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南瓜做成礼品四年赚到300万

来源 :生意经·经营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haij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曾带着淘金者的梦从河北农村南下广州,倾其所有做起了一个南瓜梦;他怀揣奇思妙想一路走来,把一个南瓜最高卖到8000元,4年赚到300万。
  张宝卫1986年从河北农村到广州闯荡,一直在水果批发市场做生意。
  2001年4月,在一个经销种子的朋友那里,他见到了一种奇特的小南瓜。这种小南瓜是刚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外形奇特、颜色鲜艳,主要以观赏为主,因为尚属新鲜事物,很多人怕种植开发有风险不愿购买,但张宝卫却对这种小南瓜动了心。
  张宝卫觉得,用南瓜作装饰品在广州还很少见,如果抢在别人之前推出,效益应该不错。他决定引进这种小南瓜试试看。
  说干就干,张宝卫搜罗了各家种子公司,以每粒1元的价格引进了30多个品种、5万粒种子,与广东阳江的一个种植基地,一下子签了40亩小南瓜的代种合同。然而,就在采摘上市的前一周,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席卷了种植基地,已经成熟的小南瓜全部毁于一旦,张宝卫的梦想被彻底打碎。
  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不服输的他决定再赌一把。
  张宝卫拿出做水果生意的20万元积蓄,重新建起了种植大棚,并再次引进了5万粒南瓜种子,连同自己的希望一起播种了下去。2002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张宝卫终于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
  张宝卫在工艺品市场租了一个门店,把目光瞄准了来购买家居装饰品的人群。仅4个月时间,张宝卫的10万个小南瓜就销售一空,赚到了70多万元。此时他却突然决定,削减小南瓜的种植量。
  “卖得好呢,肯定有很多人要跟风。我们要减量,寻求新品种。”
  经过多方考察,他发现有一种美国产的巨型南瓜种子刚刚上市,这种南瓜最大的可以长到300斤,观赏性更强。张宝卫决定将主要精力放在巨型南瓜的开发上,推出自己的高档产品。
  2002年底,张宝卫的巨型南瓜成熟了,这一次,他带着南瓜直接上了酒店。巨型南瓜成了吸引顾客的招牌,各大酒店争相效仿。
  南瓜光秃秃的,如果能够在上面弄出几个字,有点图案,效果就更好了。如何让南瓜长出字来,张宝卫又动起了脑筋。经过近两年的实验,2004年10月,张宝卫终于获得了成功,他的果实刺字法还申请了专利。
  刺字南瓜成了顾客购买礼品的热点,价格也由每个500元升到了2000元,最贵的卖到8000元一个。
  最近,张宝卫在广东佛山建立了自己的农业示范园,准备大干一番。
  “我就喜欢做冒险的事,因为我尝到了风险的甜头,有风险才会有利润。”他已把尝试风险当成了人生的一种乐趣。
  能不能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做精,只要能做出不断的花样来,就会有不断的新的市场,这是张宝卫做南瓜的启示。
  人们做生意,往往从熟悉的地方入手,可如果你能够开发一个新市场,就可以降低风险。所以我们说要创新,创新可以降低你的成本,从而超越竞争,降低风险。
  张宝卫南瓜的价值就体现在这里,他颠覆了南瓜原来的概念,所以实际上他打开的是另外一个市场。在这样的前提下他就没有竞争了,不要简单地觉得那种只有知识含量高的东西才可以赚大钱,有时候创业时形成的小的产品往往能赚钱甚至赚大钱,我们叫做小产品,大市场。
其他文献
吃腻了食堂的伙食,又觉得小馆子的地沟油太恐怖,不如自己做饭,吃完抹抹嘴巴甩膀子走人,有服务员收拾洗碗,这样的消费才人均10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有这样一家“DIY厨房”,的学生们宿舍聚餐、情侣约会、哥们小酌都喜欢来这里。老板是四位大三学生,从3万元起步,开业半年现在每月净赚2000元。据悉,这类大学生创业项目在全国还是首个。    南航江宁校区 有间爱做饭的男生宿舍    “南航的饭”是南京高校间
期刊
特色米粉 高价路线    陈扬和妻子下岗的时候都已年近40岁。两人一无文凭二无技术,但生活还要继续,陈扬借了2000元钱打算摆个早点摊卖米粉。  资金到位后他却不忙开张,带着老婆在街上连吃了四天米粉,巴掌大的小城每个角落的米粉、面条都让他俩尝了个遍。  过了几天,陈扬才在解放路广场一角正式出摊开张。小城解放路是政府职能部门比较集中的街道。陈扬在摊位上竖起了一面“摊旗”,雪白的底布上写着六个大大的红
