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通过购买的方式从市场获得了一本黄埔军校学生的学习笔记。这本笔记本尺寸为纵16、横10厘米,长方形,封面硬皮,土黄色,绘制有一幅向下的炮弹图案。封面的最上方有印章盖出的阿拉伯数字“305”,字体较小,这个是否学生的学号呢?接下来的一行,是阿拉伯数字“128”,印在炮弹图的尾端,字体较大。联想到笔记本最下方印制的“上海鼎新教育用品社监制”的字样,不禁觉得这个数字大有深意。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然向驻守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一·二八”事变爆发。事变发生后,中国军队奋起抵抗。2月14日,蒋介石命令将第88、87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编为第五军,任命中央军校教育长张治中为军长,调归十九路军指挥参战。全国民众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声援运动。这场战事持续了一个多月,中国参战部队以劣势装备对付优势之敌,抗击敌陆、海、空军的联合进攻达一个多月,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一旦发生战争,4小时即可了事”的迷梦,东京军部不得不调动全国陆军的近四分之一和海军的近三分之一来上海参战,付出了伤亡约15000人的代价,才最后得以把这次战争收场。3月3日,日军在英、美、法等国“调停”下,宣布停战。作为中央军校发给学员使用的笔记本,这个数字是否在提醒学员,日本侵略者正对中国虎视眈眈,国势正处于危急关头,作为未来的军官应刻苦学习和训练以报效国家呢?
炮尾和炮身的衔接部分,还印有一行“笔记本”的英文单词花体(图一),想来是作为装饰用的。炮身中间部位有一个方框,方框内写着“中央军校第一分校步兵炮学员队 林光迈 一九三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志”三行字。这几行字为我们了解笔记本主人的情况提供了极为宝贵的信息。
中央军校第一分校的前身为洛阳分校,1933年8月由祝绍周筹备组建,原本是作为培训部队军官的专门机构。军官训练班除第一期在南京本校开办外,第二至第五期都交由洛阳分校开办,把地方部队的下级军官抽调出来进行训练。训练的目的不仅要求提高军事基本素质,还要求在思想上信奉三民主义和效忠蒋介石。洛阳分校先后四期共训练学员9000余人。1937年改编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七七事变后因战局变化由洛阳迁至陕西汉中,开始招收学生总队。根据资料,1937年4月在校的应是军官训练班第五期。该期于1936年10月入校受训,学员来源包括东北、西北、川、滇、粤、桂、湘等地方部队中连以下的行伍军官,也有一些校级军官参加,如青海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就是以骑兵团中校副团长的身份入校的。第五期设一个总队,约1000余学员。大队下分三个大队和一个航空区队,大队下又设中队、区队、班,均按照德式操典三三制编成。该期生于1936年10月人校受训,1937年4月举行“转地”教育,到南京黄埔军校,接受了校长蒋介石、教育长张治中、校务委员戴传贤等人训话,又在南京、杭州一带旅行后,返回洛阳。1937年7月,第五期受训即将结束前夕,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立即进入战争状态,各部队纷纷来电,要求召回受训军官,作抗战动员。军训班缩短了受训时间,提前举行毕业典礼,学员返回各部队。
笔记本主人林光迈的经历,笔者经多方查找资料,仍然所知甚微。他是哪里人?从哪个部队甄选上来的?抗战中曾有过怎样的经历?至今仍是个迷。根据洛阳分校的性质,林光迈应该是行伍有年的地方部队下级军官,经所在部队推荐,甄选后录取到洛阳分校。此外,我们在收购笔记本时还得到一封张儒和先生写给林光迈的信,从信的内容可以推断出,林光迈在1949年时到了台湾。
翻开笔记本,封面的背后写着“诫条十章”(图二),短短一页纸,却立刻使人对笔记本的主人印象深刻:
1.讲少点话,人家不以为你蠢,讲多只落个车大炮的名:
2.少弄脾气,决不会吃亏,精神上阿Q式的胜利是没有用的;
3.不要多想,一想就实行;
4.多剩点钱,没有钱什么都不行,退回老家也要盘费;
5.看多点书,不然你的智识是不够应付的,并且为了考试应勤力一点,若不合格被开除还有面见人吗?
