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0日下午,因去年的性侵丑闻而空缺了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公布了两位作家的获奖信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丘克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分别获得了2018年度和201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这两位作家都算是人们热议的诺奖赔率名单上的常客,并没让人感到有什么意外。两位作家的重要作品均有中文译本。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1962年出生在波兰西部绿山城附近的苏莱霍夫,1985年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早在十几岁的时候,托卡尔丘克就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1987年,她以诗集《镜子里的城市》初登文坛。1993年,她的小说《书中人物旅行记》获得波兰科西切尔斯基基金文学奖,令她成为波兰备受瞩目的作家。
她在成为作家之前做过心理医生,其作品经常探讨个体梦境或集体潜意识,自称心理学家荣格的弟子。
此前,她曾接受国内媒体采访,谈及自己的文学观:“现实主义写法不足以描述这个世界,因为人在世界上的体验必然承载更多,包括情感、直觉、困惑、奇异的巧合、怪诞的情境以及幻想。通过写作,我们应该稍微突破这种所谓的理性主义,并用这种方式去反过来强化它。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给人惊喜、不可预知的世界。我所理解的写作是一种拉伸运动,它拉伸着我们的经验,超越它们,建立起一个更广阔的意识。我喜欢把现实与幻想糅在一起,但我也写过基于十八世纪事实基础的历史小说。”
她的作品已被译为英语、法语、德语、中文、西班牙语、捷克语、克罗地亚语、丹麦语等多种语言,受到全世界读者的欢迎。
早在本世纪初,中国波兰文学翻译家易丽君、袁汉鎔就将《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和《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从波兰语原著翻译成中文,并由台湾大块文化出版公司在台湾首次发行。
当时《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的题目被意译为“收集梦的剪贴簿”。《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在出版后很快占领台北图书市场,第二个月就被列入台湾该年度最畅销书目。互联网上的相关反应则更为热烈。2006年台湾大块文化出版公司又推出该书的第二版。同年,湖南文艺出版社也出版了该书简体字版并备受好评。2017年,这本书由后浪出版公司引进,并于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除此之外,他们也引进了《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以书的原名出版。
在《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的译者序中,易丽君认为奥尔加建立了这样一种信念——文学作品可以是易懂而同时又深刻的,它可以既简朴又饱含哲理,既意味深长而又不沉郁。“在她的小说中,日常生活获得了少有的稠度,充满了内在的复杂性、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耐人寻味的转折和动荡不安的戏剧性”。
另一位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生于1942年,他出生在奥地利克恩滕州格里芬一个铁路职员家庭。1961年,汉德克进入格拉茨大学读法律,开始参加“城市公园论坛”的文学活动,成为“格拉茨文学社”的一员。他的第一部小说《大黄蜂》的问世促使他放弃法律专事文学创作。
1966年,汉德克发表了使他一举成名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轰动,从此也使“格拉茨文学社”名声大振。《骂观众》是汉德克对传统戏剧的公开挑战,也典型地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前期“格拉茨文学社”在文学创作上的共同追求。
进入70年代,汉德克在“格拉茨文学社”中的创作从语言游戏及语言批判转向寻求自我的“新主体性”文学。标志着这个阶段的小说是《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1970)、《无欲的悲歌》(1972)、《短信长别》(1972)、《真实感受的时刻》(1975)、《左撇子女人》(1976),分别从不同角度,试图在表现真实的人生经历中寻找自我,借以摆脱现实生存的困惑。
1979年,漢德克在巴黎居住了几年之后回到奥地利,在萨尔茨堡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他这个时期创作的四部曲《缓慢的归乡》《圣山启示录》《孩子的故事》《关于乡村》,虽然在叙述风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生存空间的缺失和寻找自我依然是其表现的重点。对汉德克来说,现实世界不过是一个虚伪的名称:丑恶、僵化、陌生。他厌倦这个世界,试图通过艺术的手段实现自我构想的完美世界。
