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新闻策划作为提升新闻价值和影响力的一种组织手段,被愈来愈多的新闻从业人中认同和采用。栏目设置需要策划,阶段性宣传需要策划,重大新闻报道也需要策划、、、、许多通过精心策划的栏目或报道以其新角度、高立意、深层次和介入及时而更强烈地吸引和感动着受众,取得了报道上的竞争优势和理想的宣传效果。然而,不是所有的新闻策划都能遂人心愿,若采用不当,则会事与愿违。新闻策划与受众需求的多样性是我们在新闻策划中需要正确处理的问题之一。
我们知道,任何一家新闻媒体要使自己的传播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都必须努力适应受众的新闻需求,因为受众是积极主动的信息寻受者,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寻找各种信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正是他们在接触信息时的这种选择特征才对传播具有了制约作用。所以受众调查历来是新闻工作者要开展的一项基本工作。通过调查掌握受众心理,了解受众需求,尽可能地予以满足,才能实现新闻的传播。也只有这样,新闻媒体才能拥有更多的受众和更高的收听率、收视率或发行率。
新闻策划贵在与时俱进、创新求异、超前预测,这有利于优化配置各种信息资源,制定最佳报道方案,因此新闻策划不仅可以使新闻报道主题鲜明,贴近百姓,形成强势,而且可以丰富报道的内容及形式。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各种新闻信息五花八门,要想搞好新闻策划,就必须从这些繁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东西。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一方面把握大局、围绕热点。策划者首先要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社会发展、政策法规具有宏观的把握力,善于捕捉新闻线索,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炼出新闻主题,只有这样策划才能立意高远。另一方面,要力求创新,找准切实点。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因为新闻赖以生存的客观事实是千变万化、稍纵即逝的,新闻要求既新意又不能重复。因此,新闻策划在选题上要找准切实点,切入点好,角度新,就可以在普通的现象中挖掘出新视角。
我们的许多媒体在这方面都有成功的经验。我台曾开办的《新闻周末》,该栏目以回顾一周国内外要闻及本地要闻为宗旨,以舆论指导为已任,开播不久便在当地得到了好评,并在全市好新闻评选中获得了“栏目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反映这档节目略显生硬和单调,缺乏服务性。为此台领导及栏目组工作人员及时研究观众的意见,经过认真分析、精心策划,决定将原《新闻周末》改版成为《新闻周刊》,并将这档栏目定位为“回顾本地大事,链接民生要事,报道社会趣事,关注百姓心事”。由于该节目在继续坚持了舆论指导的功能以外,还为广大观众提供了大量新闻、信息、生活常识等等,节目的亲和力、服务功能明显增强,逐渐成为群众喜爱的精品栏目。该栏目还得到了很多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新闻宣传的“三贴近、三提高”的原则在得到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实现了我们“传承和谐,与进俱进”的办台目标,节目改版以后赢得了更多群众的赞誉和喜爱。也就是说我们的每档节目动作一段时间后,都要根据观众的反映重新策划、定位、改版,以适应观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求新、求异、求变,崇尚视听感觉的需要。
不可否认有些新闻媒体在策划中只注意了强调的功能,却忽视了丰富的作用。其表现之一是在策划某个重点报道时,往往想的是如何大篇幅、大手笔、大气派,却忽视了其它报道的兼顾,忽略了报道的整体效应。结果策划的报道整块整块,长篇大论,其它新闻却难踪迹。这样做虽然重点报道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促进了所报道工作的开展,但却轻视了其它重要新闻的报道,受众收获的信息量太少。
其表现之二是策划不到位和策划意图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和贯彻。许多新闻策划要形成大阵势,这与满足受众多样性需求并不矛盾。如果我们精心策划,把党和政府的主张决策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关注点结合起来,同样会收到轰轰烈烈,又色彩粉呈的喜人利益。但如果策划得不到位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则容易让受众生厌,与策划初衷适得其反。譬如,某地区要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扶贫帮困等工作性报道,假如策划的没有新意,一个地方报道一条工作动态,那么除了地名、数字、领导人姓名不同外,其它内容很可能大同小异,没有特色。
其表现之三是不该策划的乱策划。社会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件是大量的,需要报道的内容非常广泛,但不是每件事情都能成为媒体上的新闻,也不是每件新闻都有策划的必要。 因为,不策划,负责各领域的记者和有关部门还可以提供不同的题材和体裁有可看性的稿件,宣传形式也会多样化。而滥策划,过份强调自己的主观意图,总以为自己喜欢的受众一定会喜欢,自己关注的受众一定会关注,甚至采用哪些报道形式都过分强调,只能是让那些可看性不强的新闻充斥节目时间,不仅浪费人力,挤掉了有价值的新闻,将原来还丰富的报道变得单一无味,同时,还会出现错误引导的可能。
其表现之四是一些新闻媒体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实在确定自身风格、报道宗旨时就已经开始新闻策划,这曾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之为“新闻媒体动作策划”。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记者拿来一篇稿子,编辑看后觉得挺不错的,但想想没有一个合适的栏目或时段播发。发现以上种种情况说明我们的栏目设置、策划时就考虑不周,决策失误。
新闻策划的目的,既是为了强调重点新闻、重点报道,形成舆论强势,又是为了让一些不被人们关注的事情引起人们的关注,让我们的报道由单调变得丰富,由一般变得强大。当然,新闻媒体不同,担负的任务不同,面对的受众不同,其侧重的报道内容和形式也会不同。但尽可能地满足自己所面对的受众群的多样需求是应该和必须的。
总之,新闻宣传一系列成功的策划和报道,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吸引受众自愿收听、收看,要从新闻报道的总体策划,具体策划到落实策划上有意识地寻找党的喉舌与大众“口味”的结合点,更多样化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传播的需求。只有这样,新闻媒体的权威性、指导性才能得到更深刻的显现,成为广大百姓的良师益友。