6.少出风头,在旁边批评也不必,若闷到了了不起可以写文章;
7.多打损架,多练一点力,不然不要说打日本,打老婆都打不过。
8.多写点信,为了将来的将来,为了现在的信实都应多写信;
9.少看女人,看一看一点没有用;
10.老实、坦白、让谦、诙谐、努力,一步步的锻炼成这五种美德。
寥寥几十字,使我们对当时的局势(抗战即将爆发)、军校严格的教学情形、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了生动的、细节化的了解,一个倔强、上进、自律的革命青年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林光迈提到“打日本”和“退回老家”的话,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军人,既认识到与日本的战争势在必行,又对这场战争的结局保持着悲观的心理。笔记本是私人物品,林光迈写下的诫条是给自己看的,是对自己的提醒和约束,并无伪饰、表演的必要,他也绝不会想到时隔八十多年后的我们会有机缘看到这本笔记本。也正因如此,与正式、客观的档案文献相比,我们也愈加为笔记本里那种直白、拙朴的文字所打动,为那股浓郁的人生气息所感染。林光迈此人也由此在我们心中变得实在起来,彷如一位离别多年的老友。
此外,在笔记本内,还记录着林光迈所在中队的普指导员离开军校时所做的一首诗(图三):“抗敌请缨已及时,莫将国仇陷情丝。丹心碧血恢正气,黑水白山插义旗。杀敌当歌行进曲,枕戈常寄战争诗。欣然相见归来日,应是伤痕满铁衣。”诗歌很平常,但却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军人的豪情壮志、为国家民族而奋勇杀敌的迫切愿望跃然纸上。从这首诗判断,普指导员是东北人。洛阳分校创建时,只开办军官训练总队和军士教导总队,以便调训东北军的军官和军士。为了教学和训练方便,曾从东北军调了一批干部到分校任队职官,这位普指导员应该也是当时调入的人员之一。
在笔记本里,林光迈记录了在课堂上学习的各学科要点,包括典范令(对空监视哨、步哨、炮科知识、绘图)、战术学、筑城学、德式筑城学、地形学、兵器学等,笔记本后的后面还黏贴有《长度表》《水平曲线之种类用途及线号画法表》等教材,使我们对当时军校学员学习的课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据第五期学员马迪甫的回忆,洛阳分校的课程,按照规定,分为学科与术科两大类,其中学科的大教程,由上、中校级保定军官担任。点、范、令等小教程,由队职官担任。此外还有政治课,由政治教官担任,他们都是文职人员。
林光迈是步兵炮学员,要同时学习步兵科和炮兵科,笔记本上因而记载了不少炮科的知识(图四),例如炮的瞄准点法,如何依照正切法计算射击距离,射击角度、各种不同型号的炮弹射击表(如1930式轻量弹、粤造八二追击炮)等等,占了笔记本的相当篇幅。平射炮是学习的重点,笔记本上特别指出了军校的平射炮来自于“九一八”事变时的战利品,广东省得到了双轮式,河南得到的是三脚架式,用来射击战车及掩体后的机关枪。
在笔记本内,林光迈还记录了上课的时间:学科70小时,术科747小时,班255小时,这是笔者迄今所看到的第一件关于分校课程安排的史料。从中可以看出,洛阳分校术科的时间远远高于学科,这或许是出于实用性的考虑。洛阳分校的术科训练,包括制式教练、战斗教练、阵中勤务、夜间教育,均由散兵到班、排、连教练,逐步进行教授。此外,还要举行营、团联合演习,演习内容包括野外实地的攻击、防御、追击、退却、遭遇等阵地战和运动战等,并配合有飞机侦察、指挥陆空联合行动等,可见当时的军事教育内容还是比较能跟得上时代的。