80年代开始,汉德克似乎日益陷入封闭的自我世界里,面对社会生存现实的困惑,他寻求在艺术世界里感受永恒与和谐,在文化寻根中哀悼传统价值的缺失。他先后写了《铅笔的故事》《痛苦的中国人》《重现》《一个作家的下午》《试论疲倦》《试论成功的日子》等。但汉德克不是陶醉在象牙塔里的作家,他的创作是当代文学困惑的自然表现:世界的无所适从、价值体系的崩溃和叙述危机使文学表现陷入困境。汉德克封闭式的内省实际上也是对现实生存的深切反思。
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动荡、南斯拉夫战争把居住在巴黎乡村的作家及其文学创作推到风口浪尖。从《梦幻者告别第九国度》(1991)开始,汉德克的作品如《形同陌路的时刻》(1992)、《我在无人湾的岁月》(1994)、《筹划生命的永恒》(1997)、《图像消失》(2002)、《迷路者的踪迹》(2007)等中到处都潜藏着战争的现实和人性的灾难。
1996年,汉德克发表了游记《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纳河冬日之行或给予塞尔维亚的正义》,批评媒体语言和信息政治,因此成为众矢之的。汉德克对此不屑一顾,一意孤行。1999年,在北约空袭的日子里,他两次穿越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旅行。同年,他的南斯拉夫题材戏剧《独木舟之行或者关于战争电影的戏剧》在维也纳皇家剧院首演。
为了抗议德国军队轰炸这两个国家和地区,汉德克退回了1973年颁发给他的毕希纳奖。2006年3月18日,汉德克参加了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葬礼,媒体群起而攻之,他的剧作演出因此在欧洲一些国家被取消,杜塞尔多夫市政府拒绝支付授予他海涅奖奖金。
虽然汉德克成名已久,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没有正式出版他的作品的中文译本,上世纪90年代,一小批热衷于实验戏剧的年轻人只能读到汉德克剧作的手抄本。
著名戏剧导演孟京辉深受汉德克的影响,他导演的剧作《我爱XXX》不难见到《骂观众》的影子。而孟京辉也表示汉德克是他的偶像,愿为他“效犬马之劳”。著名编剧史航,著名戏剧导演牟森也多次表示对汉德克的推崇。
2013年开始,世纪文景陆续推出了彼得·汉德克作品中文版,《骂观众》《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去往第九王国》《无欲的悲歌》《缓慢的归乡》《左撇子女人》《形同陌路的时刻》,截至2016年10月,《痛苦的中国人》《试论疲倦》出版,这套九卷本的作品集全部出版完成。2016年,汉德克曾到访中国,在上海、北京及乌镇均举办过活动。
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曾评价彼得·汉德克说:“毫无疑问,汉德克具有那种有意的强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在他的语言里,他是最好的作家。”
这两位作家都算是人们热议的诺奖赔率名单上的常客,并没让人感到有什么意外。两位作家的重要作品均有中文译本。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1962年出生在波兰西部绿山城附近的苏莱霍夫,1985年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早在十几岁的时候,托卡尔丘克就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1987年,她以诗集《镜子里的城市》初登文坛。1993年,她的小说《书中人物旅行记》获得波兰科西切尔斯基基金文学奖,令她成为波兰备受瞩目的作家。
她在成为作家之前做过心理医生,其作品经常探讨个体梦境或集体潜意识,自称心理学家荣格的弟子。
此前,她曾接受国内媒体采访,谈及自己的文学观:“现实主义写法不足以描述这个世界,因为人在世界上的体验必然承载更多,包括情感、直觉、困惑、奇异的巧合、怪诞的情境以及幻想。通过写作,我们应该稍微突破这种所谓的理性主义,并用这种方式去反过来强化它。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给人惊喜、不可预知的世界。我所理解的写作是一种拉伸运动,它拉伸着我们的经验,超越它们,建立起一个更广阔的意识。我喜欢把现实与幻想糅在一起,但我也写过基于十八世纪事实基础的历史小说。”
她的作品已被译为英语、法语、德语、中文、西班牙语、捷克语、克罗地亚语、丹麦语等多种语言,受到全世界读者的欢迎。
早在本世纪初,中国波兰文学翻译家易丽君、袁汉鎔就将《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和《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从波兰语原著翻译成中文,并由台湾大块文化出版公司在台湾首次发行。
当时《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的题目被意译为“收集梦的剪贴簿”。《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在出版后很快占领台北图书市场,第二个月就被列入台湾该年度最畅销书目。互联网上的相关反应则更为热烈。2006年台湾大块文化出版公司又推出该书的第二版。同年,湖南文艺出版社也出版了该书简体字版并备受好评。2017年,这本书由后浪出版公司引进,并于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除此之外,他们也引进了《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以书的原名出版。
