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门诊头痛可能要医脚

来源 :成都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ls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看病难,相信几乎每个人都有槽可吐,而且大多能举出自己苦大仇深的亲身经历为实例。但你有没有想过,所有人但凡头疼脑热心发慌全部朝大医院涌,也是看病越来越难的重要原因之一。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让人各种欣羡和热议的英国全民医疗服务制度(NHS),关键就在于全科医生是病人就医的第一站,负责英国60%-80%的病人接诊,而转诊至大医院的仅占14%。
  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已开展全科医生服务试点,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这一政策的实惠,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3月13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中心启动,更是为成都推进全科医生制度迈出了关键一步。看病不再难,看病不再贵,家门口就能看病……你准备好了吗?
  全科门诊初体验
  体验地点:四川省人民医院
  出镜医生: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门诊主任医师 李健
  “在美国,全科门诊就是病人们的家。”去年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门诊主任医师李健,这样形容全科门诊。在全科门诊,只需挂一个门诊号,就可以做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查出问题后,再由全科医生对症介绍去相应专科门诊就医。
  观察:全科门诊是病人的“家”
  68岁的唐秀生是重庆人,今年4月跟随儿子来到成都生活。“以前在重庆的时候,我就一直钟情于做全科诊断,因为我相信全科医生给我开药会更全面。”在重庆,全科医生伴随着2008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成立,正式进驻社区。几年前,唐秀生的儿子骨折,骨科医生为她儿子开了不少口服药。可是当儿子服用这种药物后,造成了内分泌失调,整个人像被充了气的气球一样,迅速地胖了起来,也影响了其他药物的药效。从此以后,唐秀生对专科医生就有了戒备之心。“虽然说术业有专攻,但是全科医生更能兼顾全面。”
  今天唐秀生来全科医生李健这里作例行检查,李健拿着唐秀生在医院办理的就诊卡一刷,唐秀生在省医院所有的就诊信息就全部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了,唐秀生有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在内的13项健康问题。
  针对这些病症,李健询问了唐秀生平时的服药情况,然后给她做了一个简单而全面的检查,包括听诊和咽喉检查等。这正是全科门诊和专科门诊的区别,患者挂号后,不需要再缴费,所涉及的各科各项检查都是全科医生的分内事。
  “在我的诊断过程中,会遇到有病人怀疑自己心脏有问题,希望我给他推荐到心脏科就诊,可是我检查后发现,其实他的问题出在肺部。”李健说,在西方国家,病人都应该首先由全科医生诊断,然后再由全科医生介绍到专科医生处继续就诊,如果病人的情况涉及多个专科的话,则需要相关的专科医生全部来全科医生处讨论。
  体验:从脑袋到四肢,全科医生全要管
  在作为旁观者观察了李健的全科诊断过程后,记者亲自挂号,体验了一次全科门诊就诊全过程。
  在省人民医院挂号处,记者花10元挂了一个全科门诊号,又花2元工本费办理了一张就诊卡,跟普通医院不同的是,这里办就诊卡,需要出示病人的身份证。接着,记者拿着自己的就诊卡来到医院二楼全科门诊室外。
  按照要求,记者首先在门口使用生命体征机 器,做了一个含血压、心率以及有无中风风险的筛查。筛查过后,医生就能获得病人的基本身体信息,按照这份基本信息,建立个人档案,档案中除了常规的既往病史和家族史之外,还有生活史,即有无烟酒嗜好等。“在全科门诊这里建立的档案,是所有病理门诊的基础,病人的生活史也会影响其他门诊医生的用药情况。”随后,李健为记者检查了甲状腺,“在普通门诊中,一般医生都不会为病人检查甲状腺,因为它不属于任何专科,但是全科医生就会系统地为病人检查甲状腺。”事实上,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疾病种类繁多,很多我们忽略了症状或者有症状却找不到原因的疾病,都可能是甲状腺问题。