当下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多以报纸、刊物和档案资料为依据。然而抗战时期的黄埔军校各分校,由于处于战争环境内,物资匮乏且迁徙频繁,留下来的档案资料和刊物都极为稀缺,目前主要依靠军校学生的自传、回忆文章和口述采访史料来了解军校情况。这本笔记本在这种情形下就更显其珍贵了。笔记本作为私人物品,真实记录了主人林光迈作为军校学生的所思所想、学习的内容,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印证了洛阳分校教学情况,为我们熟知的历史大事件提供印证,为宏大的历史叙事提供了细节与氛围,让人不禁有眼前一亮之感。这本笔记本书写的时间是1937年,作为历史的遗留物,它比起后期的回忆、口述来说具有更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了因时间久远、记忆力下降或者某些个人因素需要进行掩盖所产生的错误和谬差,健全、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相较于公开出版的文献来说,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叙述比公共叙述更为真实、朴拙,即时的手书比起油印的文字更为亲切,这本笔记本对于我们了解抗战时期军人的心理、军校历史等都具有格外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
炮尾和炮身的衔接部分,还印有一行“笔记本”的英文单词花体(图一),想来是作为装饰用的。炮身中间部位有一个方框,方框内写着“中央军校第一分校步兵炮学员队 林光迈 一九三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志”三行字。这几行字为我们了解笔记本主人的情况提供了极为宝贵的信息。
中央军校第一分校的前身为洛阳分校,1933年8月由祝绍周筹备组建,原本是作为培训部队军官的专门机构。军官训练班除第一期在南京本校开办外,第二至第五期都交由洛阳分校开办,把地方部队的下级军官抽调出来进行训练。训练的目的不仅要求提高军事基本素质,还要求在思想上信奉三民主义和效忠蒋介石。洛阳分校先后四期共训练学员9000余人。1937年改编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七七事变后因战局变化由洛阳迁至陕西汉中,开始招收学生总队。根据资料,1937年4月在校的应是军官训练班第五期。该期于1936年10月入校受训,学员来源包括东北、西北、川、滇、粤、桂、湘等地方部队中连以下的行伍军官,也有一些校级军官参加,如青海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就是以骑兵团中校副团长的身份入校的。第五期设一个总队,约1000余学员。大队下分三个大队和一个航空区队,大队下又设中队、区队、班,均按照德式操典三三制编成。该期生于1936年10月人校受训,1937年4月举行“转地”教育,到南京黄埔军校,接受了校长蒋介石、教育长张治中、校务委员戴传贤等人训话,又在南京、杭州一带旅行后,返回洛阳。1937年7月,第五期受训即将结束前夕,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立即进入战争状态,各部队纷纷来电,要求召回受训军官,作抗战动员。军训班缩短了受训时间,提前举行毕业典礼,学员返回各部队。
笔记本主人林光迈的经历,笔者经多方查找资料,仍然所知甚微。他是哪里人?从哪个部队甄选上来的?抗战中曾有过怎样的经历?至今仍是个迷。根据洛阳分校的性质,林光迈应该是行伍有年的地方部队下级军官,经所在部队推荐,甄选后录取到洛阳分校。此外,我们在收购笔记本时还得到一封张儒和先生写给林光迈的信,从信的内容可以推断出,林光迈在1949年时到了台湾。
翻开笔记本,封面的背后写着“诫条十章”(图二),短短一页纸,却立刻使人对笔记本的主人印象深刻:
1.讲少点话,人家不以为你蠢,讲多只落个车大炮的名:
2.少弄脾气,决不会吃亏,精神上阿Q式的胜利是没有用的;
3.不要多想,一想就实行;
4.多剩点钱,没有钱什么都不行,退回老家也要盘费;
5.看多点书,不然你的智识是不够应付的,并且为了考试应勤力一点,若不合格被开除还有面见人吗?
