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高考的热度渐渐降温,而社会各界对考试内容、形式以至整个基础教育的热情却依然不减,人们持续而热烈地讨论着高考该怎么改,怎样才能体现其科学性和公平性,足见国人对现今的考试模式及效果并不满意。
在高考各科试题中,作文的单题分值最大,从命题、写作到阅卷判分,要经过高校教师、高中生、中学教师等不同人群的思索、判断和考量,如何才体现考查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在诸多环节中的某一失误会不会将一个本应有着辉煌前途的孩子扼杀?因此,有必要将这道题深入而理性地分析一下。
2014年全国课标Ⅰ卷的作文依然是新材料作文的形式,材料内容如下:
一所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通过,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今年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把对方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大家当场进行讨论。过后,对这件事的讨论仍在继续。
这则作文材料具备开放性、现实性、思辨性和时代感等特点,它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从中提取可用的写作素材,有利于考生个性化的发挥。材料在审题上也没有过多设置障碍,便于学生提炼适合自己写作的立意角度;材料的主旨可以有多种解释,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辨能力。
材料既有较强的话题指向性,也有较宽松的范围限制,考生从打破规则、力求创新,合作双赢,灵活变通,竞争未必要拼个你死我活等角度立意均符合题意。观点如:在合作中争取共赢;竞争的智慧;创造性地运用规则,也要遵守基本规则;打规则的擦边球;中国式智慧;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等。
另外,这则材料摆脱了以往寓言式、文艺范儿或虚构故事等表现形式,从学校里发生的一个真实事件说开来,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有利于考生联系自己或现实生活,从中挖掘深刻哲理;时代感也较以往命题表现得更强烈,创新意味更强。这些方面比2013年的作文题有较大的改善。
2013年的作文是“钻石切割”事件,老切割师最后点明 “经验技术、勇气和专注(不去想价值的事)与切割成功的关系”这一主旨。原素材还有一段文字:“小徒弟接过那块钻石,按照师傅的吩咐,抡起手里的小锤一下子就把那块价值连城的钻石击成了两块,然后看也没看,把钻石递还给师傅,又去接着做自己的工作去了。商人惊讶得目瞪口呆,问大师:‘他在您这儿工作很长时间了吗?’‘没有,才三天。但就是因为他不知道这块钻石的价值,所以手才不会发抖,动作也准确果断。’”(2013年3月14日《羊城晚报》)可惜,命题人忽略了这段最有价值的内容,换成指向单一的提示语,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
假如在整合素材时,保留商人知道学徒只有三天的学习经历,而老切割师凭借经验设计的方案也已形成,“切还是不切”成为开放式的悬念,可能会有更多更好的创新思维涌现。不得不说,这或许是命题者和考生的共同遗憾。
总之,无论是和往年比还是和当年其他高考试卷比,2014年全国课标Ⅰ卷的作文题具有较多的优点,正向、反向的立意角度较多。在诸多评价中,公众的认可度较高。然而,从学生的作文和阅卷评分的情况来看,还有着不尽如人意之处。
一、材料虽然可以多角度立意,但考生难得反向思维。如从“求异”的角度看, “合作(双赢)”是否适用于所有的竞争,打破规则和投机取巧怎样区别等问题,很少有作文涉及,反映出考生思维的僵化和单一。
站在裁判和观众的立场,看重的是遵守规则和公平竞争,即使创新也要合理,规则落后也不能当场改变,否则就是钻空子、乱秩序,竞赛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再者,竞赛规则是为所有选手制订的,容忍这对选手的做法就是对其他选手权益的侵害。更可怕的是,在竞争中大家一团和气,都能平稳过关,谁还会为更高要求、更高水平而努力拼搏?
