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vi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血糖恢复正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促进患者血糖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162-01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由多种嗜肝病毒引发,会损害机体的多个器官。病毒性肝炎损伤肝细胞,阻碍患者的糖代谢功能,当患者合并糖尿病后病情加重。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复杂,临床治疗上会产生一定的矛盾,患者的预后较差[1]。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42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HO规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其中男性54例,女性30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52.8±7.3岁,临床症状主要为:肝功能受损,皮肤粘膜黄染、恶心、呕吐、乏力、上腹饱胀、纳差等,糖尿病的“三多一少”不明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定期观察患者尿糖、血糖水平,并相应调整胰岛素用量,饭前15-20min皮下注射胰岛素;对患者是否出现低血糖症状进行观察,及时调整低血糖患者的糖制剂摄入量;患者一旦出现异常兴奋、肝臭味、行为异常等现象,应怀疑为肝性脑病,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治疗,对含蛋白质的食物禁食;观察24h出入量,及时治疗尿量过少的肝肾综合征;患者一旦出现精神萎靡、呼气中有烂苹果味或头痛、头晕等酮症酸中毒,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治疗;室内空气保持畅通,做好生活护理,定期紫外线消毒,预防不必要的感染。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
  1.2.1 心理护理
  由于肝病属于慢性病的一种,患者担心受到歧视,压力大,同时往往糖尿病症状缺乏典型性,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较差,治疗困难,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主动、热情与患者交流,耐心细致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病因、治疗方法、饮食控制、相关并发症等,将治疗成功的案例介绍给患者,使患者勇于面对病情,树立治疗的信心,与患者家属交流,嘱其家属给予患者关爱,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在今后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中积极配合。
  1.2.2 饮食护理
  由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多食用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而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高脂、高糖食物,所以,饮食上要将两种疾病的特点相结合,使胰岛B细胞的负担减少、肝脏得到保护、血糖降低的关键是膳食平衡[2],嘱患者少食多餐,对总热量的摄入合理控制,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多食用高纤维食物,根据患者血糖水平适当调整饮食,合理搭配膳食。坚持清淡饮食,每日盐摄入量<6g,热量4184 kJ-10460kJ,(蛋白质15%左右,碳水化合物50%-左右),脂肪3O%,禁食油炸、烧烤类食物,嘱患者戒烟酒。
  1.2.3 運动护理
  坚持休息和运动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适度运动。患者处于急性期,肝功能异常,为利于肝细胞再生及修复,嘱其多休息,以卧床为主;患者症状缓解后可循序渐进加大运动量,以患者无疲劳感为原则,缓解由于长期卧床增加的精神负担;对于稳定期患者应在饭后1h进行以打拳、散步等不剧烈的运动为主,2-3次/d,30min/次,预防餐前低血糖的发生[3]。
  1.2.4 感冒和感染的预防
  护理人员经常强调预防感冒、注意保暖的重要性,教会患者使用病房的冷暖设施,及时向患者报告气温的变化,以备其添加衣物,病房定时通风,每天250mgL-1用健之素溶液空气消毒,药杯、餐具和饮具健之素溶液浸泡,30min/次后再煮沸消毒30min,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为免患者指甲长而抓破皮肤造成感染,护理人员要及时帮其修剪;床单保持整洁、干燥、平整,嘱汗多者勤换衣物,长期卧床者注意外阴和口腔等护理,为防止压疮、肺部感染,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并给予拍背。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4 判定标准
  护理满意度使用自设调查表方式于患者出院前填写: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4栏。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恢复正常率
  观察组血糖恢复正92.86%(3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死亡、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4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需要增加营养,而糖尿病患者则需要饮食控制,治疗及护理方面互相影响又互相矛盾[4],肝功能发生异常时会加重糖尿病,糖尿病加重时又会损害肝脏,因此,通过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调整饮食、预防并发症、进行适度的锻炼,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血糖水平,使病情稳定,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韩晓书.5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350-351.
  [2]刘霞,蒋自卫.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2(4):262.
  [3]刘蔚.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819-820.
  [4]王立敏.45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087-308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腹腔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其治疗方法。结果:本组54例中,非手术治疗50例,手术治疗4例,手术指征为胆源性(梗阻型)SAP。4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其中12例因合并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2周后一般情况趋于稳定,体温逐渐下降,腹痛及腹部压痛明显减轻,腹膜炎体征趋于局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鱼藤酮在不同类型土壤(稻田土、菜田土和果园土)中的降解,并探讨土壤微生物、土壤含水量、紫外光照和土壤理化性质等因子对鱼藤酮降解的影响。结果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鼻肠管 卒中昏迷患者  【中图分类号】 R47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331-01  ICU内卒中患者,常因胃潴留、胃功能紊乱等而致鼻胃管内腸内营养存在不确定性或无法进行,同时常因胃内容物反流、误吸而导致卒中相关肺炎等并发症的出现,且危重患者全身消耗严重,营养支持成为其治疗的难点。鼻肠管在危重患者中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
【摘 要】 目的 研究良性肿瘤垂体腺瘤中p16抑癌基因的改变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研究p16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并结合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PCNA的改变,以进一步了解p16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作用的分子机理。 结果 p16基因在垂体腺瘤中不发生缺失,而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增强,其免疫组化阳性百分率的高低与肿瘤的大小、侵袭性、复发密切相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