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客家山歌中,情歌占了绝大多数,其最主要的特征是表达的感情异常丰富、复杂。历来对客家情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不在少數,而客家情歌中的男性形象却鲜有人留意。客家情歌中男性的形象不可谓不鲜明,既有恋爱时的热烈体贴,也有男权文化影响下对女性的专制欺压,而这些形象都能从客家情歌中女性的生活遭遇以及心理活动中体现出来。
关键词:客家情歌;男性;形象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和其他地区的山歌不同,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客而家焉”,常居住在连绵的山岭,囿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环境,对外交流常常被密集交织的河流所隔断,因而客家人的喜怒哀乐大都以山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正体现了客家山歌的民俗性。一方面使他们与外界社会相对隔离,创造的艺术具有浓重的“俗”气;同时,也避免了外界“繁杂”(包括高尚的和低下颓废的)的艺术渗透和污染 。
客家男女异性之间的交流极少,而且客家男人大都常年在外做工,因而情歌也就成为了客家男女之间感情交流最直接的桥梁。在这些情歌中,客家女性的形象受关注最多,大都被认为是勤俭坚忍、聪慧机智、贤良忠贞、隐忍苦情的,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客家男性形象受到的关注较少,原因主要在于客家男性在情歌中较少表现自己鲜明的形象和独有的情感。而事实上,女性形象的塑造和男性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客家男性的形象可被归类为以下几种:
一、热烈追求,积极主动
客家男女对爱情的憧憬和渴望总显得异常热烈,迫于交通不便,男女之间交流本就少之又少,再加上如歌里唱的“男人想打争天下,女人相打争老公”那样,客家男人向来有不做“灶下鸡”的习惯,长期在家靠老婆会被认为是一件耻辱的事情,“缚条裤带闯四方”才是他们应有的责任,从而导致了“男子谋生,各抱四方之志,而家事多任之妇人” 的现象。因此,客家男女常用山歌表达自己对异性的倾慕和爱意,而客家男子在表白上往往选择主动出击、一吐衷肠。
有的男子在第一次见面就直言爱意:
老妹生得嫩漂漂,好比园中萝卜苗。哥哥好想嫩苗食,唔晓哪时想得到。
把漂亮女子比作萝卜苗,既生动形象又富有生活气息,而“哥哥好想嫩苗食”更是大胆直率地表露了对女子的倾慕,这样的表白不可谓不纯朴率真。
有的则在表白之余表现了自己的勇气:
桂花开花满园香,菊花开在桂花旁。哥係桂花妹係菊,任人去讲也清香。
把自己和妹子分别比作桂花和菊花,典雅而大方,更重要的是男子不惧流言、敢于挺身而出保护妹子的勇气更值得称赞。
有的则用典故诉相思之情:
阿哥赌博因为财,相思因为妹么来,董卓因为貂禅死,山伯因为祝英台。
更有的阿哥在情歌中因为思念妹子而急到发狂:
因为恋妹急到狂,采到山鸡当凤凰,石灰当做糯米粉,叔婆父母笑断肠。
虽是夸张的手法,却把阿哥在日常劳作中因为思念妹子的窘态体现得淋漓尽致,极富生活气息。
这些情歌,皆取材于客家人劳动与生活的经验知识,“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 。客家男性在追求女子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直接、坦率,甚至有些心急和毛躁都是其真情的自然流露,直白大胆的追求方式也反映出了客家阿哥积极主动、热烈坦率的形象。
三、细心体贴,无微不至
客家阿哥不仅以直率著称,更以他们对妹子细心的关怀和体贴令人眼前一亮。无论是追求妹子时还是结婚后,客家阿哥对妹子的体贴和照顾无微不至。
阿哥莳田妹送秧,四脚落地苦难当。又爱回头看老妹,又爱横行对直行。
阿哥和妹子在炎炎烈日下在田地里劳作,不可谓不辛苦,而客家阿哥很少考虑自己的辛劳,而是经常回头看老妹的情况,一来表达思念传递情意,二来表现关心。辛苦的劳作中不忘妹子,这般体贴难以令人不为之动容。
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
阿哥见妹子挑着沉重的担子,心急如焚,恨不得自己立刻上前帮妹子分担重量,但是看周围人多,不敢太过张扬,只好默默目送妹子,心早已扑到了妹子身上。这首情歌把客家阿哥想帮妹子却又不敢上前的犹豫、纠结的心态描绘得活灵活现。
