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改革的主旨就是创新教学,要求教师把课堂还原给学生,创新教学,重在创新。江泽民总书记曾经说过,我们国家要想面对科技的进步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最重要的是进行不断的创新。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教育。因此,创新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创新 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做用,学生才是他们学习活动的主体,语文教学也一样要突出这一特点。教师只有认真地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落实教学活动,准确的把握学生学与老师教的关系,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长远发展的能力,真正的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准确理解“创新”
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都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也在日渐的把创新教学提上日程,但是,对于创新的理解还都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因此,要进行创新教学的前提就是要明确“创新”的含义与目标。
1. “创新”的含义
对于“创新”一词我们都耳熟能详,但是具体它具有怎样的内涵,我想大部分人都还处在朦胧的状态。创新,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被人们理解为了创造新事物,其实则不然,在对于整个社会发展层面来说,创新相当于创造,但是相对教育教学方式这样小级别的层次来说,创新的重点在“新”而不是“造”。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教育就是要求教师要采用一种新的可行性的方式来让学生去发现那些他们之前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里新的可行性方式,是指已经经过实践检验并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学方式。这里强调的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都具有个性化特色,而不是指结果的新颖。
2.“创新”的目标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小学语文就是对基本汉语的学习,是死记硬背的东西,小学语文学不好就是因为孩子懒惰,或者教师教的不到位。所以才导致了小学语文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教学效率较低,教学方式死板呆化,一般都是以教材为模板进行灌输式教学。课堂上老师总是带领学生一遍一遍的分析一篇文章,老师讲解的知识点都是围绕考试而进行,课后作业还是围绕这些东西,导致学生厌烦学习。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创新的首要目标就是改掉以前的教学陋习,把应试教学改为素质教学,不要压迫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才能有所提升。
二、创新性教学的策略
面对课程改革带来的创新高潮,许多一线教师出现了迷茫的状态,到底怎样做才能实现创新性教学?怎样做才能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呢?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1.创设新的教学氛围
创新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学氛围,教师一直都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他们会不自觉的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能模式化,要随时随地的充满变化;教师的动作行为不能呆板,要具有灵活性。故而教师要突破原有的教学环境,创设新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使得学校的学习只是一个人知识成长的一个小部分,老师要以课堂和教材为主,打破固有模式的限制,大量的引用社会上和生活中的知识,并且迎合着课本知识来教学,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与发展。
同时,教师还要以鼓励的方式教授学生。要鼓励学生把视野投放到社会生活中,扩大学生的探索范围。对于学生的探究结果,老师也要给予鼓励,首先要肯定他们的行为很努力、很正确,之后再委婉的让他们继续努力,争取让探究结果更好。这样会给学生带来自我探究的动力。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包括整个世界,它是知识产生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想象,只要他们的想象不偏离主题,那么无论结果是什么我们都要尊重学生的努力,给予积极的鼓励。
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对于学生作文的写作非常的重要。我们可以通过续写作文、情境扩想、看图写话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坐井观天》一文学习后,让学生续写小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它对于天空又会有什么样的认识呢?还有,在学习《海底世界》之后,让学生根据动画片或参观海洋馆等方式来写一篇有关海底的故事。这样都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想象力。
创新思维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创新的基础。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升学生创新的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变通、逆向、发散等思维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们评价同一个人物,肯定会有同学说他不好,有的同学说他好,那么这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从两方面看问题,既让他们看见不好的一面,也要让他们看见好的一面,并让他们向好的方面学习。
3.渗透新的学习方法
要实现小学语文的创新性教学,不仅要从整体上营造创新的氛围,还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渗透给学生新的学习方式。
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语文课程的教授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课程内容等来调整课程的讲授。在语文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不要再被动的接受老师从书本上搬给他们的东西,而是要抛给学生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中隐含的知识,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在合作中产生知识的碰撞,激发彼此的想象力,拓宽视野。
三、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从自身做起,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明确创新的含义,并且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授课程。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新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在教学中为学生渗透新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性教学。
参考文献:
[1] 国臻.浅谈怎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7)
[2] 金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思考[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01)
