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类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高职学生进行马克思教育的重要基础,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结合自身在一线工作经验,提出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思路。本文首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其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措施,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75-01
一、前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国家和党提出了人才强国和教育兴国的两个主要战略,同时坚持把教育放在发展的首要地位,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加以特色化进行的创新教育,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不断地深入和发展,我国也建立了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改革的新时期,所有劳动者都在认真地贯彻和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同时深化我们的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和研究。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中的不健全和教育过程本身存在偏差等诸多问题。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逐渐面临着几个挑战,首先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转型期受到了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对教育主体人文关怀的缺失,思想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形式主义甚至直接忽视的问题。在高职类院校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着各种教育思想,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冲击着原有的社会主义主导的价值观,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推进,我们的社会尚没有一个成熟和稳定的思想教育体系。经济政治的转型也逐渐促进着社会文化的转变,社会文化存在着多变性的特点,与之相关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主体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高职类院校当中进行广泛地开展十分必要。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目的性
目的性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本质要求,也是受教者被教育目的的最直接体现,让教育受体有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接受心理,而改变传统的逆反心理,思想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者和受教者之间互动的教育过程,教育者通过教育对受教者施加影响,只有受教者接纳才能进行内在的思想变化从而对外在的行为进行改变,所以要在受教者接受教育之前对受教者本身进行接纳性教育,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更是整个教育的思维逻辑起点。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主体性
主体意识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部分,这种观点应该从思想政治理论的政治思想教育研究史出发,认定每个思想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者都是人,所以要从具体的人做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优秀历史传统,新的发展形势下带来的新的问题也迫切要求了我们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高职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上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转型措施。要在广泛的受教群体中树立正确的主体意识,通过强化主体意识来强调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性和传统的思想理论教育模式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和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相比一般采用实地参观和调研、现场参与实际工作以及共同参与研讨等多种形式。在教学内容上更加丰富和具体,而不再是传统课堂上单一的讲授、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内容进行概念研讨和逻辑判断,而是根据感性的事实进行感性教育,这种互动式的学习能够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和被教育的角色,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思想政治的学习中做到知行合一。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立体性
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教育的内容多样化和立体化,还要保证有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多样化是指要确定多样化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还要确定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目标,同时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也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实际教学环境以及不同的教学特点制定出具有实际教学特色的教学目标。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原则
在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过程中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保证以科学理念为先导。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有特色的创新,改变传统以抽象方式进行教育的理念,全面树立高职学生的教育新理念,这种新型教育理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做法
高职类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要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和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能力,以此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学生比较喜欢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探究和积极实践,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环境不稳定,在制度上不健全同时在教育方法上也存在失当等诸多问题。所以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就要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作用,教育主体也应该正视目前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对策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我国提供全方位综合素质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司开林. 高职“六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09):161-164.
[2]刘建涛.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J]. 教育与职业,2011(32):70-72.
[3]尤建国,高庆.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 教育探索, 2007(11):104-105.
[4]张传庚. 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初探[J]. 教育与职业, 2009(18):72-7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75-01
一、前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国家和党提出了人才强国和教育兴国的两个主要战略,同时坚持把教育放在发展的首要地位,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加以特色化进行的创新教育,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不断地深入和发展,我国也建立了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改革的新时期,所有劳动者都在认真地贯彻和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同时深化我们的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和研究。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中的不健全和教育过程本身存在偏差等诸多问题。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逐渐面临着几个挑战,首先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转型期受到了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对教育主体人文关怀的缺失,思想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形式主义甚至直接忽视的问题。在高职类院校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着各种教育思想,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冲击着原有的社会主义主导的价值观,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推进,我们的社会尚没有一个成熟和稳定的思想教育体系。经济政治的转型也逐渐促进着社会文化的转变,社会文化存在着多变性的特点,与之相关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主体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高职类院校当中进行广泛地开展十分必要。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目的性
目的性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本质要求,也是受教者被教育目的的最直接体现,让教育受体有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接受心理,而改变传统的逆反心理,思想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者和受教者之间互动的教育过程,教育者通过教育对受教者施加影响,只有受教者接纳才能进行内在的思想变化从而对外在的行为进行改变,所以要在受教者接受教育之前对受教者本身进行接纳性教育,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更是整个教育的思维逻辑起点。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主体性
主体意识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部分,这种观点应该从思想政治理论的政治思想教育研究史出发,认定每个思想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者都是人,所以要从具体的人做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优秀历史传统,新的发展形势下带来的新的问题也迫切要求了我们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高职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上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转型措施。要在广泛的受教群体中树立正确的主体意识,通过强化主体意识来强调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性和传统的思想理论教育模式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和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相比一般采用实地参观和调研、现场参与实际工作以及共同参与研讨等多种形式。在教学内容上更加丰富和具体,而不再是传统课堂上单一的讲授、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内容进行概念研讨和逻辑判断,而是根据感性的事实进行感性教育,这种互动式的学习能够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和被教育的角色,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思想政治的学习中做到知行合一。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立体性
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教育的内容多样化和立体化,还要保证有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多样化是指要确定多样化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还要确定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目标,同时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也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实际教学环境以及不同的教学特点制定出具有实际教学特色的教学目标。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原则
在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过程中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保证以科学理念为先导。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有特色的创新,改变传统以抽象方式进行教育的理念,全面树立高职学生的教育新理念,这种新型教育理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做法
高职类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要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和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能力,以此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学生比较喜欢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探究和积极实践,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环境不稳定,在制度上不健全同时在教育方法上也存在失当等诸多问题。所以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就要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作用,教育主体也应该正视目前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对策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我国提供全方位综合素质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司开林. 高职“六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09):161-164.
[2]刘建涛.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J]. 教育与职业,2011(32):70-72.
[3]尤建国,高庆.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 教育探索, 2007(11):104-105.
[4]张传庚. 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初探[J]. 教育与职业, 2009(18):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