
迷雾将要散尽,月光稀微,广阔的太湖上长风浩荡。水面上浮着上百艘战舰,穿着盔甲的兵士整齐地划着桨,喊着低沉的号子。要离不理会这些,他从远处收回目光,把手中的酒杯放下,朝着船头的庆忌走去。  18岁的庆忌不愧为勇士,跟随他三月有余的要离早就见识过他的勇猛与果敢。不幸的是,本应有大好前程的庆忌却陷入王位之争的漩涡,父亲因此丢了王冠,失了头颅,他也被本有血缘之亲的表哥阖闾追杀。但庆忌并不气馁,而是振臂一呼
期刊
第21届世界瞎掰协会调查研究表明,编辑和会计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职业搭配。Nili软编的好闺密便是一名会计,可她竟算不出我们每个月的生活费都花哪儿去了,我很生气。没想到她作为一个内行,做起外行事却这么专业。更没想到的是,这种“专业人士”还不少。  学了十年英语,看到“原来如此”的第一反应是soga。  作为一个律师,吵架竟然吵不过女朋友。  程序员一枚,朋友电脑有问题找我,我一般说:你重启下试试。  
期刊
长夜  历史对于颛顼时候的那场夺位之争,笔墨浅淡得几乎看不清。分属两派的势力在城中惨烈厮杀时,天下起了雪,大片雪花落下,铺满青石阶,掩住满地血迹。阿简踏过台阶时,忽然想起家乡有娀王宫中的白玉莲花阶,砖面漫过血痕便会显现出玉莲的纹路,行走其上,步步生莲。  那个繁星月明的夜晚,她在莲花阶上遇见了高辛,他穿着中原式样的紫色长衣,静静望着她。  “你是谁?”  “高辛。”  阿简笑道:“你才不叫高辛。他
期刊
薪火燃尽的灶台留着一汪温热,稀薄白雾袅袅徘徊,李百药从白雾里站起,抬起纤弱的双手捧起那碗药,草木的味道顺着喉咙滑下去,他不皱一丝眉头。唇间苦涩的味道摇落在细碎的光阴里,不过是序幕。  百草的味道,李百药该是很熟悉,他自幼疾病缠身,祖母怜爱他,给他起名百药,盼着他能正常游乐。而李百药又何尝不愿如此,所以轻声诉出:“少年飞翠盖,上路勒金镳。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短短几句吟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