在《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的译者序中,易丽君认为奥尔加建立了这样一种信念——文学作品可以是易懂而同时又深刻的,它可以既简朴又饱含哲理,既意味深长而又不沉郁。“在她的小说中,日常生活获得了少有的稠度,充满了内在的复杂性、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耐人寻味的转折和动荡不安的戏剧性”。
另一位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生于1942年,他出生在奥地利克恩滕州格里芬一个铁路职员家庭。1961年,汉德克进入格拉茨大学读法律,开始参加“城市公园论坛”的文学活动,成为“格拉茨文学社”的一员。他的第一部小说《大黄蜂》的问世促使他放弃法律专事文学创作。
1966年,汉德克发表了使他一举成名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轰动,从此也使“格拉茨文学社”名声大振。《骂观众》是汉德克对传统戏剧的公开挑战,也典型地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前期“格拉茨文学社”在文学创作上的共同追求。
进入70年代,汉德克在“格拉茨文学社”中的创作从语言游戏及语言批判转向寻求自我的“新主体性”文学。标志着这个阶段的小说是《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1970)、《无欲的悲歌》(1972)、《短信长别》(1972)、《真实感受的时刻》(1975)、《左撇子女人》(1976),分别从不同角度,试图在表现真实的人生经历中寻找自我,借以摆脱现实生存的困惑。
1979年,漢德克在巴黎居住了几年之后回到奥地利,在萨尔茨堡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他这个时期创作的四部曲《缓慢的归乡》《圣山启示录》《孩子的故事》《关于乡村》,虽然在叙述风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生存空间的缺失和寻找自我依然是其表现的重点。对汉德克来说,现实世界不过是一个虚伪的名称:丑恶、僵化、陌生。他厌倦这个世界,试图通过艺术的手段实现自我构想的完美世界。
80年代开始,汉德克似乎日益陷入封闭的自我世界里,面对社会生存现实的困惑,他寻求在艺术世界里感受永恒与和谐,在文化寻根中哀悼传统价值的缺失。他先后写了《铅笔的故事》《痛苦的中国人》《重现》《一个作家的下午》《试论疲倦》《试论成功的日子》等。但汉德克不是陶醉在象牙塔里的作家,他的创作是当代文学困惑的自然表现:世界的无所适从、价值体系的崩溃和叙述危机使文学表现陷入困境。汉德克封闭式的内省实际上也是对现实生存的深切反思。
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动荡、南斯拉夫战争把居住在巴黎乡村的作家及其文学创作推到风口浪尖。从《梦幻者告别第九国度》(1991)开始,汉德克的作品如《形同陌路的时刻》(1992)、《我在无人湾的岁月》(1994)、《筹划生命的永恒》(1997)、《图像消失》(2002)、《迷路者的踪迹》(2007)等中到处都潜藏着战争的现实和人性的灾难。
1996年,汉德克发表了游记《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纳河冬日之行或给予塞尔维亚的正义》,批评媒体语言和信息政治,因此成为众矢之的。汉德克对此不屑一顾,一意孤行。1999年,在北约空袭的日子里,他两次穿越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旅行。同年,他的南斯拉夫题材戏剧《独木舟之行或者关于战争电影的戏剧》在维也纳皇家剧院首演。
为了抗议德国军队轰炸这两个国家和地区,汉德克退回了1973年颁发给他的毕希纳奖。2006年3月18日,汉德克参加了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葬礼,媒体群起而攻之,他的剧作演出因此在欧洲一些国家被取消,杜塞尔多夫市政府拒绝支付授予他海涅奖奖金。
虽然汉德克成名已久,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没有正式出版他的作品的中文译本,上世纪90年代,一小批热衷于实验戏剧的年轻人只能读到汉德克剧作的手抄本。
著名戏剧导演孟京辉深受汉德克的影响,他导演的剧作《我爱XXX》不难见到《骂观众》的影子。而孟京辉也表示汉德克是他的偶像,愿为他“效犬马之劳”。著名编剧史航,著名戏剧导演牟森也多次表示对汉德克的推崇。
2013年开始,世纪文景陆续推出了彼得·汉德克作品中文版,《骂观众》《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去往第九王国》《无欲的悲歌》《缓慢的归乡》《左撇子女人》《形同陌路的时刻》,截至2016年10月,《痛苦的中国人》《试论疲倦》出版,这套九卷本的作品集全部出版完成。2016年,汉德克曾到访中国,在上海、北京及乌镇均举办过活动。
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曾评价彼得·汉德克说:“毫无疑问,汉德克具有那种有意的强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在他的语言里,他是最好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