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整肃,要从与药品彻底分家着手

来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n2503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一通用名称,允许同时出现在药品和保健食品两类不同性质的产品中,混乱状况就很难避免了。有必要从产品注册环节将药品与保健食品彻底分割。
   “国有准字B”文号1019个,这就是所谓的“保健药品”。许多“B”字号一直不守规矩,经常有此类产品违法广告和非法添加被查处的案例曝出。
   保健食品,许多年轻人在其广告的包围下渐渐长大,许多老年人在其“特殊功能”的全方位轰炸下难辨东西。岂不知,权健涉嫌传销风波引发了保健食品行业一场空前危机,一下子让众多的与保健食品有关联的企业、从业者不知所措。保健食品的未来在哪里?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食品乎?药品乎?
   保健食品走到今天这样一个境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始终不能将自身定位弄清楚是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这样说,许多保健食品企业从来就没有给自己的产品正确定位,总是混淆“保健功能”与“预防、治疗功能”,总是在追求产品的“效如桴鼓”,立竿见影。
   正因为如此,不少保健食品生产商往往从多方面寻求产品的“独特效果”。首先是广告攻势。一些具有一定销售规模的品种,往往大多通过合法的或非法的方式大肆宣传其特殊功效。不夸张地说,目前的保健食品广告完全合法合规的很少。
   其次是非法添加化学药成分。如果不存在非法添加,就不存在“看得见”的效果。尽管非法添加的法律风险很大,但铤而走险者更多。
   第三,在营销手段上打“擦边球”。有意无意地将保健食品和药品混在一起进行交替“宣传”。先使用确有治疗效果的药品作诱饵,让不具备医药知识的消费者(尤其是老年群体)上钩,然后再以天价兜售保健品。
   有鉴于此,必须彻底厘清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关系。此次政府机构改革,已经从监管关系上划清了食品与药品的关系。药品监管由药监部门负责,任何类别的食品监管职责均由市场监管机构承担。从法律法规层面,也有必要将两者的关系彻底“分割”。
  
   产品注册的“割裂”
   尽管至今尚未有保健食品的法律定义,但在原国家食药监总局于2005年发布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还是明确指出:“本办法所指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在原国家食药监总局数据库中,共查询到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件16690条记录,其中维生素类产品共有4083条,约占批件总数的四分之一。另外,与钙、铁、硒、锌等4种元素相关的产品批件情况中,“钙”类产品记录有3158条,“铁”类有1702条(不含铁皮石斛类含“铁”字产品132条),“硒”类796条,“锌”类1707条。4类以补充矿物质为目的的产品,文号总数达到7363条,其中有少数产品属于复方制剂。也就是说,保健食品中,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为目的的保健食品文号总数11446条(尚有少数补充矿物质的产品未统计在内,也有部分复方制剂被重复统计),占批件总量的68.6%,接近七成。
   再检索一下国产药品数据库。共查询到维生素类产品文号6654条记录,“钙”类产品记录1783条,“铁”类415条,“硒”类17条,“锌”类409条,总数9278条,略少于保健食品同类产品文号数。
   同一类产品乃至同一名称的产品,既有保健食品文号,也有药品文号,两者如何区别?两者到底有什么不同?如维生素C片剂(含复方制剂)保健食品文号有357个,药品文号有1546个。
   同一通用名称,允许同时出现在药品和保健食品两类不同性质的产品中,混乱状况就很难避免了。万幸的是,在其它类别的保健食品中,没有出现此类情况。如果一个“六味地黄丸”,同时存在保健食品和药品批准文号,并且都在市场销售,那又会是一个什么局面?
   按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均必须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而维生素C片剂本身就是药物,怎么戴上保健食品的“蓝帽子”就不能够代替药物了?其中的自相矛盾,岂不令人费解?
   有鉴于此,有必要从产品注册环节将药品与保健食品彻底分割。凡是已经纳入药品管理的产品,不应再出现在保健食品序列中,要做到“有我无你、有你无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乃乱之源也!
  
   “B”字号产品何去何从?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171条规定:“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为:国药准字H(Z、S、J) 4位年号 4位顺序号,其中H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药,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进口药品分包装。”
   按照上述规定,国产药品批准文号格式主要就是“国药准字H(化学药)”“国药准字Z(中成药)”“国药准字S(生物制品)”三类,而实际上市药品却还有一个文号格式“国药准字B”。这又是一类什么产品?