有篇作文题目是《有一种竞争不需要合作》:首先列举战场上的官渡、赤壁和长阪坡之战;然后是赛场上,列举了李娜和大小威、林丹和李宗伟之间的拼搏;接着举考场上的考生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结论说:如果都是“双赢”不分胜负,必然失去了竞赛的意义,规则也没有了约束作用,更严重的,有可能助长舞弊、故意失察和不作为的不良风气。这位考生的见解独到深刻,举例恰当,说服力强,显然有一定的思辨能力。而大多数考生只是迎合材料浅层次的立意指向,一味论述“合作、共赢”,这也是材料所谓的“指向性”束缚的结果。
二、立意角度的多向性,使得观点分散、难辨优劣。许多文章与材料似沾非沾、似是而非,很难判断出符合还是偏离材料内容涉及的范围。
近几年的作文命题的确是人性化了许多,减少了限制性,增强了开放性,为考生开拓了更广阔的写作空间。但随之而来的是判定“符合题意与否”的困难:比如“尊重对手”、“放弃与谦让”、“打破习惯”、“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妥协”、“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等,看起来好像脱题,仔细琢磨又觉得还有一定关系。就拿“习惯”来说,大家遵守以往的规则已成为习惯,现在有人打破了,习惯就会改变,创新的意义也就体现了。如果论述得好,可能还会评为上乘;但许多考生生拉硬拽,词不达意,越扯越远。再如费孝通的晚年箴言“美美与共”,本意是:不同的审美标准原有抵牾,然而如能容忍并赞赏不同的价值标准,就达到了古人崇尚的大同世界了。考生能知道这句话已属不易,但在作文论述中,显然力不从心。以上缺点既有学生审题和论述能力的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命题形式已经让考生“猜”不出命题者真正的意图了。
三、套作、宿构的模式愈显成熟,套路愈来愈复杂丰富,难以区别作文的真正优劣。
许多作文,开篇就是陶渊明、李白、苏东坡等名人的排比,辞藻华丽夸张,气势奔腾恣肆;还有抒情类的,青山、碧溪、黄土、红杉,色彩缤纷、绚丽夺目,而且一律都是“某某成就了某某”的句式。看后似曾相识,到网上一查,各种写作“大全”中这类语句一应俱全、不一而足。仅列一段“教程”:“语句排比式的开头,首先要注意气势的营造,其次要注意语言风格的和谐一致,第三要注意语言的典雅,第四要注意内容的代表性与概括性。这种开头法,比较适宜于阅读面宽泛、思想深刻的同学。可以在排比句中体现阅读面的广阔和思想的深度”。“教程”中还附有各种实例和解析。令人担忧的是,考生只需要背上几段这样的万能素材,凭小聪明硬拉到材料内容及范围中来,不管贴切不贴切、深刻不深刻,凑够字数,完成任务——有时竟然也能躲过阅卷员锐利的目光。还有许多考生干脆“现场套作”,把考卷的其他阅读文章大段抄袭,连事先准备都不需要。这种现象倒逼我们反思:依然延续如此的作文命题形式,会不会助长考生以至教师的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四、真正有思辨、有思想的考生有可能在固化的思维习惯的陋习中被错杀。
有人认为:高考作文考察不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现行作文训练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较强,可能更贴合大学少数人文学科专业的要求,照顾不到大量理工科专业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要求。许多高校教师觉得,作文也很难看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也一直是大学对于基础教育的不满。
其实,这也涉及考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单纯考查语文的能力,恐怕培养不出全面而优秀的人才,而上述观点又有失偏颇,他们忽视了一个问题:教师也是从现行基础教育培养的范式中出来的,请问,学生的逻辑思维或者说逻辑知识从何而来?
再看考生所写,有相当的作文能结合规则谈创新或合作,其思辨能力令人叹服。更有人直呼“拒绝通融,守住规则的底线”:首先,他认为两人“合作”是相互通融(串通);其次,证明了社会行为要有规则法令,这样的通融违背准则;再次,论述了践行规则的必要性和公平性。结论认为,有些人所谓的“打破规则”是因为胆怯,所谓的“双赢”是畏惧失败。观点可能有点偏激,但这种反向思维的“批判性、独创性和深刻性”是显而易见的,论述中逻辑之严密也是难能可贵的。显然是其思维品质的体现,而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课堂教学和应试训练能培养形成的。
四川卷的命题既简单又深刻,尤为可贵的是能考察出思维品质的高下: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正面来看,站立的人有骨气、有眼界、有对世界的全面真实的认识,才可以拥有它;站立不只是躯体,还可以是精神、命运、民族甚或整个人类。而这个命题又太绝对了,如果从反向的、求异的角度思考,还可反驳并搜寻出丰富的论证依据:霍金、张海迪、保尔等人不都是坐在轮椅上或是躺在病床上的,难道他们就没了人生,没有前途,没有生命的意义吗?还有许多人已经永远躺在墓穴里,难道他们就不能享有后人的景仰吗?——我担心考生不敢从这个角度立意,更担心命题者和评阅者会再一次把钱钟书、爱因斯坦以至孟非、奥巴马、丘吉尔变成一无所用的废物。