写信叫妹少出门,二餐茶饭要滚食。多着衫衣莫受凉,坏了身子不中用。
阿哥出门在外,繁忙的工作中也不忘叮嘱妹子少出门、按时吃饭、多穿衣服,样样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体现出客家阿哥无微不至的关怀。
十八老妹伢格妻,三件事情哇过你;样样功夫要你做,楼上还有盐和米,带好崽仔要靠你。
结婚后,客家阿哥对妻子的关怀依旧不减,不忘叮嘱妻子有什么事情要做,虽然只是油盐柴米酱醋茶等生活琐事,却体现出阿哥对妻子的依赖和信任,客家阿哥的细微体贴程度可见一斑。
四、坚贞不渝
客家人多番迁移的历史造就了客家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品格,这些品格表现在情歌中就是对感情坚贞不渝的态度。客家男子长期外出打工,留下客家女子在家里辛勤劳动、侍奉父母,夫妻极少见面,因而女子往往担心丈夫“别妇弃雏贪新花”、“讨个番婆唔归家”,而且受封建男权文化影响,在客家情歌中,女子表达坚贞不渝的情感较多。但不可忽视的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客家情歌表现男子对女子忠贞不渝的感情。
阿哥有心妹有心,铁杵磨成绣花针。阿哥是针妹是线,针行三步线来寻。
生也魂来死也魂,死喱两人共墓坟;周年百日共碗酒,纸钱烧落两人分。
阿哥和阿妹互诉衷肠,情定双方。阿妹担心阿哥断情,阿哥便向妹子保证,既用用典、比喻的手法表现了阿哥阿妹关系的亲密和阿哥坚持的决心,最后四句更是以生死不离来保证两人关系。
新打戒指红纸包,上昼打来下昼交。同妹交情发过誓,先讲断情雷火烧。 在婚礼上,阿哥为阿妹戴上戒指,并发毒誓向阿妹保证自己的专一。
五、负情绝意,喜新厌旧
客家男性并非尽如上述三点那般品格美好,相反,由于客家男性大都外出打工,在外另觅新欢的事时常发生,令在家辛勤劳作的女子苦不堪言,这一点在客家情歌中女子自述生活的悲惨遭遇可以体现。客家妇女不仅要承担家中绝大部分的劳作事务,而且在过去的大家族中,她们并没有财产支配权,“爷娘家财伢冇份”,经济上无法独立导致她们在婚姻上自主权的缺失。若是遇上男方人品不佳,生活遭遇便更加凄惨。在《骂郎歌》中,妇女对男子无情无义、喜新厌旧的谴责尤为强烈:
三骂郎来贱东西,无情无义就是你。当先赖到跟伢好,好话你都说尽哩,死了两块厚面皮。
四骂郎来太不该,有了别人就丢伢。恶事做了有报应,不是福来就是灾,伢会看到天开眼。
在追求妹子时,阿哥说尽好话,发尽山盟海誓,赢得妹子欢心;而两人在一起后,阿哥却喜新厌旧,又和别的妹子走在一起,当初的海枯石烂、海誓山盟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女性本属于弱势群体,又遭到阿哥的欺骗和抛弃,自然苦不堪言。女子的温婉贤淑和男子的负情绝意形成鲜明的对比。
六、封建思想下的受益者
过去客家女性的地位是比较低的,尤其在婚姻上,在不能自立、甚至沦为童养媳、等郎妹后,只有苦命抱怨的份,却无力改变现实。如《尼姑怨》、《媳妇怨歌》、《妇女苦》等客家情歌描写的都是客家妇女所遭受的凄惨遭遇。在这些情歌中,男性虽然不作为主要形象直接出现,但是作为封建思想下的受益者和维护者,他们是女性悲惨命运的衬托和凶手。
《旧婚歌》:十八芳龄刚刚过,嫁个老公五十多。爷老父母和媒婆,贪财贪礼害了我。
《媳妇怨歌》:小树冇大就要斫,九岁女子就要嫁。
为了钱财,父母竟昧着良心把女儿许配给五十多岁的老人,两人没有任何感情基础、共同情趣爱好,年龄差距之大令人咋舌,而当时竟然容忍这种婚姻模式的存在,令女子既愤慨又无奈。
十八大姐三岁郎,又做媳妇又做娘。白日哄郎莫啼哭,晚上哄郎进卧房,愿郎今晚莫尿床。
十八岁的少女和三岁的丈夫,女子不但要承担繁重的家务,更要每晚像哄小孩一般服侍丈夫,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在笑中又带有心酸的泪水。
七、结语
总体而言,受当时经济状况、地理條件、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客家情歌中的男性形象既有追求时的热烈奔放、细腻体贴、忠贞不渝,也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成为了当时社会状况下婚姻中的受益者,有负情绝意、喜新厌旧的一面。
在客家情歌的内容上,它体现出了客家情歌与其他民歌相比独有的民俗性和包容性,具有较浓郁的地方特色及客家风味。而在其艺术特点上,客家情歌一来注重赋、比、兴、重章叠句、双关等修辞手法的多样化,二来注重体现人物丰满鲜明的形象,这些都为客家情歌增色不少。
参考文献:
[1]钟俊昆.《客家山歌文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2]陈菊芬.《广东客家山歌特点初探》,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3]《乾隆嘉应州志》.中山图书馆古籍部出版社,1991年
关键词:客家情歌;男性;形象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和其他地区的山歌不同,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客而家焉”,常居住在连绵的山岭,囿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环境,对外交流常常被密集交织的河流所隔断,因而客家人的喜怒哀乐大都以山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正体现了客家山歌的民俗性。一方面使他们与外界社会相对隔离,创造的艺术具有浓重的“俗”气;同时,也避免了外界“繁杂”(包括高尚的和低下颓废的)的艺术渗透和污染 。
客家男女异性之间的交流极少,而且客家男人大都常年在外做工,因而情歌也就成为了客家男女之间感情交流最直接的桥梁。在这些情歌中,客家女性的形象受关注最多,大都被认为是勤俭坚忍、聪慧机智、贤良忠贞、隐忍苦情的,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客家男性形象受到的关注较少,原因主要在于客家男性在情歌中较少表现自己鲜明的形象和独有的情感。而事实上,女性形象的塑造和男性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客家男性的形象可被归类为以下几种:
一、热烈追求,积极主动
客家男女对爱情的憧憬和渴望总显得异常热烈,迫于交通不便,男女之间交流本就少之又少,再加上如歌里唱的“男人想打争天下,女人相打争老公”那样,客家男人向来有不做“灶下鸡”的习惯,长期在家靠老婆会被认为是一件耻辱的事情,“缚条裤带闯四方”才是他们应有的责任,从而导致了“男子谋生,各抱四方之志,而家事多任之妇人” 的现象。因此,客家男女常用山歌表达自己对异性的倾慕和爱意,而客家男子在表白上往往选择主动出击、一吐衷肠。
有的男子在第一次见面就直言爱意:
老妹生得嫩漂漂,好比园中萝卜苗。哥哥好想嫩苗食,唔晓哪时想得到。
把漂亮女子比作萝卜苗,既生动形象又富有生活气息,而“哥哥好想嫩苗食”更是大胆直率地表露了对女子的倾慕,这样的表白不可谓不纯朴率真。
有的则在表白之余表现了自己的勇气:
桂花开花满园香,菊花开在桂花旁。哥係桂花妹係菊,任人去讲也清香。
把自己和妹子分别比作桂花和菊花,典雅而大方,更重要的是男子不惧流言、敢于挺身而出保护妹子的勇气更值得称赞。
有的则用典故诉相思之情:
阿哥赌博因为财,相思因为妹么来,董卓因为貂禅死,山伯因为祝英台。
更有的阿哥在情歌中因为思念妹子而急到发狂:
因为恋妹急到狂,采到山鸡当凤凰,石灰当做糯米粉,叔婆父母笑断肠。
虽是夸张的手法,却把阿哥在日常劳作中因为思念妹子的窘态体现得淋漓尽致,极富生活气息。
这些情歌,皆取材于客家人劳动与生活的经验知识,“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 。客家男性在追求女子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直接、坦率,甚至有些心急和毛躁都是其真情的自然流露,直白大胆的追求方式也反映出了客家阿哥积极主动、热烈坦率的形象。
三、细心体贴,无微不至
客家阿哥不仅以直率著称,更以他们对妹子细心的关怀和体贴令人眼前一亮。无论是追求妹子时还是结婚后,客家阿哥对妹子的体贴和照顾无微不至。
阿哥莳田妹送秧,四脚落地苦难当。又爱回头看老妹,又爱横行对直行。
阿哥和妹子在炎炎烈日下在田地里劳作,不可谓不辛苦,而客家阿哥很少考虑自己的辛劳,而是经常回头看老妹的情况,一来表达思念传递情意,二来表现关心。辛苦的劳作中不忘妹子,这般体贴难以令人不为之动容。
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
阿哥见妹子挑着沉重的担子,心急如焚,恨不得自己立刻上前帮妹子分担重量,但是看周围人多,不敢太过张扬,只好默默目送妹子,心早已扑到了妹子身上。这首情歌把客家阿哥想帮妹子却又不敢上前的犹豫、纠结的心态描绘得活灵活现。
写信叫妹少出门,二餐茶饭要滚食。多着衫衣莫受凉,坏了身子不中用。
阿哥出门在外,繁忙的工作中也不忘叮嘱妹子少出门、按时吃饭、多穿衣服,样样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体现出客家阿哥无微不至的关怀。
十八老妹伢格妻,三件事情哇过你;样样功夫要你做,楼上还有盐和米,带好崽仔要靠你。