[3] 阳泽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2011,(03)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创新 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做用,学生才是他们学习活动的主体,语文教学也一样要突出这一特点。教师只有认真地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落实教学活动,准确的把握学生学与老师教的关系,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长远发展的能力,真正的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准确理解“创新”
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都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也在日渐的把创新教学提上日程,但是,对于创新的理解还都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因此,要进行创新教学的前提就是要明确“创新”的含义与目标。
1. “创新”的含义
对于“创新”一词我们都耳熟能详,但是具体它具有怎样的内涵,我想大部分人都还处在朦胧的状态。创新,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被人们理解为了创造新事物,其实则不然,在对于整个社会发展层面来说,创新相当于创造,但是相对教育教学方式这样小级别的层次来说,创新的重点在“新”而不是“造”。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教育就是要求教师要采用一种新的可行性的方式来让学生去发现那些他们之前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里新的可行性方式,是指已经经过实践检验并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学方式。这里强调的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都具有个性化特色,而不是指结果的新颖。
2.“创新”的目标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小学语文就是对基本汉语的学习,是死记硬背的东西,小学语文学不好就是因为孩子懒惰,或者教师教的不到位。所以才导致了小学语文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教学效率较低,教学方式死板呆化,一般都是以教材为模板进行灌输式教学。课堂上老师总是带领学生一遍一遍的分析一篇文章,老师讲解的知识点都是围绕考试而进行,课后作业还是围绕这些东西,导致学生厌烦学习。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创新的首要目标就是改掉以前的教学陋习,把应试教学改为素质教学,不要压迫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才能有所提升。
二、创新性教学的策略
面对课程改革带来的创新高潮,许多一线教师出现了迷茫的状态,到底怎样做才能实现创新性教学?怎样做才能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呢?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1.创设新的教学氛围
创新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学氛围,教师一直都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他们会不自觉的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能模式化,要随时随地的充满变化;教师的动作行为不能呆板,要具有灵活性。故而教师要突破原有的教学环境,创设新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使得学校的学习只是一个人知识成长的一个小部分,老师要以课堂和教材为主,打破固有模式的限制,大量的引用社会上和生活中的知识,并且迎合着课本知识来教学,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与发展。
同时,教师还要以鼓励的方式教授学生。要鼓励学生把视野投放到社会生活中,扩大学生的探索范围。对于学生的探究结果,老师也要给予鼓励,首先要肯定他们的行为很努力、很正确,之后再委婉的让他们继续努力,争取让探究结果更好。这样会给学生带来自我探究的动力。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包括整个世界,它是知识产生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想象,只要他们的想象不偏离主题,那么无论结果是什么我们都要尊重学生的努力,给予积极的鼓励。
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对于学生作文的写作非常的重要。我们可以通过续写作文、情境扩想、看图写话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坐井观天》一文学习后,让学生续写小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它对于天空又会有什么样的认识呢?还有,在学习《海底世界》之后,让学生根据动画片或参观海洋馆等方式来写一篇有关海底的故事。这样都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想象力。
创新思维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创新的基础。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升学生创新的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变通、逆向、发散等思维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们评价同一个人物,肯定会有同学说他不好,有的同学说他好,那么这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从两方面看问题,既让他们看见不好的一面,也要让他们看见好的一面,并让他们向好的方面学习。
3.渗透新的学习方法
要实现小学语文的创新性教学,不仅要从整体上营造创新的氛围,还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渗透给学生新的学习方式。
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语文课程的教授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课程内容等来调整课程的讲授。在语文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不要再被动的接受老师从书本上搬给他们的东西,而是要抛给学生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中隐含的知识,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在合作中产生知识的碰撞,激发彼此的想象力,拓宽视野。
三、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从自身做起,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明确创新的含义,并且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授课程。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新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在教学中为学生渗透新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性教学。
参考文献:
[1] 国臻.浅谈怎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7)
[2] 金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思考[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01)
[3] 阳泽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