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旗伟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 广东 广州 510260
【摘 要】在冬季,我国南海海域的天气和海况主要受一次又一次冷空气南下活动的影响,所以在冬季考虑救助现场的天气和海况时,我们救助船员主要考虑的是当时冷空气的强弱。精确的预报和测算救助现场的天气和海况,能够帮助我们救助船员顺利完成救助作业。
【关键词】冷空气;南海海区;影响
引言:冷空气带来的最大灾害是偏北大风和由此而产生的大浪, 一般在冬半年的9月至翌年5月,大风多由冷空气侵略形成,由于东路冷空气较多,加之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因此南海东北部海区的大风日数最多, 由于冷空气的影响范围大,其所造成的恶劣海况几乎覆盖整个南海北部海区,冷空气强盛时,产生的涌浪可法5~6m,对船舶的航行安全造成较大影响。
1.冷空气的形成及路径
首先,冷空气是怎样形成的呢? 冷空气的形成与冷高压密切相关,在北半球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蒙古高压异常强大,冷空气在南下之前,冷高压提供了形成冷气团的理想环流条件,这一理想环流条件就促使了冷空气的形成(也可以说是冬季风)。所以冷高压的强度也能反映冷空气势力的强弱。我们从气象传真机接收过来的日本JMH台(东京1台)发布的气象传真图(地面分析图)上可以方便的得到冷高压的各种参数,比如其中心气压值,冷空气锋线当前位置,以及锋线附近气压梯度的大小等等,从而预测冷空气的强弱以及其到来的时间。冷高压的中心气压值一般在1020hPa~1040 hPa之间,强冷高压能达到1060 hPa以上,目前最高记录是1083.3 hPa。亚洲的冷高压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冷高压。
2.冷空气对南海海区的影响
其次,冷空气对南海海区的影响。在冬季,冷空气特别是强冷空气会对南海海区产生重要影响,其也是影响冬季南海海区的主要天气角色。冷空气侵入时,它造成的恶劣天气主要出现在冷高压前沿的锋线附近。在这里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冷平流较强。所以冷空气过境之前,风力一般较弱,冷锋一过境,风力开始增大。如果冷空气南下较快,锋面坡度陡,锋前低压系统较强时,主要气压梯度集中在冷锋的北侧,风向一旦转北,风速就立即增大;若锋面坡度小,冷空气南下较慢,锋前低压系统比较均匀时,主要气压梯度在较远的地区,则风速逐渐增大,最大风力常出现在冷锋过境后3小时左右。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南海海区吹东北风,强冷空气可使风力增大到6-8级,最大可达11级,浪高一般2-5米,最高可达8-10米,大风持续时间一般为1-2天,有时在2天以上。南海海区受冷空气影响的主要月份是每年的11月到翌年的3月份。
3.冷空气的预报及救助策略
最后,冷空气的预报。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关海上天气、海况的预报越来越精确,其发布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我们救助船舶的值班待命点大都设在港口或港口附近或近海锚泊,所以可通过各种途径接收天气报告(weather report)和警报(warning)。冷空气的预报与其它天气系统的预报一样,主要由以下途径接收。1.海岸电台(NAVTEX台)。南海海域的救助船舶主要接收由广州和香港海岸电台发布的天气报告和警报,它们每天定时用中英文明码电报转发由当地气象台制作的海上天气报告和警报。(下附香港NAVTEX台发布的一冷空气警报报告实例)。2.气象传真。救助船舶可以每天定时接收由日本JMH台(东京1台)发布的气象传真图,主要是接收地面分析图。地面分析图简单易懂,上面显示的参数包括该地区当时的气压系统、锋和各种警报等等。JMH台在每天的1040和1640发布东亚与西北太平洋地面分析图(SURFACE ANALYSIS),救助船舶应在每天的1030和1630分打开气象传真机接收此时发布的地面分析图。3.通过GMDSS接收天气报告和警报。从1988年开始国际上采用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通过国际海事卫星向船舶发布天气报告和警报,我们救助船舶在C站上都能自动接收此类天气报告和警报,救助船员应留意查收。4.通过国际互联网接收。随着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海洋气象资料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这种传播方式方便快捷且动态,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我们各救助船舶都配有无线上网卡,可以随时查看所需要的天气资料。
强冷空气特别是寒潮造成的恶劣天气和海况,会给我们救助作业增加很大困难。我们救助船舶在接到救助指令后,首先就要了解救助现场的天气和海况,分析救助现场处于何种天气系统,或者该系统的何种部位控制,明白当时天气的变化趋势,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分析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救助策略。
附:香港台(NAVTEX)天气报告实例
161300 UTC
HONG KONG OBSERVATORY
GALE WARNING AREAS:TAIWAN STRAIT, BASHI, PRATAS AND BALINTANG.
