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例——发绀,气短,下肢水肿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07081820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某(病案号18558),男,65,河北人。因两下肢水肿四月余,发绀及气短一周入院。患者从四个多月前开始感觉疲乏、气短,夜间咳嗽,两下肢麻木且出现水肿。此后症状逐渐加重,且食欲减退,腹胀,尿量减少。此后患者住入某医院,该院检查发现两侧胸腔积液,肝脏肿大(下缘于肋缘下一横指半),两下肢明显可凹性水肿;臂至肺循环时间为12秒,臂至舌为1分6秒,静脉压225毫米水柱;心电图显示各导联电压偏低,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提示为心肌损害的表现;酚磺酞排泄试验两小时40%。曾做胸腔穿刺,胸水为漏出液,细菌培养阴性。诊断为“渗出性胸膜炎及心包炎,结核性?”。经链霉素(共31克),异菸肼(共15克),对氨基水杨酸(共152克),夹竹桃叶粉0.2克以及中药五皮饮等治疗后,水肿有所减轻,于两个月前出院。

其他文献
为了寻求疗效、副作用少的对氨基水杨酸钠(PAS)的日服量和日服次数,作者选择浸润型肺结核病人,将性别、年龄、化疗剂量及初复治相同者组成配偶组,用随机抽样法分为A、B两组(A组为日量2次分服、B组为日量4次分服),每组均并用异菸肼每日300毫克。PAS口服量分别为10、12、16、20克4种;服药时间A组为7、15点,B组为7、11、15及19点。服药前、服药后2、6、10、16、24及30小时取血
期刊
患者刘某(住院号44218),男,29岁。主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5天,巩膜黄染3天于1965年8月26日入院。入院后根据其有明确发病日期,明显周身症状(精神不振、乏力),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阳性体征(肝肿大且伴有触痛及叩击痛、深度黄疸),阳性化验检查结果(谷-丙转氨酶5,000单位以上、血清总胆红素12.25毫克%、直接胆红素6.63毫克%,尿胆红质阳性),诊断为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
期刊
1963年春季,我们以伯氨喹45~60毫克并用乙胺嘧啶50毫克三周间歇疗法治疗224例儿童间日疟带虫者,分四组观察,见表1。
期刊
嗜盐菌食物中毒近年来国内报道颇多,对该病认识有所提高,但临床诊断的正确率仍不够满意,在散发性病例尤然。
期刊
肥大性骨关节病的主要表现是:管状骨骨膜下新骨增生及杵状指,常伴关节肿痛。一般多继发于肺部疾患,亦可见于胸膜、纵隔、心脏,以及少数肝脏、胃肠疾患等。晚近认为本病对肺癌有早期诊断意义。关于此类继发性者,国内外文献中已迭有报告。有少数病例无原发病可寻,甚或呈家族性者,称“特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文献报道不多,据估计仅占此类疾病之3~5%。现报告一例于后。
期刊
在流行季节用伯氨喹、氯喹八日疗法治疗疟疾现症病人,虽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但仍不能杜绝患者重新感染,且因疗程较长,患者往往不易坚持服药,故有改进的必要。
期刊
血中微丝蚴密度较高的丝虫病,特别是马疗程来减少服药反应,进行治疗观察。来丝虫病患者,服用枸橼酸乙胺嗪(海群生)后常引起较重的发热反应。因此,在丝虫病高度流行区枸橼酸乙胺嗪疗法常不易为广大患者所乐意接受。为此,我们从1962年8月起采用服小剂量枸橼酸乙胺嗪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延长疗程来减少服药反应,进行治疗观察。
期刊
上海某工场配制清凉饮料人员在1964年8月2日下午三时,将柠檬酸70克,碳酸氢钠84克,糖精6克,食糖一斤,各味食用色素和香精适量,加入冷开水一万毫升,误盛于铜制镀锌壶内*约达19小时,于次日上午10时,工人在日射下劳动出汗较多,即大量饮该壶内的饮料。饮后1-2~1小时,有10例先后均出现口咽干燥、刺激感、恶心呕吐,其中部分还表现腹痛(6例),腹泻(水样便4例、水样粘液便2例),出冷汗(3例),气
期刊
我们在1964年10月至1965年5月为本地区疟疾流行的休止期,使用伯氨喹180毫克(八天)合并氯喹1.2克(三天)根治现症间日疟的效果观察。
期刊
作者报告施用针刺麻痹肌群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共62例,按照麻痹部位取穴和针刺麻痹肌群。手法为垂直捻转进针后,轻捻慢捣30下,迅速拔针不停留。随着麻痹肢体的恢复,可以稍为加重手法,但捻捣以不超过50下为宜。疗效分析:痊愈48.4%,接近痊愈17.7%,显著好转29%,好转4.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