(作者单位:湖北襄阳市保康县电视台)
我们知道,任何一家新闻媒体要使自己的传播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都必须努力适应受众的新闻需求,因为受众是积极主动的信息寻受者,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寻找各种信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正是他们在接触信息时的这种选择特征才对传播具有了制约作用。所以受众调查历来是新闻工作者要开展的一项基本工作。通过调查掌握受众心理,了解受众需求,尽可能地予以满足,才能实现新闻的传播。也只有这样,新闻媒体才能拥有更多的受众和更高的收听率、收视率或发行率。
新闻策划贵在与时俱进、创新求异、超前预测,这有利于优化配置各种信息资源,制定最佳报道方案,因此新闻策划不仅可以使新闻报道主题鲜明,贴近百姓,形成强势,而且可以丰富报道的内容及形式。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各种新闻信息五花八门,要想搞好新闻策划,就必须从这些繁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东西。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一方面把握大局、围绕热点。策划者首先要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社会发展、政策法规具有宏观的把握力,善于捕捉新闻线索,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炼出新闻主题,只有这样策划才能立意高远。另一方面,要力求创新,找准切实点。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因为新闻赖以生存的客观事实是千变万化、稍纵即逝的,新闻要求既新意又不能重复。因此,新闻策划在选题上要找准切实点,切入点好,角度新,就可以在普通的现象中挖掘出新视角。
我们的许多媒体在这方面都有成功的经验。我台曾开办的《新闻周末》,该栏目以回顾一周国内外要闻及本地要闻为宗旨,以舆论指导为已任,开播不久便在当地得到了好评,并在全市好新闻评选中获得了“栏目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反映这档节目略显生硬和单调,缺乏服务性。为此台领导及栏目组工作人员及时研究观众的意见,经过认真分析、精心策划,决定将原《新闻周末》改版成为《新闻周刊》,并将这档栏目定位为“回顾本地大事,链接民生要事,报道社会趣事,关注百姓心事”。由于该节目在继续坚持了舆论指导的功能以外,还为广大观众提供了大量新闻、信息、生活常识等等,节目的亲和力、服务功能明显增强,逐渐成为群众喜爱的精品栏目。该栏目还得到了很多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新闻宣传的“三贴近、三提高”的原则在得到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实现了我们“传承和谐,与进俱进”的办台目标,节目改版以后赢得了更多群众的赞誉和喜爱。也就是说我们的每档节目动作一段时间后,都要根据观众的反映重新策划、定位、改版,以适应观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求新、求异、求变,崇尚视听感觉的需要。
不可否认有些新闻媒体在策划中只注意了强调的功能,却忽视了丰富的作用。其表现之一是在策划某个重点报道时,往往想的是如何大篇幅、大手笔、大气派,却忽视了其它报道的兼顾,忽略了报道的整体效应。结果策划的报道整块整块,长篇大论,其它新闻却难踪迹。这样做虽然重点报道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促进了所报道工作的开展,但却轻视了其它重要新闻的报道,受众收获的信息量太少。
其表现之二是策划不到位和策划意图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和贯彻。许多新闻策划要形成大阵势,这与满足受众多样性需求并不矛盾。如果我们精心策划,把党和政府的主张决策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关注点结合起来,同样会收到轰轰烈烈,又色彩粉呈的喜人利益。但如果策划得不到位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则容易让受众生厌,与策划初衷适得其反。譬如,某地区要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扶贫帮困等工作性报道,假如策划的没有新意,一个地方报道一条工作动态,那么除了地名、数字、领导人姓名不同外,其它内容很可能大同小异,没有特色。
其表现之三是不该策划的乱策划。社会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件是大量的,需要报道的内容非常广泛,但不是每件事情都能成为媒体上的新闻,也不是每件新闻都有策划的必要。 因为,不策划,负责各领域的记者和有关部门还可以提供不同的题材和体裁有可看性的稿件,宣传形式也会多样化。而滥策划,过份强调自己的主观意图,总以为自己喜欢的受众一定会喜欢,自己关注的受众一定会关注,甚至采用哪些报道形式都过分强调,只能是让那些可看性不强的新闻充斥节目时间,不仅浪费人力,挤掉了有价值的新闻,将原来还丰富的报道变得单一无味,同时,还会出现错误引导的可能。
其表现之四是一些新闻媒体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实在确定自身风格、报道宗旨时就已经开始新闻策划,这曾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之为“新闻媒体动作策划”。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记者拿来一篇稿子,编辑看后觉得挺不错的,但想想没有一个合适的栏目或时段播发。发现以上种种情况说明我们的栏目设置、策划时就考虑不周,决策失误。
新闻策划的目的,既是为了强调重点新闻、重点报道,形成舆论强势,又是为了让一些不被人们关注的事情引起人们的关注,让我们的报道由单调变得丰富,由一般变得强大。当然,新闻媒体不同,担负的任务不同,面对的受众不同,其侧重的报道内容和形式也会不同。但尽可能地满足自己所面对的受众群的多样需求是应该和必须的。
总之,新闻宣传一系列成功的策划和报道,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吸引受众自愿收听、收看,要从新闻报道的总体策划,具体策划到落实策划上有意识地寻找党的喉舌与大众“口味”的结合点,更多样化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传播的需求。只有这样,新闻媒体的权威性、指导性才能得到更深刻的显现,成为广大百姓的良师益友。
(作者单位:湖北襄阳市保康县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