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计划(项目名称:基于网络技术支持加强预警大学生心理危机能力的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2512269)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优势,提出了辅导员在心理危机预防工作中的主要任务,并讨论了高校对于辅导员更好地在危机预防中发挥作用应提供的支持。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危机危机预防
心理危机是个体或群体运用惯常的应对方式无法处理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时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大学阶段作为一个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变化最剧烈的年龄段,一方面要面临如恋爱、就业、人生发展设计等诸多重大问题,一方面又处于身心发展不够成熟、看问题容易形成偏差的阶段,因此,当他们面临复杂的人生课题时,这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应对问题能力的欠缺,使得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从而产生心理危机。正因为心理危机会给人带来威胁和痛苦,会引起人焦虑、悲伤、愤懑等不良情绪,甚至有时会出现自杀、精神崩溃等极端结果,所以高校对于心理危机事件一直都高度重视。而对于心理危机而言,应对的最好方式就是预防。辅导员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们是在大学阶段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最了解学生整体状况的人,他们参与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本文将重点讨论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主要任务。
一、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优势
心理危机都具有突发性、无助性、危险性等特点,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还有两个显著特点为我们进行早期预防提供了机会,那就是潜在性和易觉察性。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多数是负性情绪蓄积已久,后因应激事件而导致的心理爆发,加之相对于社会中的其他群体,大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宿舍等场所活动,接触的对象主要是同学、老师,因而心理危机具有易被觉察的特点。辅导员作为基层一线的学生工作者,他们对于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辅导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辅导员是大学生最亲密的朋友,陪伴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一般说来,学生愿意与辅导员接触,愿意接受辅导员的意见。辅导员若能发挥心理工作的主动性,就会更容易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给以潜移默化的引导。
其次,辅导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辅导员通常是被选拔出来的优秀毕业生,特别是辅导员一般比學生的年龄稍长、刚经历过大学阶段或者一直从事一线学生工作,最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他们更容易体会学生在每个阶段或某个专业学习中容易遇到的困境,从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再次,辅导员领导着一批学生干部,他们与辅导员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关系,也是辅导员了解学生状况的重要渠道。
通过他们,辅导员往往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通过日常谈心等方式对学生给以积极的引导和疏解。大部分高校都设有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和寝室心理联络员,他们掌握的情况往往首先反应给辅导员,加之辅导员平时对学生各方面状况的熟悉,所以便于及时作出反馈,必要时及时上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二、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预防体系中的主要任务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特别提到"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辅导员在心理危机预防体系中承担着以下主要任务:
1.将危机预防理念渗透到日常教育中。
辅导员可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加强心理健康、危机预防知识的宣传,营造良好校园集体心理氛围;向学生宣讲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遇到困难如何求助,如何识别和帮助需要支持的同学等;提倡同学之间、集体成员内部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创建一个理解、宽松、信任的集体环境,形成强大的集体凝聚力。
2.增加与学生的沟通,建立访谈制度。
辅导员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辅导相结合,建立访谈制度,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沟通的机会。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学生面对的成长问题,如人际关系、学业指导、感情问题等。辅导员可以通过接纳与倾听,帮助学生更多地探索自我。当面对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时,要保持冷静,耐心倾听、接纳学生,相信学生所说的话,对任何自杀迹象都不能等闲视之,尽量取得他人及相关部门的帮助。
3.发挥学生骨干作用,加强朋辈互助的力量。
学生党员、班干部、宿舍长是学生中的骨干,他们既是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又是辅导员联系学生的纽带。他们生活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对其他同学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辅导员要对学生骨干进行助人能力的培训,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学校可在辅导员的组织下由专业老师对他们给以相应培训,使他们明确自身职责,并学习到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的基本知识,为同学们服务,也使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心理情况。
4.及时转介,争取学校和家长的支持。
若学生面临严重心理危机、或辅导员发现自己已尽全力做工作而学生状况没有改善时,应及时将学生转介给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并配合专业人员给出的处理建议进行工作。辅导员还需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常规联系制度,确定有效联系方式,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能使学校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和防范工作,避免因家长不知情而出现危机防范的漏洞。
三、高校应采取措施强化辅导员队伍在心理危机预防中的作用
要想使辅导员切实完成上述任务、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中发挥出应有作用,需要高校在以下方面给以大力的支持:
1.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
具有专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高校应重视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使其真正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的基本技能,这样才能加强工作的有效性,做到不漏判。
2.建立辅导员心理工作督导机制。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本身就具有紧迫性的特点,需要辅导员在平时日常工作中额外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而且,在危机事件应急处理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由于要面对生活中各种遭遇和他人心理的极度变化,辅导员也会产生各种心理压力,甚至出现很多生理上的不适,所以高校应重视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及时通过休闲活动、心理督导等方式为他们减压,缓解身心疲惫。作为辅导员自身,也应培养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要建全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培养多种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命充满生机与力量!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优势,提出了辅导员在心理危机预防工作中的主要任务,并讨论了高校对于辅导员更好地在危机预防中发挥作用应提供的支持。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危机危机预防
