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47761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复习导入,再寓别情
  1.同学们,上星期我们学习了一首送别诗,那就是——(生齐声诵读《送元二使安西》)。
  2.这首诗中的千古佳句是——(两个学生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是啊,举起这杯离别的酒,千言万语涌心头啊,让我们一起再来吟诵这首千古绝唱。(学生齐背)
  二、读通诗句,初悟别情
  1.自由读诗。师:两位情深意重的大诗人在黄鹤楼前是怎样话别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地反复地读一读这首古诗。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韵味。
  2.提高诵读要求。离别的味道更浓了,大家连起来读,老师读题目和作者,学生读诗歌,还是那句话,咱们要的就是那个节奏,要的就是那个离别的味道。生齐读诗歌。
  三、潜心研读,涵咏别情
  1.同桌合作,读诗悟义。师:古人云:经典不厌百回读。读通诗句读出感觉只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同一首诗歌你再用心去读,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老师想请同学们同桌合作的方式再读一读,看看注释,互相讨论下,从诗句中你读懂了哪些意思?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交流。师:(出示一二句)谁能说说对前两句的理解,你从诗中哪个词那句话读懂了什么?师:“故人”指谁?为什么李白称孟浩然为“故人”?想知道他们之间的一段故事吗?
  话说李白年轻时风流潇洒,挎一把宝剑,带上他最心爱的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在路过湖北襄阳时,认识了当时誉满天下的大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二人的交往,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所以李白称他为“故人”。读这个词。
  3.师:谁读懂了“西辞”?什么叫“下扬州”呢?课件出示地理位置图,帮助学生理解。
  师:古人有诗云:滚滚长江东逝水,可见长江水是自西向东流的。黄鹤楼在扬州的西面,故人顺江而下,所以诗人第一句中用到了“西辞”。所以,去扬州也叫“下扬州”。
  4.师:孟浩然在什么时间下扬州的?生:烟花三月。
  师:这里的烟花是我们平时夜空中看到的烟花吗?(生读注释解释)
  师: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欣赏一下。
  出示课件(江南三月的图片)这是怎样的烟花三月?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生:鸟语花香、花红柳绿、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师:烟花三月的景美,你们的语言也很美。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两句诗读得也很美呢?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是啊,江南的三月,是最有诗情画意的季节,在这样美好的季节,本该携友同游。可诗人面对的,却是与老友的离别。黄鹤楼上,李白紧紧拉着孟浩然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他会对孟浩然说些什么呢?
  师:朋友,你现在就是李白,我现在就是孟浩然,你会对我说什么?
  生:你到扬州去一定要……(支支吾吾)
  师:这是李白吗?太不潇洒了?太不热情奔放了?李白这时候已经酒过三巡,带着一种醉意啊!会不会?换一个同学,我看你比较像李白。
  生:(带有醉意的朗读)孟浩然。
  师:哇!有感情一点,酒醉的李白会怎么说?
  生:孟浩然,我们今天就要离别了,我们什么时候还能再见呢?
  师:这真是多情的李白啊!你来说说看。
  生:我会说:“孟浩然”(生硬)。
  师:这李白太冷静,有没有推荐一位比较激情的人当当李白。
  生:老孟啊(生笑),你到扬州去的时候,别忘了给我写封信。
  5.师:一对好友千言万语,道不尽依依惜别之情。来,还是这两句诗,再读它,能不能带上李白的这份心情?(个别读,师随机评价)
  可是不忍别,终须别,孟浩然终于踏上了船,只留下李白一人独倚高楼,望断天涯。站在黄鹤楼上,李白看到了什么呢?(生先说再读读后两句诗)评价:通过看插图读懂了诗句的意思,真好,学习需要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们已经弄懂了诗句的意思,谁来读读?
