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行走,或纸上的修行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y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使不到浮生的一半,“到哪里去采花,去寻日光”,依然是困扰诗人的问题。像本期吴乙一、伊路和雷平阳的诗,有穿越命运的黑洞,有皈依纸上的修行,倾诉、告慰和自我阅读,是诗人们寻找“花和日光”殊途同归的方法。
  吴乙一的《10月25日,父亲淋巴瘤手术周年》,有劫后余生的恍惚。父亲大病新愈,长期又密集的焦躁、绝望和恐惧在儿子始终无法松弛的神经里,终于演变成一场负重后的慌乱。那充满不确定性的一连串“是否”——“我们是否”、“你是否”、“我是否”……,像在怀疑,又像在感喟,那样的闪电与巨浪是否真的已经过去,如今平静的水面又将以怎样的方式再次从旧伤口里长出怪兽?然而,这必然是子一代要独自吞下的秘密。在缺少对象的倾诉里,“你是否忘记”与“我是否记得”就像两个各自独立的半圆,中国式的情感表达并不会被一颗肿瘤改写,对话的尝试终将退为喃喃独语。当然,爱是真切的,这也是诗中众多的不确定性中唯一的确定性。
  《运货车》是一首泥里长出的镜像之诗。比臧克家“醉成一朵泥块”的黯然还要低几分,因为梦境里不再铺满“黑花”,或类似“突然的勇敢”。“运货车”们是天生的宿命论者,看到“灵巧的小汽车们拐别的路走了”,“笨重的卡车”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有这样的选择”,于是,“它们的神态饱含隐忍的耐心”,接受了自己的无能为力。这多像人生,在拦杆落下的路口,决定方向的,是浮生的轻逸或沉重。是的,我们一直在负重行走,在“老旧的铁路边/等待通过的卡车已排成了队伍/也都垒着高高的货物,和火车一样/疲倦,灰尘满面”。岁月累加在我们身上的重量,随着时间的长度和生命的宽度越积越厚。“逆来顺受”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主观能有的选择,我们中的大多数,早已被迫丢失了“开满黑花”的梦,别无选择地沉入生活的深渊,随宿命的轮盘越滚越远。“卡车等着火车开过/如同劳累的给更劳累的让路/如同苦难看着苦难,没有尽头”,如果硬要说有温暖,那也只是轮回宿命里热量极低的理解,或相逢路上三分钟的陪伴。
  和真正的拳脚功夫相比,雷平阳的《在少林寺》是纸上的修行。文字里的江湖,有比圆月弯刀更加锋利的刃。也因此,那么多失传已久的奇门绝学才会在语辞文章里重新练成神功,“铁布衫”、“禁声咒”、“蹿纵术”、“木人功”……影响的焦虑,使“子弹一样/带毒的字词,总是催生出神来的异禀”。古往今来,这几乎成了文字江湖里心照不宣的秘密。因为说到底,人生何处没有一场修行?在江湖、在山谷、在瓦肆、或在庙堂,只要心存敬畏,自律就像架在脖子上的一柄快刀。当然,对写字的人来说,情况要更复杂些,会有“走火入魔/被困在险峰或被关在炼丹炉,甚至/被套上头罩,押赴梦中的断头台”的危险,历史、政治、人事、经验和句法学问,哪一个不是前来纠缠诗人的噩梦?鞭策也是徒刑。好在诗人内心有所皈依,只问清修,不求闻达,“随遇而安,把每一个地方/都视为终点”。只是这皈依偶尔诡异,无龙时代里,苦练屠龙术,也许生了些灰心,“刺血写经,为天地立心/都是夸大了个体的神功而又/百无一用”。但内心总归还是有希望,因为不必呼朋引伴,自有寻香而来的同道中人,我练我的狮子吼,你打你的梅花桩,心有灵犀,不点通。
其他文献
王学芯不愧为为当今诗坛的“丹青好手”,他的诗章里有清晰可辨的艺术图景,有引人入胜的美学意境,有活灵活现的自然生趣。徜徉于诗人编织的那些分行文字中,如同置身于一卷妙美异常的风景画里,那里花香四溢,鸟语如歌,给人带来阅读上的极度快慰与精神上的莫大满足。尤其对江南物象与人文的描摹,王学芯更给人用笔细腻、表现精微之感,他用巧手点染出的“江南”画卷,总是那样的情意款款,气韵生动,流淌着捧手可掬的生命情趣和历
期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也成不了诗。一个国家健康地活着、成长离不开自己的宪法,一首诗的孕育、生发离不开诗人的写作法度。一句话,有什么样的写作法度,就有什么样的诗。很多搞写作的人,写了一辈子也没写出个名堂,写的东西一会儿向东一会儿朝西,一会儿慕山一会儿羡水,一会儿从赵一会儿随王,自己撕裂自己,自己拆自己的台,没有整体性和一致性,究其里因,就是其写作法度的错向与缺失。我读赵晓梦的诗集《接骨木》(四川
