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是面向21世纪世界教育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我国的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
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教育领域有一个很知名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本是一个很不错的命题。但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并没有真正体会"主导"的实质含义,而把"主导"演绎成了潜意识里的"主人"和"领导"。
于是就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学生们似乎也早以习惯起立--作答--坐下"的形式,希望接受训导,不想自己探究;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造。
还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已是时代的必然。而研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为我们医治教学上的"满堂灌"、"一言堂"这一痼疾提供了良药。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本文所谈初中语文课堂的研究性学习是从广义而言的,它的着眼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学会必要的研究方法,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养成平等态度,具备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实践习惯。研究不是追求某种"达成度",价值取向不是向外的,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养成观念,是提高和发展自己,是为终身学习奠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以往"授——受"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同时也使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要使学生这一"主体""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论会不会答,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考的可贵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的勇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真正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是由中国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由此也就决定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既然如此,学生提出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又为何不可呢?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而"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价值。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作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
当然,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三、以课堂讨论、辩论为形式,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入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教学实践表明: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促进"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发展,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作到"精讲",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全面开花,也不能不动脑筋地把教参上的东西和盘端给学生。
而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的探索,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桎枯。引导学生不仅从常规常式上去生疑,也从特殊变式上去生疑,教会学生思。并通过与人交流激活思维,解开思维的"死结"迸发创造的火花,发展创新能力。
其次,要改变备课、授课的方式,把"教学目的"改成"学习目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详尽写出每课所需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创造等方面的目标。从授课上,应留给学生教学活动的空间、时间。如果可能的话,每篇课文都要提供给学生讨论的话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
话题可以是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课文中有争议的问题,也可以是对课文的评述性问题等等。这时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把"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
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实践证明,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学习这种不仅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且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是有极大兴趣的,在活动中同学们焕发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挖掘教材质疑解疑,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主体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江西省鄱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教育领域有一个很知名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本是一个很不错的命题。但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并没有真正体会"主导"的实质含义,而把"主导"演绎成了潜意识里的"主人"和"领导"。
于是就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学生们似乎也早以习惯起立--作答--坐下"的形式,希望接受训导,不想自己探究;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造。
还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已是时代的必然。而研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为我们医治教学上的"满堂灌"、"一言堂"这一痼疾提供了良药。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本文所谈初中语文课堂的研究性学习是从广义而言的,它的着眼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学会必要的研究方法,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养成平等态度,具备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实践习惯。研究不是追求某种"达成度",价值取向不是向外的,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养成观念,是提高和发展自己,是为终身学习奠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以往"授——受"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同时也使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要使学生这一"主体""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论会不会答,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考的可贵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的勇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真正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是由中国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由此也就决定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既然如此,学生提出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又为何不可呢?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而"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价值。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作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
当然,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三、以课堂讨论、辩论为形式,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入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教学实践表明: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促进"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发展,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作到"精讲",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全面开花,也不能不动脑筋地把教参上的东西和盘端给学生。
而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的探索,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桎枯。引导学生不仅从常规常式上去生疑,也从特殊变式上去生疑,教会学生思。并通过与人交流激活思维,解开思维的"死结"迸发创造的火花,发展创新能力。
其次,要改变备课、授课的方式,把"教学目的"改成"学习目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详尽写出每课所需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创造等方面的目标。从授课上,应留给学生教学活动的空间、时间。如果可能的话,每篇课文都要提供给学生讨论的话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
话题可以是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课文中有争议的问题,也可以是对课文的评述性问题等等。这时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把"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
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实践证明,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学习这种不仅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且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是有极大兴趣的,在活动中同学们焕发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挖掘教材质疑解疑,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主体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江西省鄱阳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