期刊
从东北来京打工的陈明没想到,自己初次创业就上当受骗,接手了一个亏本多时的烂摊子,遭遇陷阱又转让不出,他只好硬着头皮自己经营。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这个头脑精明的小伙竟能把一个亏本小商店经营得红红火火,每月的纯收入高达2万元。    遭遇陷阱接手别人亏本买卖    今年28岁的陈明天性不安分,在京打工8年多,他一直梦想的是开创一份自己的事业。一次,他在丰台区马家堡路边见到一个门口贴有“转让”字样,经营
期刊
娃娃脸的咖啡匙,会唱歌的柠檬榨汁器,能哈哈大笑的化妆盒……这些设计独特的家居用品,不仅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还给承受着巨大压力的都市人带来快乐。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从产生创业灵感到拥有一个20多人的“情趣公司”,从一个普通白领到资产百万的年轻富姐,走完这段历程,赵雪只花了两年多时间。    一套餐具改变了她的人生    赵雪出生在中原古都开封市。2000年从中山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她在广州一家贸易公司
期刊
杨涛初中毕业后,辗转各个城市打工学徒,三年后,他在徐东古玩城租了个不到20平方的门面,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起初,杨涛仍是“手艺人”,靠装裱字画养活自己。偶然一次,他发现整个市场居然没有人卖文房用品,这个“空白点”让杨涛兴奋不已。  如今,杨涛的文房用品店,已经有120平方米,一天的营业额最多可达1万元。日前,杨涛大方地向笔者坦露了他的生意经。创业十年,他如何从穷小子蜕变成小老板经营文房用品,到
期刊
一位高考落榜生的创业故事    2004年高考失利,曾经对未来充满憧憬、心高志远的李想,陷入了无边的失落和消沉中,他整天躲在家里,不愿见人,不想说话。望着靠出卖低廉的劳动力为生、双鬓渐白的双亲,他怎么也不忍心选择复读。高考结束一个月后,拖着疲惫的身心,怀着对未来的茫然,李想离开了家乡。  不甘寂寞毅然走上创业路。  迎接他的是一段艰难的日子,从青岛到烟台,从卖苦力的物流搬运到臭气熏天的小渔具厂,再
期刊
一场鸡瘟,使梁华的创业梦遭受了致命的打击;一场“非典”,则彻底使梁华连同他的梦想一起跌进万丈深渊……梁华以为,自己再也站不起来,再也不能拥有自己可以骄傲的事业,但是没想到,一台小小的大铃微耕机,让梁华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高考梦灭踏上打工路    梁华,38年前出生在渝东北的一个小乡村。小时候的清苦日子,让梁华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然后出人头地。可是偏偏事与愿违,因为两分之差,梁华
期刊
700家专卖店遍布全国和兴生物新年喜获殊荣    自2006年和兴生物“皮肤病免费试用专卖店”项目正式面向全国招商以来,凭借“清夫”系列产品立竿见影的疗效、落地生金的“皮肤病免费试用专卖店”营销模式,瞬间便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创业者的关注。和兴生物始终坚持“发展一家、巩固一家”的扎实作风,招商推广得到了众多创业者的肯定和赞许。如今,“皮肤病免费试用专卖店”项目已经在全国发展了近700家。“清夫”系列产
期刊
盒饭业又称为快餐业,是以米食为主的民族的一大餐饮特色。随着都市人生活形态的转变,中午吃自带的饭盒餐的情况已日渐稀少,大都市的快餐行业迅速发展。  盒饭的主要供应对象是学生、工厂和机关的员工及医院中的病人,价格在4-12元最多,菜色内容和营养含量则随价格变化,大致有主菜类(如炸排骨、鸡腿)、半荤菜类(蛋、肉丝炒菜)及素菜类。90%以上的盒饭是在午间充当午餐,中式、西式或混合式应有尽有,价格尚合理。目
期刊
英国北约克郡的达戈比村,是一个常年阴冷潮湿的地方。村民们必须根据天气情况来安排劳动。如果是阳光灿烂的晴好天气,他们就会选择下地收割,播种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户外农活;如果是下雨天,他们就只好呆在家里,什么农活也做不了。达戈比村的村民都是从当地报纸和电视台查询了解天气情况,可是由于达戈比村距离市中心比较远,那些公共气象机构的预报显然不是很准确,最让人失望的是预报的天气情况几乎都是不准确的。明明预告的天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