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多注重认知教育,而忽略学生的情感,致使学生的精神情感较为缺失,这不利于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引导和发掘,通过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对此,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语文教学中情感渗透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的人文色彩较强,且教材中所选编的文本多是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章,值得教师深入讲解,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的情感。古文人曾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也足见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有感情地进行文本学习,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教材文本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学习效果。
一、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渗透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材文本很多都是作家对社会生活以及人情冷暖的写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和生活体验,使之更好地走入文本,与作家产生情感共鸣,获得情感熏陶,对自身的情感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成长。具体来看,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渗透的意义可分析如下:
第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的内在需要。初中语文教材中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情感,需要教师去发掘,也需要学生深入体会,而实施情感渗透,能够引导学生增强感性认知,加强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进而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之中。
第二,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且初中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对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情感体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能够激发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进而进一步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有助于語文教学的高效生成。一直以来,语文教学都注重知识的讲解,这种理论灌输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感和厌恶情绪,分割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受。而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引导学生全面把握文本的情感,并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行文本的解读,能够使教学更具吸引力,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使语文学习变成学生认识情感和发泄情感的渠道,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渗透策略
(一)立足教材文本,激发学生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需要教师立足教材文本,深刻把握文本的主旨和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正确的解读,进而对学生实现情感熏陶。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文章多是名家大作,文质优美,情感丰富,且表现手法和行文角度都很有特色,值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选择正确的情感渗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实现语文教学的预期效果。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文本内容入手,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体味文章的情感,并获得良好情感体验和情感启发。
以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的教学为例,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朴实的文字描写了父亲的“背影”,表达了父爱的深沉以及父子深情,叙述平静但情感热烈。在教学中,教师可把握“朗读”这一文本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读文章,注意读的语气、语调、停顿、轻重,在朗读训练中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以及心理。站在人物情感的角度进行文本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对于父母的情感,进而体会作者对于父亲的情感,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之中,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具体而言,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文本内容进行精心的布置,还需要教师准确把握作品本身的情感,对于某些作品所包含的多种情感也要有全面的把握。此外,在教学情境创设时,教师应把握形象性以及真实性的原则,使学生切实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以达到快速升华学生情感的目的。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猫》这篇文章,描写了作者一家和三只猫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情感。初中生大多有与小动物打交道的经历,很多学生家里也会养小动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小动物的看法,聊一聊自家养的小动物以及和它相处的经历,表达对小动物的情感。这样的情境创设能调动学生对于小动物的情感回忆,触发其情感体验,使学生带着情感来学习《猫》这篇文章,进而更好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三)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表演、游戏、小组合作等等,其中角色表演既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还能使其深入文本之中,感受人物的情感,实现知识的内化迁移,进而实现情感的渗透,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开展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心理活动及其情感变化,使学生在表演中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提升情感认识和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一课时,为使学生体会不同人物的情感,教师可让学生轮流扮演皇帝、大臣、骗子、小孩等角色,推敲这些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感特点,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初中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类角色扮演活动的开展,能够提高其认知能力,端正其情感态度,丰富其情感体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灵活进行情感渗 透,实现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的有效契合。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帅.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探究[J].教育,2017(1).
[2]石炳柏.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6(7).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的人文色彩较强,且教材中所选编的文本多是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章,值得教师深入讲解,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的情感。古文人曾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也足见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有感情地进行文本学习,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教材文本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学习效果。
一、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渗透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材文本很多都是作家对社会生活以及人情冷暖的写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和生活体验,使之更好地走入文本,与作家产生情感共鸣,获得情感熏陶,对自身的情感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成长。具体来看,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渗透的意义可分析如下:
第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的内在需要。初中语文教材中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情感,需要教师去发掘,也需要学生深入体会,而实施情感渗透,能够引导学生增强感性认知,加强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进而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之中。
第二,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且初中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对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情感体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能够激发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进而进一步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有助于語文教学的高效生成。一直以来,语文教学都注重知识的讲解,这种理论灌输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感和厌恶情绪,分割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受。而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引导学生全面把握文本的情感,并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行文本的解读,能够使教学更具吸引力,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使语文学习变成学生认识情感和发泄情感的渠道,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渗透策略
(一)立足教材文本,激发学生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需要教师立足教材文本,深刻把握文本的主旨和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正确的解读,进而对学生实现情感熏陶。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文章多是名家大作,文质优美,情感丰富,且表现手法和行文角度都很有特色,值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选择正确的情感渗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实现语文教学的预期效果。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文本内容入手,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体味文章的情感,并获得良好情感体验和情感启发。
以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的教学为例,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朴实的文字描写了父亲的“背影”,表达了父爱的深沉以及父子深情,叙述平静但情感热烈。在教学中,教师可把握“朗读”这一文本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读文章,注意读的语气、语调、停顿、轻重,在朗读训练中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以及心理。站在人物情感的角度进行文本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对于父母的情感,进而体会作者对于父亲的情感,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之中,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具体而言,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文本内容进行精心的布置,还需要教师准确把握作品本身的情感,对于某些作品所包含的多种情感也要有全面的把握。此外,在教学情境创设时,教师应把握形象性以及真实性的原则,使学生切实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以达到快速升华学生情感的目的。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猫》这篇文章,描写了作者一家和三只猫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情感。初中生大多有与小动物打交道的经历,很多学生家里也会养小动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小动物的看法,聊一聊自家养的小动物以及和它相处的经历,表达对小动物的情感。这样的情境创设能调动学生对于小动物的情感回忆,触发其情感体验,使学生带着情感来学习《猫》这篇文章,进而更好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三)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表演、游戏、小组合作等等,其中角色表演既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还能使其深入文本之中,感受人物的情感,实现知识的内化迁移,进而实现情感的渗透,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开展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心理活动及其情感变化,使学生在表演中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提升情感认识和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一课时,为使学生体会不同人物的情感,教师可让学生轮流扮演皇帝、大臣、骗子、小孩等角色,推敲这些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感特点,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初中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类角色扮演活动的开展,能够提高其认知能力,端正其情感态度,丰富其情感体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灵活进行情感渗 透,实现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的有效契合。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帅.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探究[J].教育,2017(1).
[2]石炳柏.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6(7).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