   检索数据库,共有“国药准字B”文号1019个,绝大多数文号为2002年集中换发药品批准文号时所赋,但此后各个年份的文号仍然存在。没有查到2018年批準的“B”字号,2017年批准的也有数个文号。
   这类“B”字号药品应该追溯到1987年10月,原卫生部发布《中药保健药品的管理规定》明确提出,“对人体有一定程度的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长期服用对人体无害的药品”可作为中药保健药品申报,委托各省级卫生厅(局)负责办理,批准文号为“×卫药健字Z-××号”,(例如“冀卫药健(87)Z-01号”)。这就是所谓的“保健药品”。
   原卫生部规定出台后,各省级卫生部门批准的保健药品市场大热,热浪一直翻滚到2000年。1998年国家药监局成立,发现已审批的中药保健药品中,存在诸多不规范问题,随即开展中药保健药品整顿工作,要求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于2002年12月31日前撤销审批的全部中药“健字”批准文号,2004年1月1日起“健字”药品不得在市场上流通。整顿后凡符合要求的,统一纳入药品管理,重新颁发批准文号。在十多年间,到底有多少保健药品被批上市,已难准确计数。截至2001年底,国家药监局公告了3批撤销中药保健药品批准文号1959个。    2001年12月1日,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施行,立即开展统一换发药品批准文号工作。作为权宜措施,通过整顿未被撤销“健字”文号的中药保健药品,使用“国药准字B”文号。集中整顿和换发文号后,理应不会再有新的“B”字号问世,但不知何故,其后仍然断断续续批出不少此类文号。
   问题是,许多“B”字号一直不守规矩,经常有此类产品违法广告和非法添加被查处的案例曝出。“B”字号药品何去何从,应该给一个说法。如果对某些疾病确有疗效,可以考虑转为“国药准字Z”;某些产品也可视情况转为保健食品,还有些难以“转正”的品种,则应坚决撤销文号,不要再留后遗症。混杂在保健食品中搞欺骗营销的有不少此类品种。
  
   监管法规不能再悬而不决
   保健食品之所以四面楚歌,是长期欺骗式营销的必然结果,权健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如果营销模式不能够规范,保健食品的声誉会不断下挫。
   通过规范渠道、合法销售保健食品,并不是完全没有市场,并不是无路可走。一些以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在群众中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许多消费者也能够客观认识保健食品的“效果”。问题是一些厂家追求一夜“暴富”,根本不考虑产品的长期声誉,结果将整个保健食品的声誉都给毁了。
   保健食品监管法规不能再悬而不决。保健食品的概念必须清晰,包含的产品类别必须界定清楚。凡是药典收载的制剂品种或已经批准生产药品制剂的品种,不应该再出现在保健食品批准名单中。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类产品是否应该撤离保健食品行列,需要研究决策。因为此类产品均在药品“队伍”中。
   保健食品的广告必须规范。可以考虑规定,只能以产品的通用名称进行广告宣传。广告内容超出规定范围者,要采取撤市措施,包括撤销生产许可批准文件。任何形式的违规宣传,都应视为欺诈,不但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应视情节追究刑事责任。
   许多不法分子均以老年弱势群体为欺骗对象,社会危害大,有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許多问题与电信诈骗、传销诈骗等非常相似。政府部门必须形成合力,严惩不贷。对骗子的宽容就是对百姓的犯罪。这方面的教训太多、太深刻了。
   任何形式的非法添加,都可能构成犯罪。被宣传有显著疗效的保健食品,都可能存在非法添加,都应该采取有效的检验检测措施。一旦检出非法添加化学药成分,应即查清案情,依法追究刑责。
   (摘自《南方周末》)
其他文献
从去年开始,媒体就用“王欣三个月后出狱”、“7天后出狱”的报道,期待王欣的回归。如今,王欣回到起点,互联网世界已沧海桑田,而“举报者”乐视的命运也回到起点。  这个“全国最有种子的男人”快出狱了,可视频行业已经变了天。  他曾缔造了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播放器,入狱后引起了铺天盖地的讨论,网友们说“欠他一个会员”,搜狐CEO张朝阳却斥他为在线视频行业的“小偷和强盗”。他就是快播创始人王欣。 明星陨落 