心理危机是个体或群体运用惯常的应对方式无法处理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时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大学阶段作为一个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变化最剧烈的年龄段,一方面要面临如恋爱、就业、人生发展设计等诸多重大问题,一方面又处于身心发展不够成熟、看问题容易形成偏差的阶段,因此,当他们面临复杂的人生课题时,这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应对问题能力的欠缺,使得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从而产生心理危机。正因为心理危机会给人带来威胁和痛苦,会引起人焦虑、悲伤、愤懑等不良情绪,甚至有时会出现自杀、精神崩溃等极端结果,所以高校对于心理危机事件一直都高度重视。而对于心理危机而言,应对的最好方式就是预防。辅导员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们是在大学阶段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最了解学生整体状况的人,他们参与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本文将重点讨论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主要任务。
一、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优势
心理危机都具有突发性、无助性、危险性等特点,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还有两个显著特点为我们进行早期预防提供了机会,那就是潜在性和易觉察性。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多数是负性情绪蓄积已久,后因应激事件而导致的心理爆发,加之相对于社会中的其他群体,大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宿舍等场所活动,接触的对象主要是同学、老师,因而心理危机具有易被觉察的特点。辅导员作为基层一线的学生工作者,他们对于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辅导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辅导员是大学生最亲密的朋友,陪伴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一般说来,学生愿意与辅导员接触,愿意接受辅导员的意见。辅导员若能发挥心理工作的主动性,就会更容易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给以潜移默化的引导。
其次,辅导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辅导员通常是被选拔出来的优秀毕业生,特别是辅导员一般比學生的年龄稍长、刚经历过大学阶段或者一直从事一线学生工作,最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他们更容易体会学生在每个阶段或某个专业学习中容易遇到的困境,从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再次,辅导员领导着一批学生干部,他们与辅导员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关系,也是辅导员了解学生状况的重要渠道。
通过他们,辅导员往往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通过日常谈心等方式对学生给以积极的引导和疏解。大部分高校都设有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和寝室心理联络员,他们掌握的情况往往首先反应给辅导员,加之辅导员平时对学生各方面状况的熟悉,所以便于及时作出反馈,必要时及时上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二、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预防体系中的主要任务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特别提到"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辅导员在心理危机预防体系中承担着以下主要任务:
1.将危机预防理念渗透到日常教育中。
辅导员可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加强心理健康、危机预防知识的宣传,营造良好校园集体心理氛围;向学生宣讲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遇到困难如何求助,如何识别和帮助需要支持的同学等;提倡同学之间、集体成员内部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创建一个理解、宽松、信任的集体环境,形成强大的集体凝聚力。
2.增加与学生的沟通,建立访谈制度。
辅导员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辅导相结合,建立访谈制度,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沟通的机会。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学生面对的成长问题,如人际关系、学业指导、感情问题等。辅导员可以通过接纳与倾听,帮助学生更多地探索自我。当面对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时,要保持冷静,耐心倾听、接纳学生,相信学生所说的话,对任何自杀迹象都不能等闲视之,尽量取得他人及相关部门的帮助。
3.发挥学生骨干作用,加强朋辈互助的力量。
学生党员、班干部、宿舍长是学生中的骨干,他们既是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又是辅导员联系学生的纽带。他们生活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对其他同学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辅导员要对学生骨干进行助人能力的培训,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学校可在辅导员的组织下由专业老师对他们给以相应培训,使他们明确自身职责,并学习到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的基本知识,为同学们服务,也使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心理情况。
4.及时转介,争取学校和家长的支持。
若学生面临严重心理危机、或辅导员发现自己已尽全力做工作而学生状况没有改善时,应及时将学生转介给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并配合专业人员给出的处理建议进行工作。辅导员还需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常规联系制度,确定有效联系方式,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能使学校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和防范工作,避免因家长不知情而出现危机防范的漏洞。
三、高校应采取措施强化辅导员队伍在心理危机预防中的作用
要想使辅导员切实完成上述任务、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中发挥出应有作用,需要高校在以下方面给以大力的支持:
1.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
具有专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高校应重视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使其真正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的基本技能,这样才能加强工作的有效性,做到不漏判。
2.建立辅导员心理工作督导机制。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本身就具有紧迫性的特点,需要辅导员在平时日常工作中额外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而且,在危机事件应急处理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由于要面对生活中各种遭遇和他人心理的极度变化,辅导员也会产生各种心理压力,甚至出现很多生理上的不适,所以高校应重视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及时通过休闲活动、心理督导等方式为他们减压,缓解身心疲惫。作为辅导员自身,也应培养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要建全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培养多种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命充满生机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