6.少出风头,在旁边批评也不必,若闷到了了不起可以写文章;
7.多打损架,多练一点力,不然不要说打日本,打老婆都打不过。
8.多写点信,为了将来的将来,为了现在的信实都应多写信;
9.少看女人,看一看一点没有用;
10.老实、坦白、让谦、诙谐、努力,一步步的锻炼成这五种美德。
寥寥几十字,使我们对当时的局势(抗战即将爆发)、军校严格的教学情形、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了生动的、细节化的了解,一个倔强、上进、自律的革命青年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林光迈提到“打日本”和“退回老家”的话,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军人,既认识到与日本的战争势在必行,又对这场战争的结局保持着悲观的心理。笔记本是私人物品,林光迈写下的诫条是给自己看的,是对自己的提醒和约束,并无伪饰、表演的必要,他也绝不会想到时隔八十多年后的我们会有机缘看到这本笔记本。也正因如此,与正式、客观的档案文献相比,我们也愈加为笔记本里那种直白、拙朴的文字所打动,为那股浓郁的人生气息所感染。林光迈此人也由此在我们心中变得实在起来,彷如一位离别多年的老友。
此外,在笔记本内,还记录着林光迈所在中队的普指导员离开军校时所做的一首诗(图三):“抗敌请缨已及时,莫将国仇陷情丝。丹心碧血恢正气,黑水白山插义旗。杀敌当歌行进曲,枕戈常寄战争诗。欣然相见归来日,应是伤痕满铁衣。”诗歌很平常,但却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军人的豪情壮志、为国家民族而奋勇杀敌的迫切愿望跃然纸上。从这首诗判断,普指导员是东北人。洛阳分校创建时,只开办军官训练总队和军士教导总队,以便调训东北军的军官和军士。为了教学和训练方便,曾从东北军调了一批干部到分校任队职官,这位普指导员应该也是当时调入的人员之一。
在笔记本里,林光迈记录了在课堂上学习的各学科要点,包括典范令(对空监视哨、步哨、炮科知识、绘图)、战术学、筑城学、德式筑城学、地形学、兵器学等,笔记本后的后面还黏贴有《长度表》《水平曲线之种类用途及线号画法表》等教材,使我们对当时军校学员学习的课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据第五期学员马迪甫的回忆,洛阳分校的课程,按照规定,分为学科与术科两大类,其中学科的大教程,由上、中校级保定军官担任。点、范、令等小教程,由队职官担任。此外还有政治课,由政治教官担任,他们都是文职人员。
林光迈是步兵炮学员,要同时学习步兵科和炮兵科,笔记本上因而记载了不少炮科的知识(图四),例如炮的瞄准点法,如何依照正切法计算射击距离,射击角度、各种不同型号的炮弹射击表(如1930式轻量弹、粤造八二追击炮)等等,占了笔记本的相当篇幅。平射炮是学习的重点,笔记本上特别指出了军校的平射炮来自于“九一八”事变时的战利品,广东省得到了双轮式,河南得到的是三脚架式,用来射击战车及掩体后的机关枪。
在笔记本内,林光迈还记录了上课的时间:学科70小时,术科747小时,班255小时,这是笔者迄今所看到的第一件关于分校课程安排的史料。从中可以看出,洛阳分校术科的时间远远高于学科,这或许是出于实用性的考虑。洛阳分校的术科训练,包括制式教练、战斗教练、阵中勤务、夜间教育,均由散兵到班、排、连教练,逐步进行教授。此外,还要举行营、团联合演习,演习内容包括野外实地的攻击、防御、追击、退却、遭遇等阵地战和运动战等,并配合有飞机侦察、指挥陆空联合行动等,可见当时的军事教育内容还是比较能跟得上时代的。
当下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多以报纸、刊物和档案资料为依据。然而抗战时期的黄埔军校各分校,由于处于战争环境内,物资匮乏且迁徙频繁,留下来的档案资料和刊物都极为稀缺,目前主要依靠军校学生的自传、回忆文章和口述采访史料来了解军校情况。这本笔记本在这种情形下就更显其珍贵了。笔记本作为私人物品,真实记录了主人林光迈作为军校学生的所思所想、学习的内容,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印证了洛阳分校教学情况,为我们熟知的历史大事件提供印证,为宏大的历史叙事提供了细节与氛围,让人不禁有眼前一亮之感。这本笔记本书写的时间是1937年,作为历史的遗留物,它比起后期的回忆、口述来说具有更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了因时间久远、记忆力下降或者某些个人因素需要进行掩盖所产生的错误和谬差,健全、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相较于公开出版的文献来说,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叙述比公共叙述更为真实、朴拙,即时的手书比起油印的文字更为亲切,这本笔记本对于我们了解抗战时期军人的心理、军校历史等都具有格外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