GENERAL SITUATION AT 160900 UTC:
A NORTHEAST MONSOON IS AFFECTING THE FORECAST AREAS.
MARINE FORCAST FOR 24 HOURS FROM 161300 UTC:
HONG KONG= E 5-6. DOWN TO 1000M IN MIST OR LGT RAIN PATCHES AT FIRST. SEA 2-3M.TEMP 17-20C.=
KWANGTUNG= E TO NE 5-6, UP TO 7 IN E. DOWN TO 2000 M IN MIST OR LGT RAIN PATCHES AT FIRST. SEA 2-3 M, UP TO 4 M IN E.=
PRATAS= E 5-6, 7-8 LATER, LGT RAIN PATCHES.SEA 2-3 M, UP TO 6 M LATER.=
PARACEL= E TO NE 5-6. CLD. SEA 2-3 M.=
TONKIN= E TO NE 5-6. DOWN TO 500 M IN MORNING FOG PATCHES. SEA UP TO 2 M.
中文(In Chinses):
16日1300 UTC
香港台
大风警告区域:台湾海峡,巴士海峡,东沙和巴林塘海峡
世界时16日0900的一般天气形式:
一东北季风正影响所预报区域。
天气预报16日1300(UTC)起未来24小时:
香港:东风5到6级,视程1千米,轻雾或者局部小雨,浪高2~3米,气温17~20℃.
广东:东到东北风5~6级,后转东风7级,视程2千米,轻雾或者局部小雨,东浪浪高2~3米,最高4米。
东沙:东风5~6级,后转7~8级,局部小雨,浪高2~3米,后升至6米。
西沙:东到东北风5~6级,多云,浪高2~3米。
北部湾:东到东北风5~6级。视程5百米,早上局部有雾。浪高到2米。
结语:冷空气入侵的主要影响是带来降温和大风,有时也会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这是冷、暖空气交汇作用的结果。当暖湿空气的条件不好、环流条件不利时,冷空气入侵也不一定会带来降水天气,因此,并不是冷空气愈强,所产生的雨雪天气也愈强以上简要归纳了在南海海域遭遇灾害性天气系统的航行对策。对于一般船舶来讲,具体采用何种方式避离灾害性海况要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南海海域灾害性天气系统与航行对策 [期刊论文]《航海技术》,2009年 吕洪伟
[2]西路冷空气影响北部湾海区的分析与预报《海洋通报》2005黎进升,谢巨伦,胡天玉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 广东 广州 510260
【摘 要】在冬季,我国南海海域的天气和海况主要受一次又一次冷空气南下活动的影响,所以在冬季考虑救助现场的天气和海况时,我们救助船员主要考虑的是当时冷空气的强弱。精确的预报和测算救助现场的天气和海况,能够帮助我们救助船员顺利完成救助作业。
【关键词】冷空气;南海海区;影响
引言:冷空气带来的最大灾害是偏北大风和由此而产生的大浪, 一般在冬半年的9月至翌年5月,大风多由冷空气侵略形成,由于东路冷空气较多,加之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因此南海东北部海区的大风日数最多, 由于冷空气的影响范围大,其所造成的恶劣海况几乎覆盖整个南海北部海区,冷空气强盛时,产生的涌浪可法5~6m,对船舶的航行安全造成较大影响。
1.冷空气的形成及路径
首先,冷空气是怎样形成的呢? 冷空气的形成与冷高压密切相关,在北半球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蒙古高压异常强大,冷空气在南下之前,冷高压提供了形成冷气团的理想环流条件,这一理想环流条件就促使了冷空气的形成(也可以说是冬季风)。所以冷高压的强度也能反映冷空气势力的强弱。我们从气象传真机接收过来的日本JMH台(东京1台)发布的气象传真图(地面分析图)上可以方便的得到冷高压的各种参数,比如其中心气压值,冷空气锋线当前位置,以及锋线附近气压梯度的大小等等,从而预测冷空气的强弱以及其到来的时间。冷高压的中心气压值一般在1020hPa~1040 hPa之间,强冷高压能达到1060 hPa以上,目前最高记录是1083.3 hPa。亚洲的冷高压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冷高压。
2.冷空气对南海海区的影响
其次,冷空气对南海海区的影响。在冬季,冷空气特别是强冷空气会对南海海区产生重要影响,其也是影响冬季南海海区的主要天气角色。冷空气侵入时,它造成的恶劣天气主要出现在冷高压前沿的锋线附近。在这里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冷平流较强。所以冷空气过境之前,风力一般较弱,冷锋一过境,风力开始增大。如果冷空气南下较快,锋面坡度陡,锋前低压系统较强时,主要气压梯度集中在冷锋的北侧,风向一旦转北,风速就立即增大;若锋面坡度小,冷空气南下较慢,锋前低压系统比较均匀时,主要气压梯度在较远的地区,则风速逐渐增大,最大风力常出现在冷锋过境后3小时左右。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南海海区吹东北风,强冷空气可使风力增大到6-8级,最大可达11级,浪高一般2-5米,最高可达8-10米,大风持续时间一般为1-2天,有时在2天以上。南海海区受冷空气影响的主要月份是每年的11月到翌年的3月份。