期刊
新诗百年,是中国诗歌走向现代化的百年。百年间,对现代汉语诗歌的争议从来就没间断过。像五四时期的“白话新诗”、三四十年代的“新格律诗”、解放后的“诗歌大众化”、新时期的“私人写作”等,实际上是中国新诗在不断探索不断建构自我的一次次尝试。自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多有歧路迷途。争论的出现非但没有将新诗的问题真正说清,反而让这一文体陷入了更加迷乱的境地,这不能不说是个悖论。方向不明不仅导致一场场看似热
期刊
在颇有影响力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一书中,著者在“新诗的诞生”一节里写道:“俞平伯的诗里杂糅着旧文学的意象与新思潮的哲理,旧诗词格律的影响与欧化的文法,最能反映早期白话诗的‘过渡性’”[1],并指出俞平伯的《冬夜》是“当时最有影响的新诗集”。众所周知,中国新文学第一部白话诗集是胡适1920年出版的《尝试集》,常说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诗集则是郭沫若1921年8月出版的
期刊
绿原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人物。在40年代初开始写诗,出版诗集《童话》,后成为“七月诗派”的重要一员。作为跨越现代和当代的一个重要诗人,绿原的创作,历经了《童话》集的绮语,以“七月诗人”身份创作的“现实主义”时期,建国之后,同胡风一样,作为一个跨入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其创作倾向也逐渐转向了后来被诗人自己所完全否定的“政治抒情”。建国后不久,“胡风反革命集团案”震惊全国,绿原也成为“胡风分子”而遭遇横祸
期刊
宇向的《晒太阳的人》有着浓厚的生命质感。诗歌第一节告诉我们“在狭窄的长椅上睡觉”不掉下来,便是“稳当”,第二节则告诉我们“在喧哗的候车厅熟睡”时,“被人盯住立马醒来”就是“境地”,第三节描写“不需要闹钟的时间/想几点醒就点醒”的睡眠,一连三节,诗人从“睡”入手,躺椅上的安稳,候车厅的熟睡以及不需要闹钟的舒适,都是关于“睡”的状态,这种状态安稳、温馨。这种普遍性的、安稳的日常生活让“晒太阳的人”更加
期刊
花语:谷禾老师好!离5月份海南诗人冷阳来京,我们和杨北城兄、杨奕黎导演等一帮人月光下闻着花香的聚谈已半年多了。好像一直再难见到您的影子,都忙些什么去了?  谷禾:基本上围着单位的事儿转吧。我们杂志人手少,一个人当两三个人用,案头的、事务的、活动的,等等,事无巨细都需要亲力亲为,大量的精力被动地消耗在上边,以诗歌之名的聚会就很少得闲参加了。  花语:您曾经说过“写诗就是自我向灵魂提问”,很显然,您是
期刊
1  如果没有记错,时间应该是1995年春夏之交,地点是济南。那正是我硕士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当时,济南的文化东路上有一家著名的书店,名曰“济南三联书店”,距离我就读的那家高校很近,只够散步之用。我不时要么独自一人,要么友朋二三,前去光顾,并且时有收获,不少书至今尚在书房。不记得是一个午后,还是某个黄昏,在那家书店,我偶然看到了东方出版社刚出版的《畜界 人界》,作者钟鸣。这个在中国重名太多的名字,
期刊
许多时候,阅读诗歌,我担心的不是诗歌的抒情与叙事是否能打动我,也不是其结构与技术是否恰切,而是如何找到进入一首诗的准确方式。当然,这里所谓的“准确”,是一种带有主观性的准确,是阅读者的角度,而不一定是诗人的方向。我始终坚持,任何阅读都可能是误读,而所谓的评论文字只不过是为误读寻找理由。正因如此,这样的情况才时常发生:一首诗明明打动了我、震撼了我,而我却长时间处于一种失语状态,心里一遍遍地念它的好,
期刊
时间。这两个时间,都足以令人心生忐忑。  上个世纪初,新诗擎着“革命”旗帜狂飙突进,“革命者”横冲直闯,手持当时国人尚未见识太多的洋武器,似乎是所向批靡,这些都注定了“革命”或“革命者”不大可能揣有冒犯以至僭越的忐忑。那么,一百年过去,经过几代人的艰难跋涉,诞生于上世纪之初的新诗,今天到底长成什么样子了?如果搁在多文体视域或者单以接受者的视角去看,似乎还一时下不了令众人都信服的結论。这是一个悲哀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