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要求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今后遇到问题时运用解决问题思维来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加强学生数学意识、合作学习、模拟情境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也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學生,数学教学,解决问题
数学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科目,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不局限于分数,注重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尤为重要。让学生健康有活力的成长、在快乐氛围中学习,让学生敢于在学习中大胆的提问并灵活的思考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对数学学习缺少积极性
由于大多数数学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否得到了提升,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课堂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只是一味地传授课本内容,学生机械化的进行学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更会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自主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一位数学教师都会设计这种环节,但是往往因为使用方法不当而起不到任何效果。有的教师一提出问题,就马上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有些学生不知道具体要做些什么,无法提高教学质量。还有的教师设计的讨论环节过多,这样反而削弱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反馈。
二、 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激发学生思维,加强数学应用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如果给学生讲述的内容过于抽象,与学生的生活没有太大的联系的话,学生就会觉得无趣,提不起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提供一些有趣的关于数学的话题内容,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讲解数学知识点时,虽然学生对此理解度不够但是教师可以套用生活实际,与学生一起合作将问题解决,老师负责引导者学生但注意无须展开主导,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关键点在何处,进而自行解决知识点的难易处。在讲解《圆》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生活中与圆有关的事物带入,不同类型的圆可以有不同的讨论,此时问题被摆到每组学生的面前促使他们对其进行探讨并得出结论,此时学生便是课堂的主体,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思想,对数学学习针对性更强,活跃课堂教学效果,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加强。
(二)建立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差异性,制定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案。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指派任务,让学生合作来完成,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要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学习习惯。在讲解《面积》知识点时,在完成动手实验后,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扩大了2倍,所以面积也就扩大了两倍。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进行自主合作讨论学习,分析这句话是否正确。学生通过画图,计算出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再计算出扩大后的面积,然后进行对比,验证了这句话是不正确的。通过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能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对现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学习方面缺少很好的自控性和自觉性,而小学数学教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能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只要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组织一些课堂活动,增加课堂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多说多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上充满动力。比如,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出题,“小明买了一筐苹果和香蕉回家,在途中遇到了爷爷,把苹果的一半20个分给了爷爷,到家后,妈妈数了篮子里的水果,一共有58个,问小明一共买了多少个香蕉?”随后,让学生先进行审题,找出关键信息和关键数字。明白具体题意后,让学生自行进行分组来扮演题中的角色,进行场景还原,让他们通过这种情景再现,去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四)培育学生的分析、理解以及审题能力
低年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对应用题的审题能力极其重要。审题能力是学生获取问题相关信息的能力,通过抓住问题中的关键信息,便于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现阶段,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是图文结合的方法,部分学生很难通过图片收集相关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师中培育学生的看图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面对问题时,迅速地通过图片收集到关键的信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帮助低年级学生分析并理解关键信息,让学生通过梳理重点信息,更好的分析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三、 结束语
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好知识和学习方法,还能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数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引起对数学研究的重视,学好数学,关系着青少年未来的发展,更关乎整个社会的科学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杨静容.关于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44.
作者简介:
居旭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横泾实验小学。
关键词:小學生,数学教学,解决问题
数学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科目,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不局限于分数,注重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尤为重要。让学生健康有活力的成长、在快乐氛围中学习,让学生敢于在学习中大胆的提问并灵活的思考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对数学学习缺少积极性
由于大多数数学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否得到了提升,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课堂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只是一味地传授课本内容,学生机械化的进行学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更会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自主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一位数学教师都会设计这种环节,但是往往因为使用方法不当而起不到任何效果。有的教师一提出问题,就马上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有些学生不知道具体要做些什么,无法提高教学质量。还有的教师设计的讨论环节过多,这样反而削弱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反馈。
二、 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激发学生思维,加强数学应用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如果给学生讲述的内容过于抽象,与学生的生活没有太大的联系的话,学生就会觉得无趣,提不起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提供一些有趣的关于数学的话题内容,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讲解数学知识点时,虽然学生对此理解度不够但是教师可以套用生活实际,与学生一起合作将问题解决,老师负责引导者学生但注意无须展开主导,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关键点在何处,进而自行解决知识点的难易处。在讲解《圆》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生活中与圆有关的事物带入,不同类型的圆可以有不同的讨论,此时问题被摆到每组学生的面前促使他们对其进行探讨并得出结论,此时学生便是课堂的主体,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思想,对数学学习针对性更强,活跃课堂教学效果,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加强。
(二)建立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差异性,制定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案。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指派任务,让学生合作来完成,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要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学习习惯。在讲解《面积》知识点时,在完成动手实验后,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扩大了2倍,所以面积也就扩大了两倍。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进行自主合作讨论学习,分析这句话是否正确。学生通过画图,计算出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再计算出扩大后的面积,然后进行对比,验证了这句话是不正确的。通过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能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对现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学习方面缺少很好的自控性和自觉性,而小学数学教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能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只要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组织一些课堂活动,增加课堂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多说多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上充满动力。比如,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出题,“小明买了一筐苹果和香蕉回家,在途中遇到了爷爷,把苹果的一半20个分给了爷爷,到家后,妈妈数了篮子里的水果,一共有58个,问小明一共买了多少个香蕉?”随后,让学生先进行审题,找出关键信息和关键数字。明白具体题意后,让学生自行进行分组来扮演题中的角色,进行场景还原,让他们通过这种情景再现,去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四)培育学生的分析、理解以及审题能力
低年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对应用题的审题能力极其重要。审题能力是学生获取问题相关信息的能力,通过抓住问题中的关键信息,便于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现阶段,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是图文结合的方法,部分学生很难通过图片收集相关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师中培育学生的看图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面对问题时,迅速地通过图片收集到关键的信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帮助低年级学生分析并理解关键信息,让学生通过梳理重点信息,更好的分析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三、 结束语
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好知识和学习方法,还能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数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引起对数学研究的重视,学好数学,关系着青少年未来的发展,更关乎整个社会的科学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杨静容.关于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44.
作者简介:
居旭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横泾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