  随后,李健根据自制的病理档案模板,为记者检查了头颈、胸部、心肺、脏器和四肢,并未发现大碍。“如果发现身体某部分有问题,我会给出一份病例,病人就按照病例上的建议,进入下一步辅查。”李健指着电脑屏幕模板上“辅查”这一项说,“在最后有一项诊疗计划,这就相当于一封推荐信。如果查出病症,病人就可以根据诊疗计划前往病理科送检。”也就是说,如果在诊疗过程中发现病人的问题需要通过影像诊断或生化常规诊断来确诊,李健就会在“辅查”这一栏写上“建议CT检查”或者“建议查血常规”,初诊完毕的病人就能按照建议,准确地前往相应专科门诊做相关系统检查。
  到这一步,全科门诊的诊断就基本结束了,接下来的事,门诊医生会交给相应的专科医生来处理。
  了解全科:从“头痛可能要医脚”开始
  在西方国家,“有病找全科大夫”是问诊看病的第一个步骤。目前在国内,就诊仍以专科医学模式为主,全科门诊这种观念现在还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和了解。现在李健所做的,就是慢慢扭转市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观念,使看诊过程与国际接轨。至于究竟什么是全科医学,了解了下面这些内容,你可能就有更清晰的认识了。
  定义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在西方,全科医生也被称为家庭医生。相较于专科医学,全科医学注重从病人整体出发,兼顾全面,而并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特点
  全科医生负责健康时期、疾病早期乃至经专科诊疗后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的长期照顾,可以说处于卫生服务的金字塔底层,处理的多为常见健康问题,比如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病患的疾病得到最有效的处理,这样就大大方便了下一步的住院治疗。
  区别
  全科医生与通科医生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全科医生属于专科医生,可以在综合性医院开执业或私人开业,有较高的收入、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而通科医生不是专科医生,虽然通科医生也掌握了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但他们只具备了全科医生标准的一部分。要得到全科医生资格证书,应该先通过国家规定的医师资格考试,然后才能参加全科医生资格考试。所以未获得资质的通科医生只能自己开业,收入较低。   职能
  全科医生为病人们担起了3个角色的职能:诊断者、协调者和管理者。首先,病人前来就诊时,全科医生担任的是诊断者的角色,他的工作首先是看诊,由他帮助患者总体判断,然后选择当场解决疾病或是转介合适的专科,以解决病人盲目就医情况的发生;其次,当病人情况复杂,涉及到多个专科时,全科医生则扮演了各个专科之间协调者的角色,从该病人整体情况出发,给专科医生合理化建议;最后,全科医生也是病人健康的管理者,在详细了解病人情况后,及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全科医生这里,病人无需任何医学常识和提前准备,就可以直接来就诊。
  全科门诊在世界欧美地区早已普及
  在许多国家,全科医生制度历经数十年的实践,获得了较为成熟和成功的经验。
  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全科医师制度。在英国,社区居民往往是和一个固定医师签约,一旦身体不适,都会找他。所以,这个全科医师的病人中男女老少都有,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心理等方面。因此英国90%的病人都是在社区诊所首诊,80%的慢性疾病在社区得到解决,只消耗了政府约30%的预算费用。目前,英国全科和专科医生的比例约为1:1。
  在美国,自上世纪50年代起,全科医生制度成为美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支柱,全科医生服务遍布城市和乡镇、社区。
  荷兰威科集团主管医疗领域的美籍副总裁Su-san Driscoll之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在美国,不管做专科医生还是做全科医生(在美国即家庭医生),在医学教育上目前均坚持同一个标准——4年大学教育+4年医学院校教育,然后自愿选择或接受专科医学教育,或接受家庭医学教育(3年),并接受数年的专业培训,之后经过全国统考成绩合格,方能取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资格证书。因此,美国的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只是服务的侧重点不同,并无专业水平的高低差别。只有如此,全科医生在面对不同的、复杂的疾病时,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或为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或将患者转到相应的专科医院治疗。