3.冷空气的预报及救助策略
最后,冷空气的预报。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关海上天气、海况的预报越来越精确,其发布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我们救助船舶的值班待命点大都设在港口或港口附近或近海锚泊,所以可通过各种途径接收天气报告(weather report)和警报(warning)。冷空气的预报与其它天气系统的预报一样,主要由以下途径接收。1.海岸电台(NAVTEX台)。南海海域的救助船舶主要接收由广州和香港海岸电台发布的天气报告和警报,它们每天定时用中英文明码电报转发由当地气象台制作的海上天气报告和警报。(下附香港NAVTEX台发布的一冷空气警报报告实例)。2.气象传真。救助船舶可以每天定时接收由日本JMH台(东京1台)发布的气象传真图,主要是接收地面分析图。地面分析图简单易懂,上面显示的参数包括该地区当时的气压系统、锋和各种警报等等。JMH台在每天的1040和1640发布东亚与西北太平洋地面分析图(SURFACE ANALYSIS),救助船舶应在每天的1030和1630分打开气象传真机接收此时发布的地面分析图。3.通过GMDSS接收天气报告和警报。从1988年开始国际上采用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通过国际海事卫星向船舶发布天气报告和警报,我们救助船舶在C站上都能自动接收此类天气报告和警报,救助船员应留意查收。4.通过国际互联网接收。随着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海洋气象资料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这种传播方式方便快捷且动态,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我们各救助船舶都配有无线上网卡,可以随时查看所需要的天气资料。
强冷空气特别是寒潮造成的恶劣天气和海况,会给我们救助作业增加很大困难。我们救助船舶在接到救助指令后,首先就要了解救助现场的天气和海况,分析救助现场处于何种天气系统,或者该系统的何种部位控制,明白当时天气的变化趋势,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分析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救助策略。
附:香港台(NAVTEX)天气报告实例
161300 UTC
HONG KONG OBSERVATORY
GALE WARNING AREAS:TAIWAN STRAIT, BASHI, PRATAS AND BALINTANG.
GENERAL SITUATION AT 160900 UTC:
A NORTHEAST MONSOON IS AFFECTING THE FORECAST AREAS.
MARINE FORCAST FOR 24 HOURS FROM 161300 UTC:
HONG KONG= E 5-6. DOWN TO 1000M IN MIST OR LGT RAIN PATCHES AT FIRST. SEA 2-3M.TEMP 17-20C.=
KWANGTUNG= E TO NE 5-6, UP TO 7 IN E. DOWN TO 2000 M IN MIST OR LGT RAIN PATCHES AT FIRST. SEA 2-3 M, UP TO 4 M IN E.=
PRATAS= E 5-6, 7-8 LATER, LGT RAIN PATCHES.SEA 2-3 M, UP TO 6 M LATER.=
PARACEL= E TO NE 5-6. CLD. SEA 2-3 M.=
TONKIN= E TO NE 5-6. DOWN TO 500 M IN MORNING FOG PATCHES. SEA UP TO 2 M.
中文(In Chinses):
16日1300 UTC
香港台
大风警告区域:台湾海峡,巴士海峡,东沙和巴林塘海峡
世界时16日0900的一般天气形式:
一东北季风正影响所预报区域。
天气预报16日1300(UTC)起未来24小时:
香港:东风5到6级,视程1千米,轻雾或者局部小雨,浪高2~3米,气温17~20℃.
广东:东到东北风5~6级,后转东风7级,视程2千米,轻雾或者局部小雨,东浪浪高2~3米,最高4米。
东沙:东风5~6级,后转7~8级,局部小雨,浪高2~3米,后升至6米。
西沙:东到东北风5~6级,多云,浪高2~3米。
北部湾:东到东北风5~6级。视程5百米,早上局部有雾。浪高到2米。
结语:冷空气入侵的主要影响是带来降温和大风,有时也会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这是冷、暖空气交汇作用的结果。当暖湿空气的条件不好、环流条件不利时,冷空气入侵也不一定会带来降水天气,因此,并不是冷空气愈强,所产生的雨雪天气也愈强以上简要归纳了在南海海域遭遇灾害性天气系统的航行对策。对于一般船舶来讲,具体采用何种方式避离灾害性海况要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南海海域灾害性天气系统与航行对策 [期刊论文]《航海技术》,2009年 吕洪伟
[2]西路冷空气影响北部湾海区的分析与预报《海洋通报》2005黎进升,谢巨伦,胡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