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与开发小学科学的教学资源。在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社会、学校、学科专家都担任着各自不同的角色,文章主要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教学改革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科学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有一定的目标性,要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服务,要有利于达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有利于丰富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特点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是多种多样的,要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教学资源的特性。
1.生活性
教学资源内容的选择应与小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需要、唤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欲望。科学的特征之一就是抽象性,这种抽象性使科学知识超越学生的日常经验,并与日常经验情景相分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学习科学教学的价值基础,离开学生的生活情景,科学教学中的知识就会丧失其价值基础。学科材料对男孩和女孩来讲都失去了生命力,变成了相当死的东西,这是因为它与情景分离开了。学生的活动范围构成了他们的生活世界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包含许多资源,学生在这个真实的空间活动中才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源于他们对生活世界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他们熟悉的素材作为学生学習的内容,让学生探究身边常见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探究性
探究性即教学资源要能够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证据、进行实验等探究,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学。它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发展、体现科学的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并反映当代的科学成果。因此,开发的教学资源要具有探究性,要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或者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的学习。
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模式
1.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目标的确定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目标是指开发者对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因,这决定着开发者将开发哪些科学教学资源,如何开发这些资源。如是想通过开发条件性资源改善科学教学的教学条件,还是想通过开发素材性资源来丰富科学教学内容等。不同的开发目的将会产生不同的开发方式,导致不同的开发结果。
2.学科学教学资源普查和分析
这个阶段就是对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普查分析,普查这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存在形式等,分析其特点,筛选出有开发价值的、并可以开发的资源。
3.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建设就是对第二阶段筛选出来的资源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可以通过改造、整合等方式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原来繁杂的、被我们筛选出来的那些科学教学资源成为更加贴近我们需要的、真正的小学科学教学资源。
4.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和评价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是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关键,它关系到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活动能否有效的为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目的服务,能否有效的为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服务等。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利用的评价就是对科学教学资源利用后产生效果的评价。
三、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科学课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其科学素养,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科学教学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索取探究的知识点及结论,而是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亲历亲为去发现、建构探究过程中的意义,甚至会触发学生的奇思妙想。探究的各个环节都是学生自己的事,让他们主动提出问题、自觉探究、解决问题,这比把他们当作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训练更为有效。任何人都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实践。要把探究学习的自由、探究的权利、探究的时空和探究的乐趣都还给学生,让科学的种子像春雨润物般地撒入学生的心田,悄然无声地发芽、生长。
2.以教师为指导,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教师要分析学生特点,帮助学生感悟教材,从生活经历中提炼、分析、整合问题,把确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过程中,师生是探究过程的共同体,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应亲身体验学生的探究过程,和学生一起观察、体验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在合作中适时、适度发挥好自己的引领作用,注重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尊重、呵护学生的创造性,善于将生成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习得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技能。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科学性还应体现在它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上。在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学校的特点、实际条件、学生情况、教师能力和学校周围环境等条件,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学校科学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寿建杨.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及策略[J].科学课,2009,(07).
[2]汤小勇.例谈小学科学人文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教师),2009,(03).
[3]华引江.小学科学学科有效合作备课的实践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
[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5]屈敬华.新课程下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4).
[6]钱万正,刘炳升.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新理念[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2(8).
[7]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戢守志等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3~6年级)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教学改革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科学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有一定的目标性,要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服务,要有利于达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有利于丰富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特点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是多种多样的,要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教学资源的特性。
1.生活性
教学资源内容的选择应与小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需要、唤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欲望。科学的特征之一就是抽象性,这种抽象性使科学知识超越学生的日常经验,并与日常经验情景相分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学习科学教学的价值基础,离开学生的生活情景,科学教学中的知识就会丧失其价值基础。学科材料对男孩和女孩来讲都失去了生命力,变成了相当死的东西,这是因为它与情景分离开了。学生的活动范围构成了他们的生活世界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包含许多资源,学生在这个真实的空间活动中才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源于他们对生活世界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他们熟悉的素材作为学生学習的内容,让学生探究身边常见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探究性
探究性即教学资源要能够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证据、进行实验等探究,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学。它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发展、体现科学的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并反映当代的科学成果。因此,开发的教学资源要具有探究性,要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或者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的学习。
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模式
1.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目标的确定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目标是指开发者对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因,这决定着开发者将开发哪些科学教学资源,如何开发这些资源。如是想通过开发条件性资源改善科学教学的教学条件,还是想通过开发素材性资源来丰富科学教学内容等。不同的开发目的将会产生不同的开发方式,导致不同的开发结果。
2.学科学教学资源普查和分析
这个阶段就是对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普查分析,普查这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存在形式等,分析其特点,筛选出有开发价值的、并可以开发的资源。
3.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建设就是对第二阶段筛选出来的资源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可以通过改造、整合等方式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原来繁杂的、被我们筛选出来的那些科学教学资源成为更加贴近我们需要的、真正的小学科学教学资源。
4.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和评价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是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关键,它关系到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活动能否有效的为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目的服务,能否有效的为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服务等。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利用的评价就是对科学教学资源利用后产生效果的评价。
三、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科学课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其科学素养,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科学教学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索取探究的知识点及结论,而是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亲历亲为去发现、建构探究过程中的意义,甚至会触发学生的奇思妙想。探究的各个环节都是学生自己的事,让他们主动提出问题、自觉探究、解决问题,这比把他们当作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训练更为有效。任何人都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实践。要把探究学习的自由、探究的权利、探究的时空和探究的乐趣都还给学生,让科学的种子像春雨润物般地撒入学生的心田,悄然无声地发芽、生长。
2.以教师为指导,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教师要分析学生特点,帮助学生感悟教材,从生活经历中提炼、分析、整合问题,把确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过程中,师生是探究过程的共同体,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应亲身体验学生的探究过程,和学生一起观察、体验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在合作中适时、适度发挥好自己的引领作用,注重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尊重、呵护学生的创造性,善于将生成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习得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技能。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科学性还应体现在它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上。在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学校的特点、实际条件、学生情况、教师能力和学校周围环境等条件,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学校科学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寿建杨.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及策略[J].科学课,2009,(07).
[2]汤小勇.例谈小学科学人文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教师),2009,(03).
[3]华引江.小学科学学科有效合作备课的实践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
[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5]屈敬华.新课程下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4).
[6]钱万正,刘炳升.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新理念[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2(8).
[7]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戢守志等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3~6年级)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