  美国的全科医生都有一个由护士、义工组成的团队共同工作。医生主要负责疾病的诊治或转诊,而其他的工作则主要由团队负责,如定期访问病人,为病人发放健康知识小册子等。
  全科门诊在中国一切才刚刚起步
  2011年,北京、上海分别在市内部分区域启动家庭医生制度试点,并取得一定成效。2008年,上海全市门(急)诊均次费用为117.88元,开展家庭医生试点后,2011年的数据为107.38元,下降了约10元。虽然试点工作初见成效,但此次工作开展一年半来,上海的全科医生仍只占全部医生数量的6.9%。为了推动全科医生普及,由上海市卫生局参与发起的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首届主题就定为“如何推进全科/家庭医生”。
  在我国,全科医生目前面临着双重尴尬:对患者和对医生都缺乏吸引力。一方面,患者质疑全科医生的能力,认为这类医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另一方面,对医生而言,全科医生的岗位、收入、事业发展和职称地位都没有吸引力。据《21世纪经济报道》最新一篇报道显示,统计数据表明,近12年来每年都有四五十万应届医学生毕业,但选择去做医生的只有1/7,其中去做全科医生的更少。
  去年12月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加快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全科医生培养。”作为国际及我国历史上的成功经验,推广“全科医生”制度再次被提上日程,推入公众视野的聚焦区。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在我国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拥有两到三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力争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全科医生的服务。但我国基层医院高素质的全科医生短缺,全科医生教育没跟上,社区首诊制度落实困难等问题,依然制约着这一医疗体制的重大改革和制度创新。
  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全科医生的需求面临巨大缺口。按照要求,到2020年,我国全科医生将达到30万人以上。目前,中国注册的全科医生人数仅7.8万人,占医生总人数的比重仅3%。
  全科门诊在成都全市注册全科医生不足百人
  在美国,大约每3000人配备1个全科医生。而在成都,注册全科医生数量不足百名,这个比例变成了每10万人配备1名全科医生。
  今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门诊正式开诊,这也意味着成都医疗就诊体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全科诊疗时代。与此同时,全科医学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不仅设有全科门诊,为患者诊断病症,更承担起规范培训全科医生的责任。此前,国内的全科医生培训都停留在理论性阶段,或直接分流于各个专科学习,这种培训方式与西方社会“学生跟着老师上门诊”的培训方式有着天壤之别。
  根据今年7月6日发布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实施意见》表明,截至2012年,全省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都有1名全科医生;到2015年,每万名农村居民有1名全科医生;到2020年,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名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在美国学习研究全科医学8年的医学博士李健从美国回来后,在省医院组建起全科医学中心,担任起了全科看诊以及培养成都全科医生的责任。“在成都,甚至全中国,全科医学还在起步阶段。”李健说,据统计,全中国的医生中只有3%为全科医生,这还包括专职全科医生和轮岗的医生在内,也就是说,真正的全科医生还不足3%。而全科医学若要推广和发展,单是全科医生比例就要达到50%。