综上所述,现有的“新材料作文”命题方式有过它的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考作文的积弊,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这种方式也该完成历史使命了。既然是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既然已经有了要让高考“脱胎换骨”的决心,何不就彻底一下呢?比如据说语文要把英语的时间“剥夺”一些,无论是增加到180分钟还是200分钟,索性给作文100分钟或更多,让考生们充分证明自己的实力;比如既然给了材料,为何不提供更多材料,甚或一部著作、一篇力作,让他们当场去读、去思索、去发挥自己的能力;再比如可以分门别类地给考生命题,理工科、文史类可以侧重不同方向来要求,“逻辑性”还是“发散性”任你选。
一句话:即使现有的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还有着差强人意之处,也该跳出窠臼了。只有不断打破陈旧的规则(心中的上帝),才能创造出生机无限的前程。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编辑 聂蕾
在高考各科试题中,作文的单题分值最大,从命题、写作到阅卷判分,要经过高校教师、高中生、中学教师等不同人群的思索、判断和考量,如何才体现考查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在诸多环节中的某一失误会不会将一个本应有着辉煌前途的孩子扼杀?因此,有必要将这道题深入而理性地分析一下。
2014年全国课标Ⅰ卷的作文依然是新材料作文的形式,材料内容如下:
一所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通过,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今年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把对方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大家当场进行讨论。过后,对这件事的讨论仍在继续。
这则作文材料具备开放性、现实性、思辨性和时代感等特点,它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从中提取可用的写作素材,有利于考生个性化的发挥。材料在审题上也没有过多设置障碍,便于学生提炼适合自己写作的立意角度;材料的主旨可以有多种解释,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辨能力。
材料既有较强的话题指向性,也有较宽松的范围限制,考生从打破规则、力求创新,合作双赢,灵活变通,竞争未必要拼个你死我活等角度立意均符合题意。观点如:在合作中争取共赢;竞争的智慧;创造性地运用规则,也要遵守基本规则;打规则的擦边球;中国式智慧;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等。
另外,这则材料摆脱了以往寓言式、文艺范儿或虚构故事等表现形式,从学校里发生的一个真实事件说开来,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有利于考生联系自己或现实生活,从中挖掘深刻哲理;时代感也较以往命题表现得更强烈,创新意味更强。这些方面比2013年的作文题有较大的改善。
2013年的作文是“钻石切割”事件,老切割师最后点明 “经验技术、勇气和专注(不去想价值的事)与切割成功的关系”这一主旨。原素材还有一段文字:“小徒弟接过那块钻石,按照师傅的吩咐,抡起手里的小锤一下子就把那块价值连城的钻石击成了两块,然后看也没看,把钻石递还给师傅,又去接着做自己的工作去了。商人惊讶得目瞪口呆,问大师:‘他在您这儿工作很长时间了吗?’‘没有,才三天。但就是因为他不知道这块钻石的价值,所以手才不会发抖,动作也准确果断。’”(2013年3月14日《羊城晚报》)可惜,命题人忽略了这段最有价值的内容,换成指向单一的提示语,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
假如在整合素材时,保留商人知道学徒只有三天的学习经历,而老切割师凭借经验设计的方案也已形成,“切还是不切”成为开放式的悬念,可能会有更多更好的创新思维涌现。不得不说,这或许是命题者和考生的共同遗憾。
总之,无论是和往年比还是和当年其他高考试卷比,2014年全国课标Ⅰ卷的作文题具有较多的优点,正向、反向的立意角度较多。在诸多评价中,公众的认可度较高。然而,从学生的作文和阅卷评分的情况来看,还有着不尽如人意之处。
一、材料虽然可以多角度立意,但考生难得反向思维。如从“求异”的角度看, “合作(双赢)”是否适用于所有的竞争,打破规则和投机取巧怎样区别等问题,很少有作文涉及,反映出考生思维的僵化和单一。
站在裁判和观众的立场,看重的是遵守规则和公平竞争,即使创新也要合理,规则落后也不能当场改变,否则就是钻空子、乱秩序,竞赛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再者,竞赛规则是为所有选手制订的,容忍这对选手的做法就是对其他选手权益的侵害。更可怕的是,在竞争中大家一团和气,都能平稳过关,谁还会为更高要求、更高水平而努力拼搏?