  6.师:(粉笔示范)同学们,这时候李白在岸边送别孟浩然,原来眼前还是一艘怎样的船呢?怎样的船?大大的船。接着船变成了什么?小小的帆。这帆越走越远,越走越远,已经变成了模模糊糊的影,看都看不清了,最后连这影都不见了,变成了滚滚的长江。
  7.师:同学们,李白他是伟大的诗人,同意吧!但是我发现再伟大的诗人也有出错的时候,信不信?你看他写的是孤帆,不对吧!黄鹤楼号称天下第一名楼,加上此时正值烟花三月,长江上应当是船只如云,游人如织,为何李白看见的只是一叶孤帆呢?李白写错了,我很有意见。
  生:他这里写的“孤帆”,他这里写“孤帆”就代表他心中只有孟浩然。
  生:因为李白到这里是送孟浩然的,他心里只想着孟浩然,不想让孟浩然走。
  师:这真是“过尽千帆皆不是,心中只有孟浩然”啊!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李白的内心,会翻腾着怎样的情感呢?请用两个字的词语来说,生:难过、不舍、悲伤……能再用四个字的来说吗?(依依不舍,依依惜别)板书:依依不舍
  8.师:江上的所有的船只他早已视而不见,他的眼里只有那只帆,那个人,那片情啊!你能读出那份情吗?
  生个别读,师见机评价:我看到了那只帆,却还没有感受到那份情。把天际流再拖长些就更有离别的不舍之情了!离别之情越来越浓了。
  9、同學们,如此的深情厚意李白就是通过写黄鹤楼,写烟花三月,写孤帆远影、滚滚长江这些景物来表达对孟浩然的依依不舍之情。这种表达感情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板书:借景抒情)
  10.师:是啊,诗人写景,意在言情。景是通向诗人内心情感的桥梁。大家能用朗读来表现李白的心情吗?
  师:(配乐)正是因为黄鹤楼中的美好回忆勾起了李白的无限留恋,所以他吟诵……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
  师:正是因为烟花三月的繁花似锦勾起了李白的依依不舍,所以他低吟……
  生: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正是因为他们的友情像这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所以他放声高歌……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全体女生起立,让我们用女孩子的温柔来送送孟浩然。女生齐读。
  12.全体男生起立,让我们用男孩子的豪情来送送孟浩然。男生齐读。
  滚滚长江东逝水,千年已逝,人去楼空,但黄鹤楼见证了一场千古送别,留下了一段千古别情,同学们,假如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那一刻,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两个人——(李白和孟浩然)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你一定会再次深情地吟诵(齐声诵读,课件隐去字幕)。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在诵读经典中再一次领略语言文字的美!
其他文献
去年,笔者听说了这样一件事:杭州某老年活动中心合唱团里,有个唱歌很好的老同志突然退团了。理由很简单,因为他长得比较胖,有人爱拿这事开玩笑。老同志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高校青年声乐教师,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艺术专业师资群体,是高校声乐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我们担负着未来培养艺术人才的艰巨任务,也面临着高校声乐教学承前启后的重要使命。  青年声乐教师在走上声乐教学岗位之初,必将面临诸如角色转换、教学经验不足、学生家长的不信任、教学手段贫乏、自身业务再提高与教学冲突等问题。但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青年声乐教师,必须面对困难,努力提高在声乐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当前,中国汽车工业正在快速发展,汽车行业竞争也是非常激烈,对从优秀的汽车人才的需求也非常迫切。我国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汽车营销相关的专业,近些年来也为我国汽车行业的
摘 要:本文分别从测量放线、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和成品保护5个方面对清水混凝土技术的施工要点及措施进行了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 测量放线 钢筋工程 成品保护  1前言  清水混凝土是近代的新技术,其优点是表面光滑、平整,几何尺寸准确,线条平顺,表面色泽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和明显气泡,模板拆缝痕迹有规律,结构阴阳角方正无损伤,上下楼层的直接面搭接平整等。清水混凝土
期刊
活动单导学的运用在江苏课改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会有些困惑.在此基础上,运用思维导图能解决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能
学友中有不少原是中小学教师,曾在三尺讲台耕耘数十年,退休后走进老年大学,心甘情愿地做起学生。或畅游书画天地,或徜徉歌舞海洋,攀登书山,乐此不疲。当年是令人尊敬的教师,
萧山老年大学越剧班已开设十多年,如今越办越红火。每周通过不同形式的三个班开展授课,学员300余人。学员们学有所成,经常去杭州、萧山参加戏曲比赛,屡获佳绩。优异的成绩,离
“叮呤呤——叮呤呤”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您好”“李老师,你们系的张同学出问题了,请马上联系班主任、辅导员及家长,该同学因过量服用药物,现正在市人民医院抢救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掌握科研动态和科技发展信息 ,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因为只有掌握和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才能及时把握企业发展的先机和方向 ,制定出正确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