  据成都市卫生局统计,虽然通过全科医生中央项目培训的人数多达2900多人,但目前全市最终注册成为全科医生的人数却不足百人。按照计划,每万人应该配有1-2名全科医生,若照这个比例算来,成都市以1400万人口计算,至少应该有1400名全科医生。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虽然全科门诊今年3月才在成都正式出现,却正在被市民所接受。李健每天上午坐诊,下午教学,每天上午3-4小时的时间,他的接诊量保持在20-50人左右。“这些找上门来的患者,一般是通过媒体或者朋友介绍而来,大多数市民对于全科医学的概念却并不太清楚。”   社区医生
  全科离你并不遥远
  不要以为全科医生离普通人十分遥远,或者看个全科医生必须跑去省人民医院,其实在我们身边的社区医院里,就能找到全科医生的踪影。
  据《成都商报》报道,早在2008年初,卫生部发布《社区卫生工作管理制度(试用稿)》,规定社区卫生机构实行首诊负责制和双向转诊制度后,成都市就已经确立了社区医生首诊负责制和双向转诊制度,并且将贫困救助的首诊放在社区。
  社区卫生机构首先接诊的科室为首诊责任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责任人,首诊医师对病人进行初步诊断,并做出相应处理,不允许任何推诿或变相推诿现象。如病人病情涉及多个科室,原则上首诊科室先处理,必要时请其他科室协同处理,各科室经治医师均应详细记录处理经过。而全市64家大中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对口支援8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无缝式的双向转诊,并制定了双向转诊的参考指针和流程。
  社区全科医生工作的一个特点是上门服务。全科医生常以家访的形式上门处理整个家庭的病人,根据病人各自不同的情况,建立各自的家庭病床和的医疗档案。简单来说,全科医生所做的事情,就好比以前我国农村里“赤脚医生”的所做的工作,不过比“赤脚医生”有着更专业更强大的知识和技能。
  全科医生在社区人群可以组织专家会诊,协调转诊,组织健康体检等工作,也可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加强对体弱多病的群体(如老人、小孩)的护理等工作,这些工作也极大地加强了社区群众的健康防范意识。
  TIPS
  根据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明确了“5+3”模式(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下,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方式、时间、内容及各项具体要求。临床科室轮转培训时间27个月,基层实践培训6个月。
  全科门诊收费
  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全科门诊里,挂号费分为5元、10元和90元3种,按看诊医师资质不同来收费。其中90元可以挂全科疑难杂症,适合得了怪病,跑遍所有专科,却一直找不到病因的患者。但挂号费只限于看诊阶段,如果患者的情况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的话,则需要另外支付各项检查费用。
  新设备·全科医生利器
  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门诊:生命体征机器
  生命体征机器是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门诊从美国进口的综合诊治工具,外表像一个落地式台灯,可以测血压、心率、脉搏,并进行有无中风风险的筛查,能判定出5年内的中风几率。
  成都物联网连锁诊所:感知健康舱
  感知健康舱是国内首台智能医疗器械,只需要掏出二代身份证,往感应区一靠,其个人信息就立刻出现在屏幕上,还自动形成了电子病历。屏幕上同时还显示了可供检测的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氧、呼吸、脉搏、心电图、肿瘤感知等。如果红外感应器发现有疑似肿瘤的严重疾病,健康舱的后台呼叫中心将帮助市民预约医生,市民只需按时前往医院就诊即可。据悉,成都市将在全市布点约400台“感知健康舱”。未来,健康舱能和卫生部门、医院联网,实现数据共享,进行在线诊断。
其他文献
从《泰坦尼克号》到《007》再到《阿凡达》,好莱坞大片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对中国城市娱乐生活进行了彻底颠覆,战果辉煌;而瑞士高端机械表,在凤凰涅巢般的复兴之后,于同一段时间、同一片土地,也创造了傲人的业绩。追溯至百年前,电影和腕表几乎同期诞生,两者在社会变化最为剧烈的20世纪,各自成长、历经磨练,终成为今日人类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像两条曲线,在时间的长河里,屡有交汇,火花四