有篇作文题目是《有一种竞争不需要合作》:首先列举战场上的官渡、赤壁和长阪坡之战;然后是赛场上,列举了李娜和大小威、林丹和李宗伟之间的拼搏;接着举考场上的考生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结论说:如果都是“双赢”不分胜负,必然失去了竞赛的意义,规则也没有了约束作用,更严重的,有可能助长舞弊、故意失察和不作为的不良风气。这位考生的见解独到深刻,举例恰当,说服力强,显然有一定的思辨能力。而大多数考生只是迎合材料浅层次的立意指向,一味论述“合作、共赢”,这也是材料所谓的“指向性”束缚的结果。
二、立意角度的多向性,使得观点分散、难辨优劣。许多文章与材料似沾非沾、似是而非,很难判断出符合还是偏离材料内容涉及的范围。
近几年的作文命题的确是人性化了许多,减少了限制性,增强了开放性,为考生开拓了更广阔的写作空间。但随之而来的是判定“符合题意与否”的困难:比如“尊重对手”、“放弃与谦让”、“打破习惯”、“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妥协”、“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等,看起来好像脱题,仔细琢磨又觉得还有一定关系。就拿“习惯”来说,大家遵守以往的规则已成为习惯,现在有人打破了,习惯就会改变,创新的意义也就体现了。如果论述得好,可能还会评为上乘;但许多考生生拉硬拽,词不达意,越扯越远。再如费孝通的晚年箴言“美美与共”,本意是:不同的审美标准原有抵牾,然而如能容忍并赞赏不同的价值标准,就达到了古人崇尚的大同世界了。考生能知道这句话已属不易,但在作文论述中,显然力不从心。以上缺点既有学生审题和论述能力的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命题形式已经让考生“猜”不出命题者真正的意图了。
三、套作、宿构的模式愈显成熟,套路愈来愈复杂丰富,难以区别作文的真正优劣。
许多作文,开篇就是陶渊明、李白、苏东坡等名人的排比,辞藻华丽夸张,气势奔腾恣肆;还有抒情类的,青山、碧溪、黄土、红杉,色彩缤纷、绚丽夺目,而且一律都是“某某成就了某某”的句式。看后似曾相识,到网上一查,各种写作“大全”中这类语句一应俱全、不一而足。仅列一段“教程”:“语句排比式的开头,首先要注意气势的营造,其次要注意语言风格的和谐一致,第三要注意语言的典雅,第四要注意内容的代表性与概括性。这种开头法,比较适宜于阅读面宽泛、思想深刻的同学。可以在排比句中体现阅读面的广阔和思想的深度”。“教程”中还附有各种实例和解析。令人担忧的是,考生只需要背上几段这样的万能素材,凭小聪明硬拉到材料内容及范围中来,不管贴切不贴切、深刻不深刻,凑够字数,完成任务——有时竟然也能躲过阅卷员锐利的目光。还有许多考生干脆“现场套作”,把考卷的其他阅读文章大段抄袭,连事先准备都不需要。这种现象倒逼我们反思:依然延续如此的作文命题形式,会不会助长考生以至教师的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四、真正有思辨、有思想的考生有可能在固化的思维习惯的陋习中被错杀。
有人认为:高考作文考察不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现行作文训练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较强,可能更贴合大学少数人文学科专业的要求,照顾不到大量理工科专业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要求。许多高校教师觉得,作文也很难看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也一直是大学对于基础教育的不满。
其实,这也涉及考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单纯考查语文的能力,恐怕培养不出全面而优秀的人才,而上述观点又有失偏颇,他们忽视了一个问题:教师也是从现行基础教育培养的范式中出来的,请问,学生的逻辑思维或者说逻辑知识从何而来?
再看考生所写,有相当的作文能结合规则谈创新或合作,其思辨能力令人叹服。更有人直呼“拒绝通融,守住规则的底线”:首先,他认为两人“合作”是相互通融(串通);其次,证明了社会行为要有规则法令,这样的通融违背准则;再次,论述了践行规则的必要性和公平性。结论认为,有些人所谓的“打破规则”是因为胆怯,所谓的“双赢”是畏惧失败。观点可能有点偏激,但这种反向思维的“批判性、独创性和深刻性”是显而易见的,论述中逻辑之严密也是难能可贵的。显然是其思维品质的体现,而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课堂教学和应试训练能培养形成的。
四川卷的命题既简单又深刻,尤为可贵的是能考察出思维品质的高下: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正面来看,站立的人有骨气、有眼界、有对世界的全面真实的认识,才可以拥有它;站立不只是躯体,还可以是精神、命运、民族甚或整个人类。而这个命题又太绝对了,如果从反向的、求异的角度思考,还可反驳并搜寻出丰富的论证依据:霍金、张海迪、保尔等人不都是坐在轮椅上或是躺在病床上的,难道他们就没了人生,没有前途,没有生命的意义吗?还有许多人已经永远躺在墓穴里,难道他们就不能享有后人的景仰吗?——我担心考生不敢从这个角度立意,更担心命题者和评阅者会再一次把钱钟书、爱因斯坦以至孟非、奥巴马、丘吉尔变成一无所用的废物。
综上所述,现有的“新材料作文”命题方式有过它的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考作文的积弊,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这种方式也该完成历史使命了。既然是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既然已经有了要让高考“脱胎换骨”的决心,何不就彻底一下呢?比如据说语文要把英语的时间“剥夺”一些,无论是增加到180分钟还是200分钟,索性给作文100分钟或更多,让考生们充分证明自己的实力;比如既然给了材料,为何不提供更多材料,甚或一部著作、一篇力作,让他们当场去读、去思索、去发挥自己的能力;再比如可以分门别类地给考生命题,理工科、文史类可以侧重不同方向来要求,“逻辑性”还是“发散性”任你选。
一句话:即使现有的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还有着差强人意之处,也该跳出窠臼了。只有不断打破陈旧的规则(心中的上帝),才能创造出生机无限的前程。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编辑 聂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