结婚后,客家阿哥对妻子的关怀依旧不减,不忘叮嘱妻子有什么事情要做,虽然只是油盐柴米酱醋茶等生活琐事,却体现出阿哥对妻子的依赖和信任,客家阿哥的细微体贴程度可见一斑。
四、坚贞不渝
客家人多番迁移的历史造就了客家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品格,这些品格表现在情歌中就是对感情坚贞不渝的态度。客家男子长期外出打工,留下客家女子在家里辛勤劳动、侍奉父母,夫妻极少见面,因而女子往往担心丈夫“别妇弃雏贪新花”、“讨个番婆唔归家”,而且受封建男权文化影响,在客家情歌中,女子表达坚贞不渝的情感较多。但不可忽视的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客家情歌表现男子对女子忠贞不渝的感情。
阿哥有心妹有心,铁杵磨成绣花针。阿哥是针妹是线,针行三步线来寻。
生也魂来死也魂,死喱两人共墓坟;周年百日共碗酒,纸钱烧落两人分。
阿哥和阿妹互诉衷肠,情定双方。阿妹担心阿哥断情,阿哥便向妹子保证,既用用典、比喻的手法表现了阿哥阿妹关系的亲密和阿哥坚持的决心,最后四句更是以生死不离来保证两人关系。
新打戒指红纸包,上昼打来下昼交。同妹交情发过誓,先讲断情雷火烧。 在婚礼上,阿哥为阿妹戴上戒指,并发毒誓向阿妹保证自己的专一。
五、负情绝意,喜新厌旧
客家男性并非尽如上述三点那般品格美好,相反,由于客家男性大都外出打工,在外另觅新欢的事时常发生,令在家辛勤劳作的女子苦不堪言,这一点在客家情歌中女子自述生活的悲惨遭遇可以体现。客家妇女不仅要承担家中绝大部分的劳作事务,而且在过去的大家族中,她们并没有财产支配权,“爷娘家财伢冇份”,经济上无法独立导致她们在婚姻上自主权的缺失。若是遇上男方人品不佳,生活遭遇便更加凄惨。在《骂郎歌》中,妇女对男子无情无义、喜新厌旧的谴责尤为强烈:
三骂郎来贱东西,无情无义就是你。当先赖到跟伢好,好话你都说尽哩,死了两块厚面皮。
四骂郎来太不该,有了别人就丢伢。恶事做了有报应,不是福来就是灾,伢会看到天开眼。
在追求妹子时,阿哥说尽好话,发尽山盟海誓,赢得妹子欢心;而两人在一起后,阿哥却喜新厌旧,又和别的妹子走在一起,当初的海枯石烂、海誓山盟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女性本属于弱势群体,又遭到阿哥的欺骗和抛弃,自然苦不堪言。女子的温婉贤淑和男子的负情绝意形成鲜明的对比。
六、封建思想下的受益者
过去客家女性的地位是比较低的,尤其在婚姻上,在不能自立、甚至沦为童养媳、等郎妹后,只有苦命抱怨的份,却无力改变现实。如《尼姑怨》、《媳妇怨歌》、《妇女苦》等客家情歌描写的都是客家妇女所遭受的凄惨遭遇。在这些情歌中,男性虽然不作为主要形象直接出现,但是作为封建思想下的受益者和维护者,他们是女性悲惨命运的衬托和凶手。
《旧婚歌》:十八芳龄刚刚过,嫁个老公五十多。爷老父母和媒婆,贪财贪礼害了我。
《媳妇怨歌》:小树冇大就要斫,九岁女子就要嫁。
为了钱财,父母竟昧着良心把女儿许配给五十多岁的老人,两人没有任何感情基础、共同情趣爱好,年龄差距之大令人咋舌,而当时竟然容忍这种婚姻模式的存在,令女子既愤慨又无奈。
十八大姐三岁郎,又做媳妇又做娘。白日哄郎莫啼哭,晚上哄郎进卧房,愿郎今晚莫尿床。
十八岁的少女和三岁的丈夫,女子不但要承担繁重的家务,更要每晚像哄小孩一般服侍丈夫,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在笑中又带有心酸的泪水。
七、结语
总体而言,受当时经济状况、地理條件、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客家情歌中的男性形象既有追求时的热烈奔放、细腻体贴、忠贞不渝,也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成为了当时社会状况下婚姻中的受益者,有负情绝意、喜新厌旧的一面。
在客家情歌的内容上,它体现出了客家情歌与其他民歌相比独有的民俗性和包容性,具有较浓郁的地方特色及客家风味。而在其艺术特点上,客家情歌一来注重赋、比、兴、重章叠句、双关等修辞手法的多样化,二来注重体现人物丰满鲜明的形象,这些都为客家情歌增色不少。
参考文献:
[1]钟俊昆.《客家山歌文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2]陈菊芬.《广东客家山歌特点初探》,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3]《乾隆嘉应州志》.中山图书馆古籍部出版社,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