期刊
1962年2月26日,一部取名《007:诺博士》的影片在伦敦松林片厂正式开拍。主演肖恩·康纳利当时应该不会想到,因为他的出演,这部描写英国特工007的影片会一炮而红——“我的名字叫邦德,詹姆斯·邦德。”这句台词也成为每一位007的经典对白。50年后,当最新一任007的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在松林片厂又说出这句台词时,这位一身西装笔挺的英伦特工早已不是昔日肖恩·康纳利式的儒雅却花哨的人物,他更冷峻、更
期刊
007电影系列风靡全球,自第一部开山之作《007:诺博士》(Dr.No)到今年马上要上映的《007:大破天幕危机》(Skyfall),历经50年,长盛不衰。6位历任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的扮演者,各自使用着超酷新奇的武器,开着你想象不到可以如何变形的跑车,身边作伴的尤物更是常换常新,但唯一不变的是那3套经典的look。品位男士们若试图找寻模仿史上最有型特工的捷径,那就跟随我们来盘点下
期刊
新一部007电影《007:大破天幕危机》即将上映时,也许最值得温习的美酒佳话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邦德先生和Martini一起创造的银幕经典,以及那电影之外的风景趣谈。  Vodka Martini 007二号主角  有人统计过,在过去22部007影片中,邦德先生大约喝过60次酒,其中超过20次是Martini。正如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邦德要么火拼泡妞,要么在各种场合晃动着Martini酒杯,似笑非笑
期刊
这是史上最长的假期,这是传说中的末日前的狂欢,各家商场早已准备就绪,全力以赴恭候您的光临!  时尚出行  难得的假期无论足自我放松还是陪伴家人,都会设定出行的计划吧!走出钢筋水泥的建筑,远离各种工作的烦恼,背上背包,带上放飞的心情,去感受自然感受空气吧!  初秋记忆  成都仿佛是没有春天和秋天的季节,但是偶尔的阳光还是会暗示它们的存在,抓紧这一精彩的瞬间吧,让你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穿梭在这短暂的季
期刊
50周年纪念品拍卖  一副袖扣、几张扑克,看上去只是平淡无奇的寻常事物,但若你是特工007的忠实追随者,就一定会认出这些正是曾在某部007电影中出现过的道具。看到它们是不是感觉时光倒流,脑中开始回放起旧时电影的种种情节?  为了纪念首部“007詹姆斯·邦德”系列电影《007:诺博士》(Dr.No)上映50周年,佳士得(Christes)将推出“詹姆斯·邦德五十年周年纪念拍卖”,呈献一系列直接来自制
期刊
如果不是因为被突如其来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击倒,熊顿和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年轻姑娘没有任何区别,努力工作,爱美爱吃爱玩爱闹,但突如其来的这场病改变了她的生活。一年前,她是头彪悍的女纸,仗着自己壮汉型的体格晨昏颠倒;一年后的今天,她还握着挚爱的画笔,只不过将作画的案头设在了病床上。  从未想过会得癌症  “2011年8月21日清晨,我病了,刚起床走到卧室门口就轰然倒下,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完全不省人事,并且……
期刊
从98年开业至今,仁和春天百货一直是成都高档品牌的引导者,从最初时仅有的一百多个品牌发展至现在已拥有近千个中高端品牌,从一家店拓展到三家店,14年的努力得到了成都消费者的绝对肯定。值此周年庆到来之际,仁和春天用自己的真诚与爱心为每一位会员献上了最特别的礼物一一苍溪猕猴桃。这份爱心承载着仁和春天百货所有员工的社会使命感,倾注了仁和春天百货所有员工对所有会员的责任感,这只是一个开端,仁和会将这份小爱汇
期刊
来福士发源于新加坡。凝聚了众多期待与瞩目的地标建筑,历经凯德置地低调、务实的潜心打造,位于一环路人民南路交叉口省体育馆正对面的来福士终于在万众瞩目的期待中于今日掀开神秘面正式开业。成都来福士购物中心包含逾70%国际品牌,超过50%的品牌是首入成都及旗舰店。这里不只是购物胜地;还有首个市中心围合式景观广场、超大阶梯和水景喷泉、国内外艺术品陈列、三峡主题通透中庭,不只是休闲据点。  建筑别具一格 玩转
期刊
跋涉有“沃”一路无阻自在畅游  上个周末刘先生偕同妻儿回娘家探亲,遥想当年两人从相识到坠入爱河都足缘于两人都是铁杆驴友;同时两人也都是联通的死忠用户,爱车上也安置了联通的车载终端,所以这次的回乡之行,自然成为了国庆大假出行的实战彩排。更是为月底和朋友的结伴自驾游提前测试联通沃·3G带来的便捷。  此次的目的地——刘太太的故乡在四川西昌,距离成都市区也是段遥远的路程。因着联通3G的绝佳信号覆盖,探亲
期刊