故事的主人公王女士,有一天让人从家急匆匆的抬进了急诊室。   当时王女士的情况很危险,张着嘴,不停地咳嗽,呼吸非常困难。   初步检查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正常成人一般都在97%~100%之间,<90%定为低氧血症,而王女检测的数值当时只有80%!   情况紧急,随即王女士就被推进了抢救室进行抢救,医生给出的诊断是呼吸衰竭,病因是由于氯气中毒引起的。   氯气中毒?难道是早在一战时期德军应用
自从成了毛泽东的厨师,程汝明每天必做的事就是及时“处理”菜单。“每次做饭之前,我要写一份菜单上报,批准之后我再抄一份带到厨房,等饭做完了,我就得把手里的菜单解决掉。”程汝明对这个工作流程的印象很深。   红烧肉、豆豉腊肉、豆豉苦瓜、辣椒圈、鱼头豆腐、盐水鸡、扒双菜和一小盆三鲜馅饺子,加上中午的剩菜,年夜饭齐了。   “那天做完饭之后,我特别想接近他,想和他说说话”,程汝明说,“所以我情不自禁就
熟悉中国古代史的朋友都知道,每个美人的背后,都有一长串传奇故事,比如为国献身的西施、以色祸国的妲己、情迷玄宗的杨玉环……而在中国古代美女系列中,有个虚构的美女叫貂蝉,是司徒王允家中的歌女。   貂蝉是个有正义感的女子,她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在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知其心意后,便将貂蝉收为义女,并定下连环美人计,让她去离间董卓与养子吕布的关系——王允暗中先把貂蝉许配给吕布,随
很多人得了感冒发烧的小病,都习惯随便找个路边的药店买点药。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药店越来越多,药店之间的竞争也加大了。为了挣钱,一些药店会用一些推销手段,让百姓在选更贵的药、利润更高的药。今天就教你如何识别“药店卖药潜规则”,避免被坑! 药店卖药8个潜规则题  潜规则一:利润高的药物摆放在显眼位置  药店为了让人购买,通常把价格高、利润高的药物摆放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低利润的则摆在犄角旮旯。同时,店员
黑洞图片版权归视觉中国所有?疑问一出,引起轩然大波。2019年4月11日下午15时许,共青团中央发布微博称“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并@视觉中国影像,将视觉中国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间,图片版权问题引起热议。   在共青团中央发布微博后,视觉中国在官方微博就黑洞图片事件做出回应,视觉中国称“该图片授权并非独家,其他媒体和图片机构也获得了授权。但是该图片根据版权人要求只能用于新闻编辑传播
其实有一些蚂蚁是会变胖的。比如蜜罐蚁中一种被称为“贮蜜蚁”的成员,它们每天吸收大量的含糖液体,并储存在身体中,当蚁群中的其他成员需要时,它们就会把这些糖液分给大家。没有储存糖液时,贮蜜蚁的身体较小,但是身体中装满糖液后,它们就会变得圆滚滚的,比其他成员大好几倍。   而一般的蚂蚁通常一生都能保持身材不变,这与它们进食有度有关。蚂蚁有两个胃,在进食时,一个胃装保证自身的营养需求的食物,另一个则用于
做家庭治疗评估时,我会让夫妻对话30分钟。有趣的是,有的夫妻会觉得把一辈子的话都说完了,有的拼命没话找话,有的则度秒如年,不停问我时间还没到吗?夫妻之间交谈煎熬,大多是因为还在生对方的气,矛盾自然化解不了。经过访谈观察,我发现夫妻生气的点有很大的差异,以至于互相不理解。      婚姻中,最讓男人生气的有三件事:   1.妻子让自己和父母断绝关系。很多妻子拒绝和婆家人来往,丈夫因此回家次数减
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會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两位科学家到底书写了怎样的传奇?  王泽山院士:“以身相许”火炸药  “学术会议参加不少,但对这种采访不太适应。”眼前这位三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大奖的“80后”院士并不太习惯面对媒体,有点腼腆地说:“自己只
一个幸福而美满的婚姻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每一对经过多年恋爱走向婚姻殿堂的年轻人,都不会想着将来会有离婚的那一天。有人对在校大学生做过一项调查,当被问及使他们感到幸福的要素时,78%的大学生选择了“与自己理想的伴侣相爱并维持下去”。在美国的一次国家调查中,93.9%的受访已婚夫妻认为他们离婚或分居的可能性很低或相当低,而81.1%的未婚受访